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战,一场自嗨而已
美国全面关税战的理想目标有两个。
短期目标,将是通过关税收入,增强美国的财政能力,减轻美国政府的财政负担,并为政府的全球日程提供支持。
长期目标,则是将制造业引回美国。在关税的保护之下,重新孕育美国国内的制造业市场,从而实现美国再次繁荣的基础。
然而,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
其一,美国之外的国家不对美国的关税措施进行反制。美国的全面关税政策,实际上改变了目前贸易平衡的格局,而域外国家的反制,只是增加了贸易再平衡的变量。由于全面关税政策,各国的反应不同将进一步增加了这种变量的波动。最终平衡的结果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到来,在这个过程中,各国之间的交易模式存在着强烈的不确定性,因此指望各国接受美国强加的关税战,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其二,美国的误区在于支付关税的是外国人,而不是美国人。实际上,所有的关税对象即使是外国产品,但付出关税的却是美国进口商。美国的进口商需要做出选择,要么支付关税,要么停止原有的供应链合作,并寻找新的供应链。指望现有的供应链降价以应付美国巨额的关税是不切实际的。最终的结果可能是,美国对全球各国的进口量大量下降,直到美国的通货膨胀水平达到民众无法支撑的地步,从而引起政策的逆转。
其三,美国的全面关税政策提高 美国的物价水平,从而提供了国内制造业的利润空间,这一点将会引导资金向制造业流入。这种理想方案的实现需要存在着制造业存在的要素基础,劳动力,资本以及企业家,同时,市场条件需要提供更高的收益率,以便引导资本从服务业向制造业的转变,否则资本的流动不会发生。国内外的价格差更有可能催生新型的可以规避关税的贸易创新模式,引导资本争取更多的超额贸易利润,这比制造业所能提供的不稳定的利润预期更有吸引力。
特朗普的全面关税政策证明了美国国内制造业的低下效率,同时,全面关税政策长期而言,将进一步降低美国制造业的效率,这与美国所期望的正好相反。重建美国国内的产业链,培育产业工人,提供更具竞争性的产品,短期内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了向韩国,台湾等这些喽啰国家和地区通过行政手段引进制造业资金的话,本国资金的回归可能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为跨国企业的目标是全球性的,必须在收益与风险之间选择稳定的利润空间。
特朗普政府的全面关税政策,并不具备取得其预期结果的必要条件。最重要的是,制造业回归需要稳定的政策环境,以及稳定利润水平,这是美国所无法做到的,或者说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无法做到的,这预示着很长时间内,美国需要同国内的通货膨胀进行斗争,同时制造业水平将不会因此而发展,反而更为衰败。
美国的全面关税战,名为解放日,不过是民众吃苦高层自嗨而已。
已标注为talvez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