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华茶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越南咋就抢了中国的风头?

送交者: 长岛风[♂★★★声望勋衔14★★★♂] 于 2024-02-29 11:06 已读 10110 次 14赞  

长岛风的个人频道

+关注
最近美国人工智能公司的大V—英伟达宣布,将要在越南建厂,英伟达的创始人之一是台湾出生的黄仁勋,按照目前两个中国的现实,还算是与大陆有着一些血脉关系,但为啥老黄不选择在中国建厂而选择去了越南呢?当然这里面除了经济考量,还有决策方面的因素,美国公司通常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即便是董事长CEO,也不能像某国家一样,小学毕业生清场式的全方位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指挥。。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非常看好越南这个民族。其实这个看法最早起源于十几年前去越南的一次合作机会,当时美越关系恢复邦交正常化不久,美国政府对越南勇于进行政治改革和转型市场经济非常赞赏,同时对越南政府积极配合寻找归还越战中死亡的美军遗体和残骸非常感谢。两国关系迅速升温,展开了一系列的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双边合作,打开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局面。所谓“改革开放”,说白了直接点就是向美国开放,不再把美国视为仇人,而且在一系列的外交问题转为支持美国的立场,勇于站在道义一方。正如几年前越南总理公开坦诚的那样:“我们(越南)要成为美国那样的国家”。

其实越南与美国的关系在过去一直不错,无论是保大王朝时代,还是后来胡志明的越南独立同盟(越南共产党前身),都曾与美国有着良好的友谊关系。山羊胡年轻时曾经泡过一段纽约,对美国的社会制度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赞赏不已,甚至在二战中山羊胡的越盟与美国是共同抗击日本的战友关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有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美越关系的恶化始作俑者是法国二战后的奥里奥尔政府,这个工人国际法国支部的书记在1950年联合国出兵救援韩国的问题上作梗,以法国支持联合国作为交换筹码,要挟美国在越南独立问题让步于法国,最终导致了美国卷入十几年的印度支那战争。公平地说,美国在近代历史上从没有战败过,在越南算是头一次栽了面。但明眼人都知道,美国越南战争的失败是政治的失败,是国内反战导致的失败,军事上打败美国的地球上还真找不出一个。越南虽然算是打败美国,也是世界上的唯一一个,但是很少听他们就此吹大牛逼,不像它的那个北方邻居,朝鲜战场明明死伤百万,监军太子都命丧黄泉,最后不得不恳请美国停火,按照美国的条件乖乖签字,就这结局还整天在国民面前大言不惭自称“伟大胜利”,岂不是让真正打败美国的越南人笑掉了大牙?再说,除了中国自己,这个“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全世界还能找到第二个国家认同吗?

其实我在越南时就有一个问题,十几天里几次话到嘴边但一直憋在肚子里没敢问(担心破坏双方的友好气氛):美越战争十几年中越南死了200万人,你们难道不记恨美国吗?前几年我在一篇报道中看到CNN记者在河内大街上问了这个问题,回答问题的是几个越南年轻人,他们告诉CNN记者他们的教科书是这样说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为越南的独立自由奋斗牺牲的父辈,但我们不应该怀有狭隘的报复心理,而应该勇于跨越过去,为越南的光明未来与美国恢复了传统的友谊,与世界各民族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这就是越南今天的对美政策。越南人说的没错:一个满脑子冤仇和报复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靠煽动百姓的仇恨来维系凝聚力的国家是不会有未来的,不信?请看巴勒斯坦上蹿下跳的蛤蟆丝,你觉得加沙会有美好的未来?你觉得巴勒斯坦这个民族会有希望?你们觉得穿拖鞋的胡塞匪徒会有明天?

对美开放三十年多年来,越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增长最快最活跃的经济体之一,外资争先恐后地涌入越南,外贸订单应接不暇,相比1986年,越南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额增加了7000%。河内一家造鞋的工厂,今年春节刚过一次性招工三千人,大批的“越南制造”进入欧美市场,越南的汽车企业也开始在美国设厂。同时,越南的文化旅游事业也蓬勃发展,大批西方人涌入越南旅游工作学习,这个曾经饱经战火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一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相比之下,越升华降,那个曾经的“中国制造”已经风光不再,从东莞这个曾让中国人自傲的“世界工场”的今天的凄惨景象可窥一斑,随着外资接二连三撤离,一个“去中国化”的前景已经初现规模。西方各国为啥如此步调一致地“反华”,其实不必说大家心里都明白——不明白的人不是你故意装傻,便是脑子真的进了水。

邓公小平有句名言:凡是与美国走的近的都富了,这句话在日本、台湾、韩国,曾经的中国,现在的越南,都得到了印证。所谓的“崛起”并不是什么神话,既不是人民勤劳,更不是什么党的领导,关键的关键是与美国的关系!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只要真诚地拥抱美国,真诚地拥抱世界,就会迅速致富,就会“神话般地堆起座座金山”(取自《春天的故事》);与之相反,仇美恨美与美国怼着干的,与老毛子勾肩搭背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谁要是不服就找一个例子给我看看。毛泽东,金日成、萨达姆,本拉登。。。

越南的崛起有着政治方面的因素,例如政治领域的改革开放(差额选举等),通过法律确保外国投资的安全,信守世贸的承诺,越南共产党对南方采取比较温和的政策,不再执行(50年代也曾经血腥过)曾经从中国学来的按比例杀人的血腥土改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越南的共产党给老百姓分了土地,但没有再通过手段把土地收归党有,所以今天越南的土地是私有化的,是可以自由买卖的,这与中国有着本质的不同。

从文化层次上说, 越南有着另外一个巨大的优势:越南曾经有过100年被法国殖民的历史,法国人经营越南虽然有着经济掠夺,但更多的是给越南引进了一些现代文明的东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例如越南人唾弃了落后的象形文字,在法国人的帮助下实现了文字拉丁化,胡志明时代又把文字彻底地“去中国化”;由于100年的殖民地,越南人在心理上很容易接受西方文化,当年我在顺化的海边看到成群身穿比基尼的少女们单纯欢快的身影,中国的女孩至今海边游泳还羞羞答答的,即便是比基尼也要在三角裤外面套一个不伦不类的裙子,从心理上为自己再筑起一道防线。中国官方历史把1949年前归为“半殖民地”,真是可笑至极:中国那叫半殖民地?如果西方国家肯化些力气搞点“半殖民”,中国何至于落到义和拳红卫兵火烧大使馆的愚昧地步?何至于今天满大街随地吐痰大小便的地步?越南也曾遭受日本的侵略,你们谁见过越南人诅咒日本?谁见过动辄抢劫日本商城砸日本汽车的撒野?又有谁见过抢购日本马桶盖的,买不到就偷的地步?中国的上海广州天津武汉大连青岛这些口岸,说殖民地太不靠谱,不过仅是租界几年到几十年而已,就这短短的租界就能让这些地区达到中国文明的天花板。。要是全国各地都有幸让洋人殖民100年,中国怕是早就笑傲亚洲乃至全球了。。

另外,越南人没有自诩“中心大国”的心理负担,文化中也不存在大国阴魂不散的问题,能够真诚平等地对待世界各国, 因此与美国欧洲日本乃至印度阿三都保持着友好关系,更容易融入世界大家庭。越南的人口也有着优势。目前人口9800万,不多不少,而且出于上升期,估计2030年会达到1.05亿。其实人口不在多,美国3亿人口,世界第一经济体;日本1亿人口,世界第三, 所以关键是人口的素质。越南干活的人多,白吃饭的人少,而且越南人口非常年轻化,国民的平均年龄仅有不到36岁;相比中国,人口红利已经吃完,老年化日趋严重,估计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接近3亿,几乎相当于美国全国人口。。韭菜不出苗,着急的不是韭菜,而是靠割韭菜获利的那些人。。。

越南也加入了世贸组织(WTO),但是越南信守了加入时的承诺,对于开放本国市场,没有采取耍赖的痞子外交手法。越南政府在政策方面也是尽量优惠外资,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外资的地位,为长期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众所周知,中国也曾走过一段亲美的历程。为了取得美国的信任,中国不惜大举入侵越南,花了海水般的银子,死了不少农村年轻人,打了一场第一次世界大战式的战争(无飞机参与的二维战争),换取了一份认怂的投名状。不幸地是,这种得来不易的成果,瞬间就被某些人的失信和痞子外交破坏的荡然无存。回顾近200年的历史,每次中国失败后复苏几十年,恢复了一点元气,新一代人又开始了自以为是的自我膨胀,为下一次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最后,真诚希望越南成为世界产业链上可靠的一环,祝愿越南人民早日跨入发达国家行列。
贴主:长岛风于2024_02_29 21:47:36编辑
喜欢长岛风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长岛风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越南在当今的形势下 - MLA10639 (432 bytes) 02/29/24
说得透彻!赞一个 (无内容) - 长岛风 (0 bytes) 02/29/24
越南🇻🇳好👍 (无内容) - Wuyueshanren (0 bytes) 02/29/24
(^-^) 花镶玉 给 长岛风 送上一盘苹果! - 花镶玉 (89 bytes) 02/29/24
哦!还是你厉害👍 (无内容) - 花镶玉 (0 bytes) 02/29/24
因为去越南很多次 - redfox (383 bytes) 02/29/24
好 (无内容) - redfox (0 bytes) 02/29/24
所言极是! (无内容) - 长岛风 (0 bytes) 02/29/24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