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老 炮 儿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日瓦戈医生》:我的美人,故土,花楸树……

送交者: 苏荃[♀☆★无意苦争春★☆♀] 于 2022-10-23 12:04 已读 591 次 1赞  

苏荃的个人频道

+关注
有这么一位作家,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因为国内舆论,迫于种种压力不得不拒绝领奖,直到死后三十年才由儿子接受这份荣誉。

有这么一部作品,还未出版就被列入禁书,只能通过偷运的方式去别国发表,一经问世便成为畅销书。

这位作家就是帕斯捷尔纳克,这部作品就是《日瓦戈医生》。


《日瓦戈医生》是帕斯捷尔纳克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晚年呕心沥血的结晶,也是他一生创作的总结。这部小说曾引起苏联和世界文坛数十年的激烈争论,为他带来了荣耀(195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为他带来了灾祸(作者死后28年才在本国出版)。

这部自传性质的小说,以一位叫尤里·日瓦戈的医生为视角展开叙事,以俄国十月革命为背景,描写了俄国动荡的几十年,时间跨度从二十世纪初到四十年代末,贯穿沙皇、一战、二战及苏维埃革命等重要时期。

主人公日瓦戈不仅仅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更是灵魂的医生——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一代苏俄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

不过,在当时的苏联政府看来,这个大国小民的故事完全是对伟大的苏维埃政权的挑战和亵渎,严禁此书出版。

苦闷中的作者不得已辗转将书稿寄到了意大利并成功出版,随即引起了极大轰动,很多人通过阅读《日瓦戈医生》了解了冷战幕布后的神秘苏联,作者也因此获得了195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全世界作家都梦寐以求的诺贝尔文学奖,对于帕斯捷尔纳克来说,却是噩梦的开始,迫于国内压力,帕斯捷尔纳克拒绝领奖,而且,他还被污蔑为“恶毒的文学势利小人”,遭到国家层面的批判和封禁,终生背着“文学毒草”的罪名。他的生活也一落千丈,最终在狼狈中病死于家中,妻儿也被判监禁。


1959年,也就是帕斯捷尔纳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次年,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我到底是犯了什么罪啊,我是杀人犯,还是恶棍?
我仅仅是让全世界
都为我的家乡俄罗斯的美丽哭泣。

当时,帕斯捷尔纳克成为了诺奖历史上唯一一位不仅未曾因获奖而获得荣誉,却反而招致屈辱和灾难的作家。

但时间证明了文学的伟大和权力的易碎,1988年,这部杰作第一次以俄文出版。

帕斯捷尔纳克在今天仍被后人阅读和怀念,他再也不用为自己的创造力和良知而感到恐惧了。


如果你生活在20世纪上半叶的俄罗斯,你将经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社会大变革:昨天还是沙皇统治,今天就是资产阶级政权上台,数月后布尔什维克又将资产阶级政府推翻,然后白卫军复辟,接着又被消灭——接下来是新经济时期,全部有产阶级、知识分子大改造。在“肃反”运动中,你的朋友和邻居接二连三地被抓走,你不相信他们真的是外国间谍,但他们还是被直接枪毙,或者运气好关进劳改营,暂时留条活命……在这样的动荡和恐惧中,你一定会惊疑俄罗斯人(尤其是身单力薄的知识分子)是怎么熬过来的。

厚厚两卷本《日瓦戈医生》为读者展开的是一幅俄罗斯土地般深厚广袤的时代画卷。在书的前半部,你能看到一个青年最动人的地方——激情和理想,日瓦戈立志要做灵魂的医生!然而后半卷,命运却突然翻转,他被强征入伍,在沙皇的军队里,见惯了腐败与无能。他怜悯底层的人,无比期待能有一股新生力量,像手术刀一样,挖出恶臭的脓包,去除国家的症结,让人们获得新生。然而变革发生之后, 他在惊愕中亲眼见证了更多的暴行、鲜血与死亡,陷入了更深的挣扎……

他迷茫了,枯萎了,唯一能做的,就是保留了自己的善良与正直。让人欣慰又心疼的是,日瓦戈至死都没有改变对生活的向往,总是期待明天更美的太阳。即便焦虑与迷惘如影随形,依旧表现出对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有人说,日瓦戈医生的命运代表着俄罗斯那个复杂动荡时期知识分子的普遍生存境遇。他们的生活和命运充满了苦难和无法弥补的缺憾,生活因为战火而打乱,理想因为革命而消失,爱情因为现实而苦涩。他们在苦难的年代里耗尽了青春,而与生惧来的美好性灵在民族忧患的年代里也毁灭殆尽。

小说的另一条重要脉络是日瓦戈与拉拉之间曲折的爱情,这也是该小说最为动人的章节。拉拉的苦难是俄罗斯女性所遭受苦难洗礼的象征,日瓦戈与拉拉之间的爱是一种舍己的、带有自我牺牲性质的爱。尽管日瓦戈知道拉拉如其本人所说是“心灵受了创伤的人”,却仍然无私地爱着她,两人感情愈深就愈关注对方的幸福。


以上来自于

作者:知乎用户I452b1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565459/answer/171266790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946年10月,56岁的帕斯捷尔纳克与他的崇拜者,34岁的奥尔加·伊文斯卡娅相识。

一年后,帕斯捷尔纳克对伊文斯卡娅说:我对您提出个简单的请求,我要同您以相称,因为再以相称已经虚伪了,他们恋爱了。但由于帕斯捷尔纳克有妻儿家室,而伊文斯卡娅又带着与前夫生的女儿和母亲住在一起,双方能够单独相处的机会实在太少。于是,每晚的街头漫步成了他们情感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每天下班后,帕斯捷尔纳克都会来到伊文斯卡亚办公室的楼下等她,两人如胶似漆地漫步街头,直到灯火阑珊方依依不舍地分别。

俄罗斯人天性浪漫,为了爱情,他们可以百折不挠,九死未悔。包括婚外情。

帕斯捷尔纳克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把自己恋爱的事情一股脑告诉了朋友:我恋爱了!不成想朋友当头一瓢冷水,这会毁了你的生活!恋爱中的帕斯捷尔纳克哪里在意这些:但生活是什么?没有爱的生活又是什么呢?她那么迷人,那么光彩照人,发出黄金搬的熠熠光辉。这轮金色的太阳如今照射进我的生活,太美妙,太美妙了。我从来没想到还能体验到这样的喜悦。他曾对伊文斯卡娅的母亲说:我爱你女儿胜过爱自己的生命。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19507月,伊文斯卡娅以与间谍嫌疑人密切接触的指控,被判在劳动营服役5年。

1955年冬,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完成。

对于自己所遭受的委屈和不幸,伊文斯卡娅却很坦然,我分担了帕斯捷尔纳克14年的生活,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不是分享他的稿酬,而是他的不幸和他命运的沧桑但是我爱他,我不顾朋友们的嘲笑,尽量用自己宽阔的背脊做保护他的盾牌,他相信我是他最贴心最亲爱的人,也是他最需要的人。

《日瓦戈医生》出版后,有位记者问他,小说里的女主人公拉拉是否实有其人。帕斯捷尔纳克坦率地回答说:是有拉拉这么个人,我希望你去见她。这是她的电话号码。随后就把伊文斯卡娅的电话号码给了他。

《纽约时报》曾把伊文斯卡娅和生活在另外两位俄国大诗人身后的女子相提并论:若无安娜·凯恩,普希金就不完整:若无伊莎多拉,叶赛宁就什么也不是;倘若没有奥尔加·伊文斯卡娅,《日瓦戈医生》的灵感源泉,帕斯捷尔纳克就不会成为帕斯捷尔纳克。

但三对人中,只有伊莎多拉·邓肯与叶赛宁有过短暂婚姻后又离婚,另两对都是情人。印象中,音乐大师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也有类似经历。

伊文斯卡娅、帕斯捷尔纳克、伊文斯卡娅的女儿伊琳娜

1965年,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出品了片长197分钟的电影《日瓦戈医生》,由英国导演大卫·里恩执导,奥马尔·沙里夫、朱莉·克里斯蒂主演。

影片上映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1966年第38届奥斯卡奖的评选中,获得了10项提名,最终收获了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配乐五项大奖。

这部伟大的作品,表演真挚,外景雄壮,音乐经典,拥有非凡的艺术感染力,让观者动容。有人说,在大卫·里恩的所有作品中,最璀璨的那颗明珠,无疑是这部《日瓦戈医生》。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造就了一首世界名曲《拉拉之歌》。法国作曲家莫里斯·雅尔为此片所作的配乐《拉拉之歌》,以巴拉莱卡琴的拨弦音色为主题,充满了浓郁的俄罗斯风情和浪漫气息,获得了38届奥斯卡的最佳配乐奖。这首歌经过改编,成为了一些乐队的经典保留曲目。

以上来自于
作者:彭求实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1280750/answer/257665407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贴主:苏荃于2022_10_23 12:21:19编辑
喜欢苏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