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人类对存在的认知是错知——巴以惨剧有感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3-10-22 14:20 已读 5833 次 1赞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人类对存在的认知是错知》

我们(人类)对存在的认知,或者,是完全失败的“错知”?

接下来,借最近阅读的两篇文章,谈一谈什么是“人类的错知”(参考资料:《逻辑后缀学》)。

第一篇是发表在留园网科技频道的文章:《论物理学和数学的关系》https://club.6parkbbs.com/chan2/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3539880

以下【】内是引用文章中的内容:

【首先给出一个简单的物理环境:一个爷爷右手通过一根绳子牵着一头大水牛,左手拉着小孙子,这个男孩的身后跟着一条小花狗,当接近家门口时两只大白鹅急奔而来迎接这一对祖孙。现在问一下在这个物理场合中,出现了几条腿?一个刚上小学的儿童都可以板着手指头数出这里共有16条腿。现在把这个十分简单的物理环境反过来问,在这个家门口共出现了16条腿,请问现场有几个大人?几个小孩?几条大狗?几条小狗?几头水牛?几头黄牛?几只白鹅?几只黑鹅?这个原本一目了然的简单物理情景,当把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解释并还原物理客观事实,100年前的爱因斯坦能够给出正确的答案吗?不能!100年后的专家、教授们可以正确描述现场事实吗?也不能!为什么?因为答对的可能性,比大家买刮刮乐中一等奖的概率高不了多少。为什么专家教授们对如此简单的现实存在,难以给出正确的描述和答案?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客观世界可以用数学和数字抽象出来的结果来回答问题;但是,从抽象的数学公式和数字反向描述或解释客观物理世界,就会大概率的失去正确的物理意义,因为有太多具有不同物理意义的事件,可以满足抽象的数学公式和数字,甚至完全没有物理意义的虚幻情景,也可以满足同一个数学公式和数字。这就是说,从客观物理世界出发,利用数学工具研究物理现象,可以对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但是从抽象的数学工具出发,想当然的解释现实物理世界,大概率的会失去物理世界的真实性。或者说,由物理世界导入数学世界可行,由数学世界导入物理世界不可行。因为从抽象世界导入现实世界,可以出现众多不符合真实状况的虚假场景,这就是理论研究领域中的理论世界二极管定则:单向可行。依照这个二极管定则,我们可以对人们采用何种科学研究方法,划分成两类,一类是真实世界科学,另一类是虚幻世界科学。遵循理论研究的二极管定则,我们很容易把不同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结果归类,然后认清哪些已经出现的理论,属于真实世界科学,哪些属于虚幻世界科学。

数学作为一种分析客观物理世界的工具,它的角色只能是被动的工具,一旦人们头脑犯迷糊,把被动的工具,当作研究工作的主角,由数学理论或数字出发,来反向寻找对应的物理现象,结果极有可能会得出与事实完全不相符的奇谈怪论。】

上述这篇文章中论述的物理学与数学的关系,完全可以套用到对哲学的思考乃至现实人生中所面对的种种困扰。种种困扰,即笔者在《逻辑后缀学》中所论述的:真实与自定义真实。

把数学世界当作物理世界;把自定义真实认作真实,皆是人类认知上的“错知”。

以下再借另一篇发表在留园网哲学论坛的转载文章对“错知”作具体分析。

这篇转载文章的题目是《类哲学视域下的现代性困境及其超越》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pp=forum&act=view&bbsid=2091&tid=3849166

这篇文章最后的结论是:【在西方现代化运动中,之所以产生诸多危机,原是有着深刻的哲学观念基础的。人类能否找到超越矛盾、冲突的现代化运动?能否找到促使类意识和类实践真正成为实现人的类本质的根本道路?这是人类在现代化过程中向自身提出的价值诉求,它以类的形式向每一个人提出,也以集体行动的形式提供现实道路。从类意识、类实践和类本质,从元哲学形态转向问题哲学形态再转向实践哲学形态,是现代化自身向人类提出的必然要求,类哲学乃是这种必然要求的理论表达。】

笔者认为:既然是“以【类】的形式向自身提出价值诉求”,那就注定了——“超越矛盾、冲突”的企图,是一种徒劳的枉然,更是一种适得其反。

这篇转载文章中不断提到的“类”(类意识、类实践、类本质、类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广泛关注的哲学范畴之一:康德将类的规定定位于先验层面,把类理解为具有先验自我统觉的主体;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出发点,把类视为发展着的精神;费尔巴哈将类从“抽象的天国”拉回了“人间”,认为类所体现的,是人的“内在生活”或“类生活”,也就是人的本性的“专指”;马克思则一反德国古典哲学传统,坚持以实践的观点,从现实的“感性确定性”和“直接存在性”出发,遵从:从“现实的个性”到“基于个性的共同性”再到“普遍的类性”的逻辑思路来阐述“类”。

要确切理解种种哲学论述里“类的元涵义”,需要结合集合论的知识:在集合论及其数学应用中,类是一组集合(或其他数学物件)所构成的整体。

但这个“整体”到底有多大?过程的“潜无穷”与整体的“实无穷”之间的纠结——一种无解的自相矛盾性,就成了几千年来困扰人类思想史的一个“大坑”。

“类”这一概念有时会和“集合”同义,特别是19世纪之前,数学上提及的有关“类”的讨论,实际上就是集合,又或者会是个更为模糊的、“不成熟”的概念。因为在那之前,有关“集合”的理论,并未有形成真正的数学学科体系。把集合与类区分开,让集合成为一个真正理论体系的工作,是由19世纪末德国数学家康托尔所创立。之后通过不断的完善,集合论现已成为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础之一。

故上述用哲学语言所阐述的,哲学里的种种“类”的概念,同样也可以说是“不成熟”、模糊的。所谓的“类哲学”,企求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形成各自真正“说得通”的理论的任务,最终还是需要“进化”到用“集合”这个工具之后,才可能完成。

但即使是有朝一日,类哲学真的能够通过“成熟”的集合论,真正“有理有据”地、严谨地表达“价值诉求”,是否就能对矛盾及冲突实现超越呢?笔者认为:依然是徒劳的枉然,并且是更加的适得其反。即矛盾及冲突只会愈演愈烈。

因为,尽管我们刻意对无穷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无穷的阴魂依然时时刻刻地“遍满”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从集合论的出现,到逐渐被接受及通过公理化而被完善,不过是意味着:人类因把握和认识上的无力,最终在“无穷”面前彻底败下阵来的妥协——也可以说是:投降。

自此,人类的目光就——“从抽象的无穷拉回到现实的有限中”——“越来越短浅”。

这就是《逻辑后缀学》上卷副标题所表述的:迷宫中越来越精细的通道。

在这个越来越精细的通道里,我们对眼前的事物,确实是越来越明察秋毫:哲学上从古希腊的“元哲学”到近代的“类哲学”;数学上从无限的迷思到微积分;集合论从模糊的类到越来越细分越来越“具规定性”的种种集合。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明察秋毫”更是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产品越来越精致、生活越来越便利、信息量越来越大、每个人都一机在手遍知天下事。

但是,对于迷宫整体的无穷性,我们却是越来越迷茫——我们的作为,根本不是什么超越,也不可能有什么超越,反而是:“囚徒困境式”的不断“内卷”。

要理解囚徒困境式的内卷,可参考中国民间学者王东岳的著作《物演通论》里的“递弱代偿”理论。

内卷——这个据说是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最早使用的,现在流行于网络的词相当有意思: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

内卷,也即是悖论的“现象化”。

笔者在《逻辑后缀学》上卷分析的“理性四种作用”,揭示的正是内卷的本质:模仿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同时,绕过、平衡、掩盖悖论,就是我们的理性所能够做及正在、已经做的一切。但理性作用之下的悖论永没有消除也不可能消除,只是变得越来越“碎片化”而已。我们永远不知道:每一段可确定的理性通道最终从何而来,最终通向何方。我们的作为终归如庄子《秋水篇》云: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必迷乱而不能自得。

即我们的理性,人类的思维——范式的确认性思维(《逻辑后缀学》称为“是”判断或“自定义是”判断),正是一种越来越复杂化精细化的“内卷式”思维。

内卷式思维,符合了集合论中对“真类”的阐述:【集合,一定有样本空间,有边界,有“他他分别的”所属。有所属,才有“量”有“值”,才可观察,可描述。但是,“有所属”一定不能包含自身,即不存在包含自身的集合。所有集合的总体不是集合,因为“所有”即包含了“所有”自身。当“所有”企图对“所有”自身作出确认性判断,“所有”就表现为“真类”。但所有集合(严格而言应该是“所有非空集合”)皆是由包含自身的真类(我)定义。故:由包含自身的真类定义的不包含自身的集合不存在“真值”,即集合的值皆是“自定义”。】

自定义,即“自以为是”。自以为是的真实,不是真正的真实。不是真正真实的真实叫作“自定义真实”——把自定义真实认作真正的真实,就叫做“错知”。

类哲学是元哲学的“转向”。类哲学必然走向“内卷”,根源是因为元哲学对存在的“错知”。意思是:人类对存在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大错特错了——这个结论,极可能会引来原来相互对立的实证主义者和解释主义者(反实证主义者)“同仇敌忾”的反驳。但笔者认为,任何反驳者的底层逻辑,皆不过是建立在物理学家霍金所说的一番话的基础上:【按照“取决于模型”的唯实论,追问一个模型本身是否真实没有意义,有意义的只在于它是否与观测相符。如果两个模型都与观测相符,那就不能认为其中一个比另一个更真实,谁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取更方便的那个模型来用。】

霍金的说话,笔者“翻译”过来就是:错知有“好处”。好处是错知“永远是对的”——人人都有一把尺子来衡量世间事物,只是人人手中的那把尺子的刻度标准“不必相同”:我的尺子的一厘米,可以相当于你的尺子的一米;我的尺子的一厘米,需要时也可以“理所当然”地变成一米。

看看从最近发生的俄乌战争、惨绝人寰的巴以惨剧,回溯人类历史上永不间断的种种争战,争战各方“当然都对”——皆是种种“囚徒困境里对的错知的内卷式表达”。
喜欢仁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仁剑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想起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题 - 雨地 (680 bytes) 10/23/23
这个有点长。我明天再读。 - 雨地 (538 bytes) 10/23/23
(^-^) 太湖清奇 给 milulu 献上一支玫瑰花! - 太湖清奇 (88 bytes) 10/28/23
我进一步理解如下, - 太湖清奇 (2161 bytes) 10/28/23
很好,加精了。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10/23/23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