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乾隆一封给英国国王的回信,让大清帝国蒙羞,大英博物馆收藏至今

送交者: 雪狼99[☆★★★声望勋衔15★★★☆] 于 2022-08-09 22:56 已读 926 次 1赞  

雪狼99的个人频道

+关注


这封信件乃弘历亲笔所写如今仍在大英不列颠博物馆中网,友看了直呼丢进大清颜面虽然信的内容只有短短几百字就让大清和中国蒙羞。英国使团访华到底有何目的乾隆的信上是如何回复的,后人为何会觉得乾隆傲慢和无知呢?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探究英国使团访华期间乾隆闹出的笑话。1792年的大清帝国勤政敬业的乾隆皇帝迎来了八十岁生辰,此时国家在他的治理下变得强大稳定王朝的统治也达到巅峰时期,算得上是世界头号强国而世界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



有一个欧洲国家趁着工业革命的春风发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产力,一举成为世界的日不落帝国,这就是后来的大英帝国,忙完国内的诸多事情,英国就把目光投向海外,在当时的欧洲人眼中,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是一个繁华至极的大国,连贵族都拥有中国的特产为荣,英国就决定和中国签订通商条约,以便拓展海外市场。于是在1792,英国提交预约函给两广总督,表示届时会派使者前来为中国的皇帝乾隆贺寿,乾隆得知此事,虽然在地图上没有找到英国,但是破例准许使团在天津登陆上岸。英国这边,国王精心组织了使团,在这个使团中为首的是乔治.马戛尔尼勋爵,他曾为俄国和英国的通商做出巨大贡献。


除此之外,国王还搜集了众多领域的人才,整个使团的人数多达700人,护送使团的舰队也经过特意安排,保护整个使团安全的同时,亦在对中国展现军事实力。1792年从英国本土出发,使团不远千里赶赴中国,终于在1793年到达澳门,在京由海陆前往天津。尽管还不了解英国,乾隆仍为他们不远千里来贺寿而感到君心大悦。在这位皇帝心里,英国是为他的统治所折服,就命令沿路官员热情招待使团。使团抵达天津后,享受来自清廷的款待尽管他们无心享受一心只想见到皇帝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此时的乾隆并不在京城,而是在热河山庄避暑,使团也只能由天津转去热河途经北京之时,经过一番商议,正使马戛尔尼与副手继续前往热河,其余人都留在圆明园等候。



英国使团首次访问大清

他们拿出准备的礼物,整整600多箱的贺礼主要以工业革命的产物为主除了这些常规的礼物,英国还制作了新式战舰的模型预备献给乾隆皇帝,有意展示英国的国力,从而吸引皇帝的注意力,推动双方协商达成一致。中国皇帝和英国使团的会面能如愿顺利进行下去吗?他们之间又将发生什么冲突?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事情的经过。当时的朝廷信奉这一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任何人见了皇帝都要跪拜,就连英国国王亲自来了也要,但关于这个方面,双方各有各的说法,清朝官员表示入乡随俗,你们既然来了,那就必须遵守这儿的规矩,面见皇帝你们得行三跪九叩的大礼,马戛尔尼却不能接受,他想起内务部长的教诲,要求使团不能因小失大,但英国也有自己的尊严,我们今天给你下跪了,那不就是在打我大英帝国的脸吗?



他甚至还把这个事记在日记里,朝廷和使团谁也不肯让着谁,谈判由此陷入僵局。乾隆更是大为生气认为如此蛮夷不值清廷的优待,不仅下令降低使团的待遇,还下令迁走英国使团。马戛尔尼等人迫于无奈,不得不接受这一安排,毕竟来都来了连皇帝面都见不着,岂不是白跑一趟?更对不起英王的嘱托,他们只能同意向乾隆行大礼。双方通过商讨,最终确定使团在欢迎会上行单膝下跪之礼,在寿宴上才行三跪九拜之礼。尽管使团已经做出让步,乾隆仍是心怀不悦,对英国使团的好印象一落千丈,这也是两国通商失败的导火索之一。1973年9月的避暑山庄乾隆接见了英国使团山庄里皇帝的奢侈生活,给马尔尼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为之感叹不已。



使团照例向乾隆皇帝行礼,献上国王的信和几块儿西洋表。然而乾隆对这些都毫无兴趣,反而是看中了副手的儿子托马斯,这位又是何人,原来他是使团的翻译人员,会说一些简单的汉语,因此吸引了乾隆的注意力。他很喜欢这个孩子,不仅亲自与他对话,还赏赐对方自己随身的荷包,这种行为也把他的高傲表现的淋漓尽致。寿宴上马戛尔尼没有机会提出条约贺寿结束后,马戛尔尼再向乾隆提出英国准备好的一些条约,希望打开和中国的通商之门,加强双方的贸易往来。在这些条约中一部分是合理的通商要求,有些却暗含着执迷野心,清廷本可以逐条筛选,但都被乾隆一口给拒绝了。



马戛尔尼倒也不灰心,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屡次向皇帝提出谈判的请求乾隆更加不耐烦,直接下达驱逐命令,要求使团离开北京,使团无奈只得答应,乾隆的就写下一封回信给英王,名叫《敕英咭利国王谕》这封信仅有976个字,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傲慢和自大。乾隆始终认为英国的目的只是为了向中国学习,表达俯首称臣之意,并一一反驳了英国的主张,表示只能因为你一国的要求而改变我几百年的制度,信件的结尾,乾隆还表达了对贺寿礼物的不屑,我清朝什么宝贝没有,用不上你们送的这些东西。短短一封信透露出的不只是乾隆的愚蠢和短视也有根深蒂固的偏见,毕竟一切有情可原,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长年位列世界前茅,周围的大多数国家无一不是心悦诚服。



本想彰显国威,却让英国人看清了大清本质

因此乾隆根本没有想了解其他国家的性质,所以英国特地准备的礼物也都被束之高阁。英国是否暗藏祸心这场失败的访华之旅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让我们继续一探究竟。上回说到乾隆面对谈判的不配合态度让英国使团的心情很是失落,他们正准备按原路打道回府然而乾隆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特地派人护送使团从京杭大运河南下穿过内地前往广州如此看来这一圣旨简直是多此一举,当时英国舰队就停靠在广州。使团直接走海路离开北京就行但乾隆偏偏做下如此错误决定不得不说真是命运的安排,虽然乾隆的这一举动本来是为了安抚和炫耀冥冥之中却埋下祸根,顺着运河南下的路途上英国使团看见内陆的真实生活,百姓的生活水平一般,也了解到清朝的真实发展水平。



官员邀请他们观看清军的演练,却发现军队的战力低下,军官气势萎靡再起,在强大的炮火面前不堪一击,这样一来清朝的弱点在英国使团眼里暴露的一览无余。他们深深地意识到,这个传说中处处是黄金的国家似乎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马戛尔尼后来在游记中写下一段文字清朝就像一艘快要腐朽的航船,虽然规模庞大,却已不复往日的辉煌。他回国后写下一封报告书,详细地描述了所见所闻还称大清帝国的末日终将到来,物证与人证俱全由不得殴洲国家不信这次的访华事件让西方国家掀开了中国神秘的面纱,他们再也不会认为这个遥远神秘的东方国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对手,多年后英国再次派遣使者从英国出发前往中国一如既往的要求愿与清朝通商。



这次的使团有一位熟悉的人员,他就是当年受乾隆赏识的托马斯,但事情依旧不顺利,清朝已经换了统治者,当政者是乾隆的儿子嘉庆帝他的态度却和乾隆一致要求使团行使三跪九叩之礼,被使团断然拒绝嘉庆帝同样下达了逐客令。然而这一次英国使团的离开不再是怀着落寞的心情他们验证了心底的某些想法使团回国的三十多年后,也就是1840年,英国的战舰抵达中国的海域只是这一次没有有好的愿景有的只是侵略和战火,而战争的提议者正是托马斯.斯当东从此以后清王朝的统治受到沉重打击而这一切的起源就是清王朝的傲慢无知。




隆留下的那封回信依然保存在大英博物馆,默默地见证这段答应跟我玩陌陌的验证这段历史的发生清王朝的统治受到沉重打击,而这一切的起源就是清王朝的傲慢无知。乾隆留下的那封回信依然保存在大英博物馆,默默地见证这段历史的发生如果乾隆皇帝泉下有知,是否会为自己的傲慢而后悔呢?不得不说只有谦逊和不断创新,才能提高综合国力,使国家强大,才能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

喜欢雪狼99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