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通常来说,学问皆是“观察后”得到的,也就是“观察行为发生之后的学问。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3-03-18 13:13 已读 105 次 1赞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回答: 仁兄这个“逻辑后綴学”实在是不大好理解。请问您这这部著作到底 由 79ying 于 2023-03-18 4:23

我研究的是:观察行为发生前、发生过程中与发生后的关系。
(也可以说,是从全新的角度厘清西方哲学与东方思想的关系。)
观察行为发生前,叫作“一切皆有可能”,例如我拿东西这个动作发生前,用左手还是右手都有可能。“一切皆有可能”就具有一种“势态”。这种势态,物理学称为对称性、佛学称为无分别(非分别)、道学称为道。
观察行为发生后,例如我终于实行了“用右手拿东西”这个行为,对称性就“被破坏”了,亦叫作“崩塌”,就产生“破缺”。这破缺,佛学称为“相”,道学称为“徼”。
故对于《道德经》里“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我的理解是:欲,是观察行为,观察行为发生,就“有欲”了,就可以体会道的端倪。不发生观察行为(例如禅定中),就无欲,就远离一切相,就可以体会道的奥妙,无分别的奥妙,对称性的奥妙。
喜欢仁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