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闻导读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历史比神剧更神,张玉华将军抗战时五枪打下一架

送交者: 阿乡小饪[☆★★声望品衔11★★☆] 于 2021-01-25 1:11 已读 353 次  

阿乡小饪的个人频道

+关注

1938年2月中旬,日军得知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司令理祺,正在牟平县雷神庙召开攻克牟平县战斗总结会的情报。


如获至宝的日军,随即出动一支精锐部队乘坐汽车急速赶赴雷神庙,做到一举消灭第三军指挥机关的罪恶目的。



[少将张玉华]


参加这次雷神庙战斗总结会的有第三军司令部,包括所属各大队、中队的主要负责人,总计20多人。


理祺领导的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名义上的番号号称第三军,但是部队总数也仅仅只有1千多人。


此时,参加这次战斗总结会的还有年仅22岁的张玉华,时任第三军一中队指导员。


与会人员根本不知道,就在他们汇聚雷神庙召开这次战斗总结会,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战斗任务。不幸的是,他们在雷神庙开会的信息,日军已经了解的一清二楚。


既然是开会,与会人员都会说出在攻打牟平县中的感受,都对下一步怎样更好的开展抗日斗争说出了各自的看法。



会以的气氛因为刚打了一个大胜仗,不用说是轻松而又活泼的。只是,会议在进行过程中,他们不时听到有飞机飞临雷神庙上空,并且始终在雷神庙那片不大的区域盘旋了一次又一次,迟迟不肯离去


理祺顿时警觉起来,他判断出这是日军的侦察飞机,并且已经发现了这里的情况。


形势迅速变得严峻起来,理祺当即决定会议结束,所有人员尽快撤离。


大伙听到理祺的命令都各自忙活开来,为马上撤退收拾文件之类的物品。


张玉华见他们都在忙碌,他立即站起身出了庙门,去观察庙外有没有动静。


当张玉华来到庙外,看到日军那架侦察机始终在那里,像是示威一般的,故意在他的头顶低空盘旋。


愤怒不已的他,举起驳壳枪向日军飞机瞄准了再瞄准,看看能不能把这架日军飞机打下来。



他屏住呼吸,砰砰砰,一连打了五枪,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日军这架飞机竟然被张玉华打中了,怪叫着冒起黑烟,慢无目的的一头栽了下去。


这么说,眼下拍摄的抗日神剧里的剧情,步枪、机枪、甚至用手榴弹打飞机在当时情况下是有可能的。主要原因是日军过于骄狂,知道中国军队根本没有防空火力,故意飞的很低。


还有就是当时的飞机材料不像眼下的飞机材料是钛合金,再差也是铝合金。抗战初期,日军担任侦察的飞机材料大部分是厚实的帆布作为飞机的标准配备,子弹击穿这些厚实的帆布,如同现在的飞机被小鸟撞击相似,迅速失去平衡,转眼就会坠毁是一个道理。


日机翅膀被子弹击穿为数个弹洞,风的阻力增大自然就发生倾斜,机毁人亡瞬间发生了。



[与凶恶的日军顽强战斗]


就在张玉华打掉日军侦察飞机,与会人员尚未叫好,日军的炮弹带着尖利的声音落到了庙里。


理祺定睛一看,日军已经从四面八方把这座不大的庙宇包围起来了。


理祺当即下令赶快撤回庙内,张玉华听到命令撤到庙里,把庙门重重的关了起来,日军的重机枪响了,子弹不停的打在庙门上。张玉华按照理祺的命令迅速上到高大厚实的院墙上,向开始进攻的日军进行射击。


参加会议的20多人,也只有10多支枪,其他人手里只有大刀和长矛。


理祺大声向他们说道,誓死战斗决不投降。张玉华和所有与会人员异口同声的重复一句,誓死战斗决不投降,以显示绝不屈服的决心和意志。


面对庙外100多个日军的轮番进攻,张玉华和战友们毫不畏惧,瞄准蜂拥而来的日军进行射击。


这股日军不明白里面仅有20多人,而且也没有什么重武器为何如此难攻。


原来是张玉华和战友们按照理祺的吩咐,分别把守在庙内的制高点,处在比较掩蔽的位置,为此才能挫败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恼羞成怒的日军见几次都未能攻入庙内,惨无人道的向庙里发射毒气弹,理祺赶紧招呼同志们采取措施做好防护,坚持战斗。



就在理祺要求大家做好掩蔽,在院子里指挥大伙沉着战斗,意外发生了,理祺被日军发现了,三颗罪恶的子弹接连击中了他的腹部,顿时,血流如注。


理祺强忍住剧烈的疼痛号召同志们继续战斗,同志们目睹理祺全身被鲜血染红,张玉华和战友们忍着悲痛,把理祺送到了后院,继续和这股凶恶的日军战斗。


张玉华又上到院墙上,把复仇的子弹射向敌人。这时天也渐渐黑了下来,日军的一颗流弹也击中了他的大腿,他强忍疼痛继续战斗。


就在张玉华和战友们的子弹和手榴弹已经所剩无几,准备抱定着饮弹自尽的紧要关头,他隐隐约约的看到激烈的枪声在日军后面打响了,援军来到了。


因为天渐渐黑了下来,日军不知道前来增援的部队究竟有多少人,拥有多少什么武器装备,惧怕里应外合,只好匆匆撤出了战场。


这一场艰苦的雷神庙阻击战,张玉华和战友们仅仅依靠10多支枪,几十枚手榴弹,就把一支日军精锐部队始终阻击在庙门外,而且日军还使用了毒气弹,都未能攻破


可见八路军官兵那种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面对强敌是何等的重要,更是战胜强大对手的保证。

喜欢阿乡小饪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