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中国诠释学”的类型与研究方法(上)

送交者: wangguotong[★★★声望勋衔13★★★] 于 2024-05-13 0:51 已读 5587 次 1赞  

wangguotong的个人频道

+关注

黄俊杰:“中国诠释学”的类型与研究方法(上)


摘要:“中国诠释学”建立在中国文化独特而自成体系之“一本性”之上,有其自成一格之“中国性”,见之于经世致用之精神、政治之取向以及生命增上之愿景,不能简单视为“(西方)诠释学在中国”。中国诠释学至少有“实践诠释学”“生命诠释学”“政治诠释学”三种类型,三者都是不同程度的“实学”。在中国实践诠释学中,“诠释文本”与“使用文本”绾合为一。诠释者身处的时空条件所塑造的“历史性”特别彰显,诠释者的“主体性”浸润在“历史性”之中。中国的生命诠释学,主要表现在诠释者与经典的“相互参与”,尤其是“古”与“今”的相互参与,以及诠释者的“理性”与“信仰”的相互参与。在作为政治诠释学的中国诠释学中,“治道”或“政术”远多于“政道”或“政理”,而且“道德判断”大于“事实判断”。中国诠释学的研究方法在于将经典诠释言论加以“脉络化”,重视经典诠释者的时间、空间脉络,以及思想的内在脉络,经由细绎二千多年来中国经典诠释言论的思想史研究进路,而提出具有厚度的现代中国诠释学。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文人文学术界有关建立“中国诠释学”的呼声高涨,相关研究风起云涌。这股学术风潮在90年代以前,国内外学界已有相当的酝酿。远在1964年加贺荣治先生就有专书研究魏晋时代的经典解释史①,我在1989年曾尝试通过孟子学解释史,而试探建立中国诠释学之可能性②,汤一介(1927-2014)先生1998年提出创建“中国解释学”的建议③,李清良先生2001年《中国阐释学》专著问世④,周光庆先生2002年有书研究中国古典解释学⑤,洪汉鼎先生主编的《诠释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系列丛书,也从2002年开始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傅永军先生2003年创办《中国诠释学》年刊⑥,台湾大学在过去将近20年,出版了两百多本有关东亚儒学研究专著,其中以儒家经典诠释学的著作数量最多。国外汉学界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研究中国诠释学的专书之出版也如雨后春笋⑦,凡此种种都反映了“中国诠释学”研究的新动向。洪汉鼎先生曾说:“我国传统的经典注释或经学显然具有明显的诠释学特征,自孔子说‘述而不作’始,中国的学术研究事实上就走了一条诠释学之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是否能找到补充当代哲学诠释学的东西,或当代哲学诠释学是否将会对我们经典注释学开启新的视角,这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⑧近30年来“中国诠释学”的新动向,正是在于深入中国经典诠释传统,“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⑨,开启诠释学研究的新境界。


本文聚焦以下两个问题,探讨源远流长的儒家经典诠释传统中所形塑的“中国诠释学”的类型,及其可能的研究进路:


1)什么是“中国诠释学”?“中国诠释学”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各有何种表现与问题?


2)建构“中国诠释学”的研究途径何在?为什么?


为了分析以上两个问题,本文第二部分首先讨论“中国诠释学”的“中国性”及其特质,并分析“中国诠释学”的3种常见的类型。本文第三部分探讨“中国诠释学”的表现及其问题,第四部分思考研究“中国诠释学”的研究方法与程序,第五部分综合全文论述,提出本文之结论。


二、“中国诠释学”的“中国性”及其三种类型


所谓“中国诠释学”的提法,首先必须解答:“中国诠释学”的“中国性”何在?为什么不讲“诠释学在中国”?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体之两面,如果解明了“中国诠释学”的“中国性”,也就说明了“中国诠释学”的学术合法性,第二个问题也就豁然开朗了。我们思考第一个问题,可以从1958年“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1909-1995)、徐复观(1904-1982)、张君劢(1887-1969)、唐君毅(1909-1978)等4人,联名发表的《中国文化与世界: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⑩宣言说起。1958年“当代新儒家”所发表的这篇宣言,在20世纪中国知识界的中西文化之争的背景里,向西方知识界呼吁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正视中国文化的“中国性”,宣言说:


中国文化之性质,乃指其“一本性”(11)。此一本性乃谓中国文化,在本原上,是一个文化体系。此一本并不否认其多根。此乃比喻在中国古代,亦有不同之文化地区。但此并不妨碍,中国古代文化之有一脉相承之统绪。殷革夏命而承夏之文化,周革殷命而承殷之文化,即成三代文化之一统相承。此后秦继周,汉继秦,以至唐、宋、元、明、清,中国在政治上,有分有合,但总以大一统为常道。且政治的分合,从未影响到文化学术思想的大归趋,此即所谓道统之相传。(12)


以上这一段话中,所谓的“一本性”,张灏(1937-2022)先生译为“undifferenciatedness”(13),指中国文化之“自成一格”(sui generis)的独特性,尤其是中国文化之自成体系,绵延不断,与西方文化不同,唐君毅先生所著《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一书,对中国文化的“一本性”尤三致其意(14)。这篇宣言所强调的中国文化的“一本性”是在与西方文化对比的脉络中说的,我们在21世纪的今日不能持之太过,以至于将东西方文化心同理同之处,误认为是南北海之马牛风。


20世纪当代新儒家之所以特别强调中国文化的“一本性”,是由于他们在20世纪神州板荡、动乱乖离之中,致力于追求生命的意义感。张灏说:


在现代中国,精神迷失的特色是道德迷失、存在迷失和形上迷失三者是同时存在的,而不在于任一项的各别出现。位于现代中国之“意义危机”的底部,是此三种迷失的镕合。惟有从这个背景才能把握到:新儒家学者在许多方面将自己关联于传统。他们的思想大多可视为“意义的追求”,企图去克服精神迷失,而精神迷失正是中国知识分子之中许多敏锐灵魂所感受到的问题。当然,精神迷失的问题并不单为新儒家所遭遇,而是为全中国各派别的知识分子所共同面临。使他们特别地认同于儒家“宗教道德象征”的因素,可以在他们对“科学主义”的反动的脉络中寻到。(15)


20世纪新儒家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一本性”之解明,以解决20世纪中国的精神之迷失。20世纪中国知识人对生命的意义感的追求,也表现在钱穆(1895-1990)先生抗战时期于1939年在云南宜良撰写《国史大纲》时,特别强调中国史之特殊性,他将一部西洋史比喻为硬地网球赛,将中国史譬喻为一片琴韵悠扬,这种中国历史的“中国性”,不能求之于西洋史的模式之中,因为“网球家之生命,不能于音乐史之过程中求取”(16)。从中国文化的独特而自成体系之“一本性”观之,“中国诠释学”自有其自成一格之“中国性”,不能简单视为“(西方)诠释学在中国”,乃是人人共喻之义。“中国诠释学”的“中国性”尤见之于经世致用之精神、政治之取向以及生命增上之愿景。


那么,具有“中国性”的“中国诠释学”在思想史上,主要表现为哪几种类型呢?我认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诠释学,至少有以下3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实践诠释学”: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诠释学,重“行”远过于重“解”,重实践(praxis)远过于理论(theoria),博文必求其落实于笃行,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者是也。《论语》全书“仁”字在65章中共105见,孔子(551-479BC)回答弟子问“仁”,虽然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有不同,但是孔子回答时重点均落在“行仁之方”,而不在“解仁之义”。孔子主张“行”先于“言”,“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孔子又对子贡(520-?BC)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孔子理想中的“君子”的德行是“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因为“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因为“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孔子教学特重言行相应,德业不二。儒家主张“博学”必须落实于“笃行”(《中庸》),实为实践诠释学之思想基础。萧公权(1897-1981)先生尝论中国政治思想史特重致用云:“致用者,以实行为目的,故每不措意于抽象之理论,思想之方法,议论之从违,概念之同异。意有所得,著之于言,不必有论证,不求成系统。是非得失之判决,只在理论之可否设张施行”(17),中国思想重视致用之特征亦见于中国的实践诠释学。


检核中国实践诠释学的内涵,最具启示性的指标之一,就是看历代经典诠释者,如何解释《论语·学而》中“学”这个字的涵义。孔门教法首重学习,“学”乃《论语》开卷第一字,“学”字在《论语》全书中共64见,《论语》诠释史中“学”字解释之主流意见在仿效一义。朱子(晦庵,1130-1200)解释孔子之“学而时习之”的“学”之义云:“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18)朱子又说:“所谓学者,有所效于彼,而求其成于我之谓也。以己之未知而效夫知者,以求其知;以己之未能而效夫能者,以求其能。皆学之事也。”(19)朱子解“学”之涵义云:“以己之未能而效夫能者,以求其能”,是典型的实践诠释学精神。朱门高弟陈淳(北溪,1153-1217)主张“学”乃经由效法先觉者之所为,而以去除气质障蔽为其目的,回复本然之性(20)。金履祥(仁山,1232-1303)主张“学”是取法圣贤之所为,必须在事上磨练(21)。许谦(白云,1270-1337)发挥朱注,以“学”指效法先觉,但此“先觉”指古人而非今人,而其事则见诸经典(22)。明末大儒刘宗周(蕺山,1578-1645)说:“学之为言效也,汉儒曰觉,非也”(23),“学”训为“效”,重点在实践之工夫,不是概念的推衍(“觉”),刘宗周虽重“心之本觉”,但他强调的是经由“学”而去除气质之病,以达到“学以复性”之目标(24)。在中国实践诠释学传统中,宋明时代经典诠释者虽然常常讲论“心之本觉”或“心之本体”或“本然之性”之类问题,但均重视在“心”与外境互动中之“历事练心”,工夫重于本体,工夫所至即其本体,实践仍为首出。


第二种类型是“生命诠释学”: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生命诠释学,具有2项特征:(1)研读及诠释经典的义理,乃是为了回向读者的身心,使自己的生命浸润在经典义理之中,并被经典义理所转化,所以解经之目的乃是为了涵养德行,而不是为了炫其博雅。中国经典诠释者关心“如何受经典感召”这个问题,远过于“如何了解经典文本”这个问题(25),程颐(伊川,1033-1107)说“如读《论语》,旧时未读是这个人,及读了后又只是这个人,便是不曾读也”(26),就是指读者身心必须与经典中的圣人之意合而为一。朱子读书法特别强调读书应达到“亲切”之境界,“且将先儒所说正文本句反复涵泳”(27),使经典之义理经由反复涵泳而含纳入解经者的身心之中。王阳明(1472-1529)区分读经有“讲之以口耳”、有“讲之以身心”(28),他所谓“讲之以身心”,就是指将自己的生命经验与体认,读入经典诠释之中,携古人之手、与古人偕行。这种解释经典的方法正是中国生命诠释学的最大特征。


2)因为中国的生命诠释学,具有以上所说回向自己身心之特征,所以生命诠释学虽然时或涉及本体论或宇宙论甚至知识论问题,但莫不落实于当下即是的人生课题,20世纪当代新儒家精神导师熊十力(子贞,1885-1968)先生所说“体神化不测之妙于人伦日用之间”(29)一语,最能说明这种生命诠释学的特质。中国经典诠释者虽或涉及“极高明”之层次,但终不离“道中庸”之关怀,汤用彤(锡予,1893-1964)先生说:


中国之言本体者,盖可谓未尝离于人生也。所谓不离人生者,即言以本性之实现为第一要义。实现本性者,即所谓反本。而归真,复命,通玄,履道,体极,存神等等,均可谓为反本之异名。(30)汤用彤所谓“言本体者……不离人生”,原指魏晋时代中国佛教徒对般若学的解释而言,但中国经典诠释言本体而“不离人生”,正是中国生命诠释学的共同意趣。


如果说以上第一种特征是“个人性的”,那么第二种特征就是“群体性的”,前者重在个人精神世界之转化,后者则涉及群体之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之提升。


在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中,生命诠释学之所以特见精神,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典是“成人”之学,《中庸》第20章“仁者,人也”,“仁”与“人”二字互训,儒家经典所谓“人”,就是指“成为仁者”而言。经典作者重视成圣成贤之精神奋斗过程,实远过于对宇宙本体之玄思,经典作者为读经者揭开了一个既遥远而又亲近,既陌生但又熟悉的精神世界,使经典研读者兴起心志,载欣载奔,迎向成圣成贤的生命康庄大道,所以,中国解经之学中生命诠释学蔚为主流,《论语》与《孟子》(31)论“成人”之学最为精彩,千百载以下仍令读者魂牵梦萦,心神向往。而且,儒家经典中的“成人”之学,并不是一个“非历史的”抽象理念,而是一种艰辛的、永无止境的、自我精神磨练与提升的“历程”(process)(32),《中庸》这部经典阐释“君子”“敬”“诚”的精神方向,最为深刻(33)。中国经典中“成人”之学的深厚意蕴,正是中国生命诠释的思想动力。


在中国诠释学史中,朱子毕生生死以之的解经事业正是“生命诠释学”的典型代表。朱子毕生理会《四书》,并且以他的以“理”为中心的哲学理念通贯《四书》,提出新诠(34)。在《四书章句集注》全书中,“理”这个字共出现299次(35),即为明证。对于《孟子·公孙丑上》“知言养气”说的解释,朱子以他自己“格物穷理”的生命哲学,读入孟子的“知言养气”说之中,朱子宣称:


熹窃谓孟子之学盖以穷理集义为始,不动心为效。盖唯穷理为能知言;唯集义为能养浩然之气。理明而无可疑,气充而无所惧,故能当大任而不动心。考于本章次第可见矣。(36)


朱子对他的一套孟子学诠释极具信心,他向学生宣称他的解释“若与孟子不合者,天厌之!天厌之!”(37)因为朱子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体知、体会孟子之学,所以他对自己的诠释信之甚笃,这是典型的生命诠释学。但是,朱子对孟子“知言养气”说的诠释,未能获得后儒之印可(38),诚如熊十力所说:“凡成一家之学者,即是自辟一天地,而亦自囿于其天地之内”(39),这是生命诠释学常见的问题。


第三种类型是“政治诠释学”。儒家经典从个人层次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到群体层次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投石入湖,涟漪展开层层推扩,构成所谓“儒家整体规划”(“the Confucian project”)(40),所以,数千年来儒家经典诠释学所表现的“政治诠释学”风貌,最为深切著明。这种政治诠释学有两大特征:


1)诠释者从当代政治脉络或语境中解读经典的意涵。诠释者身处特定时空条件之中,并被时空条件所制约,因此,他们诠释经典常常不能随心所欲,而是与其身处的时空条件密切互动。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1)这一段话可以被引用来说明从事政治诠释学的学者,常受到他们身处的时空条件的制约,他们从当代政治脉络中解读经典,要求“古为今用”,虽然可以开发经典的现代启示,但是,他们的政治性经典诠释,也常常不免扭曲经典原义而为权力背书,轻则买椟还珠,重则将圣人曲解为帝王扈从,其事可哀!


2)诠释者从经典诠释之中,提出治国平天下的方案。在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中,博文乃所以治事,“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周易·系辞》),此之谓也。北宋胡瑗(安定,993-1059)教人之法,“立‘经义’‘治事’二斋:经义则选择其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使之讲明《六经》。治事则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如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是也”(42)。但是,“经义”原不离“治事”,两者不断为两橛,才是“明体达用之学”。


以上所说的中国“政治诠释学”的两个面向,前者从诠释者的时代出发思考,后者深入经典以明体而达用,两者不能分割,而且两者都涉及权力对诠释者主体性之渗透、协商与颠覆,使诠释者在“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拉锯之中,备受煎熬,在从事经典诠释时辛苦备尝。


论述至此,我想进一步指出以上三种中国诠释学的共同接口,在于三者都是不同程度的“实学”。这里所谓的“实学”,既包含朱子式的“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皆实学也”(43)意义下的“实学”,也涵盖顾炎武(1613-1682)式的“多学而识”“博学于文”的经世致用意义下之“实学”。作为“实学”的中国诠释学,就诠释者个人而言,以落实其生命意义的依托为鹄的;就群体而言,又是参与政治以经世致用的途径。这种“实学”是既是real又是true意义之下的“实学”。金岳霖(1895-1984)先生说:


中国哲学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苏格拉底式人物。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伦理、政治、反思和认识集于哲学家一身,在他那里知识和美德是不可分的一体。他的哲学要求他身体力行,他本人是实行他的哲学的工具。按照自己的哲学信念生活,是他的哲学的一部分。他的事业就是继续不断地把自己修养到近于无我的纯净境界,从而与宇宙合而为一。这个修养过程显然是不能中断的,因为一中断就意味着自我抬头,失掉宇宙。因此,在认识上,他永远在探索;在意愿上,则永远在行动或者试图行动。这两方面是不能分开的,所以在他身上你可以综合起来看到那本来意义的“哲学家”。(44)


金先生以上这一段话中的中国“哲学家”,基本上都是在经典诠释事业中,建构他们的思想体系。


三、中国诠释学的表现及其问题


(一)实践诠释学


在分疏了中国诠释学的3种类型之后,我想进一步分析这3种中国诠释学的表现及其潜藏的问题。


首先,正如前文所说,中国经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典。18世纪章学诚(实斋,1738-1901)说:“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45)实斋的“六经皆史”说,转换了唐宋时代“经先于史”之旧观点(46),开启了“史先于经”的新视野。四库馆臣说:“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47),即为此种新视野之表现。“六经皆史”说也启动了19世纪以降经典研究“历史化”(historicization)的新潮流(48)。实斋所说“六经皆先王之政典”完全可以成立。中国经典作者凡有著述皆针对现实世界有为而发,不仅为了“解释世界”,更为了“改变世界”,六经在不同程度上皆可视为理事合一之政典。因此之故,历代解经者解释经典皆不取空言,而着眼于实践。一言以蔽之,中国实践诠释学最为突出之表现,正是在于“诠释文本”(interpreting a text)与“使用文本”(using a text)之绾合为一(49)


其次,在中国实践诠释学传统中,诠释者所身处的时空条件所塑造的“历史性”(historicality,用狄尔泰语)特别彰显,诠释者的“主体性”浸润在“历史性”之中,他们诠释经典的事业,常表现为对时代危机的响应方案。


中国的实践诠释学者,解释经典或建构世界图像时,特别重视可以起而行的方案,其贡献在于使中国思想成为一种“作为实践方案的哲学”(philosophy as proposal),使中国哲学的“道中庸”面向充分发展,但其问题则是造成中国思想传统中,“逻辑与知识论意识之不发达”(50)。所以,所谓“本体诠释学”在中国诠释学传统中,并未充分舒展。

喜欢wangguoto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