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瞿秋白呼吁汉字拉丁化,赵元任不作声,写同一读音的96字奇文反对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23-08-08 17:53 已读 932 次 3赞  

hgao的个人频道

+关注

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和清代的小说,成了今天中国引以为傲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来源、文化创新的不竭动力,而这一切都以汉字为基础。一字一词,一词一句,汉字成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符号和象征。今天,中国已在全世界88个国家,设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可见汉字的传播之远、影响之深。



从甲骨文、金文到大小篆书、隶书以及今日的简体,汉字从未停止进化。它作为历史的记录者和生活的言说者,生生不息,演变至今,成为中华文明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回味历史,汉字也曾经历过一次“釜底抽薪”的重创,让人今日忆起都不禁为之一颤。将视线切到十九世纪末,一大批仁人志士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意识到需“师夷长技以制夷”才能拯救中国。于是,从制度、艺术、武术以及汉字等方面,皆有进步人士提出改革。其中,汉字的改革不仅历时最长,也最惊心动魄。



1930年,瞿秋白在鲁迅、矛盾和丁玲等享誉文坛的作家支持下,创作了大量呼吁“汉字拉丁化”的文章。在这之前,南京国民政府在1928年还颁布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以支持用拼音取代汉字。拼音已得到了政府和一批思想先驱者的支持,这时,即使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也无足轻重,可见,汉字当时的状况已危如累卵。如果汉字被改写,就意味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将全部丧失殆尽,也意味着我们今天要花比现在更长的时间才能重振文化实力。然后,有一个人,不声不响地阻止了这一切的发生。他就是“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赵元任是一位精通物理、数学和哲学等多门学科的奇才,但在语言学方面的造诣最深。他在美国留学多年,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深知拉丁文和汉字之间的差异和区别。但当一批前沿人士提出要改革汉字时,他深知自己寡不敌众,并未进行任何言语上的反驳,而是悄无声息地写了一篇仅有96字的奇文—《施氏食狮史》,最让人惊叹的是,这篇文章全文只有一个读音:shi。



用一个读音创作一篇文章,且表达生动、行文流畅,恐怕只有汉字才具备这样庞大而又惊喜的创作魅力。但一心只想着追随西方现代化步伐的进步人士并未清醒地认识到汉字之美,实属惋惜。赵元任的一篇文章,让支持“汉字拉丁化”的人无可辩驳。他不仅拯救了汉字,也拯救了中华文明,更拯救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必对支持“汉字拉丁化”的思想先驱者们过多苛责,因为,他们也抱持着拯救中华民族的初心,只是过于激进,导致南辕北辙。不过,也正是通过这次大胆试探,才让国人意识到汉字之美,领略到汉字之魅,为国人真正树立起了文化自信。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