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川风情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老不看《三国》 1

送交者: LiaoKang[★★声望品衔10★★] 于 2020-12-21 19:38 已读 607 次  

LiaoKang的个人频道

+关注

老不看《三国》

廖康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以刘氏家族、汉室宗亲的正统观念所写的野史。他的是非善恶,以及他对历史发展和书中人物的评价,都是用他正统观念的尺度来衡量的:刘备只因姓了刘,哪怕跟汉献帝的亲戚关系八竿子也打不着(见第24回那140个字),他和诸葛亮所做的一切,无论多么背信弃义、祸国殃民,也都顺理成章了。关于罗贯中的正统的观念,很多今人都批判过,无须赘述。我要强调的是:《三国演义》是大言不惭地赞美伪善和权谋的作品,是大言不惭地吹捧阴谋家和战争贩子的颂歌,是大言不惭地鼓吹意识形态压倒一切的宣传品;为当权者树立了一个美言不信的绝佳样板,为阴谋家建立了成功必须欺骗的信心。即便是站在古代人的立场上来看待这部书,也不难看出此书所宣扬的谬误。老百姓的俗话老不看三国清晰无误地表明了普通人对此书的批判态度。

关于从公元184黄巾起义280三国归晋96年内乱的历史,可以用三国无义战一言蔽之。对内乱发作的深刻原因,《三国演义》没有表现。很多人津津乐道的那句开篇语: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没有给读者任何启示,无非是对历史的必然发出一声无奈的感叹而已。当然,作者也试图讲述内乱的起因,但罗贯中只是简单地把它归罪于十常侍和董卓弄权,这就像有人一度把文革的十年浩劫仅仅归咎于四人帮或毛泽东一样,不能令人满意。罗贯中并不是史学家,他自己也说了,这是演义,也就是上不了经传的野史或佚文,认不得真。在那百年内乱之中,唯有消除外患,维护民族统一,才是值得称颂的。三国里只有曹操挥军北上辽东,直捣乌桓老巢柳城(辽宁朝阳南),斩蹋顿,败袁尚、袁熙,收降二十余万胡、汉军兵,遂平定了北方。对此,作者舍不得泼墨书写,仅在官渡大战后一笔带过;而对征服一个不曾冒犯华夏的小小南蛮,却大书特书,用了四回的篇幅来描述七擒孟获。这可不是作者不了解历史,也不是他对当权者有顾忌,而是因为罗贯中为了歌颂刘备和诸葛亮,就必须贬低曹操,可见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有多么大的干扰。

关于颂刘贬曹,李辰冬先生在《三国演义的价值》一文中,通过对照野史《三国演义》和正史《三国志》、《蜀志》,清楚地说明了罗贯中是如何使用增补、杜撰、夸大等手段来实现的,并蔑视地称这种手段为演义。有兴趣者,可读李先生原文。在此,我只想举几个范例。在正史中,尤其是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是不带主观色彩,以就事论事的笔法来描绘的。但在演义里,为表现刘备仁慈,罗贯中把鞭打督邮的刘备改为张飞。史书记载刘表让荆州之事本来很简单,而罗贯中为了显示刘备的仁义,添加了很多曲折,说他百般不肯接受荆州,还险些被蔡瑁杀害。再加上刘家内乱,在大敌当前,荆州危难时,为了百姓的安宁,刘备才不得已受之。当刘备败走樊城,与十万平民一同逃难。众将官都劝他弃民速行,《蜀志先主传》载有刘备的回答: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吾何忍弃去!《三国演义》当然不会放过这机会,对此大加渲染,说樊城百姓自愿跟随这位仁君。无疑,这是有违常识的。交战的目的,不是消灭敌军,就是占领地盘。除非守城一方动员了百姓拼死抗击,攻城一方得胜后才可能报复或为了威慑其他敢于抵抗者而屠城。在内战中,很少有谁杀戮不战而逃者治下的百姓。况且曹军又不是外族,还不像董卓那样,引来西凉虎狼之狮,滥杀并强虏中原百姓。樊城人怎么会跟着刘备跑?我们不得而知,与其相信罗贯中在几百年后编造的空前绝后的自愿,我宁愿像许多读者那样,认为这是刘备为成大事而做宣传的结果。在逃跑中更可能被杀伤的是那些落在后面的人;百姓们起的作用恐怕还是人肉盾牌。这实在是刘备颠沛生涯中最得意的一大手笔,他虽然失去如衣服般可以随时更换的糜夫人,却捞足了仁爱天下的政治资本。

如果说歌颂刘备主要还是在史实的基础上夸张,那贬低曹操则极尽无中生有、编造诽谤之能事。曹阿瞒小时候诈惊风,离间叔父关系一事,除了曹操自己,别人怎么可能知道?杀吕伯奢一家之事,依照《魏书》,是吕子欲劫曹而遭杀;《世语》和《孙盛杂记》皆说是曹疑心所致,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无人负我。’”三种史书都没有说曹操还杀了吕伯奢本人。《三国演义》为把曹操刻画成狼心狗肺的奸雄,添加了误杀之后,又故意杀死吕伯奢一节,还让他振振有词地宣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因此,陈宫弃曹而去。曹操若真是奸雄,应不会如此赤裸裸地袒露心扉。他明知陈宫正直,应该会说些为自己辩解的话。但罗贯中舍不得放弃那句名言,便删除凄怆二字,编出一段不合情理的故事。

《三国演义》杀杨修一节用意在刻画曹操妒贤嫉能;与《魏志》卷十九相比,可知杨修告曹丕用大篦藏吴质入城;教曹植叱吏出邺;评曹操梦中杀人;猜字,解鸡肋暗号等情节皆以本来就带有偏见的《曹瞒传》为蓝本,又夸大其词,编凑而成。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指出,杨修自作聪明,扰乱军心,咎由自取。若依《魏志》,他的死,更是因私交曹植与诸侯造成的。至于逼荀攸,杀崔琰等事,更是捏造、夸大,为抹黑曹操而服务。

我决不是说文学作品一定要符合历史记载;事实上,墨写的历史往往与血写的史实大相径庭。有句嘲笑史学家们互相抄袭的话:历史总是重复自己,历史学家总是重复他人。其实,在历史研究中,真正的问题是,有多少不同的历史学家,就有多少不同的历史,令研究者难以适从。文学家当然有取舍历史材料的自由,也可以自由发挥。然而,文学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必须能够自圆其说。如果作者仅随自己的意愿或只是按照自己的意识形态,编出一些自相矛盾的故事,那就不能算好作品。《三国演义》就犯有这个毛病,曹操被刻画成一个没有礼义廉耻的佞臣,一个凶狠邪恶的奸雄,一个妒贤嫉能的小人。然而,恰恰是他,身边聚集了最多、最优秀的谋士和勇将。恰恰是曹操平定了北方,从匈奴的左贤王那里赎回了蔡文姬。恰恰是曹操实行屯田,建立了巩固的大后方。恰恰是在文才卓著的曹操和他儿子们的带动下,才兴起了建安文学,为中国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恰恰是曹操建立的功业,才为三家归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仅读《三国演义》,就无法解释这一切。罗贯中简单地将其归结于天意如此,根本不能说服读者。

我并不是要给曹操翻案,认他为旷世英雄;更不会仅以政客们的成败而评论其人。历史向来是在掌权者的控制下编纂的,我们现在足够成熟了,甚至不再轻信那些对尧舜大禹、周文汤武之类圣贤的粉饰,而要用现代观念重新评定历代统治者,无需再用文学来歌颂他们。曹操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势而频频发动战争,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而杀害了许多无辜。他和刘备一样,都是不顾百姓死活的政客,只是小说刻意贬曹颂刘而已。但无论罗贯中怎样贬低曹操,他的影响也仅仅限于民间和戏曲。然而,政客们肯定清楚地看到了《三国演义》的作用。贬曹还在其次,更重要的还是颂刘。他们肯定看到了,刘备这样一个伪善的小人如何被描绘成一代仁君。他们肯定也看到了,诸葛亮这样一个战争贩子和出尔反尔的骗子如何被描绘成千古贤相。《三国演义》为需要利用民意的政客们提供了一个运用文学进行宣传的绝佳样本。揭露这一点,有益于进一步看清宣传的实质和手段。

刘备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即使是依照《三国演义》,即使有罗贯中千方百计地来解释和粉饰,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以下事实:刘备是三国里最反复无常的小人,也许他没有像吕布那样动不动就认恩主为义父,但他投靠过的人比谁都多,而且那些人往往互为政敌。他们谁都没有原则,向来只是利益关系。正因为大道丧,在这些无义战中根本没有原则可言,所以当我们看到关羽为嫂嫂的安全而投降,而一旦得知刘备所在便挂印封金,千里寻兄,看到他因念旧情而放曹操过华容道,才感到关羽义薄云天。我们知道,什么光复汉室之类的大道理都是虚假的,那不过是为自己夺权打的幌子,而个人之间的小恩情才是真实的。可是,当刘备听说关羽投降曹操了,竟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作书指责关羽中道相违,割恩断义,还假惺惺地说什么: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第26回)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传为千古美谈,可其中还有刘备如此肮脏的一段。设身处地为关羽想想,他被误解的那些日子如尖刀剜肉一般,多么痛苦啊!刘备的话逼得他急匆匆过五关斩六将,四下寻找兄长。而在此期间,刘备离开袁绍,投了刘辟,当关羽跑到刘辟那里,刘备却已经再次回到袁绍处。刘备背信弃义的事多了,仅再举一例。在马超与曹操大战前,刘备曾致信进一步激超出兵攻操,并声称:备当举荆襄之众,以遏操之前……”(第58回)结果,刘备却按兵不动,让马超孤军奋战,最终被曹操击败。

刘备深知曹操厉害,他以前与曹操交过战,被打得大败。所以,他后来总是虚张声势,让别人消耗军力。当年他第一次与曹操交手也是趁曹操与袁绍大战之时,企图夹击取胜。可就在那次交战前不久,刘备被吕布打败,曾在曹操那里避难。所以,在战场上一见面,曹操就骂刘备背义忘恩。刘备明明对不起曹操的小恩情,却厚着脸皮用什么汉室宗亲奉诏讨贼的大道理作答,并在马上朗诵衣带诏。(第31回)不难想见当时刘备是怎样一副假正经的赖皮相。刘备第一次当大官是在援助陶谦抗曹后,在百姓的拜哭请求下,才接受了陶谦禅让给他的徐州牧。这禅让的把戏,自古以来就是当权者的谎言,愚民才相信那骗局。《三国演义》里最具讽刺意味的一句实话就是曹丕废汉献帝,逼他禅让后,谓群臣曰:舜禹之事,朕知之矣!(第80回)后来,刘备逃到荆州、刘表热情接待,蔡瑁警告说:刘备先从吕布,后事曹操,近投袁绍,皆不克终,足可见其为人。(第31回)小人更善于看透小人,如果说在荆州刘备因罗贯中编织的各种情况,包括景升父子的早亡,还来不及暴露他的真实嘴脸,那后来他鸠占鹊巢,得取益州的经过,无论怎么粉饰,也让人看清了刘备究竟何许人也。当然,你可以说那是因为他没有根据地,不得以而为之。但这种解释也可以用在任何其他人身上,谁又不是如此呢?有自己的地盘,谁还会投靠别人?所以刘备并不比别人仁慈,并不比别人高尚,他只是比别人伪善而已。他的伪善真是做到家了,接受刘璋投降时还说什么:非吾不仁义,奈势不得已也!(第65回)

那么,这样一个伪善的小人又是怎么成功的呢?透过《三国演义》对刘备的粉饰,我们可以看到两条:一是意识形态,二是识人善用。所谓意识形态,在三国里无非刘氏家族、汉室宗亲那一套;尽管这套说法是那样不值一驳,但对政客来说,其意义非凡。他们看到,在乱世,正名和顺言是多么重要。只要有个冠冕堂皇的说法,连刘备这样一个无名鼠辈都可以通行无阻,大行其道。与之相反,所谓汉家城池,诸人有份;天下者,能者之天下也,虽然道出了现实的本质,却没有前者来得硬气,毕竟君权自授不如君权神授那么深入人心。熟读《三国演义》的近代革命者很清楚,要取代原有的观念,仅靠拳头大的是哥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种强盗逻辑还不够,还得有一套崭新的观念才行,而且这新观念还不能太复杂,还得像旧观念一样容易为人接受。中国的近代史充分表明了这一点。民主宪政的过程太复杂了,远不如剥削有罪造反有理来得简明痛快;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广为流行的原因之一。像刘备一样,那些半吊子马列主义革命家,运用新观念,有了气壮的理由,动员民众,得到民心,没有武装,可以获得武装;没有政权,可以夺取政权。

当然,仅有理由还不够,还要识人善用,这是刘备能够成功的最重要原因,而且反映了中国历代文人武将的一大特征——士为知己者死。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人是为理念而牺牲的?为了一点小恩小惠就为之卖命的先例却俯拾皆是,更不用说为知己而奉献一切了。刘备最为人称道的举动当属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从那以后,他便从失败走向胜利,从颠沛流离走向建立根据地。虽然,一些学者已经对是否曾有三顾茅庐提出质疑,认为那是诸葛亮为提高自己的重要性,压服刘禅而编造的,除了他自己写的《出师表》以外,没有任何文献提到过;但我谈的是演义,不是历史。罗贯中塑造的刘备和史书里的差别很大,《三国演义》里刘备的最大优点就是礼贤下士,这是最能够赢得读者好感的品质。除此之外,刘备似乎没什么本事,一开始还上阵打过几仗,后来好像就会哭。刘备的哭可是大有学问:他堂堂皇叔的身份一旦确立后,哭就是表示汉室的珍惜,那可是从皇家流出的眼泪啊。他一哭,自己就不必上阵了,自有被他眼泪迷惑了心智的勇将为他肝脑涂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民间甚至有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这一歇后语。可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还是看透了刘备的伪善。尽管如此,《三国演义》毕竟树立了伪善能够成功的样板,生动地让政客们看到笼络人心的重要。所以效尤者络绎不绝,成事者无不善用此道。

刘备一生事事小人,处处权奸,唯有一件事他做得让我敬佩,也成就了他重义气,轻权位的千古美名。那就是他倾全国之兵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从政治和军事的角度上来说,这一决定无疑是刘备所犯的最大的错误。从人道的角度来看,这场战争比他发动的其它战争更加劳民伤财,更令生灵涂炭。现在评价刘备,毋庸置疑,当然应该为此而批评他。然而,我因为这一决定而敬佩他,是因为他明知此举有害他个人的权益,但是为了兄弟友情,他还是坚持要这样做,用他自己的话说:“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这个“贵”字可以解释为他把哥们义气放在国家利益之上,也不可否认他将兄弟友情放在了个人权位之上。我为后者而敬佩刘备,正如许多人敬佩爱德华王子为美人而放弃王位一样。当然,爱德华没有因放弃王位而损害江山,刘备却因兄弟友情而毁害了社稷。我的敬佩仅仅限于他到底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还有重情谊,轻利益的一面。


喜欢LiaoKa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LiaoKang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