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逻辑后缀学下卷精简版(一)“非”判断概论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2-06-30 22:21 已读 8191 次 4赞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逻辑后缀学下卷精简版

    

    阅读指引:逻辑后缀学下卷精简版,保留的内容约有原文的四分之一。精简版题目作了调整:不以章节划分,而改为以大题目划分。具体分为:1,宇宙因;2,“非”判断逻辑属性内涵;3,“非”判断逻辑属性外延;4,逻辑位移;5,三级文明;6,真实世界;7,破碎虚空。


                             宇宙因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在《对称与不对称》一书中指出:所有的对称原理,均基于下述假设:某些基本量是不可能观察到的,这些量被称之为“不可观察量”;反之,只要某个不可观察量变成可观察量,那么,我们就称为“有对称性的破坏”,因此而产生的不对称性称“破缺”。

但对称性破坏的机制是什么?“谁”在破坏?现代物理不能解决这个重要课题。

可观察,既意味着可以描述,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必然有一个观察者、描述者,即思维发生者、指者。也就意味着这个观察者的观察是“是”判断的确认过程而必然具有“是”判断逻辑属性的两个内涵。

量子力学中的“波粒二象性”,亦等价于对称性。对称性“不可观察”,我们只是“凭着想象”描述。至于是“粒子”,还是“波”,取决于我们不同的观察手段。

不同的观察手段,不同的模型,不同的参数,种种“他他分别”就形成了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所建立的种种不同的“破缺”的理论。

因此,根据《逻辑后缀学》上卷的观点,所谓“对称性破坏”,与“(确认性)观察”、“塌缩”等价。“破缺”同样可以理解为观察者观察(塌缩)下的“退相干”现象。

具有生命意义的观察者必然根据后因果关系逻辑令观察的对象退相干为具有某种具体意义(“经典的”可观察)的形式(镜像)。

这个具有某种具体意义(可观察)的形式,就是“对称性破缺”的产物。

即我们认识的宇宙,是“自定义是”判断之下因塌缩(破坏)而退相干的“破缺”。

因——我们自己的——破坏——而让我们认识了“破缺”的宇宙。

真实宇宙没有破缺,也不会破缺——无极。

宇宙的“本来”,是对称的,因此没有可观察的“量”,没有可描述的“值”,即不可观察,不可描述。

同样地,我的“本来”,没有破缺——没有缺陷。

同样地,一切事物的本质——实在,也没有破缺。

没有破缺,即不可观察。

不可观察,即不可描述。佛学《华严经》第四十五卷以三百多个“不可说”来描述这种“不可描述”。这种“不可描述”的境界,佛学称为“圆满”。

不可观察,不可描述,才是真正的真实。

真实,一定是圆满。

圆满,等价于对称,等价于真实(实在)。

不可观察,不可描述,因为是前、后因果关系百分百兼容的叠加态的实在。实在是相干的,对称的。没有边界,没有样本空间。实在并不受我们自以为的因果律制约。

“是”判断作为确认性判断,一定有目标。目标,一定是集合。集合,一定有样本空间,有边界,有“他他分别的”所属。有所属,才有“量”有“值”,才可观察,可描述。

但是,“有所属”一定不能包含自身,即不存在包含自身的集合。

所有集合的总体不是集合,因为“所有”即包含了“所有”自身。

当“所有”企图对“所有”自身作出确认性判断,“所有”就表现为“真类”。

宇宙包含了所有,当然也包含了宇宙(这个“属”)自身。当我们企图对宇宙作出终极“是”判断。宇宙就是一个极限的“超级的真类”。

我们作出的任何确认性判断,一定是我们自身的主观判断,即一定是包含我们自身。

当我们企图对包含自身的实在作出确认性判断,就发生了“破坏”的行为,真实就表现(变迁)为“真类”。

不存在包含自身的集合。

但所有集合(严格而言应该是“所有非空集合”)皆是由包含自身的真类(我)定义。

故:由包含自身的真类定义的不包含自身的集合不存在“真值”,即集合的值皆是“自定义”(无论这个“值”是“真”是“假”:逻辑是研究真假值的学问——自定义逻辑之后再来研究自定义逻辑真假值的学问)。

事物的矛盾性——悖论,只出现在确认行为发生之际。

破缺,因观察者的观察(塌缩)而产生。

对称性被隐藏。被谁隐藏?被我们自己隐藏;被什么隐藏?被”是“判断隐藏。

存在,因观察而存在。

我们自己的(确认)行为就是破缺之“因”(破坏):根本因——也是宇宙因——目标成立,当且仅当确认行为实现——这是“是”判断能够成立的第三个必要条件。

行为与行为发生者必然是一体的(我们必然“在场”)。因此这个确认行为,必然是“自发”的。所谓“自发”,即“主观”的“主(我)”,“主观”即判断者“自定义是”判断的“破坏”行为,即“塌缩”。塌缩造成的破缺,就称为“自发破缺”。

不是观察对象自发破缺,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对事物、对宇宙做出“自定义是”判断的行为,我们就“立即被‘排斥’在自己或事物或宇宙之外”——所谓排他性,不是什么“他者”的自己或宇宙排斥我们,也不是我们排斥什么“他者”,而是我们自己“自发”地排斥自己,把自己排斥在自己或事物或宇宙之外(对称之外的外来者)——我们因排斥而有了“缺陷”。(当今世界越来越“确定”,人与人之间则越来越排斥。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排斥他者,意味着对自己的排斥。通俗的说法,我们在“自己作死”)。

破缺的不是他者,破缺是因为我们自己先有了缺陷。本来的我没有缺陷,我们因自己(确认)行为所产生的“破坏”而有了缺陷。我们心中有了缺陷,才会“看起来”一切都是“破缺”。

综上所述,再结合《逻辑后缀学》上卷的讨论,“自定义是”判断的目标,在现代科学上的表述是“破缺”;在物理学上的表述是“惯性参考系”;哲学的术语叫“存在”;现象学称其为“形式”;心理学表达为“镜像”;佛学的理念究其本质为“有漏”(“漏”意思就是不圆满的);一般的理论叫“事物”。“破缺”、“惯性参考系”、“存在”、“形式”、“镜像”、“有漏”或“事物”,都是对同一讨论对象的不同表述。选择哪一个表述,取决于想表达的面向。

《逻辑后缀学》把它们统一起来:俱是确认行为——“自定义是”判断的产物——自定义真实。

目标成立,当且仅当确认行为实现——一切皆因确认行为而起。

知识的“识”,并非以逻辑而识,而是因逻辑而识。

然后我们把这个因(逻辑行为)视作果——深层思维倒错——“是”是什么:“是”是不容置疑的“存在”(果)——不能怀疑“怀疑”自身(笛卡尔)——然后再徒劳地绞尽脑汁寻求这个果的因——“为什么”(方法论)是之为是——错上加错的中层思维倒错:强行设定有序——进而确定“是什么”(本体论的自身所是及是其所是)——错上加错再加错的浅层思维倒错:因非而是的后因果关系逻辑的认识论。

把因(行为)视作果——深层思维倒错:

深层思维倒错——亦叫做“深层内因”——根本因、宇宙因。

深、中、浅三层思维倒错,皆为佛门《心经》中指出的——“颠倒梦想”。

逻辑是因,而非果。

人类历史上下五千年里最大的“谬误”,就是“求是”。

我们不断地追问是什么和为什么,但从来不问问“是”(到底)是什么和为什么是“是”。

即为什么一定要“求是”?

可不可以不求“是”?


                      “非”判断逻辑属性内涵


一,“非”判断的定义。

不求“是”,即不做“是”判断,即不作出确认行为。

但不做“是”判断,不等于不判断。

不判断,就会糊里糊涂,浑浑噩噩。

为了不至于糊里糊涂浑浑噩噩,我们确实必须判断。

但判断不等价于确认。

除了确认性“求是”的判断思维之外,还有另一种判断思维——非确认性判断思维——“去是”。

“去是”的“非”判断,是对“是”判断的“范式转换”。

范式转换之前及之后的判断,是“完全不同维度”的判断。

“非”判断的“非”,是不进行最终确认。中国有一个成语“不置可否”,可以大致地理解“不进行最终确认”的语义。《逻辑后缀学》把这种“不进行最终确认”的“不置可否”命名为“逻辑叫停”。

一个完成了最终确认的“是”判断,一定建立了前、后因果关系。

前、后因果关系之间的关系反映出“是”判断必然产生时间顺序上的意义——先有历时性,后有共时性。前因果关系具有历时性,后因果关系则具有共时性。

那么,任何“是”判断最终完成之前,思维发生者(指者)的思维里必然会先经过一个历时性“转化”为共时性过程中的阶段。这个阶段中的思维处在一种“未正式开始确认”的状态,这个状态可称为“是”判断最终完成的“前状态”。

在“是”判断“标准心理学”模式中,这个“前状态阶段”的思维在稍纵即逝的过程中承担了“感受、体验、思索、收集、加工信息”的“繁重”任务(这个阶段也就是康德所认为的通过感官获取信息后的感性认识阶段),在前、后因果关系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自定义是”判断中,由于运用的是后因果关系逻辑,这个“前状态阶段”常常被“忽略不计”(前、后因果关系之间的连通性被割裂后只接受互异性。例如萨特认为必须剔除意识中任何“非透明、有分量”的东西),从而形成“因非而是”的心理学模式。

“不进行最终确认”的“非”判断在字面上与我们的思维定式“是”判断背道而驰,但实际上的意思是让我们的思维“刹车”——保持在历时性转化为共时性阶段前未正式开始确认的前状态。

思维刹车——逻辑叫停。用句式表达,就是在思维中将“我是什么”后面的“什么”去掉,仅保留——“我是”——简称:“去我的”。

——待“道行够深“之后,还要把“是”也去掉:去是。

但对于一般人来说,“去我的”相当不容易,完全“去我的”叫做不可能。再把“是”去掉叫做“不可思议”。所以,本文下卷重点讨论“去我的”。“去是”留到最后才稍作探讨。

所以,“非”判断(在“是”判断语境里)的定义很简单:思维判断处在历时性转化为共时性阶段中未正式开始确认的逻辑叫停的前状态(注:随着文章的深入讨论,“状态”一词在“非”判断意境里仅起着“借代”的角色,意思是“非”判断意境里不存在状态,但因语言的局限性故不得不用“状态”表述之)。

二,“非”判断逻辑属性的内涵。

“未正式开始确认”,意味着已有“知”这个判断但未有确认行为,未有选择,“逻辑叫停”。也就意味着未有塌缩,更进一步意味着未有“他者”——即未有分裂。

这里要强调的是:未有分裂不等于无分别,《逻辑后缀学》把“未有分裂”定名为“非分别”(关于“无分别”,在完成了“非”判断讨论之后的最后一章会继续探讨)。

因为,还有个“我是”的“我”——我已经知道了“我”——“是”前面的“我”——可称为“前我”。

由于未有确认行为,此时思维发生者不能称为“指者”,不妨称为“引者”,引而不发者也。

因为非分别,所以:

前我=引者。

引而不发,就是说把弓拉开搭上箭但是不射箭出去的“逻辑叫停的前状态”。

 “非”判断——非分别——引而不发。

“未正式开始确认”,即未有任何确定的“是”的目标。但未有任何确定“是”的目标不意味着没有目标。由于“非”判断是思维“保持在历时性转化为共时性阶段中未正式开始确认的前状态” ,这个前状态因“我是”当中的“是”而“是”(拉弓而引的箭已搭上,但箭与“我”仍然“一体”,也“必然”一体),叫做“因是而是”,也叫做“初心”。引而不发的“引”永远是因“我”而“引”。意味着“前我”仍然受历时性的前因果关系的关联性、逻辑性及必然性影响,作为前因果关系中的“果”而具有潜在性“是”的属性——“我源自于镜像”:“镜像即我”、“我即镜像”——因此叫“非分别”而不是“无分别(还有镜像)”:尽管吃饭前还没有决定用左手还是右手拿筷子,但我有左右手及左手与右手的“分别”我们还是“知道”的)。潜在性“是”的目标不含元素,没有值,叫做“没有目标的目标”。

“是”判断的“是”,具有“射”的行为性,叫“因非而是”;

“非”判断的“是”,具有“引”的过程性,叫“因是而是”。

因是而是,是因为逻辑叫停之际,前因果关系“还未结束”的历时性与后因果关系“将至未至”的共时性“刚刚好”完全兼容,因此“此时”的“是”具有完全性——没有目标,处处目标。

在“是”判断的语境,哲学是“企图自圆其说,但永远不能自圆其说”的学问。因为“是”判断的目标:“处处焦点,实际上没有焦点”——如初级驾车者;

在“非”判断的意境,哲学是“无需自圆其说,反而其说自圆”的觉悟。因为“非”判断的“没有目标的目标”:“没有焦点,却又处处焦点”——如熟练驾车者。

“没有目标的目标”——即“空目标”。这个“空”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叫做“空集”。

数学定义: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空集。除了空集以外的其它集合都叫做非空集。

人类的认知中,一切抽象的具体的概念及观念,都源自于人类原始的“数感”,也就是“真值”。而空集,是“最不具有数感的数感”。

《逻辑后缀学》定义:所有非空集都是“是”判断的目标;而空集则是“非”判断意境的“非”“出于无奈之下”在“是”判断语境里的定义。

“非”判断的空目标是因是而是的空集“非”。

空集“非”=前我。

前我=引者。

即“非”判断的目标是引者自身的——全体。

“前我”不是海德格尔的“此在”。

 “此在”是:人作为“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他的“在”已经明确了自身所是的“此在”。即“此在”是自他分别后他者性质的共时性的开集。

“前我”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 任何“在”皆因“源自于镜像的我在”而“在”,但任何“在”俱与“我”无关——意思是:不是因为“在”是什么样子“我”就会是什么样子。

“是”判断:在——之外;

“非”判断:在——之内。

空集“非”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是实数集与虚数集的交集。根据笛·摩根定律:集合的交集的补集等于这些集合各自补集的并集。即空集的补集是实数集与虚数集的补集的并集。而实数集与虚数集的并集是为复数集。《逻辑后缀学》把空集“非”与复数集的关系理解为:空集“非”的“周围”能够形成任意多个甚至无穷数个拓扑意义上收敛性的、具吸引力属性的“是”的矢量场或向量场。这里的所谓“矢量向量”作为“可能性”的指标,不外就是“可能是”的专业语言。

为了和“非”场以及“是”判断逻辑属性第十五外延所讨论的“位相”作区别:

《逻辑后缀学》把“非”判断中“是”的矢量场或向量场命名为“是”域。

“是”域——对称性在“是”判断语境中的“表达式”。

通俗地理解上述内容就是:不进行最终确认的话,任何“非”判断的潜在性“是”目标都意味着处在“将至未至”的拓扑意义的可能中。例如:如果思维发生者面向的是个位自然数集,潜在性“是”就(包含了)可能的1、可能的2、3、…、9;吃饭前,我打算用左手还是右手拿筷子都“全包含地有可能”。

综上所述,“非”判断逻辑属性的内涵是:非分别;有“是”域。


                        “非”判断逻辑属性外延


“非”判断逻辑属性归纳起来共有二十一个重要外延,它们分别是:

第一外延:“非”判断是具有实在性、对称性、完备性的不需要逻辑推定的客观判断。

第二外延:没有时间差的真实状态。

第三外延:“非”判断的目标是空集。

第四外延:非逻辑推定的相干自由度。

第五外延:“非”判断是一种全体观。

第六外延:全体观的目标具有自性。

第七外延:具有道德普遍性。

第八外延:“非”判断是“是”判断的内禀。

第九外延:“非”判断是模糊性判断。

第十外延:“非”判断是同一性判断。

第十一外延:非分别的“非”判断过程具有连续性(连通性)。

第十二外延:“非”判断的过程具有真实有序性。

第十三外延:“非”判断过程一定是同胚(相干)的。

第十四外延:“非”判断过程是恒持续性判断过程。

第十五外延:“非”判断过程具有恒稳趋向性。

第十六外延。“非”判断过程,具有全域的开放性。

第十七外延:“非”判断是“唯物”的判断。

第十八外延:““非”判断是重生吸引子。

第十九外延:非”判断下的趋向是共相等原则下的恒持吸引力。

第二十外延:“非”判断的涌现在现实中(生命意义的观察者眼中)表现出亚稳定趋向性的非线性拓扑变换。

第二十一外延:满足逻辑位移,逻辑四个基本原理能够自洽。
喜欢仁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仁剑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