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史专栏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白善烨:我经历的625和大韩民国 (6)

送交者: 长岛风[♂★★★声望勋衔14★★★♂] 于 2022-08-09 9:32 已读 5414 次 4赞  

长岛风的个人频道

+关注



48、金日成的焦躁不安

————“815之前占领釜山”,金日成甚至南下到水安堡鼓励士兵

1950年夏,洛东江战线情况告急。突破美军24师团防御而南下的朝鲜军3师团(师团长李英镐)向我军的正面发动了进攻。这是对多富洞发动全面攻击的敌军的主力部队。越过梨花岭和岛岭而来的敌军15师团(师团长朴成哲)和13师团(师团长崔容镇)也加入了其中。迎战的国军1师团在撤退过程中与5师团汇合,但连同5师团全部的兵力也不到9000人。这个规模根本达不到一个正规师团的兵力,但却和用战车和大炮武装的敌军的三个师团展开着战斗。

金日成加快了进攻的脚步。战争初期朝鲜军占领了首尔后不久,他就出现在了韩国的首都首尔。但是随着国军展开拖延战和美军的正式参战,他的焦躁不安暴露无遗。

他误以为,如果他发动战争,韩国内部会发生武装起义,同时会迎接朝鲜军。另外,他预计美军不会参战(长岛风注:受毛泽东的蛊惑)。虽然血气方刚,但仍然很年轻,不够成熟。发动巨大的侵略战争后究竟会带来什么,对此他并没有作出明智的判断。

他在首尔稍作停留后,坐着苏联产的吉普嘎斯(Gaz)-67,沿京釜线南下到了忠清北道水安堡。这一举动在于鼓舞士气。据记载,他是7月20日南下到水安堡的。那时正好是国军和美军等被逼退到洛东江战线的前夕。

金日成在人民军总参谋长姜健的陪同下来到了水安堡,主持召开了战线会议。会上,金日成指示称“8月15日之前,必须占领釜山,结束统一战争”,他甚至还表示“将把今年的光复节定为南朝鲜的解放日”。金日成展开了更加具体的作战指导,他不仅仅指示从正面展开进攻,还要求沿着山路或山脊迂回作战、试图从侧面或后方进攻。

负责在一线全权指挥朝鲜军进攻的金策随后也来到了金泉。为了在金泉执行金日成下达的指示,他使出了浑身解数。敌军甚至动用了把前线部队不断向前逼近的督战队。他们把枪口对准前线部队,对那些后退的士兵进行无条件的射击。督战队的这种残酷做法,让身处前线的朝鲜军不顾生死不断向我军逼近。

翻开历史,我曾和金日成有过各种各样的接触。我所出生的平安南道江西郡旁边的大同郡正是金日成的故乡,年轻的时候我还曾近距离接触过他。解放后他首次在平壤露面演讲时,我也在演讲现场。在民族领导者曹晚植先生的秘书室工作时,我曾和经常出入于此的青年金日成有过两三次碰面。

金日成给人的印象十分豁达,口才也不错。他发动韩国战争入侵韩国后,在首尔做了短暂的停留。奇怪的是,当时李承晚总统居住的景武台并没有受损。整个建筑物也保持了原样,里面的家具等物品也未受损。后来中共军占领首尔后的1·4撤退当时,景武台受损严重。从这点来看,这也算是他的一大特点。那他为何会让景武台保持原样呢?

听说战争期间,朝鲜完好地保管着他们曾拥有的文物。朝鲜在被国军和美军等展开的反攻击退,并交出了平壤逃跑当时,朝鲜仍带上了古书、瓷器和佛像等过去王朝时代的文物,并将它们转移到了江界(以前的中江镇)。他们把这个过程自称为“临时的、有组织的、战略性的撤退”,并引以为豪。

也许是金日成觉得应该善待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所以他才让李承晚总统的官邸景武台毫发无损地保持了原样?其中的具体原因不得而知。即使有这样的心,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历史的罪人。因为他发动了韩国战争,给韩民族带来了无法抹去的巨大伤痛,同时也让祖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大量消失。他算是历史上的千古罪人。

8月上旬,我们在多富洞布阵,并正式开始了防御作战。而此时,金日成的焦躁不安达到了极点。在1师团负责的防御正面抓获的朝鲜军俘虏告诉了我们实情,他说“8月15日之前占领釜山的计划落空了,所以我们得到指示,要求届时至少得占领大邱”。在督战队的枪口面前,朝鲜军和在韩国境内强制征集的“义勇军”开始了顽强的进攻。建立高丽国的王建曾在八公山和水岩山等地与后百济的势力对峙。王建对甄萱展开的同族相残的战争再次在这里激烈地上演。

◆金策
1903年,出生于咸镜北道鹤城郡。儿时移居到了中国延吉,1940年在东北抗日联军与金日成结识,之后一起共事。1936年,他加入了组织祖国光复会的活动。东北抗日联军进入苏联重新整编成苏联远东军88国际旅团后,他在那里也曾与金日成共事。当时,他受到了金日成同级别的待遇。后来成立了朝鲜政府后,他曾担任过朝鲜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副总理兼产业相等,成为了朝鲜政府的核心人物。他以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参加了韩国战争,兼任战线司令官。1951年1月30日,因心肌梗塞在平壤去世。死后,他被追封为“共和国英雄”,金策市(旧城津)、金策制铁所和金策工业综合大学等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49、国军和美军被连在了一起

—————距离X-Y轴线的交汇点倭馆180公里处的洛江线防御线完成

1950年8月12日,随着朝鲜军继续展开猛烈的攻势,我们1师团开始以团为单位构筑新的防御阵地。这时,突然接到了位于大邱的美8军司令部的命令,内容是要求挺进师团司令部西侧的“303高地”。这里是由我们1师团的15团负责防御的区域。 美8军还附言道“师团长必须亲自前往”,与负责防守倭馆地区的美军1骑兵师团进行接触。我带着15团团长崔荣喜大校和参谋一起前往了303高地。美军已经部署在了那里,负责人是美军1骑兵师团8骑兵团2大队长哈罗德·约翰逊(音)中校(照片),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约翰(音)”。他说“因为是(美国和韩国)双方师团相邻的地方,所以应该相互派遣一个小队到对方去”。

约翰逊中校说,在韩国和美军的小队之间还需要有电话线连接。对此,我感到很好奇。

刚好到了午饭时间,随同我一起来的参谋团队和美军方面的约翰逊中校等负责人一起坐在了树下。约翰逊中校拿来了几盒C口粮(美军紧急食品)。吃饭时约翰逊中校向我们讲述了其中的原因。
  
韩国国军1师团负责的多富洞和美军1骑兵师团负责防御的倭馆地区位于美军8军司令官沃克设计并部署的洛东江防御线(Walker line)上,也就是前面谈到的X线和Y线交叉的区域。X线由美军负责,涉及的区域包括倭馆到咸安一带;而Y线由国军负责,涉及的区域包括倭馆东侧到浦项一带。因为该区域刚好在两条战线的交叉点上,所以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在五常中学时,是用据点防御组建阵地,但转移到多富洞后,防御正面稍微有所减少,所以美军的X线和国军的Y线从“线防御 (line of defense)”的概念出发,组建了阵地。尽管如此,部队与部队之间仍然存在空隙。美军之间的空隙并不是问题,因为双方能够进行很好的交流。同样地,Y线上的国军和国军之间也不存在大的问题。但是,美军和韩国军相接的协助点很有可能出现问题。因此,倭馆303高地成为了朝鲜军窥视的软肋。不过,如果X线和Y线的交叉点衔接缜密,不存在漏洞,那么整条长达180公里的洛东江防御线就会连一起。换句话说,这就会形成韩国和美国的共同战线。

最近,韩美联合作战这一说法也经常出现在媒体上。多富洞战斗之前,在撤退到江汉以南的过程中展开的拖延战里,韩国军和美军也曾偶尔展开过联合作战。但是,那些都是零星的、分散的、视情况而展开的即兴作战。然而,在展开多富洞战斗之际,在国军和美军的防御线交叉点处相互交换部队的做法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标志着韩国和美国开始正式展开联合作战。

约翰逊中校非常平易近人。他结束了有关作战计划的谈话后,说“我想说个私事”。“什么事?说来听听”,我如此回答道。他沉默了一会儿后说道“其实我曾在仁川呆了三年”。原来二战时,他加入了菲律宾巴丹(Bataan)战斗,后被日本军抓去,关押在了仁川俘虏收容所。

他说,当时有一个日本人对他非常好,不仅多给他毛毯,还偷偷地给他拿来了充足的食物。他拜托我说“我想找到这个人,你能帮我打听打听吗”,我回答道“我也想帮你,不过战败后日本人全都撤离了韩国”。听到我的回答后,他带着一种理解的表情说“也是,应该都离开了韩国”,但是他脸上的表情分明地写着遗憾和失落。战争中经常发生着这样的故事。虽然是人和人之间相互持枪进行战斗,但另一方面,也有以美好的缘分相识,最后又不得不带着感激与遗憾分离的情况

后来我和约翰逊走得更近了,他会真诚地倾听我的痛苦记忆,也会分担我的伤痛。后来,他甚至当上了美军陆军参谋总长(1964~1968)。最后,我和约翰逊交换并派遣了小队。美军的一个小队进入到了国军1师团15团防御区域,而我们1师团的一个小队部署给了美军。这条虽小但坚实的链条将韩国和美国连接在了一起。虽然只交换了一个小队的少量兵力,但我深信,强大的美国会和韩国并肩作战,共同参与战斗。现在剩下的事情就是阻止敌军的进攻。接着还要展开强烈的反击,收复我们的故土,这种决战的意志也变得更加强烈了。不知不觉,我的思绪越过了洛东江,经首尔飞向了平壤。





50、如乌云般袭来的危机

————美军送来的3.5英寸火箭炮……再也不用惧怕坦克了

防御线正在发生动摇。虽然和美军的连接点十分合理,但面对拿出强大的兵力和火力向我们发动猛烈攻势的敌军,连接倭馆~浦项的Y线最西侧的国军1师团防御线摇摇欲坠。

连接从庆北尚州到多富洞和大邱的间接路线是敌军集中窥视的进攻路线。尽管Y线东侧地区的国军防御线也遭受着敌军的猛烈进攻,但1师团的情况更为严重。我分别把15团、12团和11团部署在了左、中、右三路。整条防御线长达21公里。我把三个团全都派到了前线,没有额外地保留师团的预备兵力。所以如果被敌军打开了一个缺口,那根本没有预备兵力可供动员去堵住那个缺口。

1950年8月初,把指挥所设置在多富洞南侧东明小学后,危机离我们越来越近了。8月10日之后,战况更加恶化。战斗变得更加激烈了,死伤的士兵也在渐渐增多。进入中旬后,平均每天会有700人负伤或战死。每当听到师团参谋报告此事时,我都焦急万分。

8月13日,曾攻击师团左侧的美军1骑兵师团的朝鲜军3师团开始转向攻击我们1师团的15团。敌军的15师团进入了游鹤山一带,而其右侧的11团的正面则遭到了敌军13师团的进攻。我军一个团的兵力迎战着敌军一个师团的兵力。

为首先占领高地而展开的战斗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首先,最重要的是占领高地。因为高地有利于站在高处俯瞰低处的敌军并作出应对。在我军的进攻和敌军的防守下,多富洞一带的高地开始散发出浓烈的血腥味。

不过也有令人欣慰的地方。那是在随着战况一天天恶化,我的困惑也越来越强烈的时候。美军的一辆小货车(three-quarter,界于装货的吉普车和卡车之间)出现在了师团指挥所——东明小学前门。小货车经过时,灰尘被高高地扬起。它的后面载满了货物,一看就觉得很重。一名美军军官和一名下士从车上走了下来。

可能是当时太匆忙了,至今我都想不起来那位军官的名字和军衔。美军军官首先开口说道“这是一个必须亲自向师团长报告的个人提案”。他强调说“我带来了新制造的武器,准备给师团长您,同时也希望得到您的承诺”。看着他满脸认真的表情,我也心生好奇地问“到底带了什么来啊,怎么这么说”。

他们回去之后,我把5门火箭炮分配了下去,15团和12团各两门、11团一门。当时12团有两名团长,分别是金点坤大校和朴基丙大校。因为1师团在展开拖延战南下时,5师团的兵力合并到了我们师团。朴基丙大校的士兵立即用这种火箭炮取得了战果。向洛东江沿岸挺进的12团士兵俘获了敌军的四辆战车,其中一辆一点儿也没有受损。这辆战车后来在大邱展示,现在保存在陆军士官学校。

军官命令士官们从货箱里卸货。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又长又大的火箭炮。一看到它,我就发自内心地感叹道“真是不错的火箭炮!”战争爆发后我们所拥有的火箭炮都是2.35英寸的,而眼前出现了远远大于2.35英寸的3.5英寸火箭炮。

我问性能怎么样,那位军官非常自信地说“性能非常好,足以炸穿敌军坦克的铁甲”。“真的能把敌军的坦克也给炸毁吗?”,我再次问道。他非常坚定地回答说“那方面你根本不用担心”。

听到他如此回答后,我感到更加好奇了。我要求“我想看看它的炮弹”,他说“装在那后面了,不用担心”。但是面对我要求把炮弹带过来看一看的请求,他说“为了安全,我没法儿把炮弹拿到师团长您面前来看”。但是,军官叮嘱我说“千万不能把这个火箭炮落入敌军的手中”,“希望您能坚决地保证这一点,务必要进行彻底的管理”。

他们回去之后,我把5门火箭炮分配了下去,15团和12团各两门、11团一门。当时12团有两名团长,分别是金点坤大校和朴基丙大校。因为1师团在展开拖延战南下时,5师团的兵力合并到了我们师团。朴基丙大校的士兵立即用这种火箭炮取得了战果。向洛东江沿岸挺进的12团士兵俘获了敌军的四辆战车,其中一辆一点儿也没有受损。这辆战车后来在大邱展示,现在保存在陆军士官学校。


51、艰难地逃过一劫

————有胆识的崔荣喜大校

在战线上,偶尔会出现来自美国或联合国的战地记者。能够见到一些来到曾经发生主要战斗的现场进行详细报道的记者们。当时,韩国国军利用从美军那里新获得的3.5英寸火箭炮,抓获了朝鲜军的四辆战车,这算是当时的一大新闻。

要说是新闻,也算是新闻。一看到T-34战车就心生畏惧并逃跑的国军漂亮地拿下了敌军的坦克,所以自然就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记者们可能是通过在这种火箭炮和T-34战车的比较中得出了我军可以在洛东江战线上展开反击并向北推进的期待感。

听到这一消息后,来自印度的联合国韩国委员团代表罗亚尔(音)大校、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记者艾恩·莫里森(音)、《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记者克里斯托弗·伯克尔利(音)乘坐小货车来到了现场。但不幸的是,他们在接近现场的途中,反战车地雷爆炸,最终他们三人全都因此丧命。

在一线部队后方,没有或严重缺乏可支撑其部队的预备兵力,所以看着每时每刻变化的战况时,我都非常焦急。此时,1师团15团方面表现出了不安。敌军一开始想在美军守卫的倭馆方向展开攻势,但后来采取迂回作战,攻击了15团的正面。在15团身后,仍然没有预备兵力。如果它的正面被突破,那会出现难以承受的后果。因为敌军突破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导致战线的全面崩溃。

从电话线里传来了紧急的报告,内容是在15团的一个大队负责的地区,敌军占领了洛东江江边的328高地。听到这一消息后,我如坐针毡。我驾着吉普车,火速赶到了距离师团指挥所不远的15团指挥所。我首先找到了团长崔荣喜大校。

“呀,崔大校在哪儿?现在情况怎么样了?”,我用几乎接近嚎叫的声音一边问一边走进了15团指挥所。坐在里屋的崔大校正慢腾腾地站起来。他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的父亲在钟路经营布匹店。生长在这样一个幸福的环境里,他总是很有闲情。另外,他还是一个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具有沉着冷静性格的人。再加上,可能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富裕的环境里,所以他比较享受生活本身。其中的代表事例就是,即使在战争中也经常一边设置屏风、保持“格调”,一边吃饭的习惯。我进去时,他正好在他一直喜欢的屏风前吃饭。

但是他好像也是刚听到了消息。他赶快放下勺子,和我一起来到了15团指挥所外面。我们看到了正在撤退的士兵们,战线正在向东南方的巢鹤山方向逼进。我的表情是“出大事了”,相反,崔大校的表情却很泰然。

不一会儿后,炮弹突然开始掉落在正撤退的15团兵力面前。掉落在眼前的炮弹使得士兵们无法继续撤退。崔大校指示炮兵队,命令用57毫米反战车炮向士兵撤退路线的前面发起炮击。趁着士兵们停住时,崔大校快速跑到前面,下达了反击命令。

情况还不仅仅是这样。不知从哪儿突然出现了一个大队的我军兵力。这批新出现的兵力与正在撤退的士兵们一起开始奋力反击。我完全不知所措。因为在15团后方,根据没有事先准备的预备兵力。我问道“这到底是哪儿来的部队?”崔大校看了我的表情后,挠头向我道歉。他说:“师团长,很抱歉。因为团预备兵力实在是不够,所以我没向上级报告,直接把人事负责人派到大邱,单独集结了兵力。”不按人事系统来集结兵力是违反规定的做法,但是崔大校同时也解释道,他把自己率领的3大队派到师团右侧的11团,发现预备兵力出现严重不足后,他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权宜之计。所以,我也没理由非得责备崔大校。

和其它任何一条战线一样,328高地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地方一旦被突破,很难有回旋的余地。但是15团通过在两天内展开彻底的反击,重新夺回了328高地。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心想“这简直太幸运了”。但是,我也不能因此而表扬违反规定的崔大校。

现在回想起来,崔大校的闲情非常不同寻常。战争中设置屏风吃饭的闲情、在正在撤退的我军前方发动炮击后挽回了险些被歼灭险情的睿智、背着他人悄悄准备的预备兵力……闲情总是只适合那些具备了懂得享受闲情资格的人。因为这样一位懂得闲情的崔大校,在这个漫长且酷热的夏天遭遇的战线危机算是逃过了一劫。

◆战地记者希金斯
是众多报道韩国战争的外国战地记者中最被熟知的一位。她以一名女性记者的身份参加了韩国战争的报道,通过充满现场感的新闻,向世界人描述了战争的真实惨状。1951年,她成为了首位获得普里策(Pulitzer)奖的女性获奖者。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等最高美军指挥们也是她经常采访的对象。除了希金斯以外,还有英国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首相的儿子蓝道夫(Randolph)等多国战地记者奔波在战争的炮火之中。


喜欢长岛风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