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莱布尼茨哲学体系初探(下)

送交者: wangguotong[★★★声望勋衔13★★★] 于 2024-03-23 2:41 已读 4985 次 1赞  

wangguotong的个人频道

+关注


陈修斋:莱布尼茨哲学体系初探(下)


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步,则充其量只是肯定了在抽象的静态条件下的全部单子的连续性。而单子及其所构成的事物,是在欲望的推动下不断地变化发展的,莱布尼茨也明确肯定宇宙间没有什么绝对静止的事物,所谓静止,在他看来也只是运动速度无穷小而不为人所觉察的一种状态。既然如此,则在由无数单子构成的这个连续的序列中,一个单子有了某种变化,其余的单子不随之而作相应的变化,则整个序列的连续性就将被破坏。可是,每一个单子又是彻底孤立而不能与其他单子互相影响的,那么,又怎样来解释每个单子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而全部单子构成的序列又仍旧保持其连续性呢?莱布尼茨就用所谓前定和谐的学说来解决这个困难问题。照这种学说看来,当一个单子有了某种变化时,宇宙间的其他所有单子也就作相应的变化而保持了整个序列的连续性。但这种相应的变化并非由某个单子的变化直接影响其他单子的结果,而是由于上帝在创造每一单子时,就已预见到一切单子的全部变化发展的情况,预先就安排使每一个单子都各自独立地变化发展,同时又自然地与其余一切单子的变化发展过程和谐一致,因此就仍然保持其为一个连续的整体。用他自己的比喻来说,整个宇宙好比一个无比庞大的交响乐队,每一乐器的演奏者按照上帝事先谱就的乐曲演奏各自的旋律,而整个乐队奏出的自然会是一首完整、和谐的交响乐曲。


这个前定和谐的学说,本是莱布尼茨用来解决笛卡尔所遗留下来的身心关系问题的。笛卡尔的古典二元论既把物质与精神看作两种截然对立而不能互相作用的实体,就始终无法圆满地说明身体与心灵交互影响这种显著的现象。他的门徒中有一派如格林克斯(Geulinx)等人提出偶因论的学说企图解决这个问题。照偶因论者看来,是上帝在心灵有某种变化时使身体产生了相应的运动或变化,在身体有某种运动时使心灵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身心双方变化的直接原因都在上帝,而一方的变化只是另一方变化的偶因机缘。莱布尼茨把各个单子看作彼此孤立而不能互相作用的,也同样无法用交互影响来说明身心关系问题。而他认为偶因论的解释则无异于把上帝看作一个很坏的钟表匠,须随时守着并调整身心这两个使之走得彼此一致。针对着偶因论的这种缺点,莱布尼茨就提出一种看法,认为上帝既是万能的,就应当他创造身心这两个时就造得非常精密准确,使之各走各的而彼此又自然地达到一致。这也就是身心之间的前定和谐。但莱布尼茨把前定和谐的学说运用到了一切单子、一切事物之间,身心之间的和谐一致只不过是这种普遍的前定和谐的一个特例了。


前定和谐的学说,是莱布尼茨哲学的中心,也最能表现他的哲学的特征。他不仅利用这个学说来证明上帝的存在,证明上帝的全智、全能、全善,并由此证明这个世界是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从而导致他的所谓乐观主义。莱布尼茨是主张应当用一切手段来证明上帝的存在的,以往安瑟伦和笛卡尔用过的所谓本体论的证明,或托马斯·阿奎那等人用的宇宙论的证明之类,他认为都可以用,只是不够完善而须加以补充修正。他认为前定和谐学说,正可以为上帝的存在提供一个新的证明。这无非是说宇宙千差万别的无数事物,既是独立发展的,又是这样显然地和谐一致的,若不是有一种万能的心智加以安排是不可设想的,因此这正好证明了万能上帝的存在。他自诩他的前定和谐假说远比偶因论优越,更能证明上帝的万能。其实,如培根在当时就指出的,他的假说倒正如他自己谴责偶因论那样,在无法自圆其说时就只好求援于上帝的奇迹,如同希腊戏剧舞台上当剧情陷入困境时就从机器里放出神来加以解围一样。在我们看来,任何企图证明上帝存在的理论只能是唯心主义、僧侣主义的荒谬理论。莱布尼茨自以为证明了上帝的存在以后,又认为上帝是最完满的存在,必定是全智、全能、并且全善的。因此他所创造的世界也必须是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否则上帝就不是全善的了。既然这世界是最好的世界,为什么又有这么许多坏事或呢?莱布尼茨认为的存在正可以衬托出,使善显得更善。说这个世界是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并不表示这个世界没有恶,只是说为个世界善超过恶的程度比任何其他可能的世界都高。这套理论,即莱布尼茨的所谓乐观主义,典型地表现了为当时德国那种最落后、最反动的现实状况进行粉饰的反动作用,而这正是软弱的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献媚讨好,奴颜婢膝的卑鄙行为的绝妙写照。连罗素也指出:这套理论明显中了普鲁士王后的心意。他的农奴继续忍着恶,而她继续享受善,有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保证这件事公道合理,真令人快慰。这相当机智地指出了莱布尼茨这套哲学在当时的社会作用。


以上所述,特别是关于单子及其种种特性,以及连续性前定和谐的学说,是莱布尼茨哲学体系的一些主要原则。他运用这些原则所阐述的有关哲学中其他一些问题的见解,在这里不能一一详述。可以顺便指出的是:罗素在其《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及《西方哲学史》的莱布尼茨一章中,认为通常人们讲的莱布尼茨这一套哲学,都是他用来讨王公后妃们的嘉赏以追求世俗的名利的东西,而他另一套的哲学,是他秘而不宣,人们不注意的,仿佛是罗素独具慧眼而首先发现的。他的《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着重阐述他那一套的哲学。而它之所以,无非是在于它从少数几条前提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构成的一个演绎系统。不过,罗素同时也认为,莱布尼茨据以构成整个系统的几条前提或原则彼此之间并不一致,而在其推理过程中也还有许多漏洞。这样看来,似乎它还并不怎么。我们不否认罗素对莱布尼茨哲学的阐述和评论有某些可供借鉴之处,例如他对莱布尼茨所谓乐观主义的实际社会作用的见解就不无可取。我们也不否认莱布尼茨有一些未公开发表或虽已发表而未引起注意的有价值的思想,值得进一步发掘和探讨。但总的来说罗素对莱布尼茨哲学的评价只能是一种个人的偏见。马克思主义认为,一种哲学的主要在于: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能否正确或比较正确地说明世界以至改造世界,是否为社会历史上进步的阶级服务,从而推动历史的前进。这是评价一种哲学好坏的唯一科学标准。因此,即使如罗素自诩的新发现的莱布尼茨的另一套哲学那样,能从少数几条作为前提的原则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构成一个演绎系统,如果这些原则及其结论并不符合客观实际,并不能正确说明世界,就完全说不上什么。而莱布尼茨的哲学,不论是罗素所说流俗的秘而不宣的,都是唯心主义的,因此总的说来都不能正确说明世界,也就说不上什么;而那套东西既是秘而不宣的,并无多大社会作用,那么,同他的公开的哲学比较,也不值得对它更加重视。这就是我们不愿和罗素一起去穷究莱布尼茨那一套秘而不宣的哲学,而仍着重阐述其为一般人所熟知、从而有较大社会影响、较大历史作用的哲学观点的主要理由。其实,照罗素阐述的,莱布尼茨的所谓秘而不宣的哲学和流俗的哲学之间,也并不存在一条鸿沟,其基本原则和基本结论,也并非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至多在论证方式上有所不同而已。诚然,在他原先未公开发表的手稿中,有些论点,若加以逻辑的推演,则可以得出接近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的结论,这就排除了上帝创世的作用。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例如,在其有关逻辑的残篇中,有一条关于存在的定义的论述,说到存在就是能与最多的事物相容的,或最可能的有,因此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同等可能的。罗素认为,照此推论下去,则这世界就可以是凭定义就自身存在而无需上帝的天命,这就落到斯宾诺莎主义中去了。其实,即使在未发表的手稿中,莱布尼茨也从未明确地作出过唯物主义的结论;而在公开发表的哲学中,也未尝不包含某些论点,如果把它逻辑地贯彻到底,就可得出和他自己宣扬的唯心主义相抵触的结论。因此,不能说他未公开发表的哲学和他公开发表的哲学有什么本质不同。他的整个哲学本来就是包含着各种矛盾的因素,应该作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


我们看到,就莱布尼茨哲学思想发展过程及其定型后的整个体系来说,是在一度接受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之后又抛弃了唯物主义,转而在与唯物主义的斗争中发展成了一套唯心主义的体系。他的唯心主义,如他自己所说的,是要把经院哲学所讲的实体的形式之类的东西重新召回,并大力论证上帝的存在和万能,论证这个世界是上帝所创造的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等等,在一定意义下的确是经院哲学唯心主义、僧侣主义的一种复辟,是软弱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献媚讨好的表现,在当时整个西欧哲学阵营中,是站在和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路线相对立的妥协投降路线一边,因而就其哲学的主导方面来说是保守乃至反动的,必须予以严肃的批判和否定。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莱布尼茨所宣扬的唯心主义,毕竟不同于传统的经院哲学,是处在萌芽状态的软弱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而并不就是封建的意识形态。他所论证其存在的上帝,并不就是传统宗教中那个喜怒无常、能任意祸福人的人格神,其实也只是和其他事物的组成单位单子一样的一个单子,不过是最高的、创造其他单子单子而已,而且上帝也是必须按照理性行事,不能违背理性任意胡来的。列宁在论到亚里士多德的神的观念时曾指出:当然,这是唯心主义,但比起柏拉图的唯心主义来,它客观一些,离得远一些,一般化一些,因而在自然哲学中就比较经常地=唯物主义。莱布尼茨的唯心主义和上帝观念,比起经院哲学的来,似乎多少也有类似的情况。再如拿他的前定和谐和所谓乐观主义的观点来看,当然,这也是唯心主义、僧侣主义的荒谬理论,并且历来最为人所诟病,如伏尔泰在其小说《老实人》中就对它作了极辛辣的讽刺和嘲笑,早在莱布尼茨最初发表这观点时就也受到如培尔等许多人的批判和反驳。这种前定和谐当然只能是上帝的奇迹,而且是最大的奇迹,是为宗教迷信张目的。但同时也要看到,莱布尼茨其实是要拿前定和谐这个唯一的最大的奇迹,来排除其他的一切奇迹。他就说过:我不愿我们在自然的通常过程中也不得不求助于奇迹。又说:说上帝平常也老是施行奇迹,这本身也就是荒唐无稽的。一劳永逸地假定了前定和谐这一最大的奇迹之后,莱布尼茨就主张对一切事物的自然过程必须就其本身来寻求合理的自然的解释,实质上是肯定每一事物都按照其本身已前定的固有规律而自己变化发展,从而排除了上帝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具体干与。这和自然神论肯定上帝作为世界的最初原因或第一推动力产生或推动了世界万物之后,世界万物就按其本身的规律而运动变化,不再受上帝的干与的主张,至少是相似的。我们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一再指出过自然神论是在当时条件下摆脱神学而宜扬唯物主义的方便途径,并把它看作唯物主义的一种形式。莱布尼茨的哲学体系当然是唯心主义而不能说像自然神论一样也是一种形式的唯物主义。但就其前定和谐学说与自然神论有某种相似之处这一点来看,能否说它也是在唯心主义的体系中隐藏着或偷运了须按世界的本来而目来说明世界的唯物主义观点呢?甚至那种显然为现存的腐朽封建统治涂脂抹粉的乐观主义思想,我们也要看到,它在另一种意义下也还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前途具有希望和信心的表现,而不是完全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封建统治阶级所宣扬的宗教观念毋宁是把这个尘世看得一片阴暗,宜扬禁欲主义来教人弃绝现世生活而把希望寄托于来世,也并不把这世界看作是什么最好的世界而抱乐观主义思想的。普鲁士王后是会因莱布尼茨的学说使她得到暂时的安慰而感到中意的。但她如果真有点哲学眼光而能看到她所属那个阶级的前途和命运,也未必真的会相信这个世界对她来说是个什么最好的世界。当然,我们说莱布尼茨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也包含有上述这些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并不是要以此来否定或减弱他的哲学体系主导方面的保守性和反动性,只是要借此来表明他的哲学毕竟不同于完全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经院哲学唯心主义,还是属于新兴资产阶级思想的范畴;但它和当时已产生并已得到相当高度发展的西欧其他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的唯物主义比较起来,则是站在资产阶级反封建革命路线的对立面,而代表了一条向封建势力妥协投降的路线,因此不仅大大落后,甚至是倒退了。


就莱布尼茨哲学的总的体系来说,不仅是唯心主义的,而且也是形面上学的。首先他为了要找到一种构成事物的最后单位,就企图撇开量而单从质着眼来寻求一种不可分的点的思想,就是把事物的质和量加以割裂的典型的形而上学思想。这也是使他从唯物主义走向唯心主义在思想方法上的一个关键之点或失足之处。任何真实存在的具体事物总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把两者割裂开来就必然难免由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而陷人唯心主义的虚构。莱布尼茨的单子正是这种情况的显著例证。其次,由于他的这种形而上学思想方法,也使他把单子看成彻底孤立的而否定了事物的真正的普遍联系。他虽然又提出连续性的观点试图来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并把不可分的点连续性结合起来,但他的企图是不可能完成的,这种结合也只能是虚假的。因为已被人为地彻底孤立起来的单子就不能与其他单子有真实的联系或相互作用,他所设想的连续也就只能是他在思想上的一种抽象的、武断的肯定,始终未能真正解决连续性不可分的点的矛盾问题。再次,由于他片面地强调了连续性,就否定了自然界的飞厥,这显然也是只承认渐变而否认突变,即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的形而上学思想。最后,他的前定和谐学说,尽管如我们以上所分析,可以暗含着接近自然神论的思想而有某种积极意义,但就这种观点本身的主要方面来说,是把世上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看作已由上帝预先决定的宿命论,不仅是唯心主义的,也正是典型的形而上学思想。


可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莱布尼茨在与机械唯物主义作斗争时,的确也抓住了这种机械唯物主义的一些形而上学的局限性并发挥了一些可贵的辩证法思想。


首先,他正确地看到了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实体的本质仅仅归结为广延性就无法说明事物的自己运动,把物质与运动割裂开来了,并因此而提出了构成事物的单子本身就具有,是由于内在的原则而自己运动变化的思想。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莱布尼茨通过神学而接近了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的(并且是普遍的、绝对的)联系的原则。这显然是包含着辩证法因素的,因此列宁又说:大概马克思就是因为这一点而重视莱布尼茨。


其次,莱布尼茨也抓住了机械唯物主义由于把物质的本质归结为广延而把物质本身看作仅有量的规定性而无质的区别这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并因此提出单子及其所构成的事物本身就各自具有不同的质的思想。虽然他自己也有妄图撤开量而单只考虑质的另一种片面性,但肯定世界万物的质的多样性,并肯定每一单子由于其内在原则欲望的推动而在质的方面有变化发展的思想,也还是有辩证法因素的。


再次,莱布尼茨明确提出了连续性不可分的点的矛盾问题,并力图以自己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抓住了机械唯物主义各执片面的形而上学局限性而企图加以克服。虽然如上所说他也并未能真正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但他因此而提出的每一单子都由于其知觉而反映全宇宙,以及各自独立的单子又构成整个连续的序列等思想,实际上还是包含着关于个别与一般、部分与全体、以及间断性与连续性的对立统一的观点的。正是针对着这一点,列宁指出:这里是特种的辩证法,而且是非常深刻的辩证法,尽管有唯心主义和僧侣主义。此外,在认识论问题上,莱布尼茨也还是有些辩证法思想,我们将在以后再作论述。总之,莱布尼茨的哲学,虽然总的来说是个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体系,但确包含有较丰高的辩证法因素。这和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比较起来,虽然程度上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和黑格尔比起来,莱布尼茨的辩证法思想不是那么自觉和系统,但性质上还是一样的。这是因为从莱布尼茨的时期直到黑格尔的时期,德国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并没有根本改变,他们的哲学也都是德国软弱资产阶级既要向封建势力妥协投降,又还是有求自身的发展的进步愿望这样一种矛盾地位的反映,只是发展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因此莱布尼茨理应被看作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

喜欢wangguoto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