[返回笔会文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暴毙弟弟——用名字作动词

送交者: LiaoKang[★★声望品衔10★★] 于 2022-03-27 16:01 已读 11282 次  

LiaoKang的个人频道

+关注

毙弟弟——用名字作动词

 

廖康

 

据报,十多年前切断丈夫命根子那位悍妇包比特(Lorena Bobbitt)的妹妹娄艾娅(Louella),最近效仿姐姐,给自己的丈夫也来了一刀。虽未斩断命根,却足以让许多人认为这令天下男子最畏惧的一手显然流淌在她们家族的血管里。甚至有人把“包比特”用作动词了:“You’d better sleep with an eye open so that you won’t be bobbitted.”(你最好睁着一只眼睡觉,以防老婆让你暴毙弟弟。)其实包比特并不是这两姐妹的娘家姓,而是姐夫的姓。但我借此机会说的事和她们的血统无关,我想谈谈英文可以用名字作动词这一与中文不同的语言现象。

 

最著名的,或不如说最臭名昭著的英语姓氏,当属“林蚩”(Lynch)。碰巧了,这名字的发音很象“凌迟”,但它用作动词的意思是“上私刑,私自处死”。那还是在美国建国初期无法无天的时候,宾州有个叫林蚩的上尉(Captain William Lynch)喜欢以暴易暴,私设公堂,号称是为了维持治安。如果说他那么干在十八世纪80年代多少还有些必要,到183510月《新英格兰月刊》The New-England Magazine首次把Lynch用作动词时,这个字就已经带有种族主义色彩了。受刑者是一位涉嫌有反蓄奴倾向的人,被暴徒涂上沥青,粘满鸡毛示众。而后,Lynch作为动词,总是指对嫌疑犯不经过正常法律程序审判,就私下施刑,甚至处死,而且往往是白人对黑人实施的。可悲的是,时至今日,在美国仍有私刑案件。

 

还有一个血腥的英文字guillotine(断头台,断头,施斩刑)来自法国医生吉若丹的姓(Guillotin) 。其实这吓人的机器并不是他发明的。早在130741日,就有一个叫巴拉的(Murcod Ballagh)在爱尔兰的断头台上丧命。德国、意大利也都用过这种机器。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由于要处以死刑的贵族太多,吉若丹医生于17891010日第一次呈上他关于废除酷刑,使用断头台的提议。几经讨论,三个月后,该提议才获通过。倒霉的吉若丹医生,本来出于人道,为减少死刑犯的痛苦,才写了洋洋洒洒六篇文章,论说使用断头台的理由。结果,由于大革命极其残暴,斩了太多人头,包括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描写的那些无辜的善良人,断头台使法国大革命蒙污,也把吉若丹医生的名字变成动词了。他家后人曾打官司要求法庭下令不准使用他们的尊姓来表示断头。法庭哪管得了人们如何使用语言?结果他们败诉了,要改,您自己改姓去吧!所幸的是,随着实施死刑方式的改变,guillotine的意思衍变了。现在这个动词主要用来表示在国会规定辩论时间,也就是制定截止期限(deadline),省得争论起来没完没了。

 

大家知道三明治(sandwich)作为动词,意思是把某人或某物象三明治那样夹住。比如:“The bus was crowded, but I was lucky to be sandwiched by two pretty girls.”(公共汽车很挤,但我有幸被夹在两位美女之间。)这Sandwich原本是个名字,那是英国蒙塔古伯爵(John Montagu, the 4th Earl of Sandwich)的封号,他的领地名称是三明治。这位爵爷嗜赌如命,连饭都懒得去餐厅吃,经常命令仆人用两片面包夹上肉给他送来,边吃边赌。用他的称号作动词,最早见于1762(OED)他在美国革命时期就任皇家海军元帅,多亏了这位好赌的爵爷不务正业,不然美国到现在可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呢!记得16年前在耶鲁大学的一个小美术馆里第一次见到这位仁兄的肖像,我由衷地感谢了一番这位发明如此简便吃法,并对美国独立做出巨大贡献的赌徒。

 

抵制,英语是boycott港台音译为“杯葛”。这个词来自一个英国上尉的姓氏博依科特(Charles Cunningham Boycott)。他在爱尔兰为英国爵爷(Lord Earne)看管农庄,正赶上爱尔兰闹土改。佃户们于18809月要求减租减息,他楞是不答应。于是,土改委员会主席帕纳尔(Charles Stuart Parnell)号召爱尔兰贫下中农不给他干活,店铺不卖他东西,连信都不给他传递。最后,他的庄稼是在900名士兵保护下,由50名从北爱尔兰来的帮手给收割的。这件事惊动了整个西欧,他的名字遂家喻户晓。《伦敦时报》(Times of London) 188011月首次把他的姓用作动词。1897年,他去世时,他的姓boycott已经代替“有组织地抵制、孤立、排斥”而成为简洁的动词、标准的用法,而且小写了。

 

英文能够化名字为动词,根本原因,我认为是那些西方的名字本身没有意义。严格地说,是它们的原始意义已经被大众遗忘了。所以在特定环境中可以赋予它们新的意义。中文名字一般都有意义,所以很难把它们用作意义不同的动词。我们不说:“他正在彭德怀我们的意见”,尽管彭德怀曾经为民请愿,向毛泽东上过万言书。我们也不说:“外交部发言人再次李肇星了各国记者”,虽然李肇星一向以严厉回答记者问题著称。而“杯葛”这一本无意义的译音,却可以用来表示集体抵制。鲁迅塑造的人物阿Q,由于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名字又是个英文字母,就很便于用作动词了,比如:“这老蔫儿,就会阿Q!你瞧他嘟嘟囔囔的,不知他暗自又发什么狠呢?”

我们不用中文名字作动词,大概还有习惯和避讳的原因。有些中文名字的意思,比如包拯,其实正好可以用来表达人民的心声,但我从未见谁这样用过他的名字:“青天大老爷,我冤枉啊!请您明察秋毫,包拯小女子则个!”要是我们更灵活些,输入英语的用法,中文某些名字是否也可以象英文一样化为动词来使用呢?我首先想到的一个响亮的名字是海瑞。设想受欺压的百姓大吼一声:“狗官,我们早晚要海瑞了你。”那该多么痛快!

2005年8月27日

贴主:LiaoKang于2022_03_27 16:04:43编辑

贴主:LiaoKang于2022_03_27 16:07:09编辑
贴主:LiaoKang于2022_03_27 16:10:35编辑
喜欢LiaoKa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LiaoKang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 学习不是很好 给 LiaoKang 沏上一壶绿茶! - 学习不是很好 (88 bytes) 03/28/22
对,都算。 (无内容) - LiaoKang (0 bytes) 03/29/22
对不起,我楼下那帖不严谨 - 沙喉咙 (144 bytes) 03/27/22
我上海了你!哈哈 (无内容) - 学习不是很好 (0 bytes) 03/28/22
对,是指这类用法。 (无内容) - LiaoKang (0 bytes) 03/27/22
(^-^) 快乐罗宾汉 给 LiaoKang 送上一支石榴花! - 快乐罗宾汉 (89 bytes) 03/27/22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