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海同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莫迪入常美梦终成真?美国欢迎印度加入,但提醒无“一票否决”权

送交者: 蓝莓我不蓝[♀☆★★★蓝🐱★★★☆♀] 于 2021-08-07 16:50 已读 462 次  

蓝莓我不蓝的个人频道

+关注
    


8月6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莱斯表示,美方支持安理会扩员,但条件是不扩大和改变否决权,同时也欢迎并支持印度“入常”的申请。难道莫迪的入常美梦终于要成真了?美国的一番发言,令联合国安理会推行改革的进度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


联合国安理会作为联合国的核心部门,作为全球安全的重要管理机构,除去我们所熟知的中、俄、英、美、法五个常任理事国,在现行制度下每届还会选举十个非常任理事国来辅助五常共同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非常任理事国只有两年任期,且不能连任,而安理会的历届非常任理事国加起来也只有60多个,哪怕是轮值次数最多的日本也只当选了十几次,这意味着很多国家的议题提案因为种种妥协而一再耽搁,最终等到任期结束都无法推行。


不仅如此,非常任理事国在理事会的话语权与常任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因而近年来诸多国家对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位置虎视眈眈。而理事会在之前对非洲历史不公的问题达成了共识,认为目前的安理会亟需改革,在这样的契机下,美国将扩大安理会成员甚至增加常任理事国的提案被提上了日程。

值得注意的是,从联合国创建至今,联合国宪章只有过一次修改,1965年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轮值席位从六个增加到了现在的十个。可以说,美国这次提出的改革对印度“入常”可谓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增加常任席位这还是第一次。


虽然印度的入常梦想有机会实现,但是从美国的话中来看,传统五常的特殊权力即一票否决权不容损害,即便是印度等国加入,也不可能分享。这意味着印度即便成为常任理事国,将成为没有一票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这无疑是十分滑稽的。

实际上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常任理事国最大的权利便是一票否决权,实则不然。一票否决权和常任理事国可以说没有必然联系,一票否决权并非是入常赋予的权力,而是对这种权力的追认。


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对一个区域有着足够大的影响力,比如英国在曾经的英联邦西欧等国,法国在非洲地区,俄罗斯在中亚和东欧地区,中国在东南亚甚至整个东亚地区,美国在美洲甚至整个世界,这些地区的事务基本上需要这些国家的认可。这种权力的诞生并非是联合国名义上的授予,而是国家自己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强大所衍生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一票否决权才算是真正的五常,因为五常可以理解为和平时期大国一种体面的身份。而一票否决权则是代表大国利益的选择,这种选择是权威的,将直接左右国际事务的走向,可以理解为我不点头,那所有的讨论都没有意义。


而印度企图通过美国的扶持来上位,名不正言不顺,无法取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个所谓的常任除了能更好地长期推进某项议题外基本是徒有其表罢了。事实上,这并非是印度第一次申请入常,这已经是它第六次申请入常了。

纵观历史,印度的入常之路可谓是十分坎坷,而且巧的是,具有一定的共性。印度每次申请入常,都是必有一国鼓励或者支持,是不是和现在的局面有点像,美国又一次站出来公开支持印度入常。


更有意思的一点是,每次申请入常,按印媒的报道来说都是距离入常仅有一票之差,而这一票差的还偏偏是五常。注意我说的是五常,而非是五常之一,因为这五次的申请入常,第一次俄罗斯反对,第二次法国反对,剩下的三四五次分别是英、美、中反对。五常轮流使用一票否决权将印度入常的梦想给粉碎,可谓是达成了一种特殊的默契。

究竟五常有着怎样的意义让印度如此梦寐以求,锲而不舍地六次提出申请呢?


常常有人戏称并不是联合国的五常,而是五常的联合国。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因为根据历史资料不难发现,确实是五常创建了联合国,而非联合国任命了五常,因而五常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联合国的态度。五常除了上面提到的一票否决权,还有着诸多特权,比如合法宣战权,核武器拥有权(因为核不扩散协议就是五常制定的)等。

至于上一个公然忤逆和挑衅五常的传奇人物——卡扎菲,早已经成为世界的笑话,其下场也是惨不忍睹。至于一票否决权的重要性,历史上就有过颇为尴尬的事件。当年土耳其申请取消五常,实行轮换制度。按理说这需要安理会成员国投票表决等步骤,但五常直接否决了这个提案,这便是五常拥有的一票否决权在国际事务中的决定性意义。


同时,五常也代表了国际社会上的特殊地位。面对常任理事国的诸多优势,流口水的可不只印度,比如德国近期也得到了英国的联合声明支持,想要申请入常。此外日本,巴西也是多次提交入常申请,甚至早年印德日巴他们还联合起来拼团入常。如果说,真的将增加一个常任理事国席位,也极有可能在这四个国家中产生。

那么联合国入常的门槛是什么呢?其实并没有明确的条文或者解释,联合国对五常的官方说明是二战的五大战胜国,是自二战以来保留最强的军事实力的国家。从这句话中不难理解,想要入常,有两个先决条件:


第一点,要满足二战战胜国的要求。因为五常和联合国本就是二战的产物,在这点上印度是有资格的,其曾经作为英国殖民地有权享受二战战胜国的资格;巴西作为南美唯一的反法西斯参战国,自然也是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而日本和德国面对这个问题就有些尴尬了,虽然德日两国提供的资金在联合国占据大头,但是这段无法磨灭的历史必将德日两国拒之门外,德日入常可以说是一种幻想。

第二点,要有着强大的综合国力。这点对印度来说是存疑的,这里有人会问为什么当初我们新中国的实力也和如今印度差不多却成为五常了呢?那是因为在二战中我国作为主要参与国之一是毋庸置疑的,数千万的牺牲是不容忽视的,再加上美国推行“四警察”的政策方针,中国成为常任是有理有据的。


而抗美援朝和越南战争的胜利,都让新中国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强大,就连美国也不得不认可我国在发展中国家的领袖地位,在东亚地区的话语权。因而新中国这才在1970年真真正正地成为五常之一。对联合国而言,当你有了足够的实力,那些权力都只是一张纸而已,加上历史因素影响,中国成为五常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世界的认可。

但印度却不一样。表面看,印度有着13亿人口,有辽阔的土地,有航母,也有核武器,在南亚的影响力尚且可以。但中印战争却暴露了印度自身军事实力仍有差距,且印度缺少军事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研究水平,只是一味地从美俄手里购买武器,这样的军事实力想要担任常任理事国然还有些不足,更遑论其经济和文化的落后。


至于巴西,一个穷字就可以将其排除在外,更何况拉美一直被美国视为自家的后花园,南美想要出现一个和美国政治地位相同的国家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不能容忍的,美国手里的一票否决权将直接把巴西踢出局。

当然,不只是纸面上的先决条件,实际上想要入常还要考虑下面三个因素:


第三点,对国际社会作出突出贡献。不可否认,印度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任务,派遣维和部队人数也是联合国之最,为维和行为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就连穷到可怜的巴西对联合国的资金提供都是印度的两倍,更难以与我国或其它常任理事国相提并论。


第四点,周边国家的表态。涉及到四国入常,甚至形成了“咖喱俱乐部”这样的联盟,周边国家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当然德国反而会得到英国支持也是因为人家本就是五常,反对德国的是意大利。

至于原因也不难理解,入常代表着国际地位的升级,而本是邻居和竞争者的国家将可能成为该区域的领导者,甚至敌对国也将面临军事危机,这是周边国家所不能容忍和接受的。


第五点,其实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五常自身的利益。世界格局发展到现在,核心利益是固定的,五个国家拥有最高的话语权本就在无形之中达成了共识。而现在突然有其他国家想要分一杯羹,来将利益稀释,哪怕有其中一国的支持,却难以让其他四国做出退让,因为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利益的权衡。

而从本质上来说,其中一国的支持也是虚假的,只是希望依靠这种支持取得相应的利益,但这依旧免不了各国趋之若鹜。同时第六国的加入也会让安理会以后得协商管理中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几个大国的关系将更加复杂,这是五常不愿看到的。


其实综合来看,印德日巴四国之中最有希望入常的也的确是印度,印度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遗憾的是,也仅仅是有希望入常而已。可以预见,未来十年内五常依旧是五常,印度入常的那一丁点希望是十分渺茫的。

不但如此,安理会的改革是必然推进的,但如何改是大国博弈的核心,其中牵扯到太多的利益与纠葛,美国想要扩大西方国家在联合国的影响力,而俄罗斯自然是反对,要求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权重,两个大国利益冲突将大大阻碍改革的进程。


至于印度或者其他国家想要入常,在笔者看来,可能性不大。况且就算真的入常,五常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缺少一票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也只是有名无实罢了。

笔者一直强调,地位取决于实力,五常可不是选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毕竟我们早就认清了现实,不论是在联合国,还是在整个国际社会,想要取得更大的话语权不是靠别人去赋予或者正名,而是要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用强大的军事实力来武装自己。手里的枪炮远比那些纸张有用,这才是真正的话语权。而目前的印度道阻且长。

喜欢蓝莓我不蓝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