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可以辩证互怼,但不应该诡辩。把寓意中的借喻当原意是诡辩。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3-05-05 13:13 已读 269 次 1赞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回答: 老子,阴阳和求生 由 老冠 于 2023-05-05 4:09

生死只是阴阳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但生死不等价于阴阳。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是借喻大道的生生不息。《道德经》整篇都充满了借喻,把当中所有借喻直接解读,《道德经》就变成了一篇幼儿的劣作。
可以有根有据地指出甚至“批判”古人思想中的不足,也不妨以幽默地调侃一番(如你之前第一篇讨论道德经的贴子),但应该对自己的先人有起码的尊重。
喜欢仁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