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逻辑后缀学(47)往去处去(六)受训者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2-03-17 11:07 已读 9320 次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逻辑后缀学》上卷第二章关于“自由”的第七节里,在“是”判断逻辑属性的第十二个重要外延中指出:目标具有的确定性、收敛性、不兼容性实际上就是指者的思维被约束、封闭、局限、保守的反映。

思维本身因空集的内禀性质而天然具有自性,因此“理论上”没有任何所谓的“他者”可以约束思维。思维的被约束,其实是思维自己因自他分别而“创造”了他者来约束自己。因此,要想思维不被“自己”约束,就是不要让思维本身成为一个“真类”。

问题是:只要我们一作出确认性的“是”判断,我们的思维就一定是一个“真类”。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在作出确认性“是”判断的“同时”——逻辑叫停——身处其中的同时置身事外——“凡有值的皆不是我”时始终清醒地意识到(知道)“我在”“定值”。

笔者认为,让思维自身既“置身事外”又“身处其中”的办法,叫做“深入而不融入”。相当贴切但不是十分准确的表述——深入:如同插进水中的筷子,自身不会有变化(逻辑叫停的我在),但在与水“亲密无间”的接触中能够“知晓”水的一切(客观的我知);融入:如同溶解在水中的盐,盐所认识(主观“是”判断的识)的水其实是已经包含了盐自身在内(真类)的盐水(已完全彻底地入戏变成了角色:我是某值。有了某值,就产生了依赖与封闭的“生命悖论”。而“深入”在表面上“置身事外”,实际上具有真正地“全知”水的开放性)。

故而,整篇《逻辑后缀学》,“说来说去”,不过是说心态的转换——一部“完备”的“心灵鸡汤”:真正能够“不融入”,那可是“超凡脱俗”,叫做“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凡人”难以做到。

“已被污染”的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尽可能“持守心灵中最后的一片净土”。

“深入而不融入”的思维,亦就是笔者在《让五人死亡还是一人死亡?》的政治性文章中首次提出的“受训者”理念(一种心态的思维模式):我们既不是(西方理念中)世界的主人,也不是(注:这里的“不是”是因为“暂时”做不到)(东方理念中)世界的客人,而是“受训者”。

以下【】号里的内容,摘自笔者的文章《让五人死亡还是一人死亡》,可加深读者对“受训者”理念的理解。

【人,是这个世界的客人。

既然是客人,去到别人家做客就会自觉地守规矩,不会乱翻乱动人家的东西;既然是客人,对这个世界提供给我们的一切款待就会怀着感激的心情,并自发出回报的愿望;既然是客人,就不会有太多的占有欲望,就没有必须获取的压力,也就没有失去的恐惧;既然是客人,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参观游玩这个美丽的世界。人们出去旅游,不都是怀着愉快的心情的吗?大家都心情愉快,又怎么会有争斗发生?

我认为,这样的世界观比西方那些天花乱坠的哲学高深得多,既高深又简单。中国人一句民间的俗语: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就已经解决了西方哲学两千多年来的哲学争拗。

我们是世界的客人。这个思想源自于佛教的“无我观” 。(痛感于现代人对宗教和迷信的理解已日益混淆,关于哲学与宗教的关系特别是佛教的无我观我会另文分析。这里只简单谈我的见解:“无我观”与“人是目的论”是完全相反的两种观点,“无我观”是真正的觉悟,而“人是目的论”只反映了西方人的张狂,一粒微尘上的人类,凭什么认为宇宙是为我们而存在?)“无我观”与西方以我为出发点的哲学思想截然相反,因此两者对个人价值的看法也是截然相反。但正因为相反,也就解决了西方哲学难于解决的问题:

西方政治哲学的个人主义思想必须以宗教上的最高道德标准来约束,但西方宗教的我和上帝是一种二元的关系,因此这种约束是被动的(尽管康德哲学在努力摆脱这种被动性,但根本不成功)。西方吹捧的法制观念更是一种被动的约束。而“无我”是一种出自内心的感悟,一旦感悟,就成为一种自觉,这种自觉是无需任何神佛来约束。自觉之后的言行,也就自自然然顺应天意,顺应大道,顺应民心,同样根本无需那些繁复的哲学或法律理念所订立的人为道德标准。 

“我们是世界的客人”这种东方思想,是人类唯一的希望。

但我又意识到:这依然是一个空中楼阁。

因为这是一种不思进取的世界观。

不思进取的世界观如果没有外部的压力,也未尝不可。可惜这个世界还有其他的人,除非全人类都不思进取,否则你不思进取就会被淘汰。过去的中国正是因为不思进取,遭受了无数丧权辱国的惨痛经历。现在的世界更是全球化的互动,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我这个“客人观”肯定被人唾骂。

西方的“主人观”不是世界之福,东方的“客人观”也是行不通。

怎么办?

能不能够把东西方南辕北辙的观点融合?

我们常说东西方交流,各种文化的、经济的、思想的。为什么只限于交流的概念?为什么不能融合?

特别是思想上如果能够从根本上且不是貌合神离的融合,将彻底改变人们的世界观,其意义将是不可估量的。

尽管我前面几节都是在批判西方的政治哲学,但我却又认同:西方政治哲学有关治世的理论,其实都十分合理,问题是缺少了一个正确的支点,没有正确的支点,种种理论就没有了坚实的立脚点。

怎样设立正确的立脚点?

“我们是世界的主人”?这个支点会引致欲望的滋生。况且,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这个主人的身份难以成立。

“我们是世界的客人”?这个支点太过消极。况且,明明我们每时每刻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高僧大德或者能领悟“无我”,凡人是无论如何都难以否认“我”的。

那能否换一种方式:

我们是受训者,受训的地点,就在这个世界。

这样的观点,能够在东西方两种世界观之间取得了平衡:

因为不是主人,我们就没有获取的理由;因为不是客人,我们也不必消极对待我们应该得到的一切。

这样的观点,也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因此我们可以作为哲学讨论的正确立脚点:

从行为的层面:既然是受训者,我们有权使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包括地球资源、财富、生命等等。但既然是受训者,我们的权利就受到很大限制。因为我们是受训者,世界的一切只是提供给我们训练时用的课题、环境、设备、机会、考验。

因此,我们只能使用,而不是拥有。

拥有变成了使用,是整个哲学思考的新的、正确的思路。

从道德的层面:既然是受训者,我们就不能拥有。不能拥有,利己主义的意识就大大减少。而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有着天然的反比关系,利己意识少的人,利他意识就会增强。这样一来,原来难以达到的道德最高标准:正义、公平、良心、博爱、善等等就成为不难达到的要求。

我们是受训者。这种思想为利他主义的实现扫除了障碍,而利他主义的实现,才是人类和平幸福实现的正确道路。

从心理的层面:既然是受训者,我们可以享受生命中一切的美好,包括自由、幸福、逸乐、家庭、朋友、爱情、荣誉等等而不必拒绝。既然是受训者,我们也可以承受生命中一切的苦难。因为,这些都是受训的课题和内容。这样去理解,我们就会变得从容坦然。

从思想的层面:我们是受训者。受训达成的目的才是我们的人生目的以及意义。为此我们将少了许多得失方面的为什么的困扰,我们将能够卸下获取及拥有的包袱,轻松地积极地学习和进取。最后我们依然会得着,得着的将是永远真正属于我们拥有的——智慧。】

以受训者的思维模式思考,就可以最大程度上消除悖论带来的纷争。如果“人人”都如此思考,如此处世,这个世界就会平和得多,亦真正是充满活力的世界。

对于受训者,人生是受训场所。

受训场所中,世界、社会、家庭以及个人这具“肉身”,财富、名誉、地位,我们每时每刻面对的任何事物等等一切的“是”判断目标,皆成为受训的工具、器械。

通过对各种工具器械“爱财好色”地“尽情使用”,觉悟任何工具器械都不是“我”而是“我的”(目标),但任何什么(目标)皆因“我”所指(根本因:分别心)才是目标,更进一步觉悟任何“指”之前(前状态)必须先“引”(第六节讨论的“逻辑位移”)。

故受训者每日每时每刻的受训“课程”的具体内容就是:使用工具、器械,反复“练习”“指”与“引”“两个动作”。

觉悟“引”,就是对内禀的溯源——把所有“我的”标签去掉(噢,可以简称为“去我的”——整部《逻辑后缀学》下卷,其实就是在讨论为什么要“去我的”及如何“去我的”),让二重分裂的“我”回归“一”。

溯源,亦是一种探索:人生道路上,应该是“快乐地探索”——受训者的探索,并不是“自我的实现”,而是“去我的”,因此不必“奋斗”更不必“艰苦奋斗”(没有通读《逻辑后缀学》的读者,可能会就这句话“毫不客气地”批判笔者)。快乐地探索,也就是“游戏风尘”——游戏风尘,是不会苦的——笔者自开始“受训”之后的人生,就“一点也不苦”,而且“相当好玩”:笔者依然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过,是作为“局外人”进行“沙盘上的兵推”——深入而不融入。

但是——尽管我不苦,我却“不得不”为众生而苦——因为还有个“我在”——“我在”,与众生同一(下一节讨论),我就“不得不苦”。

既然是“游戏”,也就既不必急着“顿悟”,也不必那么严肃认真刻意地(其实是相当乏味地)“时时勤拂拭”——因为,急着顿悟或时时勤拂拭,都还是执着。

空集是非空集的“内禀”;慧是智的“内禀”;真实是自定义真实的“内禀”。

随欲所心才能随心所欲。

真正确定了的,就必然是“死(气沉沉)”的(紧捏着的琴弦不会发出声音);不确定才意味着是“活”的。但是:“死”其实也有死的意义——智与慧应该兼容并重——这才是中文里“一岁一枯荣”的真义(因此中国盆景文化里有“神木”一说,笔者据此而著有《盆景里看世界》一文)——“或属于”“死活”的并集的不确定性才显示出“活力性”,事物从而依据自相似原则及共相等原则(本文第五小节会讨论)构成一个形(智)神(慧)俱备的、活泼跳脱,丰富多彩的、具有千变万化的多样性的、相干或退相干以及“上手状态”与“现成状态”“真假随意”的世界。

此时如果有人问引者:往何处去?引者的回答是:往去处去(不是了就不是了)。

这同样是一个“是”判断语境“非”判断意境的“标准”的答案:一个非逻辑推定的,相干的,即是没有因果律,没有因为所以,没有计划,没有追问,没有时间差,没有自定义意义的,自然而然的随时随地随随便便都可以轻轻松松地用上的答案。

淡然往之,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淡然往之,这也是意义。轻装上路,这也是好处。但仅此而已。

反观“自定义是”判断的“去处”,为了“可以”成为那些言之凿凿得到证明“肯定”有好处的“我是谁”,为了金子“可以发光”,需要义无反顾地不惜前赴后继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一将功成万骨枯地前行。

至此,“处在历时性转化为共时性阶段中未正式开始确认的前状态”与前、后因果关系的关系可以用十个字总结:从来处来我在往去处去。

十个字之间不设标点符号,是表示前状态是不需要逻辑推定没有因果律没有时间差的真实状态,真实状态与前、后因果关系的关系是百分之百兼容的真实关系。真实关系中没有焦点,却又处处焦点。
贴主:仁剑于2022_03_24 23:45:22编辑
喜欢仁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仁剑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