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汉阳防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歼20降落时需要减速伞,F22却不用,为何?

送交者: 尘一了[☆龙之侠☆] 于 2021-08-25 19:53 已读 1509 次  

尘一了的个人频道

+关注

   自从喷气式飞机诞生以来,超音速就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速度快好处很多,但飞机的降落成了棘手问题。美国F-22采用的减速方式是刹车片制动,而我国歼-20采用的还是减速伞制动方式,我们又比美国落后了? 



减速伞是指的飞机在降落时,为了尽快减速完成降落任务而存在的一种辅助设备,外形与装备使用的降落伞很像。


与常规降落伞所不同的是,这种减速伞一般位于飞机尾部且仅在飞机落地时才会开启。减速伞开启之后,会给飞机施加一个与速度相反的减速力,将飞机的速度从2-300公里/小时减少到100公里/小时以内。随后飞机会抛弃减速伞,使用起落架刹车。


从使用意义上,减速伞与航母的着舰钩和阻拦锁相似,都是将战机的速度减小到可允许的范围内。


除了减速伞,飞机在降落时还可以使用起落架的轮胎刹车盘,部分飞机还装有减速板。


歼-20初始型号在试飞时,机背部有一块长方形的减速板。减速板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让战机降低速度的板块结构。



减速板外表面就是飞机流线型的一部分,因此一般情况下无法察觉到这个减速板的存在。在需要减速时才打开,迅速增加战机迎风面的阻力,从而迅速减少战机速度。减速板的存在可以让战机在空中迅速减速,以便进行小半径转弯等机动动作。在降落时战机也会打开减速板,以缩短战机的降落距离。


不过,减速板只是早期飞控系统不完善的产物,随着电传飞控系统的发展,单纯增大迎风面积增阻已经完全不需要单独设置减速板。通过飞控系统对副翼、尾舵等操纵面偏转的自动调控已经可以实现之前独立减速板的效果,独立的减速板自然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这一点从苏-27到苏-35的升级上已经成功应用,现在的先进战斗机有很多已经淘汰了减速板的设计。


此外,鸭翼飞机在降落的过程当中,可以大角度偏转前翼来充当减速板,也能够有效的减少降落的距离。


可见,歼20在研发过程中,对减速方式做了各种探索。



歼10B复合减速模式


以歼20为首的中国空军战斗机大多采用减速伞降落减速设计。这种设计一般在机尾处安装一套减速装备,在机场降落后打开,并在减速基本完成后抛弃。


减速伞设计简单,经济适用,还可以反复使用,缺点是每次前一架战机降落后,都要有地勤去把减速伞捡回来,然后才能降落下一架战机。当有大规模机群起降时,这样会大大影响战机的出勤效率,耽误的时间比较多。


而且减速伞被捡回来之后还要重新进行检查,整理,折叠,然后才能装回战机进行下次使用,程序有些繁琐,平时还好,战时就显得有点头疼。


而F22设计之初便没有考虑过安装减速伞,其基本靠刹车片来减速,因此损耗较大,美国自用的F35A也是一样。




但是美国出口的F35型隐身战机却有部分安装的有减速伞,这并不是说美国卖给别的国家的F35是猴版,而是使用习惯和军费问题。


其实,我国是掌握了利用制动装置来达到战机减速目的的技术的,但是在反复试验之后,发现制动装置在较少次的运用之后,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情况,这时就必须对其进行修理或更换,这是一大笔开销,我国的空军部队需要进行大量的飞行训练,长此以往,在制动装置方面的支出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这是很没有必要的。


另外,包括欧洲的台风、美国的F16等都采用减速伞减速。



高速制动后飞机轮胎爆炸


歼-20不像F-22那样完全摒弃减速伞,除了成本,还有安全方面的考虑。歼-20不需要很高强度的出勤率,使用减速伞,可有效降低后勤保障和维护成本;同时,减速伞也可以确保歼-20在刹车失灵后,保证其降落的安全。


或许将来还会出现更先进的电磁感应制动,反向动能制动等,这个就是有待研发和检验的科技手段了。不过,不服输的创新精神一直是中国科研人的灵魂所在,未来的中国战机不仅能飞得快,还能停得稳。

喜欢尘一了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