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万象小说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李光耀眼中的印度

送交者: 雨地[♀★★*空谷幽兰*★★♀] 于 2024-01-22 10:13 已读 6006 次 2赞  

雨地的个人频道

+关注
经过这些年,我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和印度是不能相比的。中国是经过自然发展逐渐形成单一国民的。它不是一个由外人打造的国家。中国有九成人口是汉族人,而全国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同一种语言。中国有着印度所缺乏的某种凝聚力。印度境内使用的民族语言超过400种,而在英国统治者还没到印度建造铁路将其统一之前,印度人是由不同王公、苏丹或纳瓦布(地方行政长官)管治的多个族群。鉴于语言环境的多元化,在德里,你无法同一时间向超过40%的人发表讲话(德里位于印度的印地语地区;根据2011年的人口普查,印度有41%的人以印地语为母语。而旁遮普人虽不以此为母语,但也通晓它)。印度的许多语言,例如泰米尔语和旁遮普语,在历史上毫无关联,说其中一种语言的人和说另一种语言的人可能是鸡同鸭讲。如果你说英语,那么12亿人口当中只有2亿人听得懂你在说什么。如果你会说印地语,那你就能争取到约5亿听众。如果你只会说泰米尔语,那你的听众就只有约6000万人。这对印度任何一位总理来说都是很大的障碍,因为他们没有一位总理通晓所有的语言。

印度从来都不是一个单一性的实体,那是英国人想出来的概念。尽管英国统治者及印度民族主义者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作为一个国家的印度始终是理想多过现实。

因此,我们不能把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相提并论。若问印度是否能取得和中国一样的成就,就如同问能不能把苹果变成橙子。因两国根本上的区别而产生的不同结果,也相当明显。一个能迅速将事情办妥,另一个则口沫横飞,却少有付诸行动的意志或魄力。印度就是不具备中国那样的决心和专心致志。

这种分裂的情况,也体现在印度的政治体系上。身在德里的领导人无法令各邦首席部长按中央政府的意思办事,因为他们不是靠中央领导,而是靠老百姓的选票获得委任。在中国,你得听从中央的指示,否则就得靠边站。整个国家以一致的步伐向前迈进。但印度的内部差距太大,无法像中国一样在单一制度下保持统一。

在中国成功主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后,印度财政部长奇丹巴拉姆向国人下挑战书,让印度不是在2016年,就是在2020年主办一场规模不逊于北京奥运的运动会。这会发生吗?不管你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政策)有何看法,他们毕竟是执行了这样的政策。根据2012年9月的一篇新闻报道,中国人可以把七个月的胎儿拿掉。陕西省一名妇女冯建梅因为没征得官方批准就怀孕,在怀孕后期被迫堕胎。这就是中央集权体制的运作方式。你若犯规,就必须堕胎。印度人则不会尝试立下规定,更谈不上去执行它。

种姓制度使印度的情况更为复杂,这是阻碍其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种姓制度所定下的规矩,若你与比自己阶级低的对象结婚,你就自动失去原有的阶级身份。因此,婆罗门人(僧侣阶级)只会同婆罗门人结婚,吠舍人(平民)只会与吠舍人结婚,而达利人(贱民)只能与达利人结婚等等。

属于僧侣阶级的婆罗门人,以个人来看,同世界上任何人一样聪明,当中有许多人通晓多种语言。那么,种姓制度对印度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我接下来要提出的看法,或许不太受人欢迎,但我相信它是事实。从宏观的层面来看,种姓制度限制了各阶级基因库的多样性。年复一年,人们的总体智商会受这种孤立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杰出的官员能够三妻四妾,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上任,就有机会将自己的基因散播开来。他在悬车告老后多半会选在苏州定居,因为那里气候温和,并且妻妾成群。然而印度的婆罗门人,则不能与非婆罗门人结婚,否则就会失去其社会地位。如果没有种姓制度这回事,婆罗门人就能够散播他们的基因,那印度各地拥有一半婆罗门血统的人就会明显增多。假设你所处的社会突然规定,大学毕业生若与非大学毕业生结婚,就会自动失去原来的社会地位,那你的社会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在上世纪70年代首次领略到种姓制度的巨大影响力。当时我有一名属于婆罗门阶级的私人秘书,名叫A.桑卡兰。他的父亲是新加坡登路印度庙的祭司。你可以从桑卡兰的身体特征看出他是一名婆罗门人。有一回,他跟随我访问印度。当我们到了首席部长官邸时,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们抵达时,桑卡兰和执勤的勤务兵说了几句话,而他们就立刻听从他的指示。他们从他的谈吐以及特征看出他是婆罗门人,因此他的话相当具有权威性。勤务兵都听他的话。桑卡兰如今虽已逝世,但此事让我毕生难忘,因为它让我大开眼界。一名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新加坡籍婆罗门人仅仅同一群印度勤务兵说了几句话,就因阶级身份高而得到他们的尊重。

另一件事则在约20年前发生。当时我又到访印度,坐在一辆从阿格拉开往德里的汽车上。阿格拉最高官员陪我前行,我趁机询问他有关种姓制度的问题。我对他说:“假如我告诉你我是婆罗门人。你会相信吗?”他回答说:“唔,如果你有婆罗门人的地位、财富以及举止,我或许会相信你。但如果你要同我的女儿结婚,我就得展开最深入的调查。”我接着问他如何在像德里这样的大城市追查一个人的底细。他回答说,德里也不尽是一片人海,一个人总得在某处落脚,因此是可被追查到的。

这些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但情况至今也没有什么重大改变。在印度最国际化的都市里,例如孟买,种姓制度的影响或许稍微小了。但就整个国家而论,阶级意识的降低是微不足道的。印度或许还需要经历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的逐渐变化,才能摆脱种姓制度的影响。

鉴于这些阻力的存在,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差距将逐年扩大。印度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00美元)不及中国的(5400美元)三分之一。印度的增长率是中国的60%到70%。我不认为他们能赶得上。印度某些地方会因私人企业实力雄厚,而比其他地区发展得快。孟买是一个主要的增长区。班加罗尔是另一个迅速增长中的城市,这有一部分是因为那里有像N.R.纳拉亚纳·穆尔蒂这样的世界级企业家所领导的印度信息系统技术公司——印孚瑟斯(Infosys)等企业。然而,印孚瑟斯能聘请多少人呢?这样的活力在印度并非处处可见。

或许是因为相对缺乏机遇,又或者是因为国家潜能受官僚主义所限而感到苦闷,许多有才干的印度人都离开印度到国外寻找更辽阔的天空,并一去不复返。这是印度人和中国人之间一个关键的差别。中国人也同样蜂拥到美国,但当中有不少人会回国创业。中国提供了印度所无法提供的机遇。换句话说,中国人才外流的情况不比印度的严重。选择离开印度的往往是最优秀的人才。他们管理着世界上一些规模数一数二的集团,其中包括百事公司及德意志银行。

印度在基础设施建设这样的重要领域也处于明显的劣势。这个国家已具有不利于投资的名声,因为它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集装箱码头、铁路、机场、通讯及宜居城市等不够扎实,不利于经商。中国有许多日本投资者因希望分散投资而尝试到印度设立工厂或矿场,却惊讶地发现印度的基础设施相当破旧。若是这样,你要如何把货物运来?如何把成品运出?中国高速公路总长度从1988年的不到100公里增加至2010年的7.4万公里,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相比之下,印度高速公路总长度只有700公里。印度政府如今计划在未来5年耗资1万亿美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但这要由谁来建?如果是由印度人自己来建,这将耗费很长的时间。比较实际的做法是发放特许权给日本人、韩国人和中国人,由他们代为建设。这么一来,或许四五年就能建好。然而印度会这么做吗?我不太肯定。

我是带着难过的心情对印度作出这些观察的。我一开始是为印度加油,因为它是一个民主国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领悟到了两件事。第一,民主制度并非什么灵丹妙药,它无法为所有人解决所有的问题。第二,社会内有一些根本的势力是难以改变的,那些历史越是悠久的国家越是如此。印度受制于其内部结构几乎无法改变的现实,并被种姓制度紧紧束缚,无法挣脱。

问:您提到印度的多元性。但印度人不分语言或阶级,在甘地和尼赫鲁的领导下团结起来。

答:不,当你说他们团结起来,他们其实是为了某个目标而团结。甘地反对缴盐税,而印度人觉得这关系到自己的利益,因此他在此过程中成了代表人物。尼赫鲁是首个世俗领袖,人民对他的期望自然很高。他的英语演说能力很强。他在1947年8月14日印度独立前夕发表的英语演讲,有个非常动人的开头:“当午夜钟声响起,世界还在沉睡,印度将从梦中苏醒,重获新生和自由。”但只有六分之一的印度人听得懂这段话。出身于克什米尔家族的尼赫鲁,印地语说得不十分流利,而他也曾对这一点表示遗憾。他在英国的哈罗公学和剑桥大学受教育。

问:但尼赫鲁如今在印度是备受景仰的人物,就算不是印度六分之一听得懂他的话的人,也照样崇拜他。

答:是的,但这是留恋过去和渴望时光倒流的表现——要是尼赫鲁坚持下去,改变印度,那就好了。但随着我的年纪越大,我就越觉得伤感。我看不出尼赫鲁——即便他还活着,并还年轻有魄力——能够改变印度的结构。当我还年轻时,我以为他可以做得更多。如今,我相信他也无法再做什么,因为他无法改变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见,尤其是种姓制度。

问:您过去曾经形容英迪拉·甘地为一名意志坚强的女人。

答:是的,她确实是个性格顽强的女人。

问:她在领导印度时,时而显得专制。这是否意味着印度目前需要这样的领导人?

答:我认为印度需要更强势的领导。这是因为这个国家的本质促使它面对来自四方八面的拉力。

问:印度的体制有哪些让您欣赏的长处,而那也是中国的体制所没有的?

答:他们最大的长处也是他们的短处。印度社会是如此多元和不尽相同。他们每一次发生地震,震破的石子(若把印度比喻成石子)不管怎样群起移动,都不会分崩离析,石子仍在原处。我不是说中国面对同样的情况会崩溃,但以印度的情况而言,它有不同的地方政府和首席部长,虽然不断地移位,却总能保持协调。

问:那么印度人常说的人口红利又是怎么一回事?他们的人口当中有一大部分是年龄介于15岁到35岁的年轻人。这能成为他们的经济优势吗?

答:这会给印度增添年轻的动力。印度的生育率为2.5,比中国的高出许多。中国有一天或许会后悔不早一些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但印度所面对的问题,是为年轻人提供足够的住屋和教育机会,以及更好的生活水平。这个国家的一些地方连学校都没有,学生得在大树下上课。因此,人口增长最终可能产生更多文盲。

问:您预计相对于美国,中国在亚洲会变得日益强大,并占据主导地位。您认为印度在这当中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答:印度将在印度洋扮演很有影响力的角色。尽管(由英国人打造的)印度陆军和海军是分开管理的,但它们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实力。我曾看过印度共和国日(国庆日)的阅兵仪式,那是在1996年1月到访德里的时候。整个场面非常壮观。我看到裹着高头巾、身形魁梧的拉其普特人和其他种族的士兵听从同一个总司令的指挥。海军和空军也是如此。他们是一个统一的力量,在印度洋所能展现的实力不容小觑。

问:印度社会若是如此分裂,他们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答:军队是个制服单位。若你选择入伍,就得听从命令。但在政府,地方不一定听从德里的指示。更何况,国家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因此他们在国家防卫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其中包括安达曼群岛的防卫。虽说这些岛屿离德里有好几千英里远,但仍是他们的领土。

问:印度也能在太平洋发挥影响力吗?

答:不,我不认为印度海军能进入太平洋。我相信中国人会尝试控制缅甸和巴基斯坦的港口。事实上,他们正在建设港口,以确保从非洲运送原材料回中国的船只能安全航行。但他们无法在印度洋称霸。

问:那美印关系呢?您认为它会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答:这将一直是重要的双边关系,因为美国需要有国家协助平衡中国,而印度是唯一在人口方面与中国不相上下的国家。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仍旧比中国低许多,但其中有一大部分是用在武装部队上。但你也必须合理地看这件事。中国人已把女宇航员送上太空,而印度人则还没有这么做。我并不怀疑印度人做不到,但他们或许得花上更长的时间,而这也将耗费许多原本能用来促进国家发展的资源。但中国人这样做是为了向美国人证明:你们能做的,我也能够做。

问:我想问一个比较个人的问题。您走访印度时,有什么地方是比较吸引您的呢?

答:我有好些年没有到印度了。首先,他们说的是英语,而这较有利于沟通及建立关系。另外,印度的食物也非常美味。

问:您吃得惯印度的香料和咖喱?

答:你可以吩咐厨师不要把食物弄得太辣。但我不喜欢的是那些顶级酒店周围的非法棚户区。有一回,我入住一个印度城市新盖好的喜来登酒店,而马路对面就突出地立着一个违规建造的棚户区。这就是所谓的民主。在中国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安置无家可归的人,但他们是绝对不允许这些人在城市内胡乱搭建棚屋的。
喜欢雨地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