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汉阳防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1955年许世友嫌军衔低,去找周总理诉苦,总理一句话让他心服口服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21-08-10 5:29 已读 1230 次  

hgao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一场战争胜利的背后总是不可避免地充斥着无数战士们的鲜血和牺牲,除去大家对他们的尊重和怀念,军功和荣誉也是他们在战场上拼杀过后所得的勋章。


因此对于大多军人来说,荣誉和授衔是一份见证和纪念,更是他们在炮火中不惧生死奋战的一种承认。


而在1955年授衔时,我国开国将军许世友嫌军衔低曾去找总理评理,结果总理一句话便让他心服口服。


许世友




许世友对授衔不满


各位将士们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不惧艰苦地在炮火连天中一路前行,最终取得了抗战最终胜利,解放了全中国的百姓。为了表彰战士们的奋斗和付出,更是为了让百姓们永远地记住他们。


在1955年9月27日于北京中南海举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授衔仪式。


这是我国首次举办授衔,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大起来了的一个重要开端,虽然此次仪式意义非凡,但是其中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更是盈千累万。


授衔工作是第一次进行,身上有功勋的战士们数量又非常庞大,在评定标准上并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体系,所以如何评定和评定的标准以及数量就成了很困难的问题。


人民解放军的授衔仪式




要保证不能让战士们寒心,更不能让如此重要的环节草草了事,所以制定标准便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情,哪怕已经如此重视,但是还有一部分战士因为授衔高低的问题闹情绪,其中便有出了名的直性子将军——许世友。


许世友22岁便跟着队伍在战场上厮杀了。无论是脾气还是性格都出了名的急性子,他为人坦诚,对战友们肝胆相照赢得了很多人的好感。


在抗战期间更是多次身先士卒,资历深的同时身上还战功赫赫,在授衔之时被评为上将,许世友觉得这是“大材小用”了,便直接去找总理为他评理,想要大将的军衔。


许世友




总理看到许世友风风火火地找来了哭笑不得,也清楚许世友的脾气,知道不让他心服口服恐怕不能让他接受上将军衔。


“粟裕是大将。”周总理并未着急,只是看着许世友,简简单单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粟裕将军一生戎马,不仅作战上有勇有谋,更是作为主心骨般的存在在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的传奇性胜利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粟裕将军为人沉稳冷静,在战场上更是从未因为自身的急躁而耽误战机,处理事情也是老练果断,我军战士们没有不对粟裕将军敬佩万分的,就连敌军听到粟裕的名字也是心生敬意。


粟裕




萧克震上将


原本给粟裕将军定的是元帅军衔,但是粟裕将军却觉得自己并不值得如此高待,有更多的战士比自己更适合元帅的职位,故而谦虚的拒绝了。


许世友对粟裕也是非常崇拜,更是清楚他不如粟裕,但是却依旧觉得自己哪怕做最后一个大将也可以,总理摇了摇头,觉得他就像一个讨糖果的小孩。


“萧克也只是上将。”这句话一出,许世友立刻再也不敢提想要当大将了。萧克的军功和资历更是他远远不能及的,连这般的人才都只做了上将,他又怎能肖想大将的职位?


萧克在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前的日子非常困苦,当地的地主勾结军阀土匪害得萧克家破人亡,为了报仇选择了开始革命。


许世友(左)




在黄埔军校就读时期萧克的文化成绩和实战演练都是同期生的翘楚,加入革命队伍的时候恰好碰上北伐战争,萧克凭借自身能力和优秀的作战素质在战场上数次立功。


随后坚定的要求加入叶挺将军手下的第11军,在部队中更是不怕苦不怕累,时刻磨炼自己的意志,战场上更是勇猛向前,赢得了战友们的赞许和认可。


很快萧克就闯出了名头,1934年作为红6军团团长的萧克接到组织的命令开始西征,在征途中不仅多次击退敌军更是行动有素,成为我军的一支实力强劲的先遣队。


萧克




而且在萧克的带领之下多次用战术躲避了蒋介石队伍的围追堵截,最大限度地保全了我军战士实力,漂亮的完成了我军大部队北上的任务,为红一二四方面军的会师做出完美铺垫。


萧克年少有成,虽然心中一直想要为了家人报仇,但是在前行的路上做到了坚守本心、刻苦上进,紧跟党和组织的脚步,所行所做皆是利国利民。


在战场上更是身先士卒,智勇双全,对于组织的一切命令坚决实行,时时刻刻都在前进,在遇见危机之时毫不犹豫独当一面,赢得了组织对其的认可和表扬。


萧克




许世友心服口服


抗战时期日军听到萧克的名字无不痛恨至极,恨不得生啖其肉,更是多次费尽心思想要除掉萧克。当时我军出了一个名叫吴其增的败类,为了高官厚禄而将萧克的住址卖给了日军,日军听后喜不自胜,更是立刻派出战机对萧克的住址进行攻击。


但是萧克早在日军袭击之前逃出,不久过后带领军队在抗日的战场上大展神威,日军本以为除掉了萧克,却发现他死里逃生,在战场上被打得四处溃散。


萧克一生打出过无数场让人惊叹的战役。


在1948年4月用一场“空城计”便将国民党想要偷袭石家庄的计划彻底捣毁,这样的勇气和定力非常人所不能有,若是有一丝惊慌失措定然会功亏一篑。


萧克




萧克除了在战功上有着他人所替代不了的成就,因为出身书香世家,所以在文学创作上更是让人惊叹。他所著的《浴血罗霄》一书还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英雄在授衔中评到大将都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却对于只评了上将并没有任何怨言,因为他心中清楚有更多的人在战场上比自己付出的更多,遇见的危险也更多,实力更强。


在整个抗战时期有很多战士们身上都是战功赫赫,资历深厚,但是却因为评定准则要严格遵守人数限制,像粟裕和萧克一样的老革命家并不特别看重授衔。


在他们的眼里觉得一切都比不上现在新中国成立,国家安定百姓平安,至于个人的利益得失完全可以放在最后一位考虑。


萧克




国家若是授衔,他们便怀着感恩之心接受,更不会在这样的时刻勾心斗角争名夺利。在他们心中早已看淡名利,若是国家有需要定然义不容辞有召必应,而在授衔授勋上却是一再谦让。


许世友本来想凭借自己的功劳和总理再讨论一下授衔的事,但是在总理开口说出粟裕和萧克两位老革命家的决定以后立刻表示自己已经心服口服了。


但是无论是授什么衔、功勋评价高低都永远改变不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我们如今的生活流过的血和汗,我们要永远记得他们的付出和奉献,并将这样的精神永远继承下去!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