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逻辑后缀学(五)我是谁(上)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4-06-09 13:26 已读 13144 次 1赞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第二章:“是”判断逻辑属性的外延及讨论


“是”判断逻辑属性归纳起来共有十六个重要外延,它们分别是:

第一外延:因自他分别的内涵,我们永远都不可能自我指涉(自涉)。

第二外延:“是”判断一定是共时性主观判断。

第三外延:任何的“是”判断,都会出现悖论。

第四外延:用“是”判断判断“是”判断,即形成一个无休止震荡与重复的,“纠缠共生”的真类。

第四外延补充:通过“是”判断寻求“本来”(为什么),会产生一种与“真类”震荡方向相反的“逆震荡”(无穷倒退)。

第五外延:震荡与重复意味着真类中的目标具有以“目标镜像”的方式进行自我指涉与自我复制的能力。

第六外延:“是”判断所具有的悖论性质,通过对目标的辩证性映射,反映在现象学层面上就是对立统一这种局面的矛盾关系。

第七外延(自相等原则):只要前因果关系被建立,目标产生,“非”场就同时出现,指者为了“维护目标的纯正性、唯一性”就必须以 “有限过程对付无穷”的模式永不能终止地进行着排斥、清除“障碍”的主动行为——这个行为的依据是后因果关系——他他分别——我们永远只能够通过事物自身以外的东西来推断出事物的真实性。他他分别的过程,就表现为一个“线性” 的运动过程。

第八外延(自相似原则):任何“是”判断,都必然表现为指者根据前、后因果关系建立及维护、发展形式(目标)这种模式。这种模式里所具有的关联性、逻辑性、必然性、排斥性及不确定性五大内在的根本属性之间存在着的辩证关系,令事物都表现出“非线性”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性质。

第九外延:“是”判断目标即任何确定的形式都是以脆弱的保守孤立姿态在互相依赖又互不相容的冲突、制约、平衡的辩证关系中走向不可持续。

第十外延:确认目标,实质上就是确认目标的所有权。即任何目标被确认之后都必然因为“有所属”而不再具备自由的意义,而仅具有逻辑推定意义上的自由度。

第十一外延:当指者作出确认性质的“是”判断时,指者的思维具有自由度,即只有相对自由而没有绝对自由。指者思维上的自由度与目标的自由度等价,两者之间属于同构(相互映射)关系,两者在“是”判断的架构下存在着自反性。

第十二外延:目标具有的确定性、收敛性、不兼容性实际上就是指者的思维被约束、封闭、局限、保守的反映。

第十三外延:以交集的模式追求自由时,追求越多,追求者的自由度反而越小。

第十四外延:“是”判断是一种熵增行为。

第十五外延:“是”判断目标一定表现为开集。

第十六外延:任何的“是”判断目标,无论如何精确,表面上都相当于欧几里得几何法则确定下的一个点,但本质上都是拓扑空间(连续性)里一个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自由度)的离散性的开集。

下面对“是”判断逻辑属性的十六个外延逐层展开讨论。


第一节:我是谁

“我是谁”(自身所是)?这是一个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的简单却又无解的论题。除了那说不清也道不明,因此实际上并不那么可靠的所谓信念在勉强支撑着我们对自身的肯定之外,人类历史上,从未有人能够成功地、准确地、令人信服地实现对自身的“是”判断(某些宗教上对自身的“是”判断已被证明是千疮百孔,不堪一驳)。

这正是因为:任何“是”的判断,都必然产生自他分别,使判断者(指者)被排斥在判断对象(被指者)所包含的范围以外。

为什么“任何的‘是’判断,都必将产生自他分别”?

“是”判断一定包含行为和目标。“是(确认)”是行为,“什么(的)”是目标。目标成立,当且仅当确认行为实现。

行为一定有行为发生者(海德格尔的“在者”),指者就是行为的发生者,因此行为与指者是不可分割的全体(笛卡尔“我在”的立论中,其“我在”本质上是与思想“遥遥相对”的目标属性。本文下卷将重新诠释“我在”的属性)。我们在研究逻辑基本规律时,仅仅讨论思维过程(行为)而不把思维者这个因素考虑进去(非主题化),结果就造成一系列问题。

而目标是一个集合,严格地说是一个多重身份的集合,这个集合的所有权可以属于任何事物(母体群),当然也可以属于“我”(例如“这是我的”),但却一定是独立于指者之外的分裂体(我非指者)。

即确认行为与目标是各有所属的界限分明。

因为:

如果目标即是指者,即如果目标与指者是同一的全体,目标就不能产生,行为就不会发生,“是”判断就不能成立(行为发生者不能以行为发生者自身为对象;弦上之箭不能以弦自身为目标)。

所以:

只要“是”判断成立,则指者不能是目标,或者说指者一定在目标之外。

这就用“反证法”证明了:

任何的“是”判断,都必将产生自他分别。

这里传递的信息是:“是”判断的对象一定是除了判断者自身以外的对象,即一定是“他者”。即,在“是”判断中,目标与指者永远不等价(严格而言叫“非全同关系”)。因此“是”判断永远都是“他涉”。进一步的解读是:我们永远不能对我们自身(康德所认为的“物自体”)作出“是”判断。

故,并非“物自体独立于认识之外(康德语)”,而是“认识”只能认识(确认)“自他分别”的他者。物自体并非“不可知”而是不可“识(确认)”。通过“确认” (是其所是),我们永远不可能完成从“是之为是”到“我是(自身所是)”的转化(海德格尔企图以嵌入时间性“境域”完成这种“自身所是”的转化,但最终并没有成功)。

即,因自他分别的内涵,我们永远都不可能自我指涉(自涉)。这是“是”判断逻辑属性的第一个重要外延。

笛卡尔的二元论就是这种自他分别的典型:当我不能怀疑“我的怀疑”时,确认性“是”判断的自他分别就已经产生:确认“怀疑”的不可怀疑的真实性的同时,“怀疑”必然已经“变成”与指者分离的目标,“我在”始终是“我的在”。因此,和其他西方哲学家一样,笛卡尔自始至终都是为了企图确认“是什么”,却从未质疑过“确认”本身会带来什么问题:确认不能确认“确认”自身——行为不能从行为发生者独立开来。

因此,与其说笛卡尔是“近代哲学之父”及“近代科学始祖”,更确切地说他是人类在“智学”上致力于登峰造极的重要推手之一。但这种登峰造极是福是祸,接下来的文章会深入分析。

(为了强调“自他分别”,这里的“自我指涉”专指判断者本人,而自我指涉的本来意思是:用概念整体来定义或者概括该概念本身。“不可能自我指涉”形象通俗的理解就如同我们不可能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离地面。根据逻辑基本规律中的同一律同样能推导出“不能自我指涉”的结论,因为“我”是一个全体,与“是”后面任何“什么”的集合都不等价,不能构成A=A的重言式。但同一律推导的“不能自我指涉”没有反映出“自他分别”这个重要属性。)

假设强行设定目标与指者等价(同一),那么,诸如“我是人”、“我是好人”,“我思故我在”甚至“我是自有永有的神”这类“自涉”的确认行为就不能发生,“是”判断就不能成立。

所以,“我是谁”是一个真值为假的“假命题”。

因为,我们对于“我是谁”这个论题永远都“说不清道不明”。

“判断者被排斥在判断对象所包含的范围之外”这句话,如果从“他涉”的角度去理解,读者或者能够接受。例如“那是一片云”这个“是”判断里,“云”这个目标当然不是判断者,判断者可能也没有什么兴趣成为“一片云”。但从自涉(自我指涉)的角度,“我是谁”不能成立因为这个“谁”不可能是判断者自身就不是那么容易让大众理解。

大众不容易理解的根本原因是:人类都有自我认同及自他认同的需求,并且错误地认为这些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是因为自在与自为具有同一性。

自在与自为之间没有同一性。

自在是形而上的全体,圆满具足,没有任何分离或缺失,因此称其为非形式——“我”未曾发出“是”这个行为之前具有“无所属”的全体性。自在“什么也不是”,即“什么”都不能代表、形容、象征、证明、判断、确认“是”自在。

自为必然意味着“什么是什么”,即自为都是“是”判断的目标。任何“是”判断的目标,都是形而下的个别形式,都代表了分离或缺失,也就是不圆满不具足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这影子是我的影子”,而不能说“我是影子”。同理,可以说“人是我的表体特征”而不能说“我是人”(这段话应该有人会反驳:我与“影子”的内涵与外延都不同,当然不能说“我是影子”。但我与“人”的内涵与外延一致,为什么不能说“我是人”?笔者的回答是:在严格的内涵和外延概念上,我与人并不一致。不过,从一般的逻辑意义上,“我是人”这个“所指”在表述上“当然是”没有问题,但这里的“没有问题”其实是被后续的无数问题所掩盖着。因为,“此我非我”)。

因为,“什么”都不过是非形式“我”的表现形式“我的”。


喜欢仁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仁剑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