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皖南事变(总结篇)

送交者: 泰野[♂★品衔R6★♂] 于 2023-10-01 9:57 已读 1037 次  

泰野的个人频道

+关注
皖南事变(总结篇)
原创 王铭苇 王铭苇 2023-09-29 00:00 

皖南事变这个系列已经更新10集了,今天做个总结。研究这个事情,我觉得先要从大的层面去看。它深刻的反映了抗战时期,国共双方既合作又斗争的状态。


只不过因为种种因素的加持,它成为斗争状态的典型。换一句话来讲,即便没有皖南事变,也只不过是把“典型”换一个。存在斗争,斗争的状态,这是基本不变的。所以整个抗战,国共双方的摩擦也是持续的。具体有多少次摩擦?这个不好统计。单就国府层面,集团军司令级别以上,去主动搞摩擦的,就有23回。最后一回是1945年7月,刘文华起义,打进李静谋的指挥部,然后胡宗南调集9个师陈兵关中。所以在抗战时期,斗争和合作,都是常态。皖南事变成为斗争的顶峰,是受到几种条件的加持,缺一不可。
在外部因素上,武汉会战之后,日军“占领”的心态,有所转变。苏德在波兰会师,抗战早期第一大金主苏联,心也不在东方。而美国的视角,也加大对东方的关注度。



综合外部因素,老蒋的国际身价暴涨,对内作战压力减小,有精力腾出手,思考“内部斗争”。外部因素相对简单,在我们的内部因素上,就较为复杂了。项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但在一定层面上来讲,“项英”也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其实做这个系列,大家经常会提到一个问题。项英这么不听话,为什么不早点儿给他换掉?这个事儿很两难的,方便换掉项英时,老毛没那个权力。等老毛有这个权力时,却又不方便换了。



对吧?掩护主力长征,当时人家是项司令,搭档当时的陈主任。此时的老毛有权力换吗?完全没有。不仅没有,在当时的中央苏区,项英动不动就要给老毛点儿颜色看看,甚至要撤他的职。等教毛有了权力,确实不方便换。一是赶上抗战,临阵换帅,不合情也不合理。二是人家项英在南方搞游击,确实搞得不错。
这个时候换人,就不是换一个项英的问题。除非是犯了一个公认的大错,不然没办法的。结果犯的这个错,给自己搞没了。屡次不听老毛的话,撑死算是个意见不合。至于是不是抱王明的大腿,此时的王明,难称大腿。所以讨论到最根本,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老毛,项英,这个二位之间的关系是在变化的。在这之中,能否承受历史之重?能否压制个人欲望之轻?用大白话来说,作为项英,面对曾经被自己压制,如今却是自己领导的老毛,应该抱有什么样的心态?



心态的不同,就指导了后续的所有行为。这种例子放在我们的职场上,其实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确实很少有人,能过得去“项英”这一关。日常我们去解决这种事情,要么吃顿饭喝顿酒,敞开心扉聊透了。要么,就是自己滚蛋。但是老毛和项英的环境是不允许的,因为还有革命,还有抗战!所以,时也,命也。最后,再提一嘴项英的功过。皖南事变,项英固然要负主要责任。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能有后来的新四军,也是项英在南方八省,通过不断的努力,保留下来的火种。敢说真话,只讲事实。感谢大家的收看!

复制搜一搜分享收藏划线

人划线

喜欢泰野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