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炮战:关于国军8寸榴的传说
刚到美国读书那阵,主要是与中国同学会的台湾同学来往。台湾同学普遍不错,不愧是正宗炎黄子孙,对待大陆同胞远比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人更加热情亲切得多。台湾同学还有一个特点:无论男女,交流的时候没有大陆人动辄国际大局世界风云的毛病,唠的都是平凡小事的家常嗑,没有“假大空”的屁话,即便涉及政治话题,评论也很温和。 记得有年中华民国青年艺术团来学校慰问,带了一部电影叫《八二三炮战》,说的是1958年大陆和台湾隔海打炮的那段往事,从看完电影台湾同学的对话中,偶然听到了"8寸榴"这个新鲜的“台语”名词,啥叫8寸榴?据一个曾在马祖服役过(台湾赴美同学都曾在蒋匪军中服役过)的台湾同学解释,8寸榴原是美军战列舰上装备的主炮,1958年8月23日金门遭到解放军炮击后,美军专门从军舰拆下来援助金门守军进行反击。巨炮组装完毕后要找个靶子试验一下,第一炮就命中并炸平了厦门火车站,抹掉了共军一个营;由于国军炮兵也不熟悉该炮的性能,开炮后的官兵耳朵全部被震聋。不得不承认,本人来美国前听到的金门炮战都是解放军的胜利,电影《英雄小八路》的插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是我们少先队的队歌,但也知道我国隐瞒失败是个常态,很多事都和报纸上说的完全不一样,再说台湾同学众口一词,似乎也绝对不是无中生有瞎编滥造,虽然也觉得某些夸张情节(如战列舰主炮)经不住仔细推敲,但是“8寸榴”这个台语名词却牢牢记在心里。经济地位决定政治地位,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台语”名词和台湾国语开始风靡中国大陆,甚至连“8寸榴”这个名词也开始出现在一些大陆文章里。啥是“8寸榴”?一炮是否可以歼灭解放军一个营?今天我就来讲讲金门国军8寸榴的来历以及这种巨炮在金门炮战中的作用。金门8寸榴是美国战列舰上拆下的主炮?首先,金门炮战使用的8寸榴是从战列舰拆下的主炮就是个神话传说:1)舰炮一般是加农炮,而非间接瞄准的曲射榴弹炮;2)二战美国海军衣阿华级的战列舰主炮口径是16英寸(406毫米),这个口径能把“8寸榴”套进炮管还绰绰有余。做为军舰主炮,8英寸舰炮应该是二战期间美国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的的标准装备,但金门所用的8寸榴也不是重巡洋舰拆下,而是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现役装备。8寸榴是种什么样的火炮?“榴”就是榴弹炮的简称,8寸是指8英寸口径,以英寸描述火炮口径是美军的习惯做法,国军也是直接沿用美军的叫法。按照大陆的习惯,炮的口径采用公制,所以,8寸榴其实就是大陆所说的203毫米榴弹炮(图1)。美军8寸榴的研发始于1939年,1940年完成测试,1942年开始装备部队,分别在二战后期和朝鲜战场使用过,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美国陆军(包括海军陆战队)当时装备的8寸榴有两款:一种是牵引式的M115型,另一种是装配在M47巴顿坦克底盘上的自行推进式M55 SP型。虽然8寸榴的最大有效射程为17公里(加M2药包),但8寸榴的最大优点并不在于射程,而是在于命中精度和炮弹的杀伤力。该炮在4000米距离的误差为8米,11公里的误差为15米,在炮的最大有效射程(17公里)误差仅为17米,因此使用过该炮的英军夸张地描述该炮能把炮弹准确地送进一栋楼房的每个窗户。8寸榴的炮弹分为常规和特殊两种,常规炮弹为高爆弹、子母弹、火箭增程弹,特殊炮弹包括生化武器和小型战术核武器(核炮弹)。1952年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研究成功核炮弹,最早亮相就是装在艾森豪威尔就职典礼游行队伍中的10寸榴上(艾帅曾用此武器迫使中国尽快签署朝鲜停战协议),直到1957年适用于8寸榴的核炮弹才装备到美军现役。虽然美军向金门国军提供了自行推进和牵引式两种榴弹炮,但供应的炮弹仅限于常规炮弹,不包括核炮弹和生化武器弹。 8寸榴的威力有多大?8寸榴除了射程远命中率高以外,炮弹的杀伤力也是惊人的。以最常用的普通高爆弹HE M106为例,弹重200磅(91公斤),填装16.5公斤TNT,杀伤半径90米,13米的距离可以穿透1米的混凝土,爆炸时产生的气压(2680公斤/平方厘米)本身也有强大的杀伤力,很多死者的尸体都是裸露的,身上的衣服都强大的气压撕得精光。而且强大的气压还能导致分装式药包燃烧,所以炮位上通常会燃起大火烧死烧伤很多人,823炮战大陆海军有个著名的英雄叫安业民,生前是旅顺基地岸炮连的瞄准手,就是被大火烧死的。当年苏军为了旅顺港的安全,在旅顺周围修筑了炮台,装备了4个连的B-130海岸炮和2个连的“列车炮”。这种炮是按照舰炮设计的,射程可达24公里,炮战前解放军专门将这6个连的海岸炮兵调去福建,放列在莲河。直接炮击金门岛后的料罗湾和海中停泊的军舰。这哥们也是糊涂,炮位中弹你还不快跑,非要去抢救瞄准镜,结果炮弹的压力引起了炮位里储存的药包燃烧,舍命不舍财,就这样在岸炮里被火烧死了。人命金贵还是个破瞄准镜金贵?下次再发生这种二选一时,各位千万记住阿甘正传里那句经典“跑”!人死了,别说封你英雄,就是封你共和国主席也没啥用了,记住张谋子拍的那部电影《活着》,主旋律就是如何“活着”!所以啊,战争是要流血的,战争是无情的,劝你千万别一时冲动逞能上战场“杀敌报国”,更不能黑了良心忽悠别人为了统一祖国而去当了炮灰...。因为8寸榴炮弹的对解放军阵地造成的破坏太大,解放军和大陆人民谣传国军使用了“原子弹”。其实国军的炮弹就是普通高爆弹头,仅填充16.5公斤的TNT而已。如果当时国军动用8寸榴的W33型核炮弹(图2),当量应该约为5-10吨的TNT炸药,那谁要是挨上一炮全营全团弟兄们可就吃什么都不香了。据参战国军老兵回忆,8寸榴炮击后的第二天是中秋节,大陆广播站在例行的对金门广播节目里,厉声谴责国军违犯国际法使用核炮弹,后来渐渐地不再吱声(是否核炮弹测一下辐射就知道),但又改口指责国军使用化学武器。关于8寸榴射击后炮兵震聋耳朵的说法倒是不假,由于8寸榴炮的威力太大,两种药包(绿色和白色)也分别为7公斤和13公斤TNT,开炮的国军官兵由于连续射击的爆炸声,耳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巨大的震动甚至损坏了官兵们的手表,以至于823炮战后国军还专门特批一笔钱给予受伤和受损炮兵们不同形式的补偿。本人一个亲属曾参加朝鲜战争,他虽然没有体会到8寸榴的威力,但却领教过美帝155毫米榴弹(6寸榴)凌空爆炸的恐怖。据他说一发155毫米榴弹炮弹曾经划过天空如同火车错车时的尖叫从远处飞来,在他所在阵地上方10米左右的空中爆炸(MTSQ引信),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炮弹爆炸时尖锐的声音和成千上万把“菜刀”(弹片)横飞的场面,直到现在睡觉时也时常从梦中惊醒。要知道155榴弹炮弹仅仅44公斤,有效杀伤范围仅仅350米,而8寸榴炮弹却是91公斤,杀伤范围却是480米。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未来战争中你挨这么一炮后活下来的几率能有多大?要是炮弹再带核弹头呢? 难怪1953年6月艾森豪威尔以战术核武器威胁北京的时候,尽管毛泽东100个不情愿,但还是忍气吞声乖乖地在丧权辱国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画押。国军为什么急需8寸榴?长期以来,国军在金门的炮兵仅有6个独立炮营及四种火炮,全部是美式:75毫米榴弹炮,105毫米榴弹炮,155毫米榴弹炮和155毫米加农炮(绰号长汤姆),但是相比对岸解放军32个炮营+6个海岸炮连的600余门苏式火炮(75毫米榴弹炮,105毫米榴弹炮(美式),122毫米榴弹炮,155毫米榴弹炮, 155毫米加榴炮,130毫米海岸炮(图3)、列车炮)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均不占优势,特别在第一次金门炮战期间(史称93炮战),台湾方面开始认识到国军炮兵在火力上的劣势和落后。1955年炮战结束后,台湾立即与美国进行谈判,要求美国提供先进的8寸榴。艾森豪威尔政府虽然原则上同意,但在移交过程中却一直消极拖延,所以8寸榴始终是国军画在纸上的一个大饼。823炮战发生后,国军显然再次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前线情况不容乐观。这时,台湾驻美国大使再次向美国方面提出8寸榴的要求,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伯克上将(伯克级驱逐舰以他命名)根据国家安全会议决定的政策(8月29日美国东部时间),答应立即向国军提供8寸榴的紧急援助。根据美军的资料,向国军提供的的第一批6门8寸榴(M55 SP自行推进式)是借用驻守冲绳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装备。台湾老兵的回忆则更为详细一点:当时一个美国8寸榴炮连正在台湾演习,接到华盛顿的命令后随即将6门8寸榴移交给国军。第二批6门牵引式8寸榴(M115式)和金门战后援助的另外12门牵引式8寸榴都是来自美国本土,但由于美军对此事讳莫如深,资料很少,具体来源以及如何调拨等情况不详。从美军现役中临时调拨可以看出当时金门情况紧急, 同时也反映了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维护台湾海峡的稳定和保卫金门的政策和决心。 8寸榴何时运至金门并加入战斗?蒋介石得知美方即将向国军提供先进武器后非常高兴,特派自己的儿子蒋经国督办运炮到金门一事,并下令重组扩建驻台中南投县的陆军第607重炮营,委任资深炮校教官刘岳陶为营长,又从国军各炮兵单位抽调一批“骨干”官兵充实部队。据该营1连老兵回忆,部队在台南与美军办理了交接手续后(大约为9月10日),立即由美军指导在高雄棒球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炮训练(据说50吨的自行推进8寸榴把草坪压得稀烂),然后人与炮分两批登船前去澎湖的马公港。按照事先预定的运送计划,9月18日第一批3门8寸榴分别装载于3艘国军海军登陆艇中,登陆艇驶入美国海军第7舰队第17号万吨级活动船坞,船坞在美国海军的护航下启航驶向金门(据说蒋介石亲自赶到马公港目送舰队出发)。因受到华盛顿政策的限制,尽管毛泽东已经严令叶飞不许向美舰开火,美军舰队只能停泊在金门外海3海里处(中国领海以外),打开船坞闸门,国军的3艘登陆艇陆续开出,趁夜色驶向位于料罗湾的7、8、9三个滩头抢滩登陆,自行推进8寸榴立刻开上金门进入连夜抢修的阵地。9月21日,第二批3门自行推进8寸榴和一辆M51维修保养车以同种方法在金门秘密登陆,据参战老兵回忆,第二批登陆北解放军发现,其中一辆跑车的履带遭到了破坏,但最终也进入安全地带的阵地。由于位于金门以北的大陆围头半岛地区的解放军炮兵是对金门料罗湾国军补给线最大的威胁,这些阵地首当其冲被定为8寸榴的试验田。9月25日3门第一批上岛的火炮秘密进入阵地,完成目标、方位、角度、距离等射击诸元的拟定,各参数均经细心计算,万事俱备,只待东风。1958年9月26日(中秋节前一天)下午,3门8寸榴同时开炮,以每分钟一发的射速,每炮各自发射了2个基数(40发)的炮弹,射击时在现场观察指导的美军炮兵军官边看边开玩笑:如果大陆知道美军在现场,必定又要向联合国抗议美国干涉中国内政。随着空中观察修正火炮弹着点的观测机发来兴奋的呼叫:射击准确!敌中弹炮位,火炮破碎,工事散离,血肉横飞。在连续炮击的一个小时中,彻底摧毁解放军四十几处目标,正如胡琏在回忆录所说:“100多发巨炮的炮弹,眼看到敌岸上炮毁人亡、烟幕冲天。我军官兵久处敌人弹幕压抑,至此欢声雷动”。9月29日,国军集中了第一和第二两批的6门火炮,炮击对岸的莲河和大嶝的解放军炮兵阵地,再次取得超过预期的战果。迫使解放军炮兵不得不放弃攻势,阵地后移数公里,以便脱离8寸榴的射程。第三批M115牵引式8寸榴也于9月27日登岛,阵地构筑后也投入战斗,使得金门的8寸榴火力增加到总数12门,炮战开始时国军的劣势迅速得到扭转,化被动为主动,不再是挨打的一方。虽然后来解放军也调来4门苏制B—4(203毫米口径,号称斯大林之锤),放列于莲河阵地,但终究不及国军数量上的优势,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金门国军是否使用8寸榴射击厦门火车站?综上所述,美军援助的第一批8寸榴运到金门的时间是1958年9月18日夜间,经过准备调试后首次炮击大陆是8天后的9月26日,检验火炮威力的对象是位于金门以北的围头半岛解放军炮兵阵地。查询1958年9月-10月的金门防卫司令部战地记录,也找不到任何关于8寸榴射击厦门梧村火车站的记载。另外,8寸榴属于短炮管(25倍口径)曲射炮,射程虽然高达17公里,但仍不足以打击20公里以外的厦门梧村火车站。因此8寸榴试炮击毁的是对金门补给线威胁最大的金门以北的围头阵地,而不是位于金门以西的鹰厦铁路终点站—厦门火车站的客运站。再之,8寸榴的部署虽然至今保密(供旅游参观所用的一门M115位于狮山坑道),但均在大金门岛,国军不可能从小金门或其他距离厦门更近的岛屿使用8寸榴向厦门火车站射击,因此基本可以断定: 所谓8寸榴一炮击毁厦门火车站的说法纯属民间误传,而非严肃求实的军史资料。国军炮击厦门火车站是无中生有吗?当然也不是!1958年8月23日解放军发起金门炮战时,国军并无战斗准备,炮击的第一天就遭受了巨大损失,包括阵亡3个副司令,其中一个还是被大陆捧为“抗日英雄”吉鸿昌的侄子吉星文。由于金门的位置处于来自东、北、西三个方向的包围之中,射击观察都没有死角,而且地势较低,解放军集中了全国的重炮,甚至连海军旅顺基地的海岸炮和“列车炮”都千里迢迢地运到了福建前线,总数量多达600余门(诈称万炮齐轰金门),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修建阵地,居高临下炮轰金门,所以炮战开始的阶段国军基本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偶尔还击也仅是压制大陆前沿阵地的炮火。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金门防卫司令胡琏于1958年9月7日召开作战会议,会议确定炮击厦门梧村火车站,目的有两个:从军事上是摧毁火车站的运输设施和打击驻扎附近的解放军部队;更重要的是带有报复性的政治目的:向全世界和北京政府宣告,国军在前两个星期的战斗不但没有丧失战斗力,不但能够反击前沿解放军的炮兵阵地,而且还能主动出击把战火烧到大陆腹地的城市目标。这与当年美军杜立德突击队轰炸东京是同样的理念:军事意义是次要的,关键的是让日本国民认识到战火离自己原来仅有咫尺之遥,借以降温对民众对战争的狂热情绪。根据国军战史和有关人员的回忆,1958年9月9日下午5点40分,炮兵第600群指挥官严佛元上校接到防卫司令官胡琏直接打来的电话,鉴于来自大陆的情报显示,9月11日下午4点左右解放军将有数辆装载兵员和弹药补给的军列到达厦门梧村车站,因此要求炮兵600群下属的691营1连和2连,692营1连的12门M59型长汤姆于9月11日下午16点12分向厦门火车站实施同时弹着的集火射击(美军的Time on Target 战术绝活),691营的3连与驻守小金门的669营155毫米的榴弹炮担任战略佯攻和战术掩护。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从大金门水头附近长汤姆阵地到厦门火车站的直线距离是20公里,这个距离既然已经超过巨炮8寸榴(203毫米口径)的有效射程,那为什么口径仅有155毫米长汤姆可以打到?首先火炮的射程并不完全取决于炮的口径,而是火炮弹道的类型和炮管的长度。美军的M59型155毫米长汤姆加农炮有着超长的炮管(45倍口径),射程可达23公里,所以位于大金门西北角水头一带的M59长汤姆射程足可以涵盖厦门火车站以及周围地区。当时长汤姆是国军在8寸榴到达金门前火力最强的火炮,标准高爆弹重44公斤,内填装6.9公斤的TNT炸药,杀伤半径也能达到50米,炮群集火射击摧毁20公里外的厦门火车站绰绰有余。接到任务后,炮兵第600群为这次奇袭做了慎密的作战计划,参战的3个长汤姆连队也随之开始了积极的战前准备。首先,位于小金门的炮兵观察哨先将厦门火车站车站附近各重要目标的距离进行了标定计算,并在射线上选择了厦门东海岸的一座小庙做为炮击校正点,利用9月10日下午的炮战混乱中偷偷试射做了精密的校正射击,再根据金门气象台第二天的海象和风向修正了射击诸元参数表。由于厦门火车站面对金门方向是丘陵地带(解放军以为国军无法炮击火车站。故而高枕无忧),但实际上车站和附近的目标都处于长汤姆的射程末端,丘陵高度也不高,通过对弹道抛物线的精密的计算,炮弹可以越过丘陵命中火车站和车站附近的目标。9月11日下午15时20分,炮击开始。先是由大金门国军691营3连的4门M59型长汤姆和位于小金门的669营12门155mm榴弹炮开火,目标是厦门虎仔山附近的解放军炮群,佯攻转移解放军的注意力的同时也有着压制反击炮群的目的,隐蔽国军攻击厦门火车站的真正作战意图。下午16时12分,12门M59型长汤姆以同时弹着集火射击的战术向厦门车站实施无间断急促炮击,炮弹落地后猛烈爆炸,顿时厦门火车站火光冲天,浓烟腾空而起。据国军观察哨观察,厦门岛上解放军各炮阵地竟然一时懵圈“忘记”了还击,似乎是暂停还击企图弄明白自己后院突然起火的原因。17时18分,国军炮兵奉命停止射击,3个连的12门长汤姆共发射240发炮弹,由于期间没有遭到解放军的任何反击,所以炮群的损失为零。事后根据侦察机的空中侦察判读和大陆情报系统的报告,厦门车站内重要的目标“火车调度盘(火车头掉转方向的转车台)” 被彻底击毁,车站附近一些大型的建筑被击毁,火车铁轨弯曲,车厢炸毁,一个营的解放军刚刚离开火车,在站台上集合时遭到炮击,死伤惨重。由于考虑到情报系统的安全,国军至今拒绝公布战果的细节,以免打入解放军内部的地下情报网曝光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尽管大陆历来对自己在战争中的损失尽量隐瞒或者任意缩小,吃了大小亏都是打断胳膊藏在衣袖里,一声不吭,但时间久了总是难免露出一些破绽。根据《厦门地方志》,1958年9月11日下午15时20分至17时30分,厦门火车站遭到金门国民党军队的炮击,炮击后有家属宿舍四栋、公寓一栋,公安军营房2栋共7座大型建筑被炸毁,17辆火车车厢被炸毁,18根铁轨被炸坏,其他铁路设施例如道岔信号也有不小损失。但奇怪的是:炮击时间是下午,240发155毫米的炮弹集火射击,每发炮弹的杀伤半径为50米,能够摧毁7座大型建筑物和17辆火车车厢,但却仅有两人死亡—人员伤亡似乎与设施受损完全不成比例。即便是编篡地方志,也没有尊重事实,而是明显地避重就轻,尽量地淡化炮击造成的损失,由此可见一般军史和一些回忆录的隐瞒程度。更为可笑的是如此轻描淡写的损失也遭到了大陆的粉红网文的质疑和反对,凭借他们的一些想象坚持国军的长汤姆不可能击中厦门火车站,面对白纸黑字的地方志竟然毫无根据地争辩“也许是写地方志的同志搞错了”。经过240发重炮炮弹袭击后的火车站到底变成什么样子?我们今天已经无法得知,大陆的档案照片一定是绝对保密的,美方的U-2侦察机的侦察报告和照相判读也很难找到,但从国军资料中找到的一张美国U-2高空侦察机1958年9月10日拍摄大嶝岛遭到国军炮击后的照片可以间接的告诉大家,炮击后产生的巨大弹坑和炮击后遗留的残垣断壁是个什么样的残酷景象(见图4)。至于炮击火车站是否造成正在车站站台上集结的解放军一个营的伤亡(国军战史称死伤700余人),则更难从大陆方面的战史中得以确认。抗美援朝的死亡数字到今天都是一个谜,从1953年的12万到现在的“几十万”,就更不要说区区几百号人的一个营了。几年前,一个身在美国的华人军二代写了一篇回忆录,讲述了炮击的当天他和父母全家从南京到厦门,在车站附近恰遇炮击的整个过程,包括父亲拒绝进防空洞而带领全家躲在山脚下的详细内容。文章也谈及正从火车下到站台上集合的解放军受到损失,大约一个营左右的人员伤亡,而且炮击后厦门的医院里挤满了伤员和死人,这是目前为止能够找到的关于炮击后大陆人员损失的孤证。823炮战中美国的态度?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在苏联和中国的支持下悍然入侵韩国,美国总统杜鲁门终于丢掉了对毛泽东残存的一丝丝幻想,随之宣布美军进入台湾海峡协防台湾(此事征求了蒋介石的同意)。1954年《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签字》,美国以条约的形式担当了保护台湾和澎湖的义务。但是,条约对大陆沿海国军占据的岛屿(如金门马祖)并没有严格的条文规定,只是含糊地一笔带过: 如大陆侵犯这些岛屿,则由届时的美国总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决定。所以,毛泽东发起对金门发起战争的目的就是对《防御协定》中含糊部分的一种试探,如果金门国军因此而撤退,他就可以夺取金门再一次宣称伟大胜利。但毛泽东吃过朝鲜战争的亏,在试探中又担心伤及美军引起美军的惩罚,所以严禁部下向美国运输和护航舰队军开炮挑衅。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金门炮战爆发的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但暂时无法判断大陆突然炮击金门的目的,更无法知道是否与“解放台湾”挂钩,所以一直采取静观的态度,这就是胡琏所抱怨的,“国军如不先流血,美国人是不会管的”。经过一个星期的观察和两次U-2侦察机对福建一带的侦察行动,美国发现一些厦门地区解放军兵力集结(驻厦门的92师已经加强为5团制)但并没有发现解放军准备渡过海峡解放台湾的迹象(尽管金门炮战时大陆的口号是解放金门和解放台湾)。1958年8月29日(美国东部时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最后由艾帅拍板确定美国将协助国军保卫金门的方针政策。具体措施是:1)迅速向金门国军提供先进武器;2)如大陆地面部队进攻金门,美军将投入部队参与战斗,但暂时搁置对大陆使用核武器的提议(战术核武器正式入役后始终没有实战检验的机会)。会议后的当天,美国海军第7舰队就接到了通知并立即开始向金门提供弹药和军用物资的补给,并指示参加补给的船只和护航舰队:须停泊在金门外海3海里处,不得随意进入中国领海。但如美舰在3海里外遭到大陆炮击,各舰可以开炮还击(幸亏毛泽东识时务千叮咛万嘱咐叶飞不得打美舰)。9月4日,美国国务院重申尊重3海哩的领海原则,拒绝承认大陆提出的12海里领海权。在这期间,虽然蒋介石屡次要求美国公开声明保卫金门的政策,但处于外交和战略考虑,艾帅还是婉拒了蒋介石的要求。华盛顿会议后,美国立即向金门提供了陆海空军的几款先进武器,除了迅速调拨美军现役的12门8寸榴以外,还援助了当时最先进的响尾蛇空对空导弹,使得台湾空军能以32:2的战绩,瞬间压倒了大陆的米格15和米格17的优势,轻而易举地夺取并控制了台湾海峡的制空权。1958年10月6日,也就是解放军遭到8寸榴的攻击而谣传国军使用核炮弹的10天以后,大陆方面终于宣布“基于人道主义立场”停火一周,随后又是扩展到暂停两周,最后又是“单打双不打”...。影响大陆最终停止炮击以及放弃攻占金门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应该还是美国对保卫金门的态度和决心。大陆在争夺制海制空权失败后,指望火炮方面的优势能够迫使金门屈服(能像大陈岛一样遭到炮击后主动撤退),但由于8寸榴的参战,使大陆最后一点希望也归于破灭。为了体面下台,只能宣布“单打双不打”。中国人好面子,大陆文化更为甚之,坚决不肯承认自己解放金门目的在美国的态度和决心前化做泡影,但总要为炮轰金门做个合理的战略解释,因此许多拙劣可笑的解释便出笼了:有人说是为了约旦而炮击金门,还有人甚至还说这是与老蒋合作为了“打击台独势力”...各种版本,令人捧腹。其实,1974年在美国出版的前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回忆录里说的最为真切:毛泽东这个人“似乎一口咬的太大了些,导致美国人开始公开积极支援蒋介石,而毛泽东的部队在旷日持久的炮战中,逐渐陷入困境。”这场国共之间的流血争斗到底谁胜谁负,赫鲁晓夫的这段话应该是比较客观中立的评价。结语:希望台湾海峡之间永不再发生中国人之间的流血战斗!任何人以任何高尚名义挑起战争都是中华民族的罪人。图1.美国援助国军的M55 SP 自行8寸榴,傍边站立着为年轻时的阿国。 图2.美式8寸榴的核炮弹,5-10吨TNT当量 图3.苏联援助中国海军的B-130海岸炮,安业民就是被国军火炮击中死于此炮中。 图4.美国U-2侦察机对大陆大嶝岛1958年9月10日遭到炮击后航空照片判读
已标注为长岛风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