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天地之心的生动性-----良知四德微论

送交者: 余东海[♂★★义勇兵★★♂] 于 2021-02-03 23:57 已读 620 次  

余东海的个人频道

+关注

天地之心的生动性-----良知四德微论

 

良知四德是我提出来的,思路上确实受到佛教常乐我净的启发,但义理纯粹儒家,对常乐我敬的解释不受佛教影响。常乐我敬这四个字,是对良知最为准确的概括。

 

其中净与敬二字之异,又将儒佛两家的原则性不同鲜明地揭示出来了。道家说静,佛教说净,儒家说敬。透彻理解这三个字,有助于准确把握儒家的特色并了解三家的同异。故自视良知四德是对儒家文化的一点贡献。

 

良知四德,常乐我敬。乐,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乐无所倚,不假外求,不需要任何外在条件。我,大我,万物皆备于我。敬,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这些比较容易理解,唯对常德,圆解者寡,值得多说几句。

 

这里的常字有二义,一是一般,人人皆有良知,人人良知平等,人皆可以为尧舜;二是恒久,至诚无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注意,良知即“性与天道”,于人而言为本性、天性、天命之性;于天而言为天道、天地之性、天地之心。

 

良知只能说不灭,不能说不生。儒家最重视和强调生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元是天道,特征是乾健,乾健和不息,都是生生之义。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大德即天地之心。佛教说佛性不生不灭,吾儒说良知生生不息。

 

同时,儒道两家都尊崇周易,但对天地之心的认证同中有异,道家认为天地之心为无为静。道家的静与佛教的不生相近。儒家则相反,以生和动为天地之心的根本性。这是儒家与佛道两家的最根本区别。

 

也有某些儒者以天地之心为静,程颐指出了他们的错误。他注复卦说:“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先儒皆以静为见天地之心,盖不知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非知道者熟能识之。”又说:“人说《复》,其见天地之心,皆以谓至静能见天地之心,非也。《复》之卦,下面一画,便是动也,安得谓之静?自古儒者皆言静见天地之心,唯某言动而见天地之心。”

 

朱熹认同程颐。他说:“天地生物之心是仁。人之禀赋,接得此天地之心,方能有生。故恻隐之心在人,亦为生道也。”

 

在王阳明那里,良知即仁性,即生之理。日本学者岛田虔次在《关于中国近世的主观唯心论一一“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一文说:

 

“在读了嘉靖、万历时代的、特别是阳明派思想家的著述之后的文章,印象最深的,便是‘良知’一语基本上和万物一体连在一起讲‘生生不容己’,或‘生生不容己’之外,还有‘生生不息’‘生机’、‘本根生意’、‘生生之机’、‘本来生机’、‘本来性命生机’、‘生生命脉’、‘心之生理’、‘知之生生’等等之类的语言充斥而频繁地出现。”

 

岛田虔次将王学说成“主观唯心论”固然错误,但他通过“良知”与“生生”词组的频繁连用,揭示了“良知”的“生生”性征,所见无误。

 

其实“性与天道”即太极,是生与寂、动与静的统一,乾坤二元相辅相成融合一体又各有侧重,乾元侧重于生动,坤元侧重于寂静。换言之,生动为主,是天地之心的第一特性;寂静为辅,是天地之心的第二特性。故说寂说静,并无大错,只是不够中肯耳,非圆说、非中道之见也。2021-2-4

首发于东海儒钟公众号


贴主:余东海于2021_02_03 23:58:31编辑
喜欢余东海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余东海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