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意浏娱乐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你知道“中国”两字的来历么?一文给你说透

送交者: abc098[♂★★声望品衔10★★♂] 于 2020-10-09 17:25 已读 1218 次  

abc098的个人频道

+关注

作者:M·辰



#国庆特别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一周年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走遍世界博物馆”在此为大家分享一件国宝级重器。这件器物因其内底上刻有“宅兹中国”等字的铭文,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记载有“中国”一词文字的文物。它因此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2002年),定级为国宝级文物。


(本文图片由M·辰拍摄,版权所有



去宝鸡观光旅游,你会首先看到一句话:“看中国,来宝鸡!”这是宝鸡市的城市广宣。


哎呦,这语气可是忒大了!去宝鸡看中国?emmmmm


呵呵,这可就是你没文化了,人家说得没错呢——写有“中国”两字最早的文物就收藏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西周青铜器“何尊”。也就是咱们开篇说的那件国宝文物(上图)。


何尊身世


尊,古时的盛酒器;有陶尊、青铜尊等。青铜尊作为贵重之器,多为礼器,实用较少。


何尊,西周时期一位名叫“何”的人所做,故而名之“何尊”。


何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器物?


话说,何的先人曾追随周文王打天下。时间到了周成王(文王—武王—成王)时代,这一天,周成王在京宫大室中召见宗小子何进行训诰(居高临下模式的语重心长式谈话)。王对何说:文王受天命灭商,你家先人是有功之臣。你也要向前辈学习,恪尽职守报效国家。成王训诰后,赏赐给何三十朋贝(古时以贝为货币)。何以此制作了这件青铜尊(何尊)来祭祀祖先。



何谓“宅兹中国”


何将接受成王召见以及成王训诰一事以铭文的形式铭刻在了这件青铜尊的底部。其中写到(没兴趣者直接跳至下一图片):


“唯王初堙(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裸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逑(仇)文王,肆文王受兹大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唯小子亡识,视于公氏,有庸于天,徹命敬享哉!助王恭德欲天,训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公宝尊彝。唯王五祀。“



(何尊铭文)


铭文释意:周成王迁居于成周,又自太室山开始举行对武王的裸祭。在四月丙戌日,成王在京室训诰宗族小子说:“昔日你的父辈公氏能够仇匹文王。文王接受了大命。武王攻克大邑商之后,就在太室山告祭说‘我要居于天下之中,在这里治理民众’。呜呼!你这年轻人啊,没有智识,要效法公氏为实现天命建立功勋,遵循天命,敬事君王,要协助王奉行明德,希望上天能够护佑我们这些不够敏慧的人。”成王的训告结束后,赏赐三十朋贝给何。何因此制作这件礼器来祭祀祖先。这是成王五年。


其中重要的一句,武王说: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乂民。即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心之处,在这里治理国家(民众)。


也就是说,这里的“中或(国)”指的是“天下的中心”之意,并非我们现在的国名之意。但是,它却是最早出现“中国”两字的器物。



(何尊铭文,局部)


“中国”两字为什么这样写它有什么含义


”:由上图可见,“中”字和我们现在的写法比较类似,只是中间的一竖上向右侧(面对图片)有四条飘动的横线。


古时的人们以狩猎为生,外出打猎的人经常会迷失回家的路。于是,人们在部落(村子)的中央竖起一根悬挂着旗帜的高高的旗杆。猎人们无论走到哪里,远远地看见高扬的旗帜就可以坚定回家的方向。


于是,“中”字就形成了——村庄(圆圈)的中央竖起一支旗帜高扬的旗杆,即为“中”。


”:由上图可见,“国”字很像现在的“或”字。或,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右边是戈,表示保家卫国;左边是一个圆圈+上下两个横线,表示村庄以及周围的护城河(壕沟)。


有了地盘,又有了护城河和卫士,这就是“国”。



历史上“国”字有过多种写法,如“口”字里+“王”,意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口”字里+“八方”——圀,武则天造的字,其心可见……


新中国成立后,征集到了很多关于“国”字的写法,最终觉得还是“口”字里+“王”简单易写。但是,新中国是人民的国家,怎么能是“王”的国呢!于是,郭沫若提议将“王”改为“玉”,寓意国家美好如玉,宝贵如玉,这就有了现在的“国”字。



如果上面何尊铭文中的“中”字没看明白,这个LOGO天天见(^_^)。


小伙伴们,你知道为什么中国邮政要用这个“中”字做LOGO吗?


(注:“何尊”定级为国宝,除了“中国”外,也和其记录的历史以及精湛的工艺有关)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一周年

喜欢abc098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