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1935年遵义会议上,凯丰讽刺毛主席不会打仗,他最终的命运如何?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23-07-30 20:19 已读 959 次 1赞  

hgao的个人频道

+关注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时曾发生过一件让很多人难忘的事,有一个名叫凯丰的同志当场反对毛泽东接手红军指挥权,并出言讽刺毛泽东。显然,凯丰的反对并没有得到众人的支持,但毛泽东还是因凯丰的不信任和冤枉而愤怒反驳。



那么这个名叫凯丰的同志是何来历?他为什么极力反对毛泽东接手军队管理权?凯丰后来有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呢?凯丰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遵义会议上的反对之声

凯丰的本名叫做何克全,21岁加入中国共青团。看过凯丰的履历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凯丰在青年时期就身怀报国之心,志向远大,和很多爱国青年一样留过学,参加过各种爱国运动。



凯丰一直有着坚定的信仰和革命志向,他曾多次被捕入狱,但从来没有辜负使命,即使是面对敌人的严刑逼问他也没有动摇过。那些苦难经历就像大浪淘沙,凯丰以实际行动获得了组织的信任,也凭借优秀的才能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领导人。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当时的中央领导人紧急召开了遵义会议。或许当时没人能想到这次会议会成为革命进程的重要转折点,甚至是影响国家未来命运的重要会议,因为此次会议让马克思主义更加“灵活”了,与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更近了。


在遵义会议中,同志们一致认为此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战略指导出现失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必须深刻反思并改变作战策略。


在会议上,领导人们对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作战计划表示认可,并赞同由毛泽东接任军队管理权。讨论到这里时,凯丰坐不住了,他对此提出反对意见,凯丰对毛泽东说:“你知道什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吗?你以为看了《孙子兵法》就会打仗了”?


毛泽东反驳说:“凯丰同志此话怎讲?谁说我看《孙子兵法》了?你怎么知道我单凭此书就敢指挥战场的?”



其实凯丰之所以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因为他在留学期间就与博古等人相识相交,虽然他也认为战略计划应该改变了,但是毛泽东对于他来说还是个新人,他觉得把指挥权交给毛泽东有些冒险。


凯丰态度的转变

凯丰的坚决反对不仅让毛泽东感到无奈,现场的同志也很焦灼,因为本就损失惨重,红军的指挥权和接下来的作战计划如果再没有进展可是十分危险的。经过领导人们的商议,同志们还是同意原计划,让毛泽东接手指挥权。



俗话说,如果有人质疑你,不需要解释,用实际行动让他闭嘴才是最好的办法。只要团结一心,永不言败,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毛泽东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和期望,也让凯丰见识了战场上的“新打法”、“新智慧”。


从质疑到支持,此时的凯丰已是心服口服,凯丰在众人面前说:“我收回此前说的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看来凯丰同志的认错态度还是很积极的。


心直口快,知错能改


或许,人在回首往事发现故人已逝时,总会感叹岁月的无情和时光的悄然。


1962年,当毛主席与日本访华代表团谈话时提起了《孙子兵法》,这让他想起了当年那个坚决反对他的凯丰同志。只可惜他再也不能与凯丰坐在桌前侃谈,因为抗战胜利之后凯丰一直在东北地区身担要职任务繁重,身体劳累成疾,于1955年离世。


曾经的故人逝去,自己亦是满鬓斑白,明明历历在目的往昔却已离自己远去。想到这里,毛主席决定翻开那本《孙子兵法》,因为他此前一直都没有好好研读过。



从凯丰在遵义会议上反对毛泽东接手管理权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两点,一是毛主席为人坦诚而宽容,面对同志的质疑和不信任,依然重视团结和合作。二是凯丰其实是个心直口快的好同志,不遮掩不回避,有话就说,知错能改,问心无愧。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