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老 炮 儿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吹一口气就能百步外取人性命?揭秘起源狩猎的土著吹箭

送交者: 苏荃[♀☆★无意苦争春★☆♀] 于 2022-10-12 0:46 已读 616 次 2赞  

苏荃的个人频道

+关注
本文系知乎 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黄药师,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但凡看过武侠小说或武侠影视作品的,都知道江湖上存在身手不凡的职业刺客。受雇的职业刺客能够在甲士如林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潜入守卫森严的仇家卧室外面,拿出竹制吹管对准仇家的脖子及要害部位,轻轻一吹,吹箭的尖刺一旦准确射入,哪怕留下轻微的小伤口,刺客就立马放心远遁而去,仇家一会儿就毒发身亡。这暗杀武器就是传说中的吹箭。





▲影视作品《启示录》玛雅猎人就地取材制作吹箭偷袭玛雅武士






▲日本忍者暗杀使用的吹箭最早出现于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 




吹箭出现的历史已有上千年,直至现在的东南亚和南美的热带雨林里面,一些原始部落的土著猎人一直以来还在使用吹箭筒在热带雨林里面猎杀小动物。





▲南美土著以吹箭猎猴为生,利用胸部和肚子瞬间性的强大吸气,瞄准猴子直喷





▲挂在胸前的毒箭筒和超长的吹箭筒超出你的想象 

他们的吹箭武器仅有两个部件组成:其一是为长约2米的凿空竹筒(东南亚),竹筒O型内壁用细棍绑上兽皮插入里面反复打磨光滑无痕,减少箭矢在筒壁的摩擦。南美印第安人制作的吹箭筒,是采集一种热带棕榈树的树芯,取下截成大约3米左右,然后沿着中心线准确地剖开成两条。之后就用刀子在木条上利出一道沟来,当两条木条都剖开沟后,就将它们重新合在一起,并放在熄灭的木炭中,利用热量将硬木条烤软。接着再卡在树杈间来回移动,检查,以确保它们里外皆一通到底,完全重合。随后只需要用坚韧的藤条将它们紧紧地捆合起来,再用从河里取来的细沙放入筒中,用细长的棍子在里面来回拉动,以打磨光滑,保证使用时的气密性和精确。




▲南美亚马逊印第安人使用吹箭猎杀猴子满载而归

▲东南亚马来西亚的婆罗州土著使用吹箭狩猎 

其二是手工削制做成又细又轻的硬木短箭矢(有的箭尾还绑压有一团动植物绒毛,提高壁内里面密封性和膛压,出膛保持稳定),当然吹箭的口径大小也很重要,理想的口径一般均为筷子粗细。口径太大吹不出去,箭矢不旋转杀伤软组织的威力很有限,口径太小因质轻而稳定性差。

由于吹出来的杀伤力很弱小,只会给软组织留下轻微小伤口。为了一吹必杀,他们就地取材熬炼天然毒药涂敷在箭头上,毒箭沾上伤口,见血封喉,足以毒杀任何猎物。


▲东南亚土著的短管吹箭





▲亚马逊雨林印第安人手工打磨毒箭 



吹箭外观简单,但要成为合适的吹箭好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而一名优秀的吹箭猎人,能凭深吸一口气就将短箭吹出百米之外,准确地击中仅鸡蛋大小的目标。没有平时的训练和一番气力,普通人是不可能完成的。





▲吹箭很适合在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狩猎



吹箭在热带雨林中狩猎很吃香。热带雨林中生长着十分高大的乔木,这类树木的树干鲜有分支,只是拼命向上生长直到一个可观的高度,高达20~40米的高大乔木连绵不断,形成茂密的树冠层,吸收掉大部分阳光。而树冠层的存在使下面的幼树及灌木层不得不面对缺乏光照的困境,而适应草本植物生存的地面层更是漆黑一片。热带雨林野生动物绝大多数以树为家,尤其是猴子们也爱居住在树冠层上面。雨林中降水丰富,留在地面上的积水,以及久经雨水冲刷,缺乏营养物质而黏滑的泥壤,都给人们行动带来巨大的困难,所以要穿越雨林,人类也不见得比雨林野生动物高明多少,更不用说长途跟踪猎物有多困难,只有借助吹出的毒箭一吹必杀才成功。





▲指甲盖大小的箭毒蛙,是美洲印第安人熬炼制作毒箭的主要毒源 



▲南美印安第人的用于盛装熬炼管箭毒的陶罐。管箭毒是由一些确定植物根部、树皮、茎干以及一些热带树木和蔓藤叶子制成,也有用箭毒蛙毒液熬炼。制作这毒物时,植物材料或箭毒蛙需要在这陶罐中蒸煮熬炼几小时,而后倒掉上层水分,罐中剩余物逐渐变稠,最后熬成浆糊状管箭毒 


由于热带雨林的野生动物居住在上层,繁茂错杂的树林导致地面地形复杂而阻碍了狩猎活动的空间。因此相对来说,使用弓箭不太适合垂直90度朝上射击猎物,再者拉弓射箭弦响会惊跑四周的野生动物,故弓箭更适合在空旷的平地抛射。而吹箭近距离比弓箭的瞄准性更高,能够垂直朝上吹射猎物,猎获动物的成功率非常高。


▲南美印第安人的毒箭筒,用于容纳毒箭的便携容器


吹箭筒虽然近距离杀伤力强大,但受天气风向、制作材料及操作者水平等因素影响,稳定性太差,所以不能作为战场有效杀伤性武器。在甲士短兵近战相接时,装填繁琐的吹箭筒基本没有实战意义,而它的真正价值应该是作为暗杀武器、狩猎工具和运动器械。

本文系知乎 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黄药师,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喜欢冷兵器的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贴主:苏荃于2022_10_12 0:49:53编辑
喜欢苏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