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叶原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冷翠烛 。上篇 。 11 - 13

送交者: [♂★★声望品衔10★★♂] 于 2024-02-18 10:28 已读 2320 次 5赞  

立的个人频道

+关注

(11)

人生代代无穷已。天才也在一代代地诞生着。

和杜牧不同,李商隐为李贺写的那篇小传充满了对李贺的情感。

他笔下的李贺栩栩如生。甚至有些过于栩栩如生了。像是李商隐本人在回忆中看着自己过去的时光: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恒从小奚奴,骑駏驉,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

这里李商隐的描写十分真切、细致。但他说李贺骑着“駏驉”,这是不可能的。这个驉可不是卢,“的卢”,古代的一种白额马。伯乐《相马经》说的卢是凶马,“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可见古时骑马还是很凶险的。驉也不是驴。驉念虚。但是,駏驉既不是駏,也不是驉。古书中称公马配母骡所生后代为駏,公驴配母骡所生后代为驉。而駏驉是蛩蛩距虚,是上古传说中的异兽,读音为穷穷巨虚。可见,李商隐在这篇小传中描写的李贺的形象颇为奇幻,不仅相貌奇特,还骑着一只神兽。那么,李商隐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后来的《新唐书》引用李商隐这篇小传时,就改成了李贺骑着“弱马”。骑弱马,骑驽马,骑病马,哪怕骑着一头小瘦毛驴都更真实,但李商隐说的是“骑駏驉”。李商隐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而从《新唐书》来看,历史是不能轻信的。

写到李贺之死,那时的李商隐的文字中便开始摇曳起烛光鬼影,他已经神思游离如在梦中,那时李商隐说:卧病中的李贺,忽见昏黑的屋里亮如白昼,一个红衣人,驾赤龙降临室内,手持一牙板,上面的文字像是太古的大篆文或霹雳石文,仙人召唤长吉。重病中的李长吉正努力想读出那些文字,但他一点也读不懂。这时听见召唤,竟然下了床,叩头,说母亲老病,自己不愿离去。红衣人笑曰:“天帝建成白玉楼,要你马上去做文书。在天堂里很快乐,不像人间这样苦。”李贺却哭了。旁边的人这时看见重病中的李贺哭泣,都不解其意。不久,李贺就气绝。窗外升起一缕轻烟,屋里的人都听到外面有车马声。太夫人连忙制止家人哭泣,等大约炊五斗黍的时间,李长吉才真地死去了。

如果说这个背负锦囊骑着神兽漫游的奇异形象是李商隐得自李贺姐姐的真实的讲述,那么关于李贺之死的记载则完全是李商隐的情感的产物了。这时他已无法隐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象里,分不清现实与幻想,彼时与此时。在李商隐的幻想里,这位天才而不幸的孩子被上天垂怜招走了。直到这一刻,他对于李贺的所有的爱惜、伤痛终于化作一腔对世俗的愤怒倾泻而出。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彩愈此世者,何独番番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四年,位不过奉礼太常中,当世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李商隐的性格有非常幽隐曲折的一面,他的内心情感的写作具有密闭性,所以那些“无题”凄美迷离,但难以解读。一首著名的《夜雨寄北》到底是寄给谁的,他也隐约其辞没有说明,引得众说纷纭。就像这篇小传,李商隐说“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但这个王氏是谁?李商隐没有讲清楚,而此事又没有任何旁证。这个王氏和他有什么关系?李商隐甚至没有直截了当说是王氏给他讲了李贺的往事。

从李商隐为李贺写的这个奇异的小传中可以感受到,李商隐对于这个天才而不幸的男孩有着一种深深的爱怜。这不仅是因为他有着与李贺同样坎坷的命运,怀才不遇,更重要的是,他与李贺在精神和诗歌的气质上都有相通之处。所以后世许多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李贺,但都不像。而李商隐模仿李贺的一些诗句,如果混入李贺的诗中甚至很难被发现挑出来的。那么,我们不妨试试看:

李贺商隐

白杨别屋鬼迷人,楚娇捧笑开芙渠。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十番红桐一行死,玉虎牵丝汲井回。
漆灰骨末丹水砂,凄凄古血生铜花。
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冬冬。
麒麟踏云天马狞,贝阙夜移鲸色失。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轻衫薄钿当君意,楚红微觉竹枝高。
纡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
苦昼短,
香桃如瘦骨。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12)

李商隐无疑是李贺真正的知音。

李商隐的诗歌学习过杜甫、韩愈和李贺,但在潜心追摹的同时并没有作茧自缚,受制与人,而是吐纳运化,创造出强烈的李商隐的个人风格。然而,在最有李商隐风格的诗歌诸如那些《无题》诗中,已经完全没有了韩愈、杜甫的影子,却仍然有着李贺的影子。但这时的相似却又有着一种恍惚的隔离感,那是一种更加复杂的遥隔时空的对应,像是一个声音的转世轮回。在这些诗歌中的李商隐,仿佛在时光里,是人到中年的李贺继续着他的吟唱。心有灵犀,两个独特的美丽心灵的某种气息相通。《梦天》和《锦瑟》里就有着这样的奇妙的对映,声息相通的应和。

梦天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贺和李商隐是唐朝最具有现代性的两位诗人。两人的诗都极具画面感,色彩冷艳秾丽。然而,通常李商隐的画面是静态的,是一帧一帧的转换;李贺则是动态的,是现代电影视频的播放。两人的画面又都具有超现实主义的风格。李贺是一个男孩子的梦,怪诞中富于奇异的童趣;李商隐的则是飘渺迷离的,是一个成年人内心伤痛的感情世界经过编码加密转换成的一首诗歌,是一些难解的隐喻,奇异的象征。李商隐的诗通常总是安静的,是在沉静追忆中陷入迷离梦境,而李贺则是有声有色的,或是金玉撞碎,宝剑劈削,或是牛鬼亡灵嘶号哭笑。然而,李贺的这首《梦天》却是安静无声的,影片缓缓播放,那些奇幻的画面无声变化。两人的这些诗都是难解的,有着现代的深度意象诗歌的特点。蓝田日暖,玉轮轧露,音韵美妙,却令人费解。或许,只有到了诗的最后两人才又都稍稍清醒,但就在要完全地清醒过来之际,却又停留在了梦境与现实临界的虚空。

(13)

所以,或许根本就不存在那个李贺的神秘的姐姐王氏。李商隐在小传里闪烁其词的叙述只是为了掩盖这样一个事实:《李贺小传》纯粹就是李商隐的幻想之作。它更像是一篇小说。或许李商隐的确寻找过李贺在这个世上遗留的传闻,飞鸿雪泥的痕迹,但这是一个对于轮回失忆的人在寻找自己的前生。所以,他笔下李贺的奇特相貌并不是在李贺的姐姐那里得到的讯息,而是李商隐读过了李贺的自画像的诗句,“巨鼻细瘦,庞眉苦吟”,他印入李商隐的脑海,在虚构李贺的自传时便流露诸笔端,“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那里或许还有他自己少年的影子。或许正是少年的李商隐曾经背负锦囊四处周游,记录灵感,到夜晚再在灯下苦吟。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位奇异的消瘦病态、通眉、长指爪的苦吟青年骑着一匹《山海经》中的怪兽,背负破旧锦囊,在大唐时光中不可思议的漫游,四下好奇地张望,寻找并沉浸于他的寻章炼句的白日梦里。可笑的是宋代由国家修撰的严肃史书竟然在写李贺时引用了李商隐小传中的这段内容,并随意地将李贺骑的駏驉换成了一匹“弱马”,而《新唐书》引用另一个李贺七岁吟出《高轩过》的事迹更是被后世考证为一个编造的小故事。
喜欢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立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 不只拾拾影 给 立 端上一碗雄黄酒! - 不只拾拾影 (89 bytes) 02/18/24
(^-^) 江天云月 给 立 献上一支玫瑰花! - 江天云月 (88 bytes) 02/18/24
哈哈哈!江天君 - Vivian32817 (27 bytes) 02/18/24
应该是 - 不只拾拾影 (9 bytes) 02/18/24
不太明白你的意思哦。。。 (无内容) - Vivian32817 (0 bytes) 02/18/24
我说 - 不只拾拾影 (27 bytes) 02/18/24
还没有。 - Vivian32817 (81 bytes) 02/18/24
立君不再驾破车四方 - Vivian32817 (72 bytes) 02/18/24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