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精神突破、生存真理与中国思想的超越性问题(4)

送交者: wangguotong[★★★声望勋衔13★★★] 于 2023-12-16 2:08 已读 3054 次 1赞  

wangguotong的个人频道

+关注

陈赟:精神突破、生存真理与中国思想的超越性问题4)


更重要的,中国思想的中道生存真理及其体现的超越性,并非以存在的名义拒斥变化,而是以变化的普遍性为出发点。儒学和道家所突出的世界理解,具有化则无常”(《庄子·大宗师》)唯变所适”(《周易·系辞下传》)的取向,在那里,一切皆流,万物皆化,没有既定的目的,也没有末世论的方向。作为根基一极的,在儒家思想脉络中被分殊化为:(1)不可测度而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的天之体,此即为物不贰之天;(2)在日月星辰中呈现但从来不能被固定拘泥的天之象,即法象之天;(3)唯有对人而言可以与之统合的天之德。儒家对生存根基的理解,着眼于人的生存张力,无论是天之体,抑或是天之象,都在无常之化中,不是人的生存根据,而人所纳入其生存根基的则是可以使人贞定的天之德天之体无法显化,天之象在气化之五常中运作;在万物生生不已的过程中所显发的天之用中,则可以体验到天之德。中道的生存真理直契天之德,将其化为生命生活的一部分,但天之德却无法以语言方式充分符号化,也无法被意向性意识所客体化,因而,天在人那里所表现出来的就不是创世的言说,譬如《约翰福音》所谓的道成肉身,而是不言之默。人在四时运行、百物化生中感受到不言之天德,体之于身,因而人可以自己生命的来显现并确证中道真理。由于有确实的德行作为依据,因而不再如沃格林那样在意识-实在-语言的复合组构中打转,而是以生命之文与生命之德体验天人之际的中道真理。作为中道真理的代表者,儒家的圣人不再是超越性的先知与哲人,他们在与凡俗的生存抵抗中彰显其来自根基的吸引力,而儒家的圣贤则超越了超越性,因而能够即凡而圣,化圣于凡,因而圣贤追求的不是理念化或纯粹灵性的生存,而是即出即入、在入世与出世之间达成了真正的平衡。沃格林所呼唤的生存真理张力体验之两极的居间或在意识中的均衡,出现在作为未来思想之可能性的儒家哲学中,在那里,已经不再需要预设非时间性的永恒与全知叙述主体的末世期待视域;在这个不变的只有变化的宇宙-历史的洪流中,人所据以自我贞定者,不是”“”“,而是,中国思想的超越性以及生存真理最终落实到天人合德上。


总体而言,天下时代的精神突破,本质上是对宇宙论秩序的突破,这一突破意味着超越性意识的诞生,即从宇宙论体验向着超越性体验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古希腊和以色列分别创建了哲学和启示的符号形式,以表达超越体验。而中国则以经史作为其超越性体验的符号表达形式。超越性体验展开为人性意识中的生存张力意识,在生存张力的天人两极中,对天的突显导致了以色列式的救赎真理,对人的强调则走向希腊式的人学真理,中国思想则致力于在人极与天极之间保持张力性平衡的中道真理,后者意味着沃格林所谓的居间的机制化,这一机制化本身当然是将超越性意识引向历史中的文化宇宙,人类立足于历史中绵延的文化宇宙以与自然宇宙彼此协调,从而实现了对超越性的居间性转化。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人学真理、救赎真理还是中道真理,作为生存真理的不同形态,各有局限,各有优胜。它们都遵循着生存真理的视角主义显现原理,没有任何一种生存真理类型可以占据真理本身,从而达到真理的一次性、完全性呈现;相反,每一种类型的生存真理都是真理的不完全性、相对性、视角性显现,这就决定了只有通过不同生存真理的互鉴和互释,才能理解自身局限,从而向其他真理形态开放,消化并吸收其他形态的生存真理,以此方式丰富和提升自己,这本身就是一种在历史中展开的自我超越。


注释


1陈赟:《马克斯·韦伯与儒家孝道伦理的超越性问题》,《道德与文明》,2021年第3期。


2陈赟:《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与历史意义问题》,《贵州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


3陈赟:《沃格林论天下时代的秩序转换》,《社会科学》,2022年第12期。


4Benjamin Schwartz“The Age of Transcenence”Daedalus1975104(2)p.17.


5陈赟:《治出于二与先秦儒学的理路》,《哲学动态》,2021年第1期。


6陈赟:《天经·地义·人情:具体普遍性的结构》,《中山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


7米尔恰·伊利亚德:《宇宙与历史:永恒回归的神话》,杨儒宾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27页。按:杨儒宾将作者译为耶律亚德


8米尔恰·伊利亚德指出:每一次危机的关键时刻,在每一个通过仪式里,人们再次重演太初世界的戏剧。共演出两次:一是回到太初的整体,二是重复宇宙的诞生,也就是打破原始的统一性。……个人与集体的生活具有一种宇宙论的结构:每一个生命都构成了一个循环,它模仿着世界永恒的创造、毁坏和再创造。——达雅克神话赋予了太初的整体性以极其重要的意义。几乎可以说,达雅克人痴迷于神圣的两个方面:太初和整体。世界因神圣而善、而有意义,它来自生命树,也就是说,来自完成的神性。只有太初的整体,其神性才是完美无缺的。——神圣的历史发生了,历史必须通过周期性的重复而获得永恒,将实在固化在胚胎状态,如同在一开始那样淹没在太初的神圣整体里面,是不可能的。……每一个神话都表现出前后相续的、连贯的一系列太初的事件,但不同民族以不同方式对这些重大行为做出判断。”(伊利亚德:《探寻:宗教的历史和意义》,晏可佳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22年版,第9899100)


9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周易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本)1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10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51105页。


11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5册《朱子语类》第45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5页。


12陈赟:《中庸的思想》,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52-59页。


13赵汀阳:《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江海学刊》,2018年第5期;赵汀阳:《历史·山水·渔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版,第1-2页。


14弗里德里希·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灵的书》,杨恒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7页。译文根据英文本略有改动。


15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李秋零、田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16陈赟:《原史”:中国思想传统中的原初符号形式》,《船山学刊》,2022年第6期。


17陈赟:《治出于二与中国知识谱系的创建》,《江苏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


18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李夏菲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9年版,第374页。


19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16册《朱子语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7页。


20郭象注《庄》云:天地者,万物之总名也”“故天者,万物之总名也。”(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151)罗君章《更生论》云:善哉!向生之言曰:天者何?万物之总名。人者何?天中之一物。’”(梁释僧佑撰,李小荣校笺:《弘明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235)清人黄叔琳《砚北易钞》卷12云:又观向秀所注《庄子》有云天者万物之总名,尤超出意表。明末哲人刘宗周继承了向郭的这一说法。


21 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6册《四书或问·中庸或问》,第551页。朱熹:“天之生物,有有血气知觉者,人兽是也;有无血气知觉而但有生气者,草木是也有生气已絶而但有形色臭味者,枯槁是也。是虽其分之殊,而其理则未尝不同。但以其分之殊,则有其理之在是者不能不异。故人为最灵而备有五常之性,禽兽则昏而不能备,草木、枯槁则又并与其知觉者而亡焉。但其所以为是物之理,则未尝不具尔。若如所谓絶无生气便无生理,则是天下乃有无性之物,而理之在天下乃有空阙不满之处也,而可乎?”(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23册,第2854)


22相似的问题,在朱熹哲学中得以表达,这个表述的重点在于强调人的品德与天地之德之间的相似性:仁,便如天地发育万物,人无私意,便与天地相似。但天地无一息间断,圣希天处正在此。”(《朱子全书》第17册《朱子语类》卷95《程子之书》,第3178)“而今讲学,便要去得与天地不相似处,要与天地相似。”(《朱子全书》第15册《朱子语类》卷36《论语》,第1357)


23 邵雍:《邵雍集》,郭彧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7页,第4页,第6页,第7-8页。


24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13册《船山经义》,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692-694页。


25陈赟:《秩序与浑沌的居间性平衡:论庄子的秩序形上学》,《孔学堂》,2023年第1期。


26陈赟分殊了太虚之天乾元之天,参见陈赟:《气化论脉络下的身体与世界》,收入林月惠主编:《当代中国哲学的议题:以气论与身体为中心》,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19年版,第161-215页。


27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第47页。


28“不是所有的人类都是严格意义上的人,不是所有人类都能成为道德主体的人。……婴儿在这个意义上不是人。极其衰老者和严重智障者从这个重要方面来看都不是人。”(齐斯特拉姆·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转引自罗伯托·埃斯波西托:《人与物:从身体的视点出发》,邰蓓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22年版,第36)


29保罗·利科:《恶的象征》,公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第214页。


30Eric VoegelinThe Collected Works of Eric VoegelinVol.18Order and History VIn Search of Orderedited by Ellis SandozColumbia & London:University ofMissouri Press1999.p.29p.30.


31Eric VoegelinThe Collected Works of Eric VoegelinVol.28What is History?And Other Late Unpublished Writingsedited with an introducation by Thomas A.Hollweck and Paul CaringellaBaton Rouge & London: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0.p.184.


32埃里克·沃格林口述、桑多兹整理:《自传体反思录》,段保良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8年版,第94页。


33对沃格林关于显亮性经验与意向性经验及其分别的探讨,参见朱成明:《沃格林意识理论与东西知识传统的深度对话》,杨国荣主编:《思想与文化》第29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92-115页;陈勃杭:《埃里克沃格林对意向性和启明性的区分》,杨国荣主编《思想与文化》第29辑,第142-173页。


34这一术语来自沃格林对荷马史诗中的诸神的解析(Eric VoegelinThe Collected Works of Eric VoegelinVol.15Order and History IIThe World of the Polisedited by Athanasios MoulakisColumbia & London:University ofMissouri Press2000.p.170)


35Eric VoegelinThe Collected Works of Eric VoegelinVol.15Order and History IIThe World of the Polisedited by Athanasios MoulakisColumbia & London: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2000.p.170.


36Eric VoegelinThe Collected Works of Eric VoegelinVol.12Published Essays 1966-1985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Ellis SandozBaton Rouge & London: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0.p.119.


37埃里克·沃格林:《秩序与历史》第4卷《天下时代》,叶颖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年版,第305页。


38Eric VoegelinThe Collected Works of Eric VoegelinVol.5The New Science of Politics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Manfred HenningsenColumbia & London: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2000.pp.149-162.


39埃里克·沃格林:《记忆:历史与政治理论》,朱成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86页,第197页。


40Eric VoegelinThe Collected Works of Eric VoegelinVol.18Order and History VIn Search of Orderedited by Ellis SandozColumbia & London:University ofMissouri Press1999.p.51.


41陈赟:《中国作为中道之国”——基于儒家仁性论的视角》,《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年第10期。

喜欢wangguoto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