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万象小说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牛顿与莱布尼茨

送交者: 雨地[♀★★*空谷幽兰*★★♀] 于 2023-10-07 18:34 已读 2520 次 1赞  

雨地的个人频道

+关注
牛顿、莱布尼茨以及两人之间的恩怨纠葛早已老生常谈。不过,莱布尼茨为后世留下了多达20万张草稿和1.5万封信的庞大遗产,其整理和分析工作至今仍在进行。德·帕多瓦根据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多线叙事手法,将两人的经历与重大历史事件相交织,让读者跟随300多年前西欧社会的动荡、变革与发展,逐渐走近2位令我们感到熟悉而又陌生的主人公。

不难发现,牛顿和莱布尼茨有不少共同点:他们都出身平民,父亲很早去世,牛顿甚至是遗腹子,但家境都还算殷实;两人都是超越时代的天才和百科全书式的通才,年纪轻轻就在学界崭露头角;他们都怀着建立统一、自洽的世界知识体系的雄心,并矢志不渝;两人都过着孤独、勤奋而严格的生活,终身未婚,也没有子女。

他们的差异同样明显:牛顿生长在农村,他首先通过观察自然来认识世界,而莱布尼茨成长于大学,书本是其学问的主要来源——这将为双方不同的哲学主张埋下伏笔;牛顿的生活洋溢着古典主义的节制和简朴,莱布尼茨则多了一丝巴洛克式的张扬与浮夸;牛顿性格孤僻,其专断、粗暴、刻薄的行事风格让人难以接受,而莱布尼茨不惧怕社交,说起话来更是滔滔不绝;牛顿长期担任数学教授,对一官半职兴趣不大,莱布尼茨则汲汲于公共事务,对政治问题有着宏大而独到的见解。

令人意外的是,无论在学界还是仕途,牛顿都更加符合“成功”的标准。他不但提出了革命性的力学和光学理论,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而且做事严谨周全,为英国皇家铸币厂的整合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低阶贵族;莱布尼茨则有些三心二意,虽辗转于美因茨、巴黎、汉诺威、维也纳和柏林,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相应的,两人迎来了迥异的结局——一位享受国葬待遇,备极荣哀,另一位去世后却无人问津。

究其客观原因,我们在新式钟表的普及过程中可见一斑:英格兰历经波折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工商业蓬勃发展——伦敦成为领先的钟表业中心(直到100年后被瑞士的日内瓦和汝拉山区取代),平民获得了更多的上升机会;反观德意志,它惨遭三十年战争的蹂躏,政治支离破碎,各邦固步自封,工商业明显衰落。当牛顿能够长期与各界精英为伍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时,莱布尼茨只能依靠通信与各国学者保持联络,他的进步思想也不为贵族阶层所重视。

两个未能殊途同归的伟大灵魂从未谋面。牛顿一生没有离开过英伦,莱布尼茨虽两次到访伦敦,却与前者擦肩而过。两人的接触仅限于几番学术通信。没想到,这也埋下了误会的种子。结果,牛顿和莱布尼茨之所以被后世相提并论,竟然是因为一桩著名的公案。

牛顿早在1665年就发明了流数术,却由于谦虚或固执而没有将成果公之于众——他宁愿在与莱布尼茨的通信中“捉迷藏”。10年后,莱布尼茨率先发表了更加简洁实用的微积分体系。后人研究表明,虽然莱布尼茨可能对牛顿的思想片段略知一二,但他的发明足以被视为独立完成。

然而,这无法阻止优先权之争演变成一场国际闹剧:它的起因并非2名当事人的冲突,而是牛顿支持者们煽风点火;争吵发生后,皇家学会会长牛顿躲在幕后,指使学会针对莱布尼茨开展调查,却没有给后者辩解的机会;深感委屈的莱布尼茨不愿妥协退让,甚至引导舆论发动反击。英伦和欧陆学者分成两个阵营,双方从学术讨论滑向人身攻击,最终也未能达成和解。

从历史上看,这场风波只是不列颠与欧陆之间绵延至今的无数龃龉之一。就在同一时期,笛卡尔提出的旋涡理论阻碍了经典力学在大陆获得接受,牛顿坚持的流数术也使英国数学发展延误达数十年之久。事实上,近代以来的任何重大科学成果都不是某人被苹果砸中后的灵光乍现,而是历代知识的积累、传承和发展,是跨国交流与合作的结晶——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在全球联动日益紧密而科技壁垒可能被重新筑起的今天,这样的信念尤为珍贵。
喜欢雨地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