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棺材南抬、绳断便葬,原来其中暗含深意

送交者: 雪狼99[☆★★★声望勋衔15★★★☆] 于 2022-07-12 16:31 已读 767 次 1赞  

雪狼99的个人频道

+关注


火烧新野、舌战群儒、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这都是三国时期名相诸葛亮为后人耳熟能详的典故,也是令人敬佩不已的丰功伟绩。


诸葛亮的智慧,体现在他的军事谋略上,也体现在对周围人的行动思考的精准把握上。这项能力曾经帮助他多次出奇制胜,也帮助他保全了身后的名节。



蜀汉有名相,其计惊天下


公元207年,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亲自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所谓好事多磨,刘备不厌其烦地跑前跑后三次才见到诸葛亮,让诸葛亮看到了刘备的诚意,从此为他效力。


之后数年,诸葛亮呕心沥血,廉政立法、发展生产、治军御敌,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伴随着蜀汉江山的蒸蒸日上,诸葛亮的身体却是每况愈下。终于,在第五次北伐期间重病不起。



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他会如何安排自己的身后事呢?普通人或许会选择落叶归根、魂归故里;若是达官显贵,则会选一处风水宝地,让自己到另一个世界继续享有生前的优渥生活。

但是诸葛亮不愧是三国的著名谋士,蜀汉的无二功臣,他只说了八个字:棺材南抬,绳断便葬。


遗棺何处寻?青山埋忠骨


一代名相,死后哀荣理应极尽盛大。可是诸葛亮这个要求实在过于古怪,令人费解。无奈出于对他的尊重,刘禅也只得照办。



于是在极简的葬礼后,刘禅找来四个负责抬棺的壮汉,抬着诸葛亮的棺椁向南而去,直到绳子断裂,方可把棺椁埋葬在绳结断裂的地方。


诸葛亮这样的决定,看上去古怪至极,但如果对他的为人以及当时的情况有所了解,却也不难理解他的想法。


首先,诸葛亮为后世传颂,并不单纯是因为智谋过人。三国时期群星闪耀,智计无双者不知凡几。诸葛亮之所以从中脱颖而出,光照千古,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忠诚。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让诸葛亮看到的不只有诚意,还有明君的影子。在他看来,只有刘备这样礼贤下士,为民请命的君主,才是江山社稷之福。所以诸葛亮效忠刘备,大概为的就是刘备那句“欲还大义于天下”的理想。


后来刘备去世,诸葛亮便将希望寄托在了刘禅身上。虽然刘禅亲小人,远贤臣,不理朝政,但是诸葛亮仍处处为他着想,为蜀汉的百姓着想。


他廉政爱民,发展经济,治军用兵,凭借一己之力守护着蜀汉江山,更可贵的是他没有任何擅权僭越之心,这点简直和曹操、司马懿等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忠诚的诸葛亮临去世之前的这番安排,也是考虑到他走以后,必然动摇军心,蜀地百姓不安,这会让本就实力微弱的蜀国雪上加霜。就这样,诸葛亮索性功成身退,亲手为一个时代画上句号。


其次,诸葛亮对人心的把握已经到了智多近妖的地步。他不仅能够预测到蜀地的人们的心情变化,也能够预知到敌人的动向策略。


他很了解对手司马懿是一个何等残忍何等狡诈的人,这样的人必然会在他去世后,蜀国极其混乱的这个间隙趁虚而入,搅弄风云。他也必然会利用他的尸身来警示蜀国,进而一举攻克。所以,诸葛亮此举,也是为了不给敌人留下把柄。



最后,当时社会由于长年战乱,盗墓贼猖獗。即使诸葛亮的陵寝躲过了战争的破坏、敌人的威胁,也难免被盗墓贼盯上。与其被破坏得七零八落,不如随机找一处无名之地安葬,如此也能获得永久的安宁了。


古今多少事,待与后人说


就这样,四个壮汉抬着诸葛亮的棺椁向南出发了。可以承受棺椁重量的绳子是何等粗壮?想要等到它自然断裂简直是天方夜谭。


所以很自然的,四个壮汉在走了三天三夜后,终于耐不住性子,决定尽快完成这项奇怪的任务。



其中一人出主意道:“不如我们直接将绳子割断,将棺椁就地掩埋,反正此时天知地知,只要咱们口径一致,想来陛下也不会怀疑。”其他三人便同意了。


后来四人拿着断绳回去复命,过于整齐的切口虽然瞒过了养尊处优的刘禅,却引起了大将姜维的怀疑。姜维长年带兵打仗,什么情况没遇到过?当他看到那节断绳后,立即断定,绳断乃人为所致。


这个事实让原就悲痛不已的刘禅怒不可遏,当场斩杀了四人,却也永远失去了诸葛亮棺椁的确切埋葬之地。无奈之下,刘禅只好在定军山下建一衣冠冢,聊表哀思。



此事听起来令人扼腕,可是换个角度讲,又何尝不是诸葛亮的个人意愿呢?卧龙先生何等睿智,又如何不会猜到,自己的要求可能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实施?只能说,这其实都是他故意安排的,利用人心的弱点,来为自己寻找一处安宁之所。


人是善变的动物,今日爱之欲其生,明日便可恶之欲其死。与其让后人对自己的墓碑指指点点,不如动用计谋为后人留下些许遗憾。


带有遗憾色彩的故事往往更引人入胜,令人难以忘怀。于人于己,皆是妙谈。如此智慧,如此胸怀,如此通达,不愧为千古第一人也。



如今的人们,看着定军山的诸葛亮衣冠冢,心里难免会有不平之意。其实无需如此。诸葛亮生前为社稷操劳,死后理应还他一片安宁。


况且一切物质皆可归于尘土,唯有精神与道,可长存后世千万年矣!诸葛亮的一生,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为理想而献身,极尽忠臣之能事。


他对华夏民族并不仅限于现实物质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他的智慧、他的忠心、他的胸怀,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只要还有人为他的精神所折服,以他为榜样,济世救民,立德立功,诸葛亮就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心间。



千百年过去,蓦然回首,那道清瘦挺拔的身影始终矗立在那里,从未远去。

喜欢雪狼99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