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叶原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江天兄好文!

送交者: 落飞[♂★★声望品衔9★★♂] 于 2023-08-05 1:05 已读 47 次  

落飞的个人频道

+关注

回答: 谢落飞兄!小心看路, 安全第一。 由 江天云月 于 2023-08-04 13:30

我记得第一次读《悲惨世界》的时候,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四天,一口气读完全部四册。年轻的我那时读的泪流满面。那种震撼的力量至今记忆犹新。

很多名著确实有那种强烈的冲击力。但我觉得也不是所有的名著都能归纳到这一类。深刻也不见得是所有名著的特性。

江天兄的文章让我稍微想了想名著为什么能成为名著这个问题。想了十分钟,没找到答案,因为名著太多,风格各异,很难找出统一规律。我就分享一点零碎的感受(见笑了!)。

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我刚读的时候的感受是:小说还能这么写?!书中的小说故事性很弱,如果单纯追求故事,有些大概是读不下去的。说到思想的深刻,这本书也谈不上有多深刻的立意。然而当你不给自己预设目标,平静地阅读,那么书中的字句是非常动人的,它能拨动你的心弦,发出悠长的回声。举小说“the dead”中的一段为例:

A few light taps upon the pane made him turn to the window. It had begun to snow again. He watched sleepily the flakes, silver and dark, falling obliquely against the lamplight. The time had come for him to set out on his journey westward. Yes, the newspapers were right: snow was general all over Ireland. It was falling on every part of the dark central plain, on the treeless hills, falling softly upon the Bog of Allen and, farther westward, softly falling into the dark mutinous Shannon waves. It was falling, too, upon every part of the lonely churchyard on the hill where Michael Furey lay buried. It lay thickly drifted on the crooked crosses and headstones, on the spears of the little gate, on the barren thorns. His soul swooned slowly as he heard the snow falling faintly through the universe and faintly falling, like the descent of their last end, upon all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我读的是英文版,在网上查到这段的译文,不知是不是最好的版本,也贴出来:

玻璃上几下轻轻的响声吸引他把脸转向窗户,又开始下雪了。他睡眼迷蒙地望着雪花,银色的、暗暗的雪花,迎着灯光在斜斜地飘落。该是他动身去西方旅行的时候了。是的,报纸说得对:整个爱尔兰都在下雪。它落在阴郁的中部平原的每一片土地上,落在光秃秃的小山上,轻轻地落进艾伦沼泽,再往西,又轻轻地落在香农河黑沉沉的、奔腾澎湃的浪潮中。它也落在山坡上安葬着迈克尔•富里的孤独的教堂墓地的每一块泥土上。它纷纷飘落,厚厚积压在歪歪斜斜的十字架上和墓石上,落在一扇扇小墓门的尖顶上,落在荒芜的荆棘丛中。他的灵魂缓缓地昏睡了,当他听着雪花微微地穿过宇宙在飘落,微微地,如同他们最终的结局那样,飘落到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

《都柏林人》为什么成为名著,我不知道。我猜可能是因为它在他那个年代足够独特:灰暗的基调,细腻的笔触,复杂的人物内心用意识流手法的投射,等等。

诺奖得主奈保尔的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也很有特色,但跟乔伊斯完全不同。如果把《都柏林人》比作一幅幅细腻的工笔画,《米格尔街》大概就相当于一幅幅炭笔勾勒的漫画。语言简约,词汇通俗,然而人物非常生动。《米格尔街》的色调也是阴郁的,但又不时透着夸张的幽默。《米格尔街》中展示的人物内心也很复杂,然而作者能用极简的语言把复杂的内心刻画出来。我想这大概是得益于这些人物不同寻常的行为模式。也举个例子,在“The Maternal Instinct” 里,女主Laura独立、泼辣,粗鲁,你甚至可以说她放荡,因为她跟七个男人生了八个孩子。但她从不依赖男人,甚至对他们拳脚相见。但小说结尾她的女儿刚成年便跟人怀孕了,她因此哭得撕心裂肺,一下子崩溃了。这篇小说大概也谈不上思想有多深刻,但读完还是让人不禁唏嘘。

《米格尔街》为什么成为名著?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因为足够有特色?

关于金庸,我也说两句。我也爱看。但我也觉得金庸的书不能归为文学名著,主要是因为我觉得他的人物过于脸谱画,或者说,不够复杂。
喜欢落飞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