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中国美学范畴体系的逻辑结构(4)

送交者: wangguotong[★★★声望勋衔13★★★] 于 2024-02-17 5:08 已读 3040 次 1赞  

wangguotong的个人频道

+关注

王振复:中国美学范畴体系的逻辑结构(4


气这一范畴,一般以文化哲学的身份而存有于中国美学范畴体系中,尤具生命意蕴。气范畴呈现乐生的生命诉求与审美理想,此即《易传》所言乐天知命,故不忧。李泽厚先生最早提出与论证乐感文化及其乐感为美这一学术课题。他说,因为西方文化被称为罪感文化,于是有人以耻感文化行己有耻’——原注,下同)或忧患意识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来相对照以概括中国文化。我以为这仍不免模拟罪感之意,不如用乐感文化为更恰当。又指出,人与整个宇宙自然合一,即所谓尽性知天、穷神达化,从而得到最大快乐的人生极致。可见这个极致并非宗教性的而毋宁是审美性的


当我们论述道、气、象这一中国美学范畴体系的动态三维系统时,显然是区别对待的。道,与人生道路、理性的逻各斯相系,也与人的心性等人格意义相接,道的圆满表述即为太极,且可能升华为无极,此指任何审美活动,都离不开溶渗于气、象的一定理性因素的蕴含与升华,首先在于彻底扬弃其实用、功利的一面;气,作为一个无极、太极观诞生前文化哲学的本原性范畴,其审美的文化本根意义是很强烈的。气是生命文化、生命哲学及其审美的底蕴,原本深潜于以原始巫术为主、伴随以神话、图腾的中国原始信文化的肥壤沃土之中;象这一范畴,更多地活跃于自然美与艺术审美的领域,它是一个基础性范畴,在生命的审美文化中,触及了审美的基石,大凡生命审美,一般都与现象相联系(且与人类情感、自由意志等相系)。


值得再次强调,道、气、象三者合一,是就其文化与哲学的浑整性而言的,又一分为三,其各自的文化成因与功能不一。所谓浑整性,在于三者都宗于生;所谓各自不一,在于道之生,指与气、象相系的活生生的人生及其之至理,气、象之中都蕴含着葱郁的理性即道的因素。气之生,是说气不灭而永存。象之生,是说大凡审美现象,都蕴含以生命之气而气韵生动。总之,道、气、象三者,都是人的生命之真、善、美的象征。


《淮南子》云: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而三者伤也。无疑,这里的与形(器)与相系;神的哲学至上性,又与道相系。人作为具有精神、灵魂的生命有机体,是神(道)、气与形(象)的三者合一,且都合一于生。道、气、象三者,好比人的有机生命,是中国生命文化、生命哲学及其诗性在中国美学范畴的血缘构成,也是关于中国美学范畴的光辉体现,是一种贯通于道、气、象三者的生命观而富于生命与诗性的意蕴。合一于生的道、气、象,以生为中介,而直接上接于太极,太极又归于无极。


基层建构:美学范畴群落


主要由道、气、象所构成的中国美学范畴群落,是一个个盘根错节的人文集群,错综复杂,丰湛深邃。这里难免挂一漏万,首先略说由道所构成的范畴群落。


其一,与道范畴密切相系的集群,为道范畴群落提供了一个天学背景。在中国文化及其哲学、美学理念中,天具神性、灵性、巫性、德性与知性等方面的意义,与人的命运意识攸关,凡是人力所难为、不能由人所把控的,都称为天。天命、天神、天帝、天尊、天志与天谴,等等,一般都蕴含以天的性德意蕴,天是所有这些范畴的一个中心概念:颜回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天垂象,见(现)吉凶。这里的天,指神性之天、巫性之天、意志之天,天是独立于人的权威偶像。天道、天德、天理、天则、天心、天泽、天伦、天和、天然、天乐、天趣与天外,等等,一般兼与自然、德性之天的意义相系。其中天道这一范畴,显然为道范畴的前期表述。春秋时期的所谓天道意识,是从属于天的,天为人树立了一个崇高至上而令人敬畏的榜样,天道是仁义道德的外在之神。


其二,与道范畴密切相系的,有关乎人道的一群范畴。如礼、礼敬、礼乐;德、德性、至德;仁、仁义、仁和;诚、诚信、诚笃;善、善恶、至善;心、心智、良知;意、志意、诚意;中、中和、中正、中庸;人、人道、人文、人欲,等等。还有仁、义、礼、智、信、慈、忠、孝、悌、勇、美、善、爱与敬,等等。凡此范畴,都是天道意识的现实实现,《左传·昭公十八年》云:天道远,人道迩。人道为天道所规范,有天道,然后有人道,人道从属于天道。


其三,天道、人道走向哲学与仁学,形成道范畴群落,主要有道心、道义、道德、道理、道根与道体等,有太一、阴阳、天极、人极、自然、名教、知行、体用、工夫等。《易传》云: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里的礼、义与理,都本于道。天道、人道及其相系的高度概括,便是哲学意义的道范畴。今本《老子》第二十五章云,道家哲学之道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字之曰’”,第四十二章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是,道范畴成为天地万物的本原本体,这亦《易传》所言形而上者谓之道。今本《老子》第六章则说,道者谷神也,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第十六章亦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常者,道也。


其四,从巫学、哲学与仁学之道,走向美学之道且与道范畴相契而著名的命题,主要经历了从神人以和(《尚书》)、天尊地卑”“形而上者谓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乐天知命故不忧(《易传》)到天人感应(《春秋繁露》)、无阴无阳乃谓之道(《〈周易〉正义》)、天人合一(《张子正蒙》)、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传习录》)等人文历程,都与正心”“诚意”“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传统儒家的政治教化之说相联系。


这里值得注意的,为如下三点。


《论语》记孔子之言有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之道,即伦理道德。在此前提下,才有游于艺即关乎艺术的审美,其最高审美理想,为礼乐和谐,尽善尽美。道家关于道的审美理想,亦关乎圆满道德的诉求,道的向下落实便是德。儒道两家道德观念的分野,并非一在肯定,一在否定,而是其人文内涵不一。儒家的最高道德尽善尽美,可以一仁字加以概括,仁者,合礼、合理而心性的圆满自觉,可称为意志自由;道家的最高道德审美,循道无为,蹈虚守静,此正如《庄子》所云,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道,阴阳和谐,天人合一,实即太极。太极又称太一,《吕氏春秋·仲夏纪》云: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高诱注:太一,道也,阴阳化成万物者也。此源自《老子》所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之说。道为太一,显然与前文所引《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的说法不同,这里所言之道为零,这一文本矛盾,值得考辨真伪。


天人合一之思,自古即有,而作为一个哲学、仁学与美学命题的首次提出,为张载《张子正蒙·乾称篇下》。《尚书》所言神人以和,《易传》所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庄子·齐物论》所言而万物与我为一,实指天人合一,直至北宋张载才正式提出天人合一这一著名命题,《张子正蒙·乾称篇下》有云: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这一天人合一命题,就儒者的道德修为而言,实际并未将其余的天人合一说概括在内。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命题,为《易传·系辞上》所首倡,已经包含了太极及其内含淳和未分之气的思考。时至唐代,在孔颖达《周易正义》中,提出且解读了一个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反命题,即无阴无阳乃谓之道一得为无者,无是虚无,虚无是太极不可分别,唯一而已,故以一为无也。这是说,道即太一,太一即太极;太一、太极即气;气即阴气阳气。既然太一、太极为整一之气,无分阴阳,则并非一阴一阳,既如此,便无阴无阳矣。实际上,这是孔氏接受了三国魏王弼关于道即无、道即零的哲学之思。


其次,再来略说以为基本的范畴群落。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等诸子构建其各自的学说时,一般是既说又说气与象的。气这一范畴的重要性,一点儿不亚于道与象。与道、象二范畴相比,气范畴更富于生命的本色,尽管道、象二范畴,也是充分灌注以生命意识的,然各有侧重。道范畴在历史与道德哲学领域显得很活跃,气范畴则更多地呈现为中国文化哲学与美学的本根意义,往往具有元者这一及物性。中国文化与哲学、美学,一直将气看作万类的本原。《公羊传·隐公元年》云:元者,气也。无形以始,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九家易》说:元者,气之始也。气是生命原始的存在与运化方式。气具有生命的原始普在性,这从《庄子》所言通天下一气耳这一论说即可证明。气在中国文化的身体美学与心性美学中尤为显要,中医学实际是关乎人之生命的气学,所谓四维八纲即营、卫、气、血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实际都与气相系。拙著《周易的美学智慧》曾经指出:比如太极、阴阳、生死、中和、形神、意象以及刚柔、动静等等,没有一个不与有着直接、间接的深层联系,它们或是与对摄并列,或是的派生范畴。太极为淳和未分之气;阴阳是气的既对立又互补的属性;生死者,气之聚散也;中和是气的融和浑一;形神的根元是气,形乃气之外在表现,神是气的精神升华;意象的底蕴又无疑是气,因为意象作为一个动态性的审美境界,必有灌注生气于其间,又是气之融和和流溢与气之充沛的缘故;而阳气性质刚健,阴气性质柔顺;阳气者动,阴气者静。


气作为人性、人格之学的一大范畴,始于先秦《孟子·公孙丑上》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说,在三国刘劭《人物志》一书中,气成了臧否人物的一个标准,称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


气转而成为诗学范畴,始于三国魏曹丕的《典论·论文》,其文云: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并说,徐干有齐气孔融体气高妙,等等,这里,气范畴主要指诗人、作家的才性、精神及其作品的审美气格。


在中国美学史上,以为主干,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范畴群落,可证中国美学的主流,是关于生命之气的美学。关乎气的美学范畴与命题繁多,这里只能简而言之:气象、气味、气调、气韵、气骨、气力、气格、气机、气数、气理、气体、气化、元气、精气、神气、清气、浊气、正气、风气、文气、心气、逸气、静气、阴气、阳气、灵气、生气、志气、体气、怒气、愤气与粹灵之气、阳刚之气与阴柔之气,等等,这一气的家族,意蕴深致,大化流行,构成了中国美学发展史的尤为关乎生命的节奏与韵律之美。


再者,象是与道、气二范畴并起互生的美学范畴。正如前述,从动物大象转递为人文之象,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给予中国美学的一大馈赠。《易传》有云: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这里好像没有讲到象,实际象在器与道之际。器形而下,道形而上,象则形而中也。器为具象,道为抽象,象为半具象半抽象。象作为中国美学范畴,指生命直观的审美心灵的图景、印象与氛围。它由原始神性、灵性与巫性之象转嬗而来,是诗性的思性、思性的诗性,是直观意义的天人合一、物我浑契之境。人类的审美,总体上是世界意象、人类情感与自由意志三者的移情合趣,这里不可以没有象的因素及其所构成的境界,象是审美之髓,葱郁、空灵、澄明且道契神思、气韵生动。


象作为心灵的图景、印迹、映象与氛围,始终是灵动而虚静的。象是人类生命实在的另一空灵世界,象的范畴群落,是尤其富于诗性审美的一大境域。形象、意象、气象、心象、兴象、境象、逸象、清象、观象、味象、悟象与象外之象、境生于象外等美学范畴与命题,可谓琳琅满目。由于象实际指人的心境,由象必然衍生为以境为主词的一系列美学范畴与命题:物境、情境、实境、虚境、意境、境意、清境、浊境、圣境、空境、灵境、幻境、化境、境界、诗境、画境、造境、写境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等,都是象意识、象思维与象情感的综合体现。在中国佛教美学中,实相、空相与境相等一系列范畴所表示的,指象范畴意蕴彻底消解之时的心灵之境。所谓悟空,似乎与象无涉,其实不然,悟的发生,基于感性之象,又超乎感性,遂成悟为超感性意境,缘象而悟入。悟对于象的超越,主体心灵的直觉、直观与顿悟,是象思维、象情感因素在经验、形下的长期积累、酝酿而刹那明白、突然照亮的了然与澄明。悟的意象性与真理性浑融同,不仅超感性,而且超理性,它是一种无尘心、无机心、无分别之心的刹那消解功利等欲望,无显在的概念、推理、判断,实际是一种概念、推理与判断溶渗于空境的心灵之境。


总之,道、气、象及其美学范畴群落,作为中国美学范畴体系的基层建设,可谓坚如磐石。对于中国美学而言,象是普在而渗透尤深的,正如气作为中国美学的本原范畴、道作为主干范畴一样,象范畴夯实了中国美学范畴大厦的基石。假如说,历史哲学意义的道,作为中国道、气、象这一三维结构的灵魂,文化学意义的气,是决定了中国美学范畴体系的生命底蕴的话,那么,象范畴及其意蕴,便是对于世界一切事物现象直接感悟的心灵之境,它是一种生命审美的基础,是中国美学范畴诗意地栖居于中华大地的一大精神家园。



中国美学范畴体系的逻辑结构这一学术课题,曾经困惑笔者许多年,对它的学术思考与认知,是逐渐打开的。最早笔者以为,中国美学范畴尚谈不上有什么体系,但有一个其独具的知识系统,可以表述为:中国美学范畴史,是一个气、道、象所构成的动态三维人文结构,由人类学意义上的、哲学意义上的与艺术学意义上的所构成。这三者,作为中国美学范畴史的本原、主干与基本范畴,各自构成范畴群落且相互渗透,共同构建中国美学范畴的历史、人文大厦,并由此主编且实际参与撰写了一部三卷本《中国美学范畴史》(154.7万字)。十数年后,这一看法有了改变。发现中国美学范畴群落,具有一个属于它的逻辑原点,便是冠表整个体系的无极。然而,在进一步思考、撰写著论时,主要关于无极与太极二者(当然还有其他一些问题),究竟具有怎样的逻辑联系,又困扰了笔者多年。笔者愚钝,本文仅仅提供了一个初浅的学术意见。任何理论,都是由逻辑所建构的,逻辑之力体现于逻辑必须自洽,而归根结底历史优先。我们提倡逻辑与历史、理念与实证的统一。中国美学范畴体系的逻辑结构,是一个烦难而有理性深度的学术课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与争辩的问题甚多,祈望哲学、美学界同仁指迷。


喜欢wangguoto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