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逻辑后缀学(46)往去处去(五)博知而慧知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2-03-16 10:29 已读 8465 次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如此一来,“人生阅历丰富”的含义亦有了新的诠释——两种“活法”具有不同维度的“丰富”——活在交集属性的状态里“充满”斗争性的人生,或——活在并集属性的关系里“充满”活力性的人生:

一个人的一生在现实社会里无论经历过多少具体的大风大浪,如果他始终认定是一种“自我的实现”,即扮演着同一个角色(当局者),那么其“人生阅历”理论上都是线性的(“理论上”的意思是本质上依然是非线性)、单维度的、交集属性的、价值观是明确的、“请不要告诉我如何做,不要试图规划我的人生”的、不情愿作解释亦不愿意听解释的,结果是不承认被“洗脑”但实际上是“证实性偏见”思维的,其偏见甚至是“冥顽不灵”的(“褒义”的表述叫“坚定不移”,“贬义”的表述就叫做“精神洁癖”或“道德洁癖”)。笔者认为:此类“洁癖”是“识”的极端,现实中,人“多多少少”都带着一点此类的洁癖(包括笔者自己:因为笔者的修炼还不够“火候”,因此笔者只能承认,自己亦有类似的“洁癖”)。这种人所收获的人生经验,无论如何丰富,皆属于“智”。如此的“智识”的人生,必然具有“是”判断逻辑属性的十六个外延,永远是“时刻准备着战斗”的斗争性的人生。

活在智识人生里的人,因为要不断“主动地”为自己“增值”,故时刻思考的是事的对错,而对事的起因没有兴趣(例如我因为帮助某人时出了差错,这些人会指责我的差错而对“帮助”这个事因没有兴趣)。这种人时刻需要(立场上)“做对的,或自认为对的,亦要求别人做对的事”,却没有意识到对错的真正“裁判”永远是他者而且永远是不确定的他者,即其选择永远是不由自主的被动,其“值”的“定价权”实际上是“别人”,故这种人的内心永远是“焦裂”的。

如果在扮演现实角色的同时,思维上对这个现实角色及种种虚拟的,或者说是假设性的可能角色都“来者不拒”,也即“开放性气量”心态,其“人生阅历”就叫做“非线性拓扑变换(参考接下来第五节有关系统论的讨论)”的,并集属性的,多维度的(发散思维)。笔者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旁观者清”的,属于“慧知”的人生阅历丰富。慧知的人生,是“笑看风云”的人生。

活在慧知人生里的人,思考的是事(因)的发生,对事的对错“兴趣不大”。慧知的人生不在意“值”,但总是发挥着“最大值”——故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无私而成其私。慧知的人做的是(不考虑立场的)“该做的事”。“如何才是该做”的裁判一定是自己,即永远掌握着“做”的主动权。

笔者对于佛门“禅修”的看法亦如是:真正“有用”的禅修是开放性的——如电视剧《天龙八部》大结局所说:世事无常,一切皆为修行。

禅修不应该弄得如青灯古佛那般“悲情”,也不应该弄得需顽强坚忍种种清规戒律那么“苦情”,那些何尝不是“顽执”?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这部作品里,就通过“虚竹”这个角色的际遇,对“顽执”描述及嘲讽得淋漓尽致。

如果认为自己“想象力不够丰富”,什么虚拟的、假设性的角色太过虚无缥缈,那不妨从另一个相对现实的角度解读“来者不拒”:就是尽量“博知”而不是“博学”(笔者在《道德新经》里,把老子《道德经》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改为“博知而不博识,博知者慧也,博识者智也”)。

笔者认为:学海无涯,博学“太累了”——笔者也曾经“非常努力地”(曾经有好多年,在工作之余,笔者每周都“囫囵吞枣”地看完在图书馆限借的十五本书),因此自以为“非常地”博学。但“一朝万事了”之后,发现自己的“所知”其实还是少得可怜,就再也“不愿意学”了,而只是“知”继而“习”,也就是接下来会讨论的“知行”。

博知的意思是:对接收到的任何正面或负面的信息或个人目前的某种现状,例如:人生必须奋斗、人生可以“躺平”;中国人质素低、中国人质素高;金钱万能、金钱万恶;我穷、我富;普京是硬汉子、普京是邪恶的疯子等等,始终持着不做选择不加评价的(逻辑叫停)“哦,收到”、“哦,有人这么认为”、“嗯,世界上有人持有这种观点”、“嗯,有人愿意选择这样的人生”等等的“态度”,这才叫“客观”,这才不会轻易产生证实性偏见。

博知不会轻易产生证实性偏见是因为:由于“是”判断二重分裂的内涵,所谓对错、善恶,皆为镜子中“镜像的镜像”——当镜子照向别人(他者)时,对错、善恶就是无休止地“震荡与重复”的“偏见”的“识”;当镜子照向自己时,对错、善恶我都“不带偏见地”“懂(知)”,这就叫“自省”。自省之下的自律,不是做对或善的事,而是“做该做的事”——例如中国因疫情而封城,“的确”是“不人道”“不自由”,因此是“不对”的,但却是“该做的”。

如此的“博知”,其实“很容易做到”,“很轻松”、“不必勉强”的,这就叫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此“人生阅历”最终收获的,是智与慧——觉悟任何“智”不过是“我”被定位;而无论被如何定位,“我(心)”皆不变;或者说“我(心)”其实可以放在任何位置。

笔者对阅读的“态度”也是如此:远至先秦的老庄道家,到佛教的空性哲学,及至西方人称“希腊三贤”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再到街坊的九流言情小说四级色情小说,笔者都“来者不拒照单全收”地博知。因为这些作品,无论是曲高和寡,还是下里巴人,反映的都不过是“人性”。

——笔者对孟子的“食色性也”的解读是:食,指的是物质生活;色,指的是情感,亦就是精神生活;性也,指的是人性。故:人性的表现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范畴。要彻底看透、弄懂人性,必须来者不拒地全面博知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就是:“既要爱财亦要好色”。不过,无论是认同物质第一性还是精神(意识)第一性,作为现代人特别是现代城市人,应该都认同,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重要,即使是渴望过上或已经过上优裕的物质生活,说到底亦是为了精神上的“快乐满足感”——在现代社会里,物质生活是为精神生活服务的。那么,由于《逻辑后缀学》是关于思维的学问,思维,是属于精神的范畴。而笔者既然为了这部《逻辑后缀学》呕心沥血,故笔者只能老老实实地承认:相较于爱财,自己更是一位“好色之徒”。

笔者亦不必讳言——这里的“色”,当然也包括“情色”。

笔者认为:情色与哲学,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品味”的情色,必定带有“哲学元素”;不含情色的哲学,一定是偏激冷漠非包容性的——不好“色”,不是真正的哲学家,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哲学家。

——真正博知的人,才能够真正地“发散思维”。

博知的人,才是真正不会被“洗脑”——不坚信任何确定性思维,也不批判任何确定性思维,才是真正的批判性思维:不是为反而反,亦不是“坚定不移”。

——“不坚信”包含半信半疑但不等价于半信半疑。“半信半疑”含有努力去确认、解读信息对错的心态。“不坚信”,则“信息就是信息自身”。对“信息就是信息自身”的信息全盘接收,就是不批判任何确定性思维,也叫做:不要轻易下结论,这才叫做“博知”——兼听则明:当一个人“什么都知道”,才会有“大海的胸襟”——大海的“伟大”,并不只是接收大江大河的,包括那些乱七八糟的废水沟渠水,大海都会“照单全收”,那才是大海“伟大”的“内禀性”)

以笔者为例,笔者“毕竟也是人”,当然也就有与生俱来的自定义所“命中注定”的局限性,故老老实实地承认,笔者其实亦有着许多“为反而反、坚定不移”的“缺点(洁癖)”。例如,作为一位中国人,笔者也有“天然”的坚定立场,对那些笔者认为是诋毁中华民族的言论,笔者“天然地”,也会厌之、弃之、批判之、反击之——不过,在这个“立场坚定”的笔者背后,始终有一个“笑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旁观者”——我(在)心——这个“我心”“洞明”那些笔者所厌恶的言论皆是“正常不过”的言论;就如同笔者厌恶屎尿“很正常”,但笔者“知道”那些苍蝇围着屎尿的欢快起舞同样“很正常”;亦如同笔者或者有某些自认为“很正常”的言行喜好习惯,但却被他人所厌恶亦“很正常”——当大众对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都认为“很正常”时,这个世界也就“很正常”了——我们把一些违背常识性社会规范的言行称为“变态”,但在“老天爷”眼中,我们这个上下五千年都是“常态”地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人类社会才真正是“变态”。

本文的论述,并非要读者摈弃“是”判断,亦并非否定逻辑,而是希望通过整部《逻辑后缀学》“有理有据”的分析,“返璞归真”,重新“摆正”“是”判断在人心态里的“位置”:无所住。

也可以表述为:我们的思维,应该从道德相对性的感性(包括知性),到理性,再到道德普遍性的感性的升华。

“是”判断,就是下结论;“自定义是”判断,就是“已经”下了结论;“非”判断,就是不轻易下结论——在意境里意会任何结论。

我们观赏中美两国的影视作品时往往会有以下的观后感:美国的好莱坞大片,情节紧凑,人物性格分明,叙事条理清晰,夸张之余又“合情合理”。特别是一些科幻作品,明知不可信或者说不可能,却能产生让人会作出“原谅”并选择相信的效果,即容易吸引人让人“入戏”。而中国的故事片,则不容易出现上述的效果。这正是因为:在“是(自定义是)”判断的范畴,美国文化中的“理会”能力,已经是无人能出其右。但是,在“叙情”的作品里,例如笔者最近观赏的一出中国的舞台诗剧《只此青绿》(类似的优秀作品,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已越来越多,例如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开幕式),当中那种恢宏幽远深邃的意境,则是美国文化望尘莫及的。

再有就是,由于理会一般都带着逻辑立场,而逻辑立场皆吻合个人主义者的自私性,故理会的叙事模式特别迎合大众对自我认同的口味,也因此美式的“理会式电影”容易令人“心服口服”。而中国的作品,往往侧重于牺牲个人利益强调集体主义的共情意识。可惜的是,“共情”这种靠意会的东西不容易表达,结果就是:优秀的表达往往会把人感动得一塌糊涂(对不起,笔者正是那种容易“被骗”情感的人,常常是一边写着、想着貌似理性的东西,一边被共情性的优秀作品骗得老泪纵横)。但优秀的表达需要有深厚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等综合性的“功底”,这不是一般人能同时拥有的,因此中国的影视作品里,优秀作品不容易出现,反而是不少作品往往因过于煽情让人有“假”的感觉而得不到大众的认同。

在个人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今世界,中国政府还能够以共情意识主导着国民意识,实属不易。

每个人的心灵,由许多不同的弦(是)组成。这些弦不去撩拨,本身没有意义。撩拨这些弦,它们才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撩拨的意思,是轻轻拂过。拂过,意味着不执着。不执着,意味着在每一根弦上,都不能停留太久。非(无)我,就是我其实不是弦,但当拂过弦时,刹那间我“是就是了”那根弦。即使是音色最好的弦(是),如果紧紧抓住不放,它是不会发出任何声响的。放手,这就是“非(无)”的意义(不是了就不是了)所在。此外,如果每次都只是撩拨同一根弦,即使那是音色最好的弦(是),也单调得令人乏味,这就是“可能是”任何一根弦的意义所在。

不执着于任何“是”,又不拒绝任何“是”,才能弹奏出美妙动听的和谐乐章。

我是谁?我不是什么,我什么都不是。

但当我在弹奏、倾听美妙动听的和谐乐章时,我就(都)一定会“在”——我不是任何“音(符)”,但任何“音(符)”皆因我“弹奏、倾听”这种行为而产生及生效。

知音,不是说在同一根弦(不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上。而是能相互配合,在不同的弦上,共同弹奏美妙音符的——“智能性共享”的共奏者、共鸣(共情)者。

遗憾的是,笔者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互动中发现:身边绝大多数的人,思维上的“自定义是”已经根深蒂固。往往是笔者说的是“意境语”,听者却总是以“语境”来解读(理会);笔者讨论的是并集属性的关系,听者却总是解读为交集属性的状态——我谈情,你却说爱——我谈“和合”,你说“分化”——用粤语来形容就是:鸡同鸭讲——世界,在“分化”的路上“渐行渐远”。也就“逼得”笔者“狠下心来”,写出这部《逻辑后缀学》。

知音是何其难寻!


《声声慢·侠骨柔情》

——希声知音,稀奇知心。琴瑟难望,长嗟叹息。


舟车与共,尽数人家,于飞好梦春酣。

却也原来,不识袖里平章。

春风霎间已旧,冷戚戚、转眼秋寒。

到底是,晚霞图朝露、顾盼茫然。


还见冰心映照,日月蕴精诚、沐浴山川。

何必分别?笑我对影成三。

辛劳始终不悔,醉红颜、好色无妨。

练就了,义胆忠心汉、气短情长。(笔者创)
喜欢仁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仁剑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