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汉阳防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一个军干翻日军两个精锐师团, 抗战中, 云南人就这么勇猛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21-07-27 2:44 已读 573 次  

hgao的个人频道

+关注

云南王龙云是彝族人,他的部队有一条著名的军训,这条军训是这么说:我们彝族老祖宗三十七蛮部治军有个规矩,前面有刀箭者,奖;背后伤刀箭者,刀砍其背。我们决不能贪生怕死,做脊背挨子弹的逃兵,谁给老祖宗丢脸,军法不饶。


而正因为如此,滇军才是以骁勇善战闻名的。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云南王龙云即在蒋介石亲自主持的国防会议上主动请缨,要求调本省部队出滇作战。



龙云请命


蒋介石当即答应,并给予滇军两个中央军的番号,这两个番号是第60军、第58军。


龙云回到云南后,率先将本部直属的4万人马改编成第60军,任表弟,同为彝族好汉的卢汉为六十军军长,辖安恩溥的一八二师,高荫槐的一八三师,张冲的一八四师。


于1937年9月在昆明誓师出发,徒步行军1000多公里,经贵阳到长沙,原本准备乘船南下,参加南京保卫战,可等他们到浙江时,南京沦陷。


于是蒋介石将之紧急调往武汉待命整训,作为一支战略机动部队使用,然而就在待命期间,一场不期而遇的战斗开始了。


1938年3月,日军为打通津浦线,攻占战略要地徐州,调集最精锐的板垣师团、土肥原师团,共约20万人马直扑台儿庄。


台儿庄前线吃紧,60军随被蒋介石紧急调往徐州,参加著名的台儿庄会战。


滇军到台儿庄时正是战事最吃紧的时候,说简单一点,战场态势瞬息万变,起初接到的命令是布置二线协防,但没料到等他们赶到时,前面的一线部队已被日军先头部队击溃,防守一线的汤恩伯、于学忠部先后撤退,一线全面失守,二线直接暴露在日军铁蹄之下。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荫槐第183师的先头部队尹国芳营在徐州东面的陈瓦房一线与日军不期而遇,这时候,他们无暇修筑工事,根本措手不及,许多战士连鬼子的模样都没看到,就永远地倒在了战场上。

当时的情况是,日军先头部队有5000余人,而尹国华营只有八百余人,兵力相差悬殊,日军有坦克、重炮,而尹国华呢,杂牌军能有什么精锐的武器。


国军后撤,将杂牌军暴露在日军铁蹄之下,这时候该怎么办?


埋怨,逃跑。


都不是,尹国华蛮劲儿发作,为保证后续部队能及时赶到,完成部署,便不顾兵力悬殊,率先与日军展开血战,子弹不够了就拼刺刀,刺刀打弯了就用石头,用牙齿,甚至抱着集束手榴弹冲进敌群与日军同归于尽,滇军抗战的序幕就这样拉开。


尹国华以一个营的兵力挡住日军前锋的攻击,为后续部队赶到、部署赢得了时间。


是役,尹国华全营战死,没有一个战士后退。



杀鬼子


滇军183师仓促的投入战斗,当时他们面临的敌人是,日军最精锐的板垣师团和土肥圆师团,前后接近20万人,可他们呢,就1个师,1万余人。


战役如何艰苦就不用多说了,183师仓促遇敌后,战斗中也没一人退缩,往往是前面打完了后面补,用生命给日军铸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铜墙,因此也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


陈钟书旅长战死、严家训团长战死、董文英团长战死,龙云阶团长战死,陈洁如团长战死;莫肇衡团长身负重伤后,在送往后方途中,坚决不过大运河,并以血衣蘸血在道旁石上书写:“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之后,怀恨死去!


正是在这样的坚强抵抗下,日军企图从东线陈瓦房一线攻占台儿庄的美梦被滇军彻底粉碎,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改变战略,转移主攻方向,兵锋直指台儿庄侧翼的制高点——禹王山。


指望在禹王山讨点便宜,然而没想到的是,这里又遇到个比高荫槐更强的对手,


他是谁?


滇军彝族名将张冲。


防守禹王山的,就是张冲的184师,张冲把全师拉上阵地,自己还身先士卒,将指挥部也设在禹王山上,发誓与禹王山共存亡。


禹王山血战之中,号称日军精锐的板垣师团疯了似的向禹王山轮番进攻,成吨的炸弹将山顶夷为平地,前沿将士却用炸弹坑当战壕,用战友的尸体围成掩体,抵御着敌人轮番的进攻,当日军冲到阵前时,便勇敢的与之展开血刃战,即便战死,也决不后退一步。


张冲手下有个旅长叫王秉障,战斗打到最激烈的时候,这位保定军校毕业的旅长亲自端起一支三八大盖,跳出战壕与鬼子拼起了刺刀,在接连挑死10多个敌人后,自己的前胸也挨了一枪,战斗结束之后,他还硬撑着走到张冲面前说:“请师长检验,子弹是不是从前面进去的?”


负伤之后还惦记着滇军军训,提出奇怪的要求,要求师长检阅,有没有给彝族老祖宗丢脸,这种精神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禹王山血战结束之后,就连日本报纸也连声惊呼:“自九一八与华军开战以来,遇到滇军这样猛烈冲锋,置生命于不顾,实为罕见。”


然而他们的罕见,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



血勇


陈瓦房拿不下,禹王山拿不下,日军万不得已,再次改变部署,主力部队对台儿庄采取守势,然后大部队从津浦路南北两段向徐州大迂回。


战局发生变化,蒋介石却反应迟钝,没有及时调整部署,于是,徐州被困,为免被日军包了饺子,滇军万般无奈之下,才随各军紧急撤退。


徐州会战虽然失败,但其中台儿庄战役是可圈可点的,台儿庄战役中的滇军用两个师挡住日军两个精锐师团的进攻,打得他们改变计划,等于一个军干翻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这是何等骄人的战绩啊。


然而滇军,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惨重的。


参加台儿庄战役前,滇军第60军共有40000余人,台儿庄战役之后,第60军就剩了不到20000人,而且全是冲锋中中弹、负伤,没有一人贪生怕死,后背中枪,其中,中下级军官损失尤为巨大, 其中旅长阵亡1人,负伤1人,团长阵亡4人,负伤3人。


一场战斗就牺牲一多半儿,还损失那么多军官,根本不像传说中的保存实力,坐山观虎斗等等,滇军将士的大义和血勇实在令人钦佩,


台儿庄战役之后,非但日军惊呼,重新认识了中国军队的水准。


就连蒋介石也放弃对杂牌部队的偏见,亲自致电卢汉,赞誉称:“贵部英勇奋斗,嘉慰良深。……盼鼓舞所部,继续努力,压倒侯寇,以示国威。”


据统计,整个十四年抗战期间,滇军经历各重大战役20余个,伤亡官兵共计10万余人。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