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谈谈儒、释、道 by 匣兄

送交者: 雨地[♀★★*空谷幽兰*★★♀] 于 2021-03-22 21:12 已读 261 次  

雨地的个人频道

+关注

再谈谈儒、释、道

(一)

学儒释道,与学任何其它东西一样,都要打基础,就像从秀才到进士,从小学到博士,都需要实实在在学过来,如果把自己当成天才儿童,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小的差别。

好高骛远是人的天性,学佛人也不例外,最典型的就是喜欢拿六祖说事,说这是叶公好龙亦不为过。其实佛法与世间法,许多最基本的道理是相通的,其中最基本的一条,从你怎么样做人,就能知道你修到什么程度,在这个意义上,学佛的人没有任何特殊之处,泯然如众生。

六祖的故事,要回到达摩西来,再回到佛陀拈花、迦叶微笑,教外别传第一公案。而禅宗以心印心、明心见性,只是佛陀五时八教中的一个法门。

这就好比大学有文理农医不同专科,又有顶尖名校与普通院校,我们不能说只有顶尖名校的某个系某个专业,才代表了大学最高的教育水准。

学佛也是一样,如果你认为六祖大师代表了佛法的最高境界,那么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干脆就只教这一种法门呢?可见你如果认为六祖大师的法是最高的,极有可能你已经落在法执里面了,也就是说,执着于什么是最高的,本身就是一种法执,这与法本身是否究竟无关,这是极容易在学佛人中出现、又极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事实上佛陀正是在传授了从小乘到大乘的种种法门之后,才有"教外别传"的,它既不是佛陀最初传的法,也不是佛陀最后传的法。

(二)

学佛跟学任何其它一切东西一样,都有它的一些核心、支撑点,善于学习的人能够敏感发现和捕捉到这样的核心或支撑点,而不是平均用力,把它们当成已知的简单知识。

比如佛教的一个核心思想是缘起观,有缘起而有"无常",有缘起而有"性空",有缘起而有"无我",这是最基本的教理。然而一个学佛人能不能时时刻刻都提起缘起的观照,那就有天渊之别。我曾经告诉过好日子,学佛能把缘起观真正学好,就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如果对缘起缺乏甚深的体验,那么谈什么无常、空性、不分善恶等等都只是停留在知识、知见的层面,一遇到真实的生活,全变成纸上谈兵。

比如对六祖大师的法,在究竟之中,不能没有缘起观,毕竟佛教在中国一千多年,只出过一个六祖。这也好比世上有一种最有效的特效药,一吃就灵,但这也得对症治疗才有意义,如果不对症,那怕这药看一眼就能治愈,还是半分意义也没有。所以缘起观虽然简单,却是学佛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学佛人我执我见、法执法见的原因,从法内修学而论,无一不是缘起观没有修到位。"缘起"最朴素的表达,是佛度有缘人。佛如是,法亦如是,我们也可以说法度有缘人。事实上离开了缘起观,金刚经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都无从说起。

有人又说西藏没有儒学而有佛教,可见儒教对于学佛不是必须的,这又是没有缘起观的错误知见,因为西藏的文化缘起和汉地的文化缘起完全不一样,西藏佛教没有儒学,怎么能够证明汉地佛教也可以没有儒学?这种推理不单违反逻辑,更重要的是忘失了万法缘起的核心理念。正因为缘起不一样,就连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本身的特点都不一样,更不要说有儒或无儒了。讲到极处,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也仍然不离缘起观。

(三)

换一句话来讲,离开了缘起观,就不会有佛法的正知见,也不会有正确的空、有观。比如六祖大师偈云本来无一物,可是《坛经》最后遗教,却又教众弟子三十六对法,那么三十六对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六祖为什么要教三十六对?这些只能从缘起观中找到正确答案。

达摩祖师西来,说东土有大乘气象。谁能解释什么叫"大乘气象"?如果你把眼睛盯在"大乘"二字那就错了,达摩祖师的本意,应该是指中国文化与大乘佛法有许多心有灵犀一点通之处,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与佛法有缘,有缘不就是缘起吗?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明代诗人杨慎的这首《临江仙》,被移置于《三国演义》卷首,几乎无人不知。这一首词中,有儒、有释、有道 一一一 滚滚长江淘尽英雄,这是儒;是非成败转头尽空,这是释;青山依旧几度夕阳,这是道。 

(四)

儒佛二道,在中国水乳交融,历史悠久,这是一个缘起的基本事实,与个人喜欢不喜欢、应该不应该无关。就像佛教的大乘与小乘也是水乳交融,它也是一个缘起的基本事实。那么为什么佛法到中土,只有大乘被发扬光大了?这还是因为缘起 一一一 中国的儒家思想,替代了小乘佛法中世间法的内容。

因为万法缘起,所以我才指出,中国汉地的佛教徒一定要学习儒家,因为"世间法",是修行"出世间法"的基础。我昨天也帖了大藏经中的《釋迦譜》,从中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所表达的世间法孝道,也是完美无缺的人天表率。

正因为论坛中汉地佛教信徒,普遍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观念的学习和修行,所以学佛才会变成跛脚鸭,常常行为乖张,不近情理,而论坛中的学佛人不被待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别人不理解自己。孔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事实上在现代,中国文化严重失位,所有中国人都对历史文化几乎一无所知,对儒家思想和君子人格一无所知,所以才会出现论坛中的野蛮乱象,而这种乱象,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掩盖和冲淡了学佛人由于缺乏世间法的修为而存在的严重问题。

事实上西方人学佛,真正受用的大多是英译小乘经典,完全与汉译佛经和儒家经典无关。但看待这个现象还是不能脱离缘起,也就是说,西方的世俗人文教育中做人为善的那些准则,作为世间法,仍然是修学佛法的必要前提和铺垫。

(五)

庐山虎溪三笑亭有一副天下名联,从前我喜欢引用,现在已经司空见惯了。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儒释道的关系不一样,地位也不一样,而且存在先同源后分流、先矛盾后融合的不同情景。

儒道同源,这已经是当代史学界的共识。孔子说"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道,我倾向于借用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概念,这与老子的道相当贴近。而儒家思想的范畴,主要集中于居德、依仁、游艺的领域。

一言以蔽之,道家思想的核心是天道,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人道。由于天人合一是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因此"究天人之际",就很自然地把道和儒的思想衔接在一起,而这样的一个面向,也影响到儒家的哲学著作《中庸》。至于战国之后儒道分流对立,这与由学术而引生的现实利益关系有关,而现实利益,又会反过来左右学术的走向。

儒家人道思想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伦理,而伦理观念本身就带有浓重的自然主义色彩,因此儒与道具有天然的亲和性。人伦又称天伦,天伦之乐,反映了人类社会关系的自然生态,儒家伦理的自然主义特征,还可以通过比较西方法理社会的契约伦理来甄别,契约不是自然界或人类社会自然存在的天然关系,而是人为设定的。

内用黄老,外用儒术,是汉代国家治理的标准模式,佛法兴盛之后,渐渐取代了道家的地位,但儒家的主体价值两千年来未曾动摇过,而儒、释、道的前后次第,也反映了三者在历史中的真实地位和相互关系。民国时期佛门祖师印光大师提出"儒佛二道,合则双美",也是历史真实的客观反映。

大体而言,中国两千年历史的前半段是儒道的合与分,后半段是儒释的分与合。

(六)

儒道的互补性,在于天与人的关系;儒释的互补性,在于世间法与世出法。这种互补关系是异中有同的基础。反观释与道,这种互补关系就相对较弱,佛高于道,毋庸置疑,如何准确定位释道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儒道两家与佛教的甚深因缘,还在于中国最初接触佛法和翻译佛经的人,大都是满腹经纶的高级知识分子,这也深深影响了汉译佛经的特色。以我个人有限的知见,我相信汉译佛经的"空",词源来自于《论语》中的"空空如也";而"三宝",词源则来自于《老子》中的"吾有三宝"。

儒释道教理相通之处,很容易印证,庄子证悟的境界是"八地菩萨",而老、孔皆在其上。至于儒释道相悖之理,则一定要从"缘起"观之,才能理解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万维学术论坛的杨道还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学者,我从他那里获益良多。就连我对道家几十年成见的改变,也由于杨道还先生的一句话。

杨道还先生在谈《老子》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老子》一书原本是统治者秘不外传的独门教典,而这个观点与"内用黄老"的治术是一致的,这一句话警醒了梦中人。也就是说,许多人在看待儒道差异和对立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而且完全忽视了两者的宣说面向和背景。

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这一句话的背后,所包含的正是缘起的思想。《老子》的对象是帝王和统治者,而如果士人阶级也拿来读、当成普适真理,那就如同吃错药一样,佛门中云,法不当机,断人慧命。

至于《论语》的面向,则是上智下愚、三教九流无所不容,它与《老子》的缘起对境完全不一样,如果把两者置于同一平台讨论,无异于鸡兔同笼。

人与人的因缘不可思议,道还先生轻轻的一句话,给了我一个关键性的支点,重如泰山的疑团,瞬间化为乌有。


贴主:雨地于2021_03_22 21:22:44编辑
喜欢雨地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