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华茶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习与行----《论语点睛》订正(外二篇)

送交者: 余东海[♂★★义勇兵★★♂] 于 2022-04-30 0:15 已读 15022 次  

余东海的个人频道

+关注
习与行----《论语点睛》订正(外二篇)
《论语-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之习字,东海《论语点睛》注释:“本意为鸟反复飞,这里是实践之意。”又:“传不习乎?”注释:“经典教导践行了吗?”

习字确可引申出实践义。《易经•坤卦》:“不習无不利。”註:“不假修爲而功自成。”修为即实践。习之本义是重复,长期重复地做,自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谢良佐注解曰:“无时而不习”,坐时习立时也习,寓“知行合一”之意。

不过,“学而时习之”之习字,还是应该以其本义为主。何晏注:学者以時诵习之。习即重复诵习。朱子《论语集注》:“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说,喜意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程子曰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也。又曰: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

朱子程子都训“习”为“重习”,重复学习、反复温习之意,与行为实践有别。特此自我纠正一下,将来《论语点睛》重版,再予订正。

行字才是行为实践义。“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些圣言中的行,都是行为实践,与言论相对。

习与行有别。曾子说君子之学有五要素,分别是:博之,习之,知之,行之,贵让。曾子所:“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无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贵其能让也。君子之学,致此五者而己矣。”(《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刘向《说苑•谈丛》有类似之言:“君子博学,患其不习;既习之,患其不能行之;既能行之,患其不能以让也。”2020-8-19

儒宪释疑
或问:儒家如何看待商人当政。儒家宪政之下,商人有没有当政的机会。答:商人当政好于“党人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民主制好于党主制。儒家宪政是现代礼制,承认主权在民但不同于民主制,是士君子当政。农工商各界人士都有参政议政的权利、渠道和平台,但没有从政、当政的资格。儒家社会是“学而优则仕”,不许“商而优则仕”,也不许农而优、工而优则仕。农工商若欲从政当政或竞选元首,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道德政治修养,并经过一定的身份转换。

或问:儒宪之下,元首若在任期内有违宪或独裁举动,如何弹劾他、罢免他,这是最重要的,过去2000年儒家一直未解决好。简答:一、元首若在任期内有违宪举动,先由三公告诫、纠正之。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由仁化院荐举当代大儒出任,主要工作是论道弘道,指导文化道德建设,同时有责任对元首进行文化辅助和道德监察。若三公不能纠正,则由仁化院弹劾之。又不能改,就由仁化院众议院联合罢免之。

或问:已经存在的诸多档牌(包括宫档和各民煮档牌)如何安置它们,他们能起什么用。答:在《政党法》中,儒党与各党各派权利平等,自由竞争。若儒党执政,自当依法维护各党各派的合法权利。各党各派可以通过竞选文化机构仁化院、民意机构众议院席位的方式参政。

或问:仁化院这个未来基本盘,由哪些人组成?答:仁化院和众议院都是政治性基本盘。仁化院以研究、宣传、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为制度、法律、政策的制定以及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实践提供指导性意见。院士以儒为主,佛道和西学为辅,集中通儒大德和各界文化精英。此院精英由各文化群体自主选举产生。

或问:你说得民心为君,很好。xx当初也很得民心,自有民意合法性。你为什么反对?答:是否得民心不能自称,民意合法性需要一定程序的民意授权。一时得民心并不意味着一生得民心,需要进行公开、定期的民意审核。即使一生得民心也不能终身据大位,终身制有违现代文明。

有儒生坚持“主权在天”的正确性。答:在主权问题上,天意与民意可划等号,天意即民意。主权在天必须落实为主权在民,否则很容易被野心家阴谋家利用。政治问题最忌笼统说、泛泛说。“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就是主权治权教权不分的笼统说,人民被彻底架空,民权被彻底虚化。

在行政问题上,拍板权在政府,涉及国家大事,拍板权在元首,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民意仅供参考,不能做主。在主权问题上则反过来,拍板权在主流民意,民意里面出元首。多数民众拥戴则当仁不让,多数民众反对则主动退让。即使圣贤也不能不顾民意而霸王硬上弓。君者,群也,群下之所归心也;王者,往也,天下之所归往也。礼记说:“礼闻来学,不闻往教。”东海曰,礼闻得民心为君,不闻背民意而王。

或讥儒宪纯属白日做梦,因为现中国根本没有实行宪政的政治条件和社会基础,遑论儒宪。没错,但现在没有并不意味着今后没有永远没有。人心民意才是最根本的条件和基础,而人心民意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人皆有良知,良知觉醒者多起来,儒宪获得支持率必然水涨船高。我是梦想家但不是空想家,因为我的梦想自有扎实的传统基础和普遍的人性基础。
注:以上是2019-4-19至2020-8-6关于儒宪问题的答客释疑,东海2020-8-9自集于南宁。

儒家无为三重义
儒道两家都讲无为而治,都是就帝王而言。但两家的无为,性质和诠释大不同。儒家的无为有三重义。

其一、无为与大有为相辅相成。周武王灭商之后,“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继而“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贤,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食丧祭。敦信明义,崇德报功。”最后才是“垂拱而天下治。”(《尚书•武成》)

儒家政治,重视文化教育、道德教化和制度法律建设,重视制度与时偕宜的进步,政治有错必纠的改革,改良是正常纠错,革命是特殊纠错。这些都属于有为的范畴。这些皆为道家所不屑。道家圣人一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 一切无为,任其自然。

其二、举贤授能。《大戴礼记•主言》说:“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夫政之不中,君之过也。政之既中,令之不行,职事者之罪也。明主奚为其劳也!”《新序•杂事》说:“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武成》的“建官惟贤,位事惟能。”就是举贤授能。

其三、纯厚恭敬,正己之德。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篇》)《中庸》说:“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吕氏春秋•先己篇》说:“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2020-8-16
贴主:余东海于2022_04_30 0:16:16编辑
喜欢余东海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余东海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