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政经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奴性"之于中华文化,权力与受众的交易

送交者: talvez[☆★★★介于石不终日★★★☆] 于 2022-08-31 14:02 已读 2903 次 3赞  

talvez的个人频道

+关注

根据百度的解释,奴性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其基本的定义是

奴性,是基于生存欲望,根据个人认知力在现实中的有限理性选择,完全服从。它是暴力恐吓、利益诱惑和思想禁锢的产物 

在心理学范畴,表现为一种内化为自身主动性、自觉性的意识与行为,表现为对被给予的,对自身有消极意义的事物的无原则的接受

因此,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奴性具备以下基本的特征,

第一, 它必是外生变量转为内生变量,从外部输入到自觉意识。

第二, 外生到内生的过程,存在单向的外力的压制,不存在交易行为。或者双方作为交易主体,不存在交易的标的物,或者说交易成本为零。

第三, 不存在交易的边界,除非存在着对交易行为的抵制。

第四, 交易的长期化,交易成本永远为零。

如果把文化中的奴性,看成两种不同的组织之间交易成本为零的特别交易行为的话,奴性的内化,或者奴性在文化中的长期存在就会获得了合理的解释,另一个合理的结论是,奴性在各种形态的文化中广泛存在,而中国文化中的奴性文化,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很多人将奴性文化归因于中国文化特有的内容,并且将之归因于中国文化的内生变量。这些争论的基础是是,中国文化缺乏独立精神,中国文化缺乏平等观念,以及中国文化对权力的崇拜。

实际上,如果奴性文化真正存在的话,它必然是某种生存文化的典型特征。而生存实际是文化体与外部进行交换的某种形式,生存的延续是交换行为双赢的结果,而交换行为必然是两种力量的交换,交换行为的成功取决于交易成本的高低,而文化就是权力与受众之间的交易行为长期化形成的结果。

如果将奴性文化仅仅归因于中国文化独有的特征,那么这种判断无法解释中国历史政权更替以及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过程,也无法解释新中国迅速崛起的现象,更无法解释西方各国两级分化如此严重,种族矛盾如此剧烈的情况下,民众依然可以忍受,并将此看做是正常现象的原因。因此,权力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相同的特征,就是它总是倾向交易成本为零的交易行动,即命令式的行为,而最重要的是,文化中的奴性是否存在取决于权力为这些交易行动买单,或是以体制结构为名,摆脱这种交易行为所承担的责任和后果。

权力和受众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和信任问题,在全球范围内这种情况广泛存在。信息不对称造成交易成本上升,而信任代表交易成本的下降。如果说中国文化中存在着对好的权力的崇拜,这是事实,因此使权力的实施更为通畅,如果将此比喻为中国文化中的奴性,那么信息不对称的广泛存在情况下,西方民众仍然依附于权力,并自觉服从于权力的安排,在自由选择的旗帜下进行的这种交易行为,不也是奴性的体现吗?

 

中国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比,更擅长于交易行为,或者交换行为,这种情形与其他民族相比,对于权力的崇拜,不是更多,而是更少。即使是权力本身,也明白载舟和覆舟的关系,这种理念贯穿整个中国历史。如果将受众的信任和希望比作文化中的奴性的话,那不仅无法区分好的权力和不好的权力,而且低估了中国人的整体智力水平和思考能力。

喜欢talvez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talvez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