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利他主义的争论

送交者: 若谷[♀☆若谷☆♀] 于 2021-02-19 12:01 已读 186 次  

若谷的个人频道

+关注
在接近40年的时间里,世界上最杰出的两位心理学家针锋相对,争论付出的决定是出于纯粹的利他主义,还是出于自私的本质。他们没有开展哲学辩论,而是挥舞着更加致命的武器——心理学实验——投入了战斗。

纯粹利他的辩护者是C.丹尼尔·巴特森(C. Daniel Batson)。他相信,当我们为另一个人的需求感到共情时,就会做出真正无私的付出行为。对方的需求越强烈,我们感到与对方关系越紧密,我们体验到的共情也就越多。当我们同情对方的遭遇时,就会集中自己的能量和注意力,来帮助他或她摆脱困境——这不是因为助人为乐,而是因为我们真的关心他们。巴特森认为,尽管一些人的怜悯心要比别人更强、更频繁,但几乎所有人都有共情的能力——即使是那些亲和力弱的获取者。正如亚当·斯密在几个世纪前所说的:“我们因为他人的痛苦而感受到的情绪……并不限于有德之人,也不限于仁慈之人,尽管他们对于痛苦的感受也许最敏锐。即使是最残忍的暴徒,社会法律最公然的违反者,也会有共情的体验。”

魔鬼的代言人是罗伯特·西亚迪尼(Robert Cialdini)。他争辩说,没有所谓的纯粹利他主义。他相信,人类经常会做出慷慨、付出和关心的行为。但是他不认为这些行为完全起源于利他主义。他相信,当其他人痛苦时,我们也会痛苦——这激励了我们帮助他人。西亚迪尼对于巴特森的观点的第一个质疑是,共情引导我们伸出援手的原因并不是想让他人最终获益。他提出,当他人深陷困境时,我们感到痛苦、悲伤或愧疚。为了减轻自己的负面感受,我们会伸出援手。西亚迪尼收集了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当人们因为另一位处于困苦中的人而感到痛苦、愧疚或是悲伤时,他们就会提供帮助。

巴特森的反击是:有时,一些人为别人提供帮助,确实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面感受,但这不是唯一的原因。此外,负面感受并不总是激发助人行为。当我们感到痛苦、悲伤或愧疚时,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减轻这些负面感受。在一些例子中,助人是我们的策略。但是在许多例子中,我们可以用其他的方式降低自己的负面感受,比如分散注意力或是干脆逃离悲伤境遇。巴特森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来区分出共情驱使我们助人,究竟是为了减轻另一个人的痛苦,还是减轻自己的痛苦。如果目标是减轻我们自己的痛苦,那么我们应该会选择任何一种办法来舒缓我们的感受;如果目标是减轻另一个人的痛苦,那么即使代价很大,我们也应该会提供帮助,而且也有其他的办法可以让我们感觉良好。

在一个实验中,巴特森和同事给了人们选择的机会:观看一个女性遭受电击,或是退出实验来避免痛苦。不出意料,75%的人选择了退出。但是,当他们感受到了这位女性的痛苦时,只有14%的人选择离开,剩下的86%留了下来,表示愿意替她接受电击。在这些留下来的人中,那些共情感强烈的人与共情感不强的人相比,愿意承受4倍强度的电击。巴特森和同事在十多个实验中得出了相同的趋势。即使人们可以通过逃离情境来减轻自己的负面情绪,但如果他们感到共情,就会留下来提供帮助,不惜以个人的时间和痛苦为代价。基于这项研究,巴特森总结说,减轻负面感受并不是人们助人的唯一原因,并且相关的85项不同研究的综合性分析也支持了他的观点。

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社会思想者之一,西亚迪尼并没有被击败。他承认,共情确实可以激发出助人行为。关心和同情确实可以激励我们不惜付出个人代价为了他人的利益行事。但是,他并不认为这反映的是纯粹的利他主义。他争辩说,当我们为了一位窘困的受难者感到共情时,我们会产生情感上的依附,能够体验到与对方一致的感受。我们将受难者融入了自我感觉当中,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更多的自己,这就是我们伸出援手的原因,即我们实际上是在帮助自己。再一次引用亚当·斯密的话:“通过换位思考的假想,我们想象自己经历了全部相同的痛苦,好像自己进入了他的身体,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个人,由此形成了对于他的感觉,甚至是感受的一些认识。”

西亚迪尼和同事开展了许多实验来支持这种观点。共情导致了一种同一性,或是自我和他人的重叠,这进一步激发了更多的助人行为。巴特森的团队提出了另一项反驳:这就是利他主义。如果我们的共情太过强大,以至于将自我认同和他们整合到一起,那么我们就会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他们。因为我们不再将自己的利益置于他们之上,因此帮助他们的行为就是出于纯粹的利他主义。

此事陷入僵局。

两个阵营都同意,共情引发助人行为。两个阵营都同意,同一性是背后的一个关键原因。但是,他们根本性的分歧在于,同一性究竟是自私的还是利他的。我相信,这里存在一种折中的解决办法,这正是德隆·比尔很早就发现的。当他建立Freecycle时,他不想将二手的物品送进垃圾堆,而是送给那些想要它们的人。但是,他也有一些个人利益牵涉其中。在他的回收项目中,他有满满一仓库不可回收的废弃物品,而他的老板想要清空这个库房。此外,比尔也想处理掉他的一张旧床垫。他的朋友都不需要它,而且体积太大了,不方便扔掉。为了扔掉它,他需要借一辆卡车,把床垫运到垃圾场,在那里他需要缴纳处理费。比尔意识到,如果能够在Freecycle上把它送出去,会更加省事,也更加划算。

这就是获取者和互利者也开始在Freecycle上送出东西的原因。这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处理他们既不想要又没法在克雷格列表上出售的东西。但是很快,比尔从个人的经验了解到,那些最初怀着私心送出东西的人,也开始关心起他们帮助的人。和接受者商量好了交接床垫之后,比尔感到非常激动。“我原以为,通过给出这个床垫,我会是从中受益的人,”他说,“但是当他出现在我家门口,对我表示感谢时,我的感觉非常好。这种行为只有一部分是自私的,我在帮助另一个人,这令我感到开心。我的感觉如此之好,于是开始送出其他的东西。”

经过10年的研究,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比尔的经历不是一个例外,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同一性是利他且自利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付出行为背后都混合了让他人和自己受益的动机。当感觉可以同时促进他人和自己的利益时,获取者和互利者最有可能做出付出行为。正如灵长类动物学家弗朗斯·德·瓦尔(Frans de Waal)在《共情的时代》(The Age of Empathy)一书中写道:“自私和无私的区分可能是不必要的。为什么我们要试图把自我从他人中剥离出来,或是把他人从自我中剥离出来?其实将二者混合在一起,才是我们合作天赋背后的秘密。”

比如维基百科,这部在线百科全书是由300万名志愿者免费撰写的,其中超过10万人经常做出贡献。当被问到为什么为维基百科撰稿时,很少有志愿者会报告自利的原因,例如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建立名声、减少孤独感,或是寻求自我价值和被需要的感觉。但是,相对利他的助人动机,也不是他们强调的唯一因素。维基百科的作者并不一定在生活的所有领域都是付出者,却自愿投入了大把的时间,来详尽地总结和交叉引用维基百科的词条。这是为什么?在一项调查中,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他们认为这很有趣,并且相信信息应该被免费分享。对于许多志愿者来说,撰写维基百科词条是一种利他且自利的行为:它可以令个人感到愉悦,同时令他人受益。

比尔相信,Freecycle的利他且自利架构,是它能够如此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送出我们不需要的东西,在此过程中令他人获益,这是一种馈赠经济,等同于亚当·里夫金的5分钟帮忙:较低的个人成本与可能很高的他人受益结合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Freecycle的官方宗旨是“发起一个全球性的馈赠运动,减少浪费,节省珍贵的资源,减轻垃圾场的负担,同时使得我们的成员从一个更大的社区优势中获益”。这一宗旨强调了两类收益:会员们可以为别人做出贡献,自己同时获得收益。

除了这种利他且自利的架构之外,Freecycle社区还有一个核心的机制,激励着人们开始付出。关于这种机制的一些线索,体现在一位法国咨询师的故事里,他为了赢得一位潜在客户的信任而挣扎多年——直到他意识到了社区感的力量。
喜欢若谷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