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闽大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福建历史文化——魏晋南朝

送交者: 羞玠[☆★声望品衔8★☆] 于 2020-07-03 11:37 已读 2466 次  

羞玠的个人频道

+关注
福建文化,源远流长。早在18万年前,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开始在福建留下较多痕迹。西周时,福建首见于中原文献的记载。汉初,闽越国文化绚烂一时。魏晋以降,随着北方人民陆续入闽,中原文化不断南渐。唐五代时,福建文化取得长足进步。宋元之世,福建文化走向全面繁荣。明清两代,福建文化不断向外拓展与传播。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福建涌现出众多“开风气之先”的人物,形成了文化发展的新高潮。
东汉末,孙吴占有闽越地,用心经营,经济发展,人口增加,遂分东部候官为五县(建安、汉兴、建平、南平和候官),并立南部都尉于建安(今建瓯),管辖五县。永安三年(260),又以都尉改置建安郡,仍领以上各县;又在今福建境内设罗江县,另隶临海郡。

西晋再增一郡数县:建安郡分领建安、吴兴、东平、建平、将乐、邵武和延平七县,晋安郡分领原丰、新罗、宛平、同安、候官、罗江、晋安和温麻等八县。其中邵武、延平、晋安系由三国吴的昭武、南平、东安改名;晋安一郡和原丰、新罗、宛平、同安与温麻则为新设郡、县。



迨至永嘉之乱、特别是经侯景之乱后,临海、会稽诸郡大饥,人民纷纷流入晋安郡。晋安郡人口因之大增,荒地开拓,经济发展,至南朝梁增设梁安郡(治今南安丰州,后改南安郡)和一批新设县。南朝陈时,复立丰州于今福州,统领晋安、建安和南安三郡。

魏晋南朝时期福建文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北方汉人大批入闽,经过长期交融,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为一体,先进的中原文化开始占主导地位,闽越文化的影响逐渐衰微而最终成为历史遗存。       


从东汉末年起,北方汉人开始大批入闽,其主要构成者如:避乱入闽者、随军入闽者、逃户、流散者及罪犯、农民起义军余部、仕宦入闽者等。大批中原汉人入闽,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能、生产管理经验和文化知识,大大推动了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魏晋南朝时期福建造船发达。三国时期孙吴把福建当作造船基地,在福建设立典船校尉,在今霞浦县设立温麻船屯,负责督造船只。其造船工场规模大、种类多、设备好,使福建成为当时造船中心。晋后期,民间造船取代官府造船。南朝时,福建已能制造远洋木船,驶往印度和南洋。


当时陶瓷制造业也有很大发展。魏晋南朝时期福建陶瓷以青瓷为主,各个时期造型特点鲜明,如西晋的扁圆矮墩,东晋的肥壮浑圆,南朝前期的高大圆鼓,南朝后期的趋向椭圆。一些精心制作的艺术品,表明福建青瓷已在中国青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闽侯西晋卧羊形水注




建瓯南朝梁盘口壶


福建的纺织业也有了发展,麻葛织品质量得以提高。


佛教于西晋之际传入福建。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晋安郡太守严高在郡北无诸旧城(即今福州市)建造绍因寺(后改乾元),这是见诸文字记载的福建第一个寺院。寺名绍因,有“继承”意义,可能在此之前福州已有佛寺。南朝时期,福建佛教有进一步的发展。宋大明至南齐永明,在二十多年时间,福建就建有五寺,即侯官明空寺、妙果寺,长溪(今霞浦)建善寺、延福寺,松溪资福寺等,此时佛教已由闽中向闽北、闽东传播。南梁时,福建佛教又有发展,全省共建佛寺二十八所,并开始建塔,福建尼庵的建立也由此开始,闽县(今福州)的法林尼寺,建于梁大通元年(527年)。陈永定二年(558年),莆田郑生创建了广化寺前身──金仙院。同年,印度僧人拘那罗陀到泉州,挂锡延福寺三年,翻译佛经,由此拉开福建译经的序幕。虽然史籍对这一时期佛教在福建的情况没有更多记载,但已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是用于佛事的灯盏、博山炉、莲瓣碗、烛台等,由此可看出当时佛教盛行。


喜欢羞玠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