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逍遥自在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邓小平为什么主张重庆要和四川“分家”?远见卓识,令人钦佩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22-03-13 20:32 已读 927 次  

hgao的个人频道

+关注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就此与世长辞,享年九十三岁。一时间,举国哀痛。值得注意的是,邓小平走后留下了一个特殊的遗愿,被国务院正式提交到全国人大进行商议决策。这个遗愿就是:设立重庆为直辖市




邓小平


自此之后,重庆正式与四川“分家”,成为了继北京、上海、天津之后的第四个直辖市,它也是西部唯一的一个直辖市。当初设立重庆为直辖市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一个举措,要知道,直辖市在中国的省级行政单位之中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许多人直到如今都没有意识到将重庆设为直辖市所产生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那么,邓小平此举,用意究竟何在?


川渝一家亲


“巴蜀”之称的川渝自古以来就是一家,重庆为巴、四川为蜀。西周时期武王伐纣,巴人与蜀人联合征战。西周建立之后,巴人建立巴国、蜀人建立蜀国。秦朝时期,天下一统,巴蜀两国成为巴蜀两郡,并逐渐走向融合之路,恍若一母同胞。




邓小平与重庆的渊源


川渝分家之前,重庆自古以来就是西南重地,与成都并称西南地区和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邓小平出生于四川广安,广安距离重庆只有一百多公里,因地缘相近、与重庆的联系非常紧密,而邓小平也就与重庆结下了不解渊源。


邓小平十五岁那年,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留法预备学校。可以说,重庆是邓小平的革命启蒙地,在这里,他接受了许多爱国革命思想的洗礼,时常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就此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邓小平


1949年,重庆顺利解放,作为二野司令员政委的邓小平,时隔多年终于再度回到重庆。此后,邓小平就留在重庆担任西南局第一书记,为整个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的经济恢复与社会发展呕心沥血。所以,邓小平对重庆和西南,一直是有很深的感情在里面的。


邓小平的最初设想


1978年,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设想,给日后的中国发展带来了腾飞的剧烈推动作用。不过对于那个时候的人们来说,改革开放还是一个未知数,谁也不知道它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效果。因此,改革开放之初,大家只能缓慢地向前推进、摸着石头过河。期间,部分地区出现了错误的发展方向,使得改革开放并未达到最初预想中的效果。




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


为了更好地体察民情,了解改革开放的实际发展状况,邓小平决定亲自深入地方群众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实际状况对改革开放计划进行一定调整。1980年,邓小平来到了西南的川渝地区,尤其是对长江三峡两岸城市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细致考察,并决心要将西南地区富强起来。考察结束之后,邓小平立即向党中央提出对于川渝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改革和规划,其中就包括:将川渝“分家”,重庆独自发展。




邓小平到成都视察


事实上,这并不是重庆第一次被中央政府要求“独自发展”了。1939年抗战时期,侵华日军为逼迫蒋介石国民政府投降,对蒋介石所在的“战时陪都”重庆进行一番狂轰滥炸,导致重庆伤亡损失十分惨重,一度创下世界空袭屠杀史的历史之最。


一时之间,民间流言四起,纷纷谣传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要从重庆迁往四川省会成都或云南省会昆明。国民政府为了粉碎谣言,便宣布要将重庆分出来设为甲等中央院辖市,属于临时首都性质,以表不降之决心。




重庆大轰炸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在设立直辖市的时候,也曾提过将重庆“分”出来。与重庆一起被“分”的还有南京、西安、武汉甚至抚顺、鞍山。不过没多久,这些城市的直辖市名分就被撤了下来,重庆再度回到四川的怀抱。那么,邓小平再度提出将重庆设为直辖市,究竟为何?


为何四川重庆要“分家”?


邓小平长期在重庆工作、生活,对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发展状况都十分了解,基于此,他指出了必须将四川重庆“分家”的三点理由:




经济因素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航运便捷,东可接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优势、西可承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资源输送。与此同时,它还是西南三省的交汇点,便于西南地区的输送整合与交流。正是凭借着天然的交通地理优势,重庆的经济发展迅速腾飞,自六十年代起就成为了军事化工能源钢铁聚集的工业基地,是西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经济与科技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




重庆长江大桥


八十年代中期,重庆的工业产值已经腾飞至全国第四,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天津,甚至已经超越了沈阳、武汉等传统工业城市,足以彰显重庆在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地位。况且,彼时的中国东部地区已经富裕起来了,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就在于如何“先富带动后富”,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并顺利带动中西部地区的迅速发展。




八十年代初期的重庆


而重庆显然就是彼时西南地区里的“领头羊”,有必要设为直辖市,给予其更多的政策倾斜,使其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作用,从而全面带动西南地区的整体发展。


政治因素


四川作为中国西部人口最大的省份,管理难度本就十分之大。再由于地形的阻隔,自古以来,有着巴蜀之称的四川就被东西分化成两个中心城市:巴地重庆和蜀地成都,这种东西分化使得四川长期处在资源难以集中、尾大不掉顾此失彼的状态之中,而原本更占优势的重庆也难以发挥出它原有的作用和效果。




老成都


一个数据就很能显示问题,截止1997年,重庆人口已经达到了三千多万,而四川总人口仅有八千多万。重庆占地仅有四川的六分之一,人口却将近四川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想必重庆是被严重限制发展了的。即便是后来中央有意对重庆实施倾斜扩增,不断提升其人口,经济上却没有达到中央预设的建设期望。




庞大的人口


所以,如果将重庆分出来,就可以给四川节省管理成本、缓和政治压力,也使得重庆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优势、吸引更多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这对四川和重庆来说,都是双赢的局面。期间,邓小平也曾设想过把四川一分为二,设立为成都为省会的川西省和以重庆为省会的川东省,但是这个想法最终没能被实施,原因主要在于三峡大坝这一浩大工程的地缘阻隔




邓小平考察三峡工程


三峡阻隔


为了便于治理、发展、利用长江,三峡大坝工程被逐渐提上日程。1985年之前,中央还曾考虑在万县和涪陵、黔江一带围绕三峡大坝建立三峡省,但是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发现所谓的“三峡省”占地人口规模都不大,着实略显鸡肋。于是便作罢了这个设想。




邓小平视察三峡坝址


而彼时中央最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三峡建成之后,那些来自淹没区的一百一十三万人该何去何从?这个时候,邓小平“将重庆从四川”分出去的想法就派上了用场,如果将重庆拆出来变成直辖市,就可以完美容纳这一百多万的庞大劳动力,同时,这些庞大的劳动力还可以进一步带动重庆的发展。




三峡工程


那么,为什么不按照最初设想的那样,将重庆也设立成一个“省”呢?这是因为,设立省需要四级,而直辖市需要三级。对于重庆来说,设置成直辖市能比设置成省减少三分之一的行政编制,能够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行政经费,利于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这与当时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需求相得益彰。


重庆设立直辖市的成果


1994年,中央正式将重庆设置为直辖市提上日程。1996年,中央初步确定了重庆直辖市的组成方案,邓小平得知此事之后,非常激动、大力支持。但是没到一年,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就猝然离世,未能亲眼见证心心念念多年的重庆成为直辖市。




为了替邓小平解决这桩“未了遗愿”,国务院在邓小平逝世当天就将重庆直辖市的提案交给人大。不到一个月,提案就被通过,重庆正式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不得不说,重庆成为直辖市的每一步过程,都离不开邓小平的暗中推动。


事实证明,重庆设立为直辖市之后,不但能节省每年高达一百亿元的行政经费,还成功带动了长江上游的经济腾飞和联动发展,与成都并排成为西南地区的“双子星”城市,取得了瞩目的发展成绩,可见邓小平的远见卓识。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