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刘以栋:美国产业变化

送交者: 雨地[♀★★*空谷幽兰*★★♀] 于 2022-01-17 11:29 已读 5247 次  

雨地的个人频道

+关注

按:




当今美国社会存在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经济、政治和环境变迁等许多方面。本号特约作者刘以栋撰写了一个系列文章,深入探讨美国社会问题的内在根源。这是该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内容。




正文:




美国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有一个网站显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四个国家分别是,俄国(1,709 万平方公里),加拿大(998万平方公里),中国(970万平方公里),美国(937万平方公里)。这里的面积包括陆地和水域。还有一个网站显示,这四个国家的面积分别是,俄国(1709 万平方公里),加拿大(998),美国(983),中国(960)。我以前记得中国土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跟后一个相符。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和美国土地面积不相上下。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世界主要大国的耕地面积。世界耕地总面积是1575万平方公里,印度是175万平方公里,美国是165万平方公里,俄国是125万平方公里,中国是108万平方公里,占世界耕地总面积 6.89%。


 


现在我们比较一下世界人口。中国人口 14.4亿,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人口 18.47%,印度 13.8亿,美国 3.3 亿,印度尼西亚 2.7亿,巴基西坦 2.2亿。这样就对应了“中国用世界上 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这一奇迹。


 


美国土地面积大,人口相对少,所以美国是世界第一农产品出口国。根据2019年农产品出口总额算,美国出口总额是 1183亿美元,荷兰, 790亿美元,德国 ,708亿美元,法国,680亿美元,巴西,554亿美元。中国和印度都生产大量粮食,但是因为人口多,农产品出口额不是很高。


 


美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玉米,大豆和麦子。世界上其它国家的主要农产品出口,中国主要出口鱼,印度尼西亚主要出口棕榈油,泰国出口大米。


 


美国土地面积大,气候不是太极端,适合农业生产。加拿大和俄国虽然土地面积大,但是天气比较冷,植物生长时间短。中国土地面积也很大,但是许多地方缺水,不适宜种植物。美国气候适宜,水资源比较充足,所以适合农业生产。


 


当年英国往美国大量移民,也是看中了美国这片土地,可以大量种植农作物。


 


美国早年的主要产业,就是农业。大批美国人,以前都是在农场工作。美国前总统卡特,以前就是农民。他在父亲去世以后,从美国海军退役,在家里的农场种花生。美国前总统杜鲁门,也做了很长时间农民。杜鲁门的父亲在期货市场赔了钱,回去做农民,把在外地打工的杜鲁门叫回去做农民。杜鲁门直到他父亲去世以后,才离开农场,不再做农民。


 


做过农民的美国总统不仅仅只有杜鲁门和卡特,其他农民总统还有前总统林肯、老罗斯福(Ted Roosevelt)、约翰逊(LBJ)、克林顿和小布什。早期的农民总统还有华盛顿、亚当斯和杰斐逊等。


 


归根到底就是一条,美国早年是一个农业国,大部分人做农民


 


做农民很辛苦,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体力。体力包括农民自己的体力,他的老婆孩子的时间和体力投入,还有农民使用的牲口,譬如牛、马、骡子等。


 


农场产值低,还必须面对恶劣天气的破坏,所以做农民很辛苦。戴尔-卡耐基曾经在他的书中详细介绍了他父母和他本人在农场的艰辛。


 


我曾经听过罗杰斯(Jim Rogers)的讲座,他跟大家说,在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年轻人现在愿意做农民。他说,全世界的农民都面临老龄化问题,所以他担心世界未来可能有粮食危机。


 


美国1930年代的干旱,1940年代的二战,以及拖拉机的普及,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场,去工厂当工人。


 


1945年8月,二战结束。当时美国有一千六百万美国士兵参战,占美国人口的 11%,其中八百万人在海外。二战以后,只留一百五十万军队,剩下的一千四百五十万士兵,平均年龄23岁,在18个月内,必须回国转业。


 


面对大量的转业军人,美国政府在杜鲁门总统的领导下,采取宽松的财经政策,鼓励超前消费、鼓励就业、鼓励贷款、鼓励建房和买房,带来了美国经济和工业的蓬勃发展。从那个时候开始,美国给世界留下了繁荣富强的景象。很多军工企业,都转为民用生产工厂。


 


从1945年到1970年,可能是美国遥遥领先世界的时期。汽车,家用电器,住房和教育等,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战后出生的一代,就是现在闻名的婴儿潮一代。婴儿潮一代出生时间在 1946年到1964年之间,他们是二战以后出生的一代,对美国政治和经济的印象深远。关于美国婴儿潮一代对美国的影响,我会单独写文章介绍。


 


1990年以后,因为国际贸易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美国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是虚拟的、数字化的和以信息为导向的,不再专注于农业或制造实物产品。


 


即使是那些生产实物商品的公司或提供人力工作服务的公司,也越来越多地使用信息产品和其它方面的技术。这些元素将对未来哪些传统企业能够生存、哪些护城河将持续下去以及哪些新公司将取代现在的公司、以及未来世界十年或二十年后的样子,产生巨大的影响。


 


技术变化对商业世界的影响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基于信息产业的商业模式的卓越盈利能力


 


美国现在按市值排名的十大公司是,1)苹果,2)微软,3)谷歌, 4)亚马逊,5)特斯拉, 6)脸书(Meta),7)巴菲特的哈撒韦,8)英伟达, 9)维士卡(Visa)和 10)摩根大通银行。


 


在这十个最大的公司里面,只有特斯拉真正属于实物生产公司,但是也是高技术产品公司。英伟达是生产芯片的公司,但它是非常高端的技术公司。哈撒韦里面包括一些实体企业,但是哈撒韦本身却是投资公司。


 


这些高科技公司的增量生产成本低,相对容易扩展,并且能够看到利润率随着业务的扩展而上升,而不是收益递减;


 


高科技公司扩展规模非常容易,脸书和谷歌从一亿用户增加到两亿用户,或者三亿用户,不需要增加多少厂房和设备,也不需要增加多少员工,可能增加一些计算机服务器就可以了。微软增加用户,只需要复制一下软件,不需要什么额外成本,这就是这些公司市值非常高的原因。


 


特斯拉需要生产实体汽车,所以它的高市值可能难以持续。


 


随着高科技公司的成长,它们对额外资本和更大工厂的需求不大。它们只依赖相对较少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程序员,而不是大量的手工工人或非熟练工人。


 


我们现在来看看美国市值最高公司的职工人数。


 


1)苹果,15万4千人,2)微软,18万1千人, 3)谷歌, 14万人,4)亚马逊,130万人,5)特斯拉,7万1千人,6)脸书, 6万8千人,7) 哈撒韦(Bershire Hathaway), 39万人,8)英伟达,1万1千人,9)维士卡,2万人, 10)摩根大通银行,25万5千人。


 


这里我们看到,亚马逊的员工最多,130万人,这是因为亚马逊现在有零售商店,需要雇用比较多的员工。同时,亚马逊的仓库需要有人发货,邮寄物品,这样需要雇用一些底层员工。


 


哈撒韦雇用人多,是因为哈撒韦下面有一些实体企业,需要雇用一些产业工人。


 


摩根大通银行有很多分行,自然需要雇用一些人站柜台。这些人一般都是按小时付工资的。


 


特斯拉生产汽车本来需要很多员工的,但是现在特斯拉汽车厂大量使用自动化生产,所以也不需要雇用很多产业工人。


 


高科技公司靠高质量精英员工,低成本扩大规模等因素,不仅有可能创造出巨大的赢家并挫败其对手,而且它们对美国整体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这一事实是,随着技术和信息在商业中和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企业对普通劳动力变得不那么需要了。


 


一百年前,美国是农业强国,农业是高度劳动力密集型的。因此,大量非技术工人受雇于美国农场,尤其是在美国南方和美国中西部。


 


随着机器驱动设备的发明,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了。大量因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出现和广泛使用,而流离失所的美国中西部农民,前往生产新发明的汽车和家用电器的工厂当工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洗碗机等家用电器进入了普通美国家庭。


 


所以,那些从一个领域流离失所的人,在另一个领域找到了工作。


 


时间快进到21世纪。这些工人及其后代从转移的行业又失去工作,这一次是因为国际贸易带来的廉价进口商品。很多国家的劳动力便宜,所以他们生产的物品也便宜,这样很多商家直接从国外进口物品和配件,减少依赖在美国的的产业工人。譬如,苹果手机就在中国生产,使得苹果能够低成本生产出高质量手机。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生产自动化



特斯拉虽然生产汽车,但是因为大量使用自动化设备,所以它只有7万多员工。


 


同样是生产汽车,福特公司有18万6千员工,特斯拉只有7万1千员工,不到福特公司的一半。而福特公司的市值是 1006亿美元,特斯拉的市值是 1.05万亿美元,是福特的十倍。这非常明显的显示,人多不重要。


 


可怕的趋势是,福特也在搞自动化,大量进口配件,削减员工。福特公司2005年是30万人,到2020年却只有18万人。配件和物品进口,加上自动化,在不断的挤压美国产业工人的生存空间。




随着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它的技术产业—-在信息、人工智能、通信和娱乐等领域正在快速上升。


 


如上所述,科技公司可以增加产量和销售额,而没有按比例增加雇用工人数量。


 


乐观主义者说,“总会出现一些对劳动力的新需求”(就像 1920 年到1970年间制造业所做的那样)。


 


但是,第一,在新兴的科技行业中,你看不到迹象它们需要雇用大量员工——他们本来就不是劳动密集型的。


 


第二,技术行业需要的工人通常是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不是那些从制造业中失去工作机会的人。


 


第二个原因尤其令人担忧,因为美国的公共教育质量在不断下降(虽然服务业仍然可以增加就业机会。)


 


我们需要担心,制造业不再需要的工人将来会在哪里找到工作。对于那些向政府寻求解决方案的人,最有可能的答案是旨在保证每个人都有基本生活工资。但是政府能否负担得起,支持越来越多的失业工人及其家庭?


 


现在让我们看看美国雇人最多的十个公司。


 


1)沃尔玛,220万员工,零售业,


2)亚马逊, 130万人,零售业,


3)克罗格(Kroger),50 万人,杂货店,


4)家得宝(Home Depot),40 万人,房屋装修物品零售,


5) 哈撒韦(Bershire Hathaway), 39万人,联合公司,


6)目标商场(Target),36.8 万人,零售业,


7)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35.2万人,科技公司


8)星巴克,34.6万人,咖啡店


9)联合健康公司(United Health),32.5万人,医疗保险服务


10)联邦快递,32.4 万人,快递公司。


 


在上面美国雇用人数最多的十个公司中,只有IBM和哈撒韦还有一些物品生产。IBM生产一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也提供一些咨询服务。哈撒韦包括汽车保险公司,石油化工公司和其它一些物品公司。其它的8个公司都是不同程度的服务公司。




制造业全球化外包


 


美国需要服务公司,需要高科技公司,但是它也需要真正生产物品的公司,譬如生产汽车,家用电器等公司。美国现在也有很多实体公司,但是很多时候它们只是美国的品牌,大部分生产外包出去,譬如苹果的手机生产,3M的口罩生产,它们都不是在美国生产。


 


物品在国外生产的好处是,便宜,市场波动的时候可以随时减少订单,也没有环境污染。但是,物品在国外生产,也转移了工作机会,导致很多美国中产家庭下滑到中下产家庭


 


高科技公司待遇好,工作条件好,但是进入门槛高,员工数量少。


 


服务公司待遇差,大部分员工没有医疗保险和退休补助,很多沃尔玛员工需要领政府食品卷生活。


 


这样就导致美国工作市场面临的问题。很多普通美国人高科技公司进不去,服务业公司养不活家人,而生产物品的公司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


 


美国政府试图引进最低工资限制,但是最低工资导致雇人单位引进自动化,或者把生产转移到国外去,最终仍然是没有工作。同时,最低工资规定导致没有经验的人找不到工作,因为雇人单位不愿意花钱培训新人。


 


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华裔候选人杨安泽(Andrew Yang)在竞选总统的时候,提出来给每个美国成人每个月发 1000美元,被人戏称杨千刀。虽然这里面包含了双重意思:1000美元和千刀万剐,但是他那种理念很可能在未来变成现实。


 


我们每天的工作,除了得到钱的回报以外,每天有地方去,有事情做,还有出色完成任务的那种成就感,都不是政府救济可以取代的。


 


现在美国毒品流行,很多州为了降低毒品犯罪率而把吸毒定为合法,是治标不治本。很多人吸毒和精神压抑,是他们没有事情做,人生没有意义。吸毒最终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美国产业变化造成的问题,短期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吸收体力劳动人口,长期将是美国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在自然界,低端人口直接被淘汰。在文明社会里,无所事事的人口,不仅需要社会来养着,还可以给社会带来治安问题和社会动乱。


 


美国政府的慷慨福利,不能代替工作。另外,政府的慷慨福利,长此以往也负担不起。


 


美国的产业变迁问题,并非美国所独有。世界其它国家,迟早可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跟世界许多国家相比,美国至少地大物博,科技发达,人口压力小。

喜欢雨地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