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笔会文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聊聊过去,摆摆龙门阵(二十六)

送交者: 武陵一笔[☆★★声望品衔11★★☆] 于 2024-06-23 2:49 已读 4684 次 2赞  

武陵一笔的个人频道

+关注

人民公社时,看露天电影是所有村庄最大的娱乐热闹事儿之一。但是,整个公社就一个放映员,姓杨。此人长得不错,小胖小胖的,中等个儿,看上去很憨厚老实。贫穷时期,做公社的专职放映员,是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因为,不但有现钱可领,还能天天看电影,这在村民眼里,是天大的幸福事儿,都认为杨放映员是个走好运的人。


杨放映员会定期去县城拿新电影片,然后,一个接一个,挨村放露天电影给村民们看。白天,人们碰到杨放映员,问得最多的话就是又去县城里拿了什么片子和今晚几点在哪里放电影。杨放映员的脾气超级好,从上街走到下街,无论有多少人问他,他都会很耐心把片名,今晚几点在哪里放,不厌其烦地告诉一遍,重说一次。


为了能坐在杨放映员和放映机旁边看电影,有露天电影那天,晚饭后,一见杨放映员走出家门,就有不少小孩子,成群结队,热热闹闹地扛着条凳,或提着小椅子,前呼后拥地紧紧跟在他的身前身后,又说又笑,无比高兴地向放映场走去。如果是晴天,放映场便是学校操场;如果碰到下雨天,就只能在学校礼堂里放电影了。


长得还算不错的如是杨放映员,自然是一个香饽饽男青年,是全公社所有当嫁姑娘梦寐以求的理想夫君。几番角遂下来,终是苏家老母亲手段历害,仗着家境殷实,拨得了求婿头筹,把苏老三嫁给了,不,是让苏老三娶了杨放映员,即那天天都看电影的好运男儿,杨放映员,居然心甘情愿地做了苏家的上门女婿。


能干的苏家老三虽说是父母作主,招了只会放电影,看电影,算不得有能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杨放映员做赘婿,但从外观,长相上瞧两人,还是相当登对的。一般听父母话的孩子,性格都比较温和柔顺。尽管较杨放映员,苏老三无论在那一面,那一点上,都远远胜过了杨放映员,但是,这种外人眼里显著的差距,都因两人脾气比较温和,耐烦而变得很不重要,被完全忽略了。因此,两人最初的相处和婚姻生活,还是很融洽,很恩爱,很甜蜜的。而且,不但夫妻关系和谐,翁婿婆婿关系也处得不错,即大小家庭都很和睦,美满又幸福。


苏老三比她老母亲争气太多,和杨放映员成家后,不出四年,就生下了两个大胖儿子,且都跟苏家姓。这下,苏家老两口可得意,可开心了!两孙子,苏姓总算后继有人,香火可保可延了。不爱出门的苏老爷子也因两个大孙子而倍觉有面,很愿意带着两孙子满村玩耍,窜门聊天了。


谁曾想,岁月静好只不过是一时一刻而已。历史风云变幻,时代巨变不止。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开放经商,黑白电视机,乃至彩电的出现,露天电影很快就被淘汰了,幸运的杨放映员失业了。从此,幸福美满的苏家与时代潮流大变动一样,也进入了“改天换地”的巨变之中,走上了毁灭之路。


家庭和睦的基础是经济,幸福指数的高低是利益的多寡。杨放映员只是小学文化,因运气好,被公社选为了放映员,月月有金贵的现金可拿,可养家糊口。但是,除了会放电映外,他再无其他的赚钱能力,即使种地,也不是太会,更是体力不支。而且,杨放映员的本家也不富裕,更不住在街上,而是在更乡下的穷山沟沟里。失去了放映员工作的杨放映员,立即在苏家完全变成了一个吃闲饭,不能为家庭变富变强贡献足够能力和才干的废人,尤其是在势利出了名的苏家老母亲眼里,他根本就是一无是处,不配呆在苏家。


时光飞逝,苏家的新闻也层出不穷,吵架声,小孩子的哭喊声,几乎天天都响彻了从头到尾,窄窄的却也不算短的,整条村街道。苏家大门口外的街面处,更是经常可以看到被子,衣服,鞋子,洗脸盆等被乱七八糟扔满一地。显然,苏家全然不顾两个大胖儿子和孙子需要父爱的渴求,很冷血无情地要把一无所有,一无所能的杨放映员扫地出门。


虽然村干部出面调停了千次万次,但全都是白搭。最终,杨放映员只好无奈,悲戚戚地搬回去了他乡下山沟沟的老家。经过几年的闹腾后,苏老三和杨放映员终是一拍两宽,各分一个儿子后,离婚了。


苏老三成婚是因为她老母亲的意愿,离婚也是她老母亲的要求。成婚时,虽然苏老三不太满意,但和杨放映员的日子也能过得下去。而且,成婚有了两个儿子后,苏老三对杨放映员不能不说没有感情,不是不想为两孩子保持一个完整的家。实际上,她最初并不同意她母亲要她离婚的要求。很不幸,最后,他斗不过她母亲,不得不选择和杨放映员离婚,忍痛送走了大儿子,让两兄弟咫尺天涯,形同陌生人。


人们常说为富不仁,苏家算得上是实致名归。婚一离,从此再也互不来往,即使是儿子,孙子,苏家也是界线划得倍儿清,完全不认不关心的。苏老三两儿子,一个锦衣玉食,一个衣衫褴褛,可谓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同母不同命的典范。苏家的作派,无情,对孩子的铁石心肠,虽然众多村民很是不认同,更是鄙视,但也只能背后议论一下了事,“清官难断家务事”,“休管他人瓦上霜”的道理和古训,大家还是铭记在心的。


转眼,一二十年过去了,苏家两儿子也长大了,他们的祖父母早就作古了。可是,他们的母亲,大名鼎鼎的苏老三却一直单身,从未再婚。苏家的为人处事太过决绝冷酷,即使苏老三想再婚,谁又敢娶?当然,更没人敢步杨放映员的后尘,入赘苏家,哪怕苏家家财万贯。不过,幸好,被老母亲非人般折腾折磨后,苏老三自己也难春心再有,她二次成家的心早就随她母亲的去世,一同丢进了坟墓,再婚根本就不在她余生的节目排挡期中。


两个儿子境遇虽不同,但也长大了。两老去世后,苏老三认回了大儿子。可惜,与好脾气的杨放映员却是复婚无望,因为杨放映员早就再婚,并又生育了一对儿女,一家人过得虽不太富裕,但很幸福。


两儿子都在苏老三身边,一家三母子的生活也算幸福美满。如果两儿子再娶妻生子,那么,苏老三的晚年生活应该不赖,圆满最终吧。然而,人生无常,不止一次。苏老三做梦也没想到,某天,劫难陡降,她二十多岁的大儿子走在河边,居然脚一滑,掉河里溺水死了!这孩子的命也太苦了吧!小时被母遗弃,随父过了好几年苦日子。长大了,刚被富婆母亲认领回家,没过几天好日子,居然就被老天爷无情地收走了。这样不胜唏嘘的命运,找谁说理去?宿命这东西,就是如此,没人能测能知,可老天爷却早有安排。苏老三哭干了眼泪,却也无力回天,去阎王爷那里要回儿子。能干的苏老三,却也是超级苦命的苏老三,和她大儿子一样,她虽活着却和死了没什么两样,可能比死都还要痛苦。


去年底,我和我妈一起回山村时,见到了苏老三。她没认出我来,我也没和她打招呼。她还是那么能干,但整个人却显得比我妈老太多了。一脸都是皱纹和老人斑,一张口说话,就露出掉了前门牙的嘴巴。看到苏老三如此衰相,想到她以前踩着缝纫机做衣服时那神彩飞扬,青春勃勃的样子,心里就止不住地替她感到难过和心疼。哎,她的母亲可真的把她的女儿害得太惨了!


苏老三和我妈是好朋友,见到我妈后就一直拉着我妈的手讲个不停,说个不完。我扫了一眼她那大大的铺面,发现就她一个人在经管售卖,我没有看到她的二儿子和二儿媳妇。


从山村回城的路上,我问我妈怎么没看到她二儿子和儿媳呢。我妈告诉我,她二儿子没成家,说是得了什么疾病,不宜结婚,一直一个人在外就医,留苏老三长年累月一个人呆在苏家大房子里。


苏老三的命运何其乖张,不可理喻!这么能干,天资聪颖,学什么都能一学就会,干什么都能做得比别人好,又吃苦耐劳,勤快肯干,还是乖乖女的她,一生却是如此地不幸,饱受“孝女”之苦,失婚失子之痛。如今竟沦落到了近乎孤寡老人之人伦惨境,这怎不令人为她痛心,为她悲哀,为她凄凉万分!


人活着,如果没有自己的灵魂,只是父母的重生,甘作父母的棋子,木偶,愚孝,没有自我,那么,再聪明,再能于,多半都会落得个苏老三的下场,不会有个人幸福,难获难拥难保美满的婚姻和家庭,更易老来孤苦零丁,惨度余生。


生者为人,立者做已。读看苏老三,不得不深思,如果我们有血有肉有灵魂,有心有脑有个性,做人做事遵己心,不随他人棍棒行,那么,人生即使有坎坷,起码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决不会让自己的人生,如苏老三那般持才有钱,却只能在滚滚红尘中上演一部苦难万分的悲剧人生。


哎,父母太强势的孩子,人生大多不会太幸福,我觉得。

贴主:武陵一笔于2024_06_23 2:49:28编辑

贴主:武陵一笔于2024_06_23 2:51:43编辑

贴主:武陵一笔于2024_06_23 2:53:59编辑
贴主:武陵一笔于2024_06_23 3:13:16编辑
喜欢武陵一笔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武陵一笔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