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华复兴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为告知世界自己是中国人,他执意从美撤离,把864家公司带回祖国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21-12-28 2:21 已读 1061 次  

hgao的个人频道

+关注

李开复曾在《世界因你而不同》一书中写道:“尽管前面充满了悬念,但是我依然相信内心的声音。我知道,只有follow my heart(追随我心)的选择,才能激发起身体里最大的潜能,拼尽全力向下一个目标靠近。一如过去很多选择曾带给我类似的人生体验。”


正如李开复这句话所言,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句话。2009年,年轻有为的李开复从美国回归中国开创新事业,并且有864家公司跟随着李开复的脚步一并回到了中国。


李开复究竟何许人也?他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足以打动864家海外公司,让这些海外公司来到中国。不妨紧随下文娓娓看来。




李开复


毕业工作,战绩显赫


1990年,从卡内基梅隆大学毕业后的李开复收到了苹果公司的offer。


在1990年到1996年这段时间,李开复在苹果公司待了6个年头,主要从事计算机信息产业。从公司的基层做到了互动多媒体全球副总裁的职位,从众多优秀职员中脱颖而出。




1998年李开复又来到了美国谷歌公司互联网部门任职,担任副总裁兼任总经理的职位。在谷歌工作期间,李开复掌握了联网三维图形以及多媒体软件的研发技术,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




从毕业到参加工作,再到如今谷歌副总裁的位置。李开复可谓是实现了人生的巨大飞跃,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李开复选择继续待在谷歌,那么他今后一辈子将会是衣食无忧,至少在美国可以达到中产阶级。


然而李开复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他随着自己内心的指引跳槽了。1998年7月份,李开复离开了谷歌公司,来到了微软。


这次的跳槽,也让李开复从一个管理者转变成了研究者,他一手创办了微软在中国地区的研究院,简称微软中国研究院(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这座研究院被美国专业人士评价为“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




李开复取得的巨大成就受到了微软公司的重视,因此打算将李开复调回美国,给李开复更加重要的任务。但面对这次升职加薪的机会,李开复拒绝了。


2005年7月5日的下午,李开复拿着辞呈递给了微软高层管理人员。


然而微软并不打算这么轻易就让李开复溜走,因此在2005年上演了微软和谷歌的双方法律代理人对簿公堂的情景,这场官司轰动全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争夺李开复这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足见李开复个人的优秀实力是有目共睹的。这场官司在经历一番周折后,谷歌胜诉。就这样李开复再次来到了谷歌公司,为曾经的老东家效力。


看到这里,也许大家会觉得李开复这人是不是喜欢跳槽,在苹果、谷歌、微软这几家公司中反复横跳,难道说李开复和这些公司有过节。


其实不然,李开复在这几家公司之间不断的跳槽是为了打破自己的壁垒,学习更多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李开复作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追随者内心所想,朝着下一个目标前进。


这意味着李开复将要离开谷歌公司,尽管在谷歌公司待了4年之久,但是李开复依然跟他的上司艾伦提出了辞职。


艾伦为了留住李开复,拿出了天价股权作为报酬,但李开复依然不为所动。李开复告诉了艾伦自己的下一步打算,那将是回到中国,用自己毕生所学去助推中国经济的发展。




不忘初心,游子归国


2009年李开复踏上了归国的路程,当时的李开复已经快50岁了,但他依然充满着创业的激情。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开复只是一个技术出众的技术官僚型人才,适合当“掌柜”,但并不一定适合当老板,李开复回国之后将会遇到更多的挑战。


不过李开复的个人品质是值得肯定的。李开复身在美国工作学习多年,但他始终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的身份,面对国外公司开出的高薪诱惑,依然不为所动。




回国之后的李开复首先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我是中国人,既然回来了,那么我希望不会与祖国母亲产生隔阂,同时希望尽自己的全力推动中国的发展”。


李开复选择回国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李开复出生在台湾一个传统大户人家中,受父辈影响,传统观念浓厚,有饮水思源,不忘初心的传统观念。


常年累月的生活在异国他乡,尽管物质生活丰富,但李开复依然心系祖国,想念亲人。




然后就是近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体系不断优化升级,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大环境有利于开办企业,中国政府不但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在中国境内市场广阔,前景好。


李开复自身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行业眼光、人脉资源,非常适合在中国的土地上大展宏图。


因此李开复选择了回国。不过李开复回国后不久,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有864家公司也选择了来到中国发展。




这些公司选择来到中国发展与李开复脱不了关系,因为李开复本人的名头在IT业内响亮,经验丰富,眼光独到,因此这些公司相信李开复的眼光,因此就来到了中国发展。


并不是说这864家公司都是李开复个人的,这个时候的李开复实际上是一个优秀的“掌柜”,而不是优秀的企业家。




从更广泛的角度上看,864家公司选择来中国无疑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更有前途。中国政府提供的政策和待遇更加吸引人。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他们不是慈善组织,哪里有机会就往哪里走这句话是有道理的。而李开复回国发展则是864家公司来中国发展的一个引子,让这些企业看到了机会。归根结底都是中国的经济腾飞、国家的强大带来的发展机遇。




开辟事业,蒸蒸日上


李开复本人在美国工作的精彩履历在中国年轻大学生群体中很有号召力、影响力。


2009年李开复本人从美国回到中国后表示,他的打算是在中国成立一个创业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为青年人提供创业辅导以及资金上的帮助。


李开复的这个想法其实在2004年7月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当时的李开复在美国创立了一个“我学网”的网站,专门帮助青少年成长,提供专业的指导。这个网站早在2004年就已经被中国大陆很多青年学子所熟悉。


也看得出李开复本人很早就有打算回到国内,实现自己创业的理想。而如今,机会终于来了。




2009年9月,李开复创立了名为“创新工场”的风投公司。字如其名,创新工场主要培育的是创新型人才和高科技企业,甚至在网站主页上标语:“欢迎加入创新工场——青年创业的黄埔军校”,由此可见李开复的抱负。




创新工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全球投资者,这其中就包括专业投资机构和战略性投资者,甚至还有知名家族和个人。显而易见,这些投资者都愿意通过创新工场这个平台给创业者提供创业支持,争取打造更多的世界级的创业公司。


李开复创立的创新工场主要经历了5个大的阶段。


从2009年9月份的创立,到2012年3月成立上海办公室,再到2016年9月成立人工智能工程院和深圳办公室,再到2017年成立南京办公室,最后就是2018年5月成立广州大湾去办公室。创新工场的足迹遍布了主要发达城市。




同时创新工场的投资范围主要在人工智能与硬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芯片/半导体、企业服务软件、医疗等方面。


李开复带领这创新工场先后完成了多项成功投资案例,比如说知乎、小牛电动、水滴、美团单车等品牌,这些品牌的估值已超上亿美元。




不幸患癌,勇敢战斗


然而李开复在创业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长时间的加班熬夜,2013年9月份,李开复对外宣布自己不幸患上了淋巴癌。


并且在医院医生的确诊之下,李开复的体内有大大小小20个左右的肿瘤,可以说当时的李开复已经是淋巴癌的晚期,治愈的成功率非常低。


当时正是创新工场的上升期,很多事情都需要李开复处理,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候,李开复的身体却给他开了一个玩笑。




在生死与事业上,李开复不得不重新规划。李开复的医生告诉他,淋巴癌也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合理用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治愈率也能达到百分之50。


听到这句话后,李开复燃起了希望。并且将自己每天睡眠的时间提前到了晚上11点之前,不熬夜不加班。


第二天早上6点左右起床,最后每天中午还会午睡1个小时。据李开复自己说,这样一来,感觉每天的精神状态都很好,做事效率也很高。




除了拥有好的睡眠质量,李开复本人还会在饭后进行适当的运动。很多癌症患者在得病之后,不愿意走动,其实适当的有氧运动是可以降低肾癌、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李开复选择的是走路、散步的锻炼方式。日常出行能不开车就不开车。


李开复每天都坚持着这些好习惯,同时配合医生的积极治疗。一直到2015年6月30日,李开复发微博宣布自己的淋巴癌肿瘤消失了,身体已经康复。可以说这是一个奇迹,李开复用自身病例向世人证明癌症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成功的战胜淋巴癌,也给李开复的精神带来了巨大的鼓励,让李开复在创新工场的发展轨迹中充满了自信,无畏前方的重重挑战。




融入时代,科技创业


2018年11月份,创新工场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早期投资机构大奖“新经济之王”,要知道2018年对于资本界来说可谓是寒冬。


然而尽管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李开复管理的创新工场孕育出来了十家“独角兽”公司,其中就有5“独角兽”公司分布于人工智能领域。


创新工场作为一家技术性投资公司,培养了许多新一代高科技成长企业。近年来,2018年创新工场旗下的创新奇智子公司还摘得了2018“新经济之王”——企业服务最具创新力大奖。


除此之外卖好车、墨迹天气连获得企业服务最具影响力奖项;名堂获得消费领域新品牌之王;VIPKID获得在线教育之王;悦跑圈获得运动健身之王;这些公司都是创新工场旗下投资成长起来的。




从创新工场投资的分布方向来看,不难发现。当今时代的主流是科技化、人工智能化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在时代的洪流中应运而生,逐渐成长为某一个领域的佼佼者。


这种现象也验证了李开复大学期间明白的一个道理:“做世界某一个领域的一流”的观点。


2020年,创新工场官宣入股浙江中力,创新工场将携手浙江中立打造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工业制造平台。浙江中力作为中国电动仓储搬运设备领域中的佼佼者。


在李开复看来浙江中力在其行业中积累了多年的技术和经验。同时又具有长远的眼光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




创新工场以入股的方式与浙江中力进行战略性合作,目的在于将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演变到工业产品中,帮助浙江中力实现制造业公司AI领域的佼佼者,从而互利共赢。


2021年9月10日,李开复在北京参加了HICOOL2021全球创业者峰会,这场创业者峰会一共选出了7个一等奖项目,其中有创新工场投资下的澜舟科技、予果生物、SRT软体机器人等3家企业。




综上所述,创新工场在李开复的带领之下取得了不俗的投资成绩。李开复无疑向世人证明了自己成功的从一个优秀的“掌柜”转别为了企业家,事实胜于雄辩。


在HICOOL2021全球创业者峰会上,李开复还发表了一篇名为“硬科技创业正当时”的主题演讲,简明扼要的表明了硬科技创业进入最好的时代。


在这个硬科技创业背景时代之下,科学家创业面临着不懂具体执行、赚钱、产品、用户需求等方面的问题,而恰好创新工场作为一个人才孵化器,培养的人才不但明白科技,同时也掌握了商业、产业的密码。


这个硬科技创业时代对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结语


李开复从一个“掌柜”转变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看似是一小步,其实是一大步。李开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美国经历了初中、高中、大学的学习,再到后来的苹果、微软、谷歌等公司工作,积累经验。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心中理想。


在这个激流勇进的时代,中华好男儿自当努力学习,敢作敢为,那么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自会有自己的一番成就。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100银元。感谢支持。 (无内容) - 张旺教授 (0 bytes) 12/28/21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