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摘一部分内容你参考: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3-12-05 22:24 已读 866 次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回答: 还是没有好的解决方案,我以为版主有独特非凡的解法 由 milulu 于 2023-12-05 22:10

《逻辑后缀学》创作背景:
2014年的某天,我在街市上遇到两位说粤语的大妈在争吵,当时旁边有位女士在劝架:有乜好争啊?咁多是是非非,边个讲得清啊?悭番啖气啦(省口气吧)!
忽然间,我有种醍醐灌顶的觉悟:对呀!是是非非,谁说得清?
且慢——为什么说不清?再且慢——既然说不清,为什么我们还是千方百计要说清楚?都说真理是越辩越明——真的吗?现在网络如此发达,古今中外几千年来人间林林总总的智慧成果,都可以在网上轻易获得(一种说法:每个人都能够把世界上全部的文化遗产装进自己的口袋里)。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够成为某方面甚至是多方面侃侃而谈的专家。按道理来说,争执应该会越来越少。
而事实上,争执却是越来越多,人世间的“斗争”亦是越来越“尖锐复杂”。
为什么?
自此,我陷入了真正的沉思,逐渐对在网络上大放厥词越来越兴趣缺缺。
当时我觉得,我“运气够好”,发现了一个没什么人想到过的,更没多少人愿意去作进一步思考的,但非常需要开拓也有待开拓的领域。
对于这篇《逻辑后缀学》,我认为我从一开始“一下子”就抓到了主要的point,当时只觉得豁然开朗,心中已是有数,知道自己要写什么,纲举自然就目张嘛,感觉就是路子一对,一切也就水到渠成,所谓“一理通百理明”是也。
但要化为具体的、系统的、逻辑严密“自洽”的、全面的,还要让人“心服口服”的理论,难度还是相当大的。特别是:笔者并非什么才思敏捷,智力超群的“聪明”之辈。
但幸亏,笔者有着现代人大多缺乏的一种优点:耐性。
笔者把自己的人生角色定位为:“受训者”。
这部《逻辑后缀学》,就是笔者受训过程中“心路历程的忠实记录”——围绕着两个中文字:“是”、“非”,写成一部超过三十多万字的著作。
笔者亦因此而为自己起了一个笔名:非是。

有人说: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有人说:哲学是钻牛角尖的学问。总而言之就是:哲学是摆在神坛上,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甚至是连“望”的资格都没有的东西。
人类传承至今的思想性学问,笔者将其分成围绕着事物的“存有”或“虚无”而产生的两大类认知。
对两大类认知各自的认可,产生不同的后续思想:
认可“存有”:西方哲学、宗教,无论什么流派,不过是对存有的不同解读。在认可存有的前提下,如何认识存有?就成了“科学”的话题。以“人是目的论”为出发点的西方思想中的“方法论”,就是进行不断的科学上的“分辨”。分辨的结果就是:西方思想成了一种“分化”的思想,也叫做“离散性(发散性)”思想。
认可“虚无”:以中华文化为主轴的东方思想,是对虚无的不同解读。虚无不是没有,但何谓虚无则是见仁见智。但无论如何解读,最终都会产生“和合”的效果。故东方思想具有“凝聚性”。
存有,还是虚无?
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人类就在两种思想里相顾茫然。
《逻辑后缀学》则尝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切入:为什么会有“存有”或“虚无”?
或者换一种较直观的说法:
笔者认为——古今中外的人类思维,其“范式”皆是在面对某种现象出现时的“应对式”思维,因此皆可叫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思维。所谓“对错”,所谓哲学家思想家的莫测高深,还是下里巴人的直白肤浅,都不过是应对时采取(选择)、执行了什么“策略”,这些策略是否“高明”而已。
问题是:即使是“成功地”挡住了兵,用土掩盖了水,后续的“兵”或“水”还是源源不绝地出现,无时无刻、无日无之。
也就是说:任何没有经过“范式转换”的心理活动所产生的人类行为,终究是徒劳的行为。
故“高僧大德”们,干脆就劝告世人:不要去挡什么兵,掩什么土啦,没用的啦,“躺平吧”!(注:这里的“躺平”意思是对世间事的“不争”)
而笔者的“兴趣”,不是思考如何去阻挡、掩盖不胜其烦的“兵”、“水”。笔者也没有能力去劝说世人不要做徒劳无功之事。
而是“逆流而上”地思考:
事因之因——为什么会源源不绝地有兵?有水?
找出事因之因,然后告诉世人,是这部《逻辑后缀学》上卷的“中心思想”。
至于知道了事因之因之后,是继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还是干脆“躺平”,或者还有其他的方法?则是《逻辑后缀学》下卷的内容。
这部《逻辑后缀学》,以研判“逻辑思维”为主轴,以平常心一步步把哲学“拉下神坛”,同时以相对客观及通俗的文字表达,对其进行“解剖”,以还原其本来的面目。
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但是,笔者认为,在进行哲学思考(观)之前,先要思考的是:如何思考(观)?
喜欢仁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