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意浏娱乐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把200万人民币扔进下水道后,娱乐圈上演集体道歉?

送交者: 蓝莓我不蓝[☆★★★蓝🐱★★★☆] 于 2021-05-08 19:09 已读 306 次  

蓝莓我不蓝的个人频道

+关注
  

今早一醒来,娱乐圈又在集体道歉。

又作什么妖?


除去俩广告位,热搜前5被同一件事占去3席——


倒奶事件”。


前几天有视频曝光,一群大爷大妈围绕下水道口坐着,身旁放着多箱牛奶。


他们剥开一瓶又一瓶牛奶,宛如流水线作业般熟练。


然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他们只留下了瓶盖。


270000瓶牛奶,全。部。倒。掉。

看着白花花的牛奶被这样浪费,谁不心疼?


造成这种局面的源头,是男团选秀节目《青春有你3》的打投机制


想送你心爱的哥哥出道?


途径:买牛奶。


只需扫描瓶盖里的二维码,即可投票。


为了给偶像打榜,粉丝开始大量收集奶制品的瓶盖。


有组织有规模,甚至雇人开瓶,只要瓶盖不要奶。


通过购买节目赞助产品给选秀打榜,在国内其实很常见。




但这次,节目撞到枪口上了。




上个月底,国家刚通过了《反食品浪费法》。


该法规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明令禁止食品浪费。


事件爆发之后没多久,《青3》的后续录制被广电总局紧急叫停。

又是粉圈行为。


但。


只是粉丝的错吗?




01


先来看网易财经的一组数据。


《青3》粉丝为给选秀明星投票,买27万瓶牛奶倒掉。


按照市价,这相当于把200万人民币扔进下水道。

此事一出,很多网友都在声讨饭圈文化。


这不无道理。


随着内娱偶像选秀节目的兴起,所谓打投、集资、反黑、做数据,成为粉圈生态中极其寻常的组合拳。


每一个明星后援会,都堪比正规组织架构。


什么控评部、打榜组……分工明确,流程清晰,有序执行。

倒奶事件,不过是内娱偶像产业乱象中的冰山一角。


在选秀节目的规则中,选手能否出道,跟观众票数息息相关。(至于公布的票数有没有水分……最好这次国家严打一并查查)


而票数多少,又关乎奶的数量,简称“奶票”。


但问题是,出道位是有限的。


以已经被叫停的《青春有你3》举例。


今年节目的参赛选手有百余位,但提供的出道位仅9个。

竞争激烈的不止偶像本人,场外的粉丝战况更惨烈。


为了让自家割割顺利挤进出道位,粉丝们得“卷生卷死”。


比如集资掰头。


简单来说就是和其他家粉丝比拼,看谁出的钱多。


在圈外人看来,这种比赛难以理解。


但粉丝不仅乐此不彼,还用种种壮烈的形容,来热血化自家集资行为:


“没有退路”、“绝地反击”……


不知道的人看到,分分钟以为是什么军事行动呢。

从入门到上手,规则教程全给你撸清。


不仅有鸡血口号,还有精神鸡汤:


“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尼采听了都直呼内行。

除此之外,某些后援会还会持续输出洗脑包。


“割割只有我们了”之类的情感绑架,PUA组织都直呼内行。


甚至还因为“不够爱”而惩罚粉丝……


又是一场自我感动的应援活动。

可别小看粉圈这一套流程下来的力量。


近几年随着内娱偶像产业兴起,各类针对粉丝的集资软件也应运而生。


例如比较知名的App某叭,各类应援产品、套餐应有尽有:


灯牌、大型建筑灯光秀、各地上场屏幕,全都明码标价。

该App创始人郑某统计过用户画像:


大部分都是年轻偶像类艺人的粉丝。


其中应援站长多为24岁以下的在读学生,也有不少未成年人。


虽然app内有警示,不允许未成年人参与相关应援集资。


但这样的情况依然难以避免。


郑某曾向记者透露过一个案例:


《青你2》播出期间,有位13岁的用户连续购买了十几笔,共花了父母8000多块。


像这样的案例,一抓一大把。

粉丝疯狂打投的背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可怕的追星模式——


一种异化的情感寄托。


当你对一件事投入得越多,你就越离不开它。


追星追得越狂热,粉丝就越无法离开。


而他们没有意识到——


在为偶像疯狂打call的同时,某种情感正在反噬着自己。


他们开始介入偶像的私人生活,甚至以一种创造者和掌控者的姿态自居。


最恶心的一种,私生饭。


他们不满足于常规的追星操作,而是借助各种机会更近距离接触偶像——


跟踪、偷拍,甚至骚扰。


上个月就有新闻,私生进入时代少年团成员住过的酒店。

不仅翻动他们吃过的东西,在床上摆姿势拍照打卡。

还带走成员用过的口罩,并配文写道“香水味别这么甜”……

当粉丝追星追到极端时,还能指望他们有“自我”么?


一旦失去自我,就容易成为被牵着走的提线木偶。


提线木偶走钢丝,摇摇欲坠。


02


这样疯狂的粉丝,最适合拿来挡枪。


出了事,大众就习惯性骂粉丝。


踩饭圈一脚,逐渐演变成默认“正确”的操作。


饭圈不仅水深,还浑浊。


它确实是娱乐圈乱象横生的罪魁祸首。


但粉丝行为,仅仅是这场混乱中显性的一面。


还有一只隐性的“手”,在背后推动——


资本。


就像这次惹起民愤的“倒奶事件”。


我们看到的是粉丝在大量买奶、倒奶,粉丝在浪费食品。

他们是直接执行者。


然而,别忘了。


背后制定规则的,是收割流量的节目组,以及获利的商家。


资本逐利无可厚非,谁出来不是为了赚钱?


但无底线逐利,就真找不到你做人的证据了。


节目组这阴间规则,就差把“打钱”写在公屏上了。

首先,要多买奶,才能多投票。


而且你得购买限定产品,才能得到更多的投票机会,简称“助力值”。


系列一,每箱10瓶,官方售价69.9元/箱,这里也就20个助力值。


系列二,每箱12包,54元/箱,一共10个助力值。


平均算下来,通过奶票得来的单个助力值,大概是3.5到5.4元。

在节目初期,一些职业黄牛就会开始囤奶,于是越往后,他们手上的奶票也就越发值钱。


接受财新网采访的某位业内人士透露:


3月初,一张奶票是7块钱左右,然后慢慢涨上去,上周,一张奶票已经涨到22块,因为热搜那件事(指暂停录制),一下降到了10块……


好家伙,妥妥的财富密码啊!


怪不得 基辛格(bushi)说,谁掌握了奶票,谁就掌握了经济命脉,谁掌握了奶票,谁就掌握了世界。


原来奶票才是最强货币!


那么,已知一张奶票的市价如上,我们再来看一个数据——


来自红星资本局的统计:


《青你3》最近发布的第三次正式排名情况,前九名选手的总助力值约为5633万。


这里面的奶,最少也得好几百万瓶以上了吧?


粉丝的家人、朋友甚至送给街坊邻居天天当水喝,也解决不完吧?


但是喝不喝得完,是粉丝的事儿。


把奶卖出去,才是资本会考虑的事。


于是,规则里附带了一个条件:


限定投票时间。

也就是你得在规定的时间内投票,否则奶票作废。


为了不让奶票作废,那些奶盖你得开开吧?


开了喝不完,有的人就只能倒掉。


但尽管如此,被卷进这场打投之战的粉丝也无可奈何——


他们喝不完,也得继续囤。


看到这,你还会觉得只是粉丝单方面的问题么?


显然,资本也同样在走钢丝。


虽然国家一直对集资诈骗严令抵制,可为什么还能猖獗?

资本很精明。


它精就精在套了个套子,来将这种暴利行为合理化。


既然不能直接氪金,那就通过买奶这种消费行为,让粉丝买单。


这分明你情我愿的买卖——


资本总有办法将你收入囊中。


归根到底。


粉丝也不过是颗棋子。


制定规则,引导游戏的,终究是资本。


加入这场游戏的粉丝,只能被迫遵守规则。


资本的狂欢下,所谓的粉丝,不过就是一群待割的韭菜罢了。


03


回归核心。


这场粉丝行为,初衷本来为了让偶像出道。


看起来,被资本捧着,被粉丝爱着,他们是最大受益者?


NONONO.


偶像,只是资本和粉丝之间的夹心饼——


同样是受害者之一。


上面提到了,内娱的选秀商业模式,就是靠割韭菜。


说白了,就是变现。


这也意味着。


相比较从小培养的练习生模式,如今国内三大流媒体就显得势利得多。


光从他们每一年推出选秀节目的速度之快,就不难看出——


他们根本无暇花心思和时间,对参赛选手进行全面的了解。


以至于节目开始后,露馅了。


当流量和目光都涌进来之后,选手被扒得连条底裤都不剩。


这次《青你3》中最大的雷,余景天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他父母所开设的娱乐场所有涉黄、涉毒的嫌疑。


他本人也陷入“双重国籍”的争议。

但凡节目组做做功课,也不至于此。


桃厂这次是拿石头砸自己的脚。


与此同时。


选秀的更新迭代,根本赶不上人才培养的速度。


《单向度的人》一书中,就有这么一个观点:


资本不遗余力地把人异化成单向度的人,成为丧失批判性和先进性的机器。


把这放在偶像产业里看,同样有效。


说到底。


这些完美的偶像,只是个空虚的躯壳。


有人换个身份,在内娱继续捞钱。


有人毫无防备地被资本拱上顶端。


是,在外界看来,他们拥有鲜花和掌声,享尽各种人气。


但这个阶段的他们,大部分是没有议价权的。


被拱到顶端,流量资源席卷而来时,于情于理,他们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这样的偶像,充其量是被架空的工具人。


而另一方面,在粉丝眼里——


他们是被赋予神圣期待的完美机器人。


瞧瞧粉丝们无处不在而又千篇一律的控评。

这种期待,衍生出人设的打造。


偶像,便成了一种人设。


一种资本为了契合粉丝想象而设立的人设。


这种人设,被要求处处保持“贞洁”。


他们既要符合资本的指示,又要符合粉丝的期待。


在微博,他们谨言慎行。


首页全是职业正确的文案和各种代言转发,我们看不到他个性的一面。


有些偶像,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根本没时间提升自我。


他们还不具备与人气相匹配的能力和心理素质。


这种落差,变成错位。


一旦“放飞自我”,就是人设崩塌的大型灾难现场。


就像前不久,任豪关于核废水的迷惑发言。

一旦他们违背资本或者粉丝的期待时,就容易失控,造成偶像失格。


而这,就是内娱偶像塌房概率如此高的原因之一。


前有把无知当底气的仝卓。


自爆为了考上心仪的大学,把往届生身份改成应届生。


说完了还偷笑……


这不是蠢,是坏。

后有因不良言论被央视“一剪梅”的喻言。


有网友扒出她以前的人人网账号,现已被注销或封禁。


账号发了不少脏话连篇的文字……

甚至还有各种色情擦边球的危险言论。

而这一切的根本,在于整个群体的商品化:


偶像流水线出品,被包装得很完美。


而在这背后——


是资本给粉丝编织的一场幻梦,让其自愿买单。


就像这次倒奶事件。


难道不觉得似曾相识?


经济大萧条时期,就有这么一幕:大量底层人民没有经济来源,食不果腹;


而另一边,养牛场的农场主却大量倒奶。

为什么宁愿倒掉也不给贫困百姓?


原因很复杂,一来是为了减少供给,防止生产过剩导致价格下降。二来,比起捐赠出去的成本费用,倒掉反倒最节约成本。


那便宜卖不行吗?


不可以。


如果有免费奶送,或者有便宜奶卖,那其他正常标价的牛奶就更卖不出去了。


虽然残酷,但这就是资本逐利的结果。

公路上的难民


你看。


2021年的今天,魔幻的一幕竟隔空重演,这场荒诞足以证明:


你对自家偶像付出的真情实感。


你咬紧牙关砸钱,最后又不得不倒掉的牛奶。


这一切——


不过是资本只手遮天的一桩生意。


心疼哥哥?


劝各位粉丝们。


还是先心疼一下人财两空的自己吧。

=========================================================================== ?蒙特利尔大区刷卡机服务优惠促销!?请点击下面链接了解详细内容

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pp=forum&act=view&bbsid=2077&tid=1486055

坛主:Smiley1于2021_05_08 19:19:02编辑

喜欢蓝莓我不蓝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