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和气生财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齐白石55岁时看上朋友家18岁的婢女,送幅画给媒人,如今值9千万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22-12-21 11:15 已读 1342 次 2赞  

hgao的个人频道

+关注

齐白石画虾一绝,他笔下的虾,活泼生动,就像正在水中游动着一样,灵动而有神韵。


其实,齐白石不仅擅长画虾,他画的山水画,也非常有名,他的画如今在拍卖市场几乎是天价。

2011年,齐白石的一幅《松柏高立图》拍出了4.2亿元的天价。


2017年在保利,齐白石的《山水十二屏》再破历史记录,拍出了8.1亿!这幅作品是齐白石当时送给为自己治过病的医生陈子林的。

当年张大千拜访毕加索,毕加索如此评价齐白石:


“中国画师多神奇呀!


齐先生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却使人看到长河与游鱼,那墨竹与兰花更是我不能画的。”


“齐白石真是你们东方了不起的一位画家!

齐白石直到去世前三个月还在画画,画下了生前最后一幅画——《牡丹》。


可见,他的艺术生涯非常长,不仅如此,齐白石在婚姻生儿育女方面,也是精力充沛:


19岁时,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是原配生的。


79岁时,娇妻给他生下一个孩子。


这样算下来,他最大的孩子比最小的孩子大了整整60岁!


而且,他93岁时还打算再娶一个22岁的护士为妻,后来因病去世,才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可谓是对娶妻乐此不疲。



大器晚成、53岁开始北漂


齐白石原名叫纯芝,后改名为璜,白石是他的号,叫着叫着大多数人反而忘记了他的名。


1917年,53岁的齐白石到北京当了一名北漂,在琉璃厂南纸店卖画为生。


俗话说:“物离乡贵,人离乡贱 ”、在家千日好,出门万般难。

齐白石离开舒适的湖南老家,奔赴北京开始闯荡,初期也吃了不少苦。


刚到北京时,收入不高,生活也比较艰苦。


决定北漂时,原配夫人不愿意舟车劳顿,一同到北京,这导致他的衣食起居没有人照料,只能终日沉浸在作画中。

在北京漂了5年,58岁那年,齐白石终于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


1922年,陈师曾携齐白石画在日本东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


在展会上,齐白石的画作受到追捧 ,他的画被抢购一空。


而且 售价不低:2尺长的画,卖到250银币…


在展会之后,齐白石的名声开始大震,画价也蹭蹭地往上涨。

此后,齐白石在国际上名声鹊起,很多外国人都争相涌到他的家里买画,


国内不少名流也到求画,可把齐白石给忙坏了。


可谓是:一身画债终难了,晨起挥毫夜睡迟。


他和陈师曾在1917年相识,当时陈师曾在北京画坛堪称领袖,他看了齐白石的画后,非常欣赏,此后两人经常一起交流,成为莫逆之交。

齐白石虽然没有出国学过绘画,但他早期的画的草虫,去能看到光影画法的影响。


他的大写意花鸟、人物和山水,有强烈的个性和活跃的生命感,不过在20年代,起初并不大受北京画坛的认可。


直到陈师曾带着他到东京参加国际展会,他的画技才被认可。


1926年,国立北平艺专的校长林风眠,聘任齐白石担任艺专国画教席。

1929年徐悲鸿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此时,齐白石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画法和画风方面来了个大转变,


没想自己的创新,遭到了北平画坛的冷嘲热讽。

在这种情况下,徐悲鸿力排众议,聘请齐白石为教授,所以徐悲鸿对齐白石的成名也有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齐白石能取得日后的巨大成就,完全是他自己的努力,以及天分。


1864年1月1日,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白石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家境比较贫穷,本来是上不起私塾的,幸运的是,他的外祖父是一个私塾老师,


因为这个原因,7岁那年,齐白石才跟着外祖父读书。

14岁那年,家里人为了让齐白石学一门吃饭的手艺,送他去学木工。


齐白石跟着师傅勤学苦练,几年下来,他掌握了木头家具的做法。


学会几年基础木工后,齐白石又开始学习雕花。


在当时,能做雕花木匠的人,工资都要高出一大截。

为了当一名优秀的雕花工匠,齐白石也是刻苦练习,他很虚心的学习师傅所教的,还从《芥子园画谱》中借鉴,吸收灵感。


所以,他白天在东家做木工,晚上就在油灯下,看着画谱,画花鸟、人物画。

但他沉浸在画画时,会忘记母亲交待给他的砍柴这些活,母亲对他说:


“现在你能砍柴了,家里等着烧用,你却天天只管画画、写字,


明天要是没有了米吃,阿芝,你看怎么办呢?”


当时,母亲还训导他:


俗语说得好:‘三日风,四日雨,哪见文章锅里煮?’


24岁那年,齐白石不愿意继续当走巷串街的木匠了,他决定拜师学习画画,希望当一名画家。


当时,他的弟弟还嘲笑他,说他痴心妄想。但齐白石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1888年,齐白石拜民间艺人萧芗陔为师学习画肖像,


第二年齐白石又拜胡沁园、陈少番为师学诗文。


在胡沁园的帮助下,专心学习绘画,画技得以日益精进。

由此撕去了身上小木匠的标签,专门学习绘画,不久之后,开始卖画养家。


不过,当时买的画售价比价低,只能勉强 生活而已。

齐白石12岁时,父母给他物色了一个童养媳,这个童养媳叫陈春君。


不过,直到齐白石18岁那年,两人才正式完婚。

婚后,陈春君生下5个孩子。


1883年,齐白石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是个女儿。


陈春君在1902年的时候,生下了第5个孩子,此时,齐白石38岁。

陈春君嫁给齐白石时,齐白石还是个小木匠,收入比较低。


齐白石直到24岁才开始专心学画,走上画画养家的道路,而陈春君对此很理解,也很支持。

看得出,她是那种典型的贤妻良母的女子,勤俭持家,全心照顾几个孩子。


她是在齐白石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后来齐白石到北京当北漂,她不愿意离开家乡。


对于齐白石在北京打算纳妾,她很大度,也表示理解。

1919年,齐白石应朋友胡南湖的邀请,来到他的家里做客。


当时,胡家有一个小婢女叫胡宝珠,长得明眸皓齿、举止温柔,清秀可人。


胡宝珠负责给齐白石倒茶、斟酒,以及帮他磨墨。

胡宝珠的父亲是一个篾匠,家境比较贫穷,所以十几岁就被家里人 送到胡府做了一名婢女。


当时,齐白石已经独自一人在北京呆了2年,原配夫人不愿意离开家乡,如此一来,齐白石的日常生活就没有人照料了。


齐白石与胡南湖一起喝茶时,他的目光一直追随着胡宝珠。


胡宝珠在胡府,也不是普通的丫鬟,她聪明伶俐,很讨胡老太太的欢心。

齐白石追着朋友湖南湘晚问,胡宝珠年方几何?父母是做什么的。


湖南湘也看出了齐白石的心思,便说:


“夫人不在北京,你的衣食起居,身边得有一个女人照料才行。 ”


“老兄,要是看上了宝珠姑娘,我和她父母说去,这媒我来做。”


这话,正说到齐白石的心坎里去了,他心里对胡宝珠的确有意,正不好意思开口。


人逢喜事精神爽,齐白石兴致很高,在画画时挥洒自如,花了不少精力,为湖南湘画了一组画。

这便是《福祚繁华》,由四幅画组成。


这组画,笔墨非常稠密,几乎是齐白石生平所作之画中,最稠密的。


齐白石平时画画,不会画这么稠密的,因为太费时间了。

这四联画,分别为荔枝、枇杷、芙蓉、金菊,枝繁叶茂。

当时,齐白石把这组画当做礼物送给湖南湘,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


而湖南湘当时估计也没想到,这副画,在2018年竟然拍卖出了9千万的天价。


在友人湖南湘的撮合下,1919年7月,年方18岁的胡宝珠,嫁给齐白石为侧室。


因为齐白石的原配一直在湖南老家生活,所以,胡宝珠这个侧室与普通侧室不同,她每天都和齐白石在一起,也不用面对大太太的脸色。

胡宝珠天资很聪慧,起初她对绘画一窍不通。


但是每天与齐白石朝夕相伴,每天为齐白石研墨,耳濡目染之下,胡宝珠也开始学着画。


一开始,她是趁齐白石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临摹与学习。

后来,被齐白石发现了,而且觉得胡宝珠在画画方面,也有一些天分。


于是,他开始教自己的娇妻一些画技。

胡宝珠很有灵性,经过齐白石这样的大师亲自点拨,她的画技进步很快。


她画的画,也颇有神韵,很有齐白石之风。

有时,胡宝珠临摹出的齐白石的画,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胡宝珠擅画的消息不胫而走之后,坊间开始出现齐白石的画乃“夫人捉刀”的说法。


为了避嫌,为了自己名声的考虑,齐白石只好让胡宝珠放弃了绘画。


而胡宝珠也非常理解自己的丈夫,后来她就封笔了。

1941年年初,齐白石的原配夫人陈春君在湘潭老家去世。


为了给胡宝珠一个正式的名分,当年5月,齐白石在庆林春饭庄设宴,邀请了亲戚好友为证,将胡宝珠扶正。


之所以重视这个仪式,是因为在古代,妻子与妾,在很多方面待遇不同。尤其是子女的地位不同。

1942年,齐白石在胡宝珠画的一幅《群虾图》上,写道:


“此幅乃内子宝珠画,可与予乱真。


真知予画者,方能分别笔墨活动为予赞人无愧。予觉惭也。


白石老人得见,遂题数字。”

胡宝珠画作

齐白石对娇妻胡宝珠的欣赏之情,跃然纸上。


胡宝珠不仅自己喜欢画画,他对齐白石的画,也很有鉴赏力。齐白石曾写过诗:


休言浊世少人知,纵笔安详费苦思,


难得近朱人亦赤,山姬能指画中疵。


所以,两个人颇有灵魂伴侣的味道。

胡宝珠在嫁给齐白石后,接连生下7个孩子。

中间还夭折了两个,可以看出,齐白石在生儿育女方面,非常的高产。

但胡宝珠在42岁那年,因为生孩子时难产,当时医学水平有限,她最终没能挺过来,死于难产。


当时,齐白石已经79岁了。


胡宝珠去世不久,84岁的齐白石与北京协和医院护士长夏文珠结婚,两人生活7年后,夏文珠去世。


夏文珠去世后,齐白石已经年过90岁了,也许身边一直有佳人相伴,他很不习惯自己一个人的冷清生活。

他还想续弦,93岁那年,别人给他介绍了一个44岁的女人,


没想,齐白石摇着头说:


“44岁,太老了!”


后来,别人给他介绍一位22岁的年轻姑娘,齐白石非常喜欢,还准备筹办结婚的喜事。


22岁的年轻女子,嫁给93岁的垂垂老者,可谓是一树梨花压海棠”。


不过,还没来得及婚礼举办,齐白石就去世了,终年93岁。

“花有再开日,人无再少年。”


齐白石作为一个大画家,他内心想必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将自己的生命的热爱融入了自己的画作里。


正是对少年时光的眷念,他才对娶年轻很多的妻子乐此不疲吧。

他的第二个太太,比他小37岁,当时,齐白石在北京北漂,而原配不愿意离开家乡,所以,也是支持他纳妾,好在身边照顾他的生活。


而且当时,原配夫人也50多岁了,在那个年代,纳妾非常常见,所以,谈不上负心。


至于后来打算再娶,是因为太太去世了,打算续弦,也是人之常情。

与张大千相比,齐白石的两个太太都很幸福,生活无忧,膝下多个子女,享受着浓浓的亲情。


而且 ,自始至终,齐白石与太太们,都是从结婚,一直相伴到去世。

在很多人眼中,齐白石是一个摆脱旧绘画束缚、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画家。


他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将自己对画画的理解,融入到了自己的画作中,让人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以及大自然的张力。

他曾经说过:一天不画画就会手生。


他之所以能 取得后来的成就,除了天分,勤奋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正如鲁迅说的: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


在有些年份,齐白石的绘画作品竟然高达六百多幅!

也就是说,他每天平均画差不多2幅画!非常的高产。


无论是对于绘画,还是对自己的太太,齐白石都是至真至纯。


对每个太太都是真情,都相伴到去世,不曾辜负任何人。


他也没有辜负时光,一辈子都在做自己热爱的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且与自己喜欢的女人相守一生,子女众多,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