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再读《师说》,百感交集

送交者: 雨地[♀★★*空谷幽兰*★★♀] 于 2022-01-15 6:35 已读 5844 次  

雨地的个人频道

+关注
再读《师说》,对于里头的深意,好像稍微有点明白了。想读明白一篇文章,怎么这么难!我们常说小孩子学东西快,也有科学文章分析过小孩子学东西就该快,求知欲,好奇心。

我觉得跨出校门之后学东西要困难一些,部分原因是越长大越有羞耻心。苏格拉底柏拉图那个时代,他们可以大大方方讨论各种问题,当然那个时代的“前”知识也是很少的。所以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有疑问就提出来,这样可以促进思考。

书,可以让思维飞跃,也可以让人生沉淀。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她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当然,也有爱过的人。或许海应该加上一句,问过的问题。

都说现在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也是近期才明白什么叫爆炸。自己苦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人家两三百年前已经有了答案,而且深奥,而且有证明。万一遇到懂行的人,傻问题一出,不是在昭告天下,自己连最基本的科普关都没过吗?有了这层羞耻心,情愿把问题留在肚子里被时光掩埋,也不愿意说出来献丑。这样,问题就是问题,很难有答案。即便有答案,也是很遥远的事情。

我们都希望“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境界,可是现代人,面对鸿儒时,几人知道该如何面对?

看过一句话,读过一百本经典之后再来谈独立思考。我也是这两天才明白一点点。经典所以成为经典,应该是有些内容的。虽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个境界应该是读破万卷书之后才有的。读破万卷书,读懂万卷书,离不开提问,离不开傻乎乎。

《师说》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贴主:雨地于2022_01_15 6:36:15编辑
喜欢雨地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 塞翁寻马 给 雨地 沏上一壶绿茶! - 塞翁寻马 (88 bytes) 01/15/22
是的。向良知学 (无内容) - 雨地 (0 bytes) 01/16/22
詞達意又傳義才是要點 ? (无内容) - JacksonNg (0 bytes) 01/15/22
(^-^) JacksonNg 给 ywhan 端来一杯咖啡! - JacksonNg (88 bytes) 01/15/22
几个字大道理 (无内容) - 雨地 (0 bytes) 01/15/22
道理讲的也很到位。 (无内容) - 雨地 (0 bytes) 01/15/22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