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南北朝禅学(中)

送交者: wangguotong[★★★声望勋衔13★★★] 于 2024-02-18 2:19 已读 4192 次 1赞  

wangguotong的个人频道

+关注

方立天:南北朝禅学(中)


慧思(公元515-577),早年出家,后投慧文,从受禅法。他专诵《法华经》,约千遍以上,造就极深。后率众南下,在光州(今河南潢川县)大苏山游化,历时十四年。后又继续南下,入南岳山弘法,世称南岳大师。慧思禅法的最大的特点是,在慧文的一心三观的基础上,提出实相观。慧思亲承慧文的传授,重视在禅修上尽力于引发智慧,穷究实相。他的实相说的要点,来源于《法华经》。实相说的结构方法,则受《十地经论》和《大智度论》的启发。《法华经·方便品》提出佛的知见,即佛照见一切现象实相妙理的知见慧解,为一切智慧的标准,强调佛的知见不仅广大深远,而且能穷尽诸法实相,即圆满把握一切存在的真实本相。实相的内涵有十项,即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注:以上详见《大正藏》第29卷第145页下。)慧思受《十地经论》解释方法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该论解释《华严经》处处都用十法来表示圆满之意,又有十如是的文句:诸佛正法如是甚深,如是寂静,如是寂灭,如是空,如是无相,如是无愿,如是无染,如是无量,如是上,此诸佛法如是难得”(注:《十地经论》卷3,《大正藏》第26卷第141页下。),受此启发,慧思也用这种方法来解释《法华经》。慧思认为表示圆满,含摄一切法。如是是表示非泛泛之谈,是肯定相、性等十项都真实不虚。《大智度论》把实相分为两类:别相各各相”(自相)实相”(共相)。如地的坚硬,水的潮湿,火的炎热,风的流动,是各自的自相,若深入本质探求,则为,为实不可得,这是四者的共相(注:《大智度论》第32卷,《大正藏》第25卷第297页中、下。)。慧思也说十如的各个方面是别相,十者都谓之是共相,并在这种区分的基础上,把别相和共相两类合称为实相。由此,慧思建立起十如实相说,并以观照实相为禅观的中心内容。慧思专精《法华》,悟得法华三昧。法华三昧就是观照《法华》所开显的实相的真理。


同时,慧思也修持四念处,即以身、受、心、法四者为止观的对象,分别念身是不净、感受是苦、心是无常、法是无我。与此相关,慧思还提倡安乐行。安乐行是安乐又容易的修行。《法华经·安乐行品》称有四种修行方法是安乐的,即身、口、意三安乐行和誓愿安乐行。所谓四安乐行,就是在禅修时远离身体、言说、意志方面的种种过关,而誓愿普度众生,引导众生走上解脱之路。


慧思在大苏山传授禅法时,智@③曾前往问学。慧思很器重智@③,常命他代讲《大品般若经》,并特别指导智@③说,《般若》讲的一心具足万行,是次第义,《法华》讲的一法具足万行才是圆顿义。《法华》所说的比《般若》更进一步,高于《般若》思想。慧思还与般若学者不同,他偏于以心法为中心观照诸法实相。这些对于后来智@③创立以《法华经》为中心的天台宗学说,尤其是一念三千圆融三谛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第五系是从菩提达摩到慧可再到僧璨。因达摩以《楞伽经》印心,故当时慧可与僧璨(注:慧可最后几年和僧璨晚年都生活在隋代,为方便起见,将他们列入北朝时代论述。)都被称为楞伽师。此系后经唐代道信、弘忍再到慧能创立禅宗,是为中国佛教信徒最多、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


菩提达摩(?-536年,一说528),自印度般海来华,经广州到建康。传说达摩和梁武帝有一段对话,梁武帝笃信佛教,问即位后所做的建寺、写经、造像、度僧等事,能积多少功德?达摩却说无功德可言。武帝对这个答复不能理解,彼此话不投机。达摩随即渡江北上入魏,在嵩、洛一带传授禅法。有传说,达摩晚年遭遇毒害而死,也有说他手携只履西归印度,即所谓只履西归的传说。


菩提达摩的禅法以壁观——安心法门为中心。宗密说: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岂不正是坐禅之法?”(注:《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大正藏》第48卷第403页下。)“壁观,是面壁而观,心如墙壁,外,诸缘不能入,内,心无不安。这是达摩传授的独特禅法。道宣对它评价甚高: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注:《续高僧传》卷20《习禅篇后论》,《大正藏》第50卷第596页下。)可见达摩禅法的影响是很大的。达摩的禅法特点在于藉教悟宗,也就是先凭借言教以启发信仰,一俟信仰形成就脱离言教。达摩禅法的具体内容是,以理入为主、行入为辅的二入四行法门。史载达摩称:入道多途,要唯二种,谓理、行也。”(注:《续高僧传》卷16《菩提达摩传》,《大正藏》第50卷第551页下。)认为成就佛道的方法只有理入”(对于教的理论思考)行人”(修行实践)两种。


关于理入,达摩说: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名理人也。”(注:《续高僧传》卷16《菩提达摩传》,《大正藏》第50卷第551页下。)“真性,即是佛性,也即空性。理入有两层含义:一是根据经教所说,深信人人都有真性,在含生同一真性的理论基础上,确立舍伪归真的信仰和决心;二是树立信仰后,通过禅定壁观,令心安定,不生分别,不再依赖经教,心与道冥符。理入即悟理,也就是悟入无自无他,凡圣等一性净之理,悟入寂然无为空性之理。悟理的关键是壁观,也就是安心。菩提达摩特别重视安心,强调将心安住一处,也就是不分别心,没有分别心,使心达到安定寂静的境界。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慧可初见达摩,诉说自己内心很不安宁,乞求帮助安心。达摩说,你不安的心拿来,我好使你安心。慧可说,不安的心无处可找。达摩即说,我已经给你安心了(注:《续高僧传》卷16《菩提达摩传》,《大正藏》第50卷第551页下。)。这个故事是说不要把心加以区别,就是安心的意义。可见,菩提达摩的藉教悟宗的实质是重禅悟,轻经教,重内证,轻语言。


关于行入四行,即有四项内容:一是:报怨行,人们对以往所作的业应有正确的认识,甘愿承受报应,毫无怨憎,并且努力修行,以显了真性。二是随缘行,人们应依随苦乐顺逆各种缘,保住真性,以渐进于道。三是无所求行,对于现实经验世界,不应有任何贪恋、追求。四是称法行称法指与理法相应,理法即性净之理空性之理。这是与性净之理空性之理相应的修行。四行是说在四种禅修实践中要做到无怨无憎,无喜无悲,无贪无求,符合理法。行入是在理入基础上进行的,并要求与壁观内证所得的性净之理空性之理相应。达摩提倡理入行入相结合,而实际上是有着理入重于行入的倾向。


菩提达摩的二入四行说,把言通宗通联系起来、统一起来,并以超越言教的悟宗为根本目的。


慧可(僧可,公元487-593),虎牢人(今河南荥阳)。少为儒生,通老庄易学,后出家。年约四十时,遇菩提达摩,即礼以为师,从学六年。禅学史籍上传有慧可雪中断臂求法的故事,传说慧可向达摩求法时,达摩告诉慧可:求法的人,不以身为身,不以命为命于是慧可就在门外立雪数宵,甚至断臂,以此表示虔诚和决心之大。精诚所致,达摩遂把四卷《楞伽经》授予了他,并鼓励说,若依此经修行,就可自行度世。慧可后到东魏的邺都,大弘禅法。由于异派学者的迫害,其说法被称为魔语。北周武帝灭佛后,慧可南下隐居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潜山县),在此传法给僧璨。后又回邺都修禅传法。


据《续高僧传》卷十六《慧可传》载,慧可承袭达摩重禅悟而轻经教的传统,是一位专附玄理、不拘文字的自由解经方法的倡导者,他的禅学思想的根本主旨是以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注:《续高僧传》卷25《法冲传》,《大正藏》第50卷第666页中。)现存慧可《答向居士来书》中的一首偈,基本上表达了他的禅学见解,体现了他专附玄理的思想风貌。偈云:说此真法皆如实,与真幽理竟不殊,本迷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观身与佛不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注:《续高僧传》卷16《慧可传》,《大正藏》第50卷第552页中。)“摩尼,宝珠。无余,无余涅槃。偈的第三、四句是说,犹如众生迷惑时,会视珍珠为瓦砾,一旦豁然觉醒,就会自知摩尼是珍珠一样,众生一旦觉悟,离开迷妄,也就立即明白自我的本性就是觉性。这是一种本性觉悟,即把自觉解释为自性觉悟,认为自我本来就是有觉性的、是觉悟的。第五、六句是肯定无明(无知)与智慧无异,万法皆是真如。偈文末尾两句是说,众生自身与佛本无差别,不必去另求涅槃境界。应当指出,慧可所奉持的《楞伽经》所讲的自觉圣智的字是指触觉,自觉是一种自我观证。而慧可把自觉解释为是不依靠别的因缘的自我觉悟,本有觉悟,自觉圣智被解释为自性觉悟的绝对智慧,可说这是一种自由的发挥。与此相应,慧可把般若性空之作为真如本体,遍于众生之中,这既为众生具有自觉圣智提供本体论的根据,又把般若性空说与佛性论结合起来。由于慧可还进一步阐扬众生的心灵即是佛、众生身即是佛、生死即是涅槃的思想。慧可这种不重言教的自由解经的方法,和直指生(众生)佛无差别的自性本觉说,凸现了达摩正传的心法,对后世禅宗产生了重大的思想影响。


僧璨的史料极少,今就托名僧璨所作的《信心铭》略作论述。《信心铭》是在佛教清净心的思想基础上,吸取道家,尤其是《庄子》的《齐物》、《逍遥》思想而成。文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注:《大正藏》第48卷第376页中。)至道,禅学的最高境界、实即人的心性的本真状态。意思是说,把握至道的最根本之点就是不作任何分别。又云:不用求真,唯须息见。”(注:《大正藏》第48卷第376页下。)不必去求真,但必须息灭各种妄见。这也就是一心不生,万法无咎。而要作到息灭妄见,一心不生,就要任性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任性合道,逍遥绝恼。”(注:《大正藏》第48卷第376页下。)“,众生本性、真性。任性就是顺从本性的自然,就是复归自然(注:《大正藏》第48卷第376页下。)这是不作分别、非有非空、无去无来的心性本然,是人心冥合至道、断绝烦恼的理想境界。这种追求心灵的原初状态、心性的自然表露,以及任运自在的自然主义的禅修生活准则,越来越为后世大多数禅师所奉行。

喜欢wangguoto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