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笔会文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周易》中的“又鸟”与“马户”。

送交者: 79ying[♂★★舟上的人★★♂] 于 2023-08-07 5:04 已读 5556 次 6赞  

79ying的个人频道

+关注

近来刀郎的歌很火,特别是马户不知是驴,又鸟不知是鸡。有人认为马户就是马户,有人却觉得就是驴;又鸟与鸡也是同理。谁对谁错呢?都有道理,也都有不足。然而就是因为有不同的观点,世界才有了争执,有了战争。


是非对错有标准吗?似乎有,又似乎没有。说它有,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某些思想和行为是否正确;说它没有,因为每个人对是非对错的认知都有差别。即使是一家人,面对同一件事,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因为不同,所有有了争执;因为有了争执,所以导致了战争。




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中,认为傲慢是原罪,人类的罪恶源自于傲慢。如果人类没有傲慢的心,就不会发生争执和战争。欧美人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就是因为这样的思想,十分痛恨甚至畏惧别人有不同的观点。比如美国政府,看到其他国家的政策和他们不一样,就千方百计地抹黑、打压别的国家,甚至不惜发动战争。在他们的思想中,只要我们和他们的观点不一致,那我们就是傲慢的,就是错误的。为此英国首相苏纳克甚至认为中国对英国的价值观和利益“构成了系统性的挑战”。欧美的思想文化是对不同的思想和观点缺乏包容性的。




东方文化对待矛盾与差异的看法与西方文化则截然不同。比如佛法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一切痛苦源自于分别执着,如果人对一切事物没有分别心,不区别是非人我就不会有痛苦和烦恼;退一步讲,即使有是非人我,但是不钻牛角尖,不把这些放在心上,不一定要争出个高低,也不会痛苦。佛法的这种观点,是超然物外的,虽然直指问题的根源,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不是专业的修行者无法将之应用到日常生活里。




道家的观点则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什么意思呢?就是矛盾是道运动的特性,事物从强势的一方向弱势的一方转移是道的作用。我们举例来说:小的时候,大家都喜欢比较新奇、刺激的事物。我们看小孩子一两岁的时候,看到什么都放到嘴里尝一尝,这是用味觉来感知、认识这个世界。但随着年纪增长,我们探索世界的心就慢慢变淡了,年纪越大就希望生活越简单越好,饮食越清淡越好。对世界认识极少的时候就迫切想了解世界,当对世界了解足够多的时候反而不愿意进一步了解它。这就是反者道之动。反就是矛盾,强弱就是差异。所以在老子看来,矛盾差异是世界得以运行的根源和原动力。差异和矛盾不是问题,反而是世界与生命的源头。问题是我们该如何面对差异和矛盾。




那么《周易》里面是怎么看矛盾和差异的呢?六十四卦中的第三十八卦《睽》卦,就是专门讲述矛盾与差异的。睽就是乖离、悖离的意思,也就是矛盾与差异。孔子在《睽卦·彖传》中说:“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天地依靠矛盾和差异共同创造了万事万物,男女因为矛盾和差异才有情志上的沟通而结合孕育繁衍,万物因为彼此的矛盾和差异推动了宇宙的沟通和发展。矛盾和差异就是世界与生命诞生的源头,也是宇宙发展的推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矛盾和差异,宇宙就会浑然一块,没有时间和空间,也不会有天体与星系。就是因为有了恒星、行星、卫星的差异,才会有昼夜,才会有阴阳,才会有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有了昼夜之分,有了温度差异,有了水循环,才诞生了生命。孔子在这一卦里已经直接告诉了我们宇宙与生命诞生的秘密:不是某一位神明的创造,而是依据自然的矛盾与差异。由此可见:“《睽》之时用大矣哉!”矛盾和差异对现实生活的作用是在是太伟大了。




因此我们不应该畏惧矛盾和差异,而是对矛盾和差异怀有感恩之心。孔子在《睽》卦中教导我们,对待矛盾和差异的态度应该是“以同而异”的,也就是求同存异。人和人相处,首先就需要寻找彼此的共同点,以此为相处的基础。就好像今天我们大家有这个缘分能够在一起分享学习易经的知识,就是因为我们对易学的共同爱好。但是我们大家彼此之间必然存在矛盾与差异,比如马户与驴又鸟与鸡,有人看是一回事,有人看就是两回事,这就是差异。那么求同存异的话,是不是就大家放下争执,彼此忽略争执就好了呢?嗯,那就变成了求同去异而不是求同存异了。因为忽略了矛盾,并不等于解决了矛盾,任由矛盾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矛盾越积越深,最后导致事物的崩溃。比如的武王伐纣,商王室与周王室的矛盾由来以久,在纣王爷爷文丁的时期,商王室与周王室已经有很大的矛盾了。当时文王的爷爷周太王受到了纣王爷爷文丁的猜忌而被软禁绝食而死。周太王是个很有为的诸侯,不但战功赫赫,而且对子民十分宽厚,和文丁的一些政见有很大的差异。文丁讨厌甚至畏惧这些差异,就把周太王囚禁至死了。到了纣王的父亲帝乙的时候,为了调和商周之间的矛盾,就把自己的妹妹也就是纣王的姑姑嫁给了周文王的父亲季历,这个政治行为压制了矛盾让商周之间和平了数十年。该段历史故事被记录在《周易》的《泰卦》和《归妹卦》中。后来也有不同说法,说是嫁给的是周文王而非文王的父亲,这里我们不多做考究了。商王室用的就是求同去异的做法,周王室表面上臣服了,又鸟就是鸡,马户就是驴,表面和谐了,但是矛盾依然在,乃至越积累越多。到后来纣王又囚禁了文王,马户是马户,驴是驴,于是这个矛盾就彻底爆发了,它可以说是武王伐纣的直接主因之一。等到文王与周公的时候,总结经验深入易理,深切觉得有了矛盾和差异未必是坏事,但是忽略矛盾不去解决它就是坏事了。因此把这种思想记录在《睽》卦之中,在卦辞中形容求同去异的方法是“小事吉”。等到《周易》传到了孔子这里时,孔子进一步提炼和发展了易学,认为天地、男女万物之间的差异是好事。但单纯的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和差异未必是好事,全在当事者如何处理。同时,孔子还在求同去异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主张:求同存异。即正确认识矛盾和差异,在共同点的基础正视矛盾和差异,不忽略它们,而是进一步对矛盾和差异进行分析和解决,以促进人类社会与时代的进步。我们来看《睽》卦中的最后一爻,文王和周公在《周易》中经的这一部分里是这样描写的:“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 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这句话描述的是文丁时期,鬼方人与商周人矛盾到了极点,战争一触即发。商周人在路上看到有车子载满了一车鬼方人,就张弓搭箭准备开战,后来又放松弓箭因为发现鬼方人不是来打仗而是来求亲的。从文王和周公的描述可以看出,他们认识到了和亲怀柔这一类求同去异的方式是有很好的作用的,但是不解决问题。至于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在《睽》卦中文王与周公都没有给出答案。孔子则进一步发展了文王与周公的思想,在《睽卦·小象传》中给出了解决矛盾的指导思想:“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怒火遇到如水般的智慧就会消除而获得吉祥,因为大家彼此的矛盾和猜疑会因智慧而消亡。智慧从那里来呢?智慧是通过教育而积累而传播的,我们也是通过教育而获得正确的是非观的。权力和财富并不能消除差异和矛盾,但是智慧和教育可以。所以孔子周游列国14年为的就是把这种正确面对差异与矛盾的思想传播到全天下,以求达到世界和平的目的。而我们今天学习《周易》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正向改变命运。可想要正向改变命运,首先要对世界有个全面的认识。想要全面认识世界,就需要有端正的态度。这个态度就是对待不同的观点与思想保持开放态度,在差异和矛盾中寻找共同点。然后在共同点的基础上,努力用智慧、和平、平等、开放的方式消除矛盾,找到对多方都相对有利的处理方式。只有先具有了这样的态度,我们才能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从而改变命运。不论马户与驴,又鸟与鸡是不是同样的东西,我们要做的不是争执,而是理清思绪平和沟通。



喜欢79yi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79ying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每个人对哲学的理解都不同。 - 79ying (141 bytes) 08/08/23
每个人对哲学的理解都不同。 - 79ying (141 bytes) 08/08/23
The Philosophy of Ludwig Wittgenstein - ywhan (43 bytes) 08/08/23
(^-^) walkalong 给 79ying 送上一张美梦卡! - walkalong (89 bytes) 08/07/23
(^-^) walkalong 给 79ying 送上一支石榴花! - walkalong (89 bytes) 08/07/23
9歌可曾去过潭柘寺?潭柘寺是清皇室家庙。 - 过客无名 (1822 bytes) 08/07/23
上等人与下等人 - ywhan (1457 bytes) 08/07/23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